周正海
一、 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1.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可謂精彩紛呈。你有自己所熟悉的或者喜歡的事物嗎?說給大家聽聽!(各自說出自己喜歡的事物)
2. 你想把自己喜歡的事物寫出來讓大家分享嗎?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交流“熟悉的或者喜歡的事物”,意在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豐富學生言語表達的素材。在此過程中,自然過渡到研讀例文的環(huán)節(jié)中去。
二、 研讀例文,領悟自述
1. 我們在習作之前,先來欣賞兩位同學的習作,看看別人是怎么介紹自己熟悉的或者喜歡的事物的。
2. 學生默讀例文,思考:這兩篇例文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① 這兩篇習作分別寫了什么?(小鬧鐘和小溪流)
② 你覺得這兩篇習作在寫作上最值得學習的是什么?學生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反饋。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兩篇習作最值得學習的是讓被介紹的事物開口說話,自己介紹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動、有趣。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什么叫自述,并初步領悟自述的好處是使文章生動、有趣。
3. 進一步領悟自述的好處。
① 同學們剛剛提到這種寫法叫自述,這樣寫的確很生動、有趣。請大家再細讀例文,說說哪些地方寫得很生動、有趣?
② 檢查交流。《小鬧鐘》一文著重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全身、背后、頭頂”,以及“告訴、伸出、敲、唱”等詞語體會表達的生動有趣;《小溪流的自述》一文,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孤獨、難過”以及“拍拍、撓撓”等詞語體會這種寫法的生動、有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了解什么叫自述和自述有什么好處以后,再讓學生回到例文中去,就是要讓學生把自述的方法以及好處的領悟落到實處。通過品味“全身、背后、頭頂、告訴、伸出、敲、唱”等詞語,感悟“自述”的方法;通過品味“孤獨、難過、拍拍、撓撓”等詞語,體會這種寫法的好處。
③ 現在你能說出自述的好處嗎?
三、 再讀例文,學習寫法
1. 細讀例文,想想例文在自述的時候,都寫了哪些內容?
2. 檢查反饋,引導學生歸納并相機板書:
《小鬧鐘》:外形——構造——功能、作用
《小溪流的自述》:快樂——孤獨、難過
3. 在介紹這些內容時,你覺得小作者寫得怎樣?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從例文中舉一個例子說說看。
4. 小結,引導學生歸納并相機板書:
(1) 采用自述的寫法;
(2) 注意表達有序;
(3) 要展開豐富的想象。
【設計意圖】例文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讓學生能夠“習”有所“仿”。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再次細讀例文,意在讓學生感悟寫法,主要目的有兩點:要讓學生了解,在介紹一個事物時要注意一定的順序,表達時要做到有條理;要讓學生明白在介紹一個事物時需要有豐富的想象,這樣才能使所介紹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
四、 角色練說,豐富選材
1. 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好的頭飾拿出來,先想想你準備介紹這一事物的哪些內容。
2. 把你想要介紹的內容列個簡要的提綱。
3. 指名學生上臺,戴著頭飾介紹自己熟悉的或喜歡的事物。
4. 同學相互點評介紹的情況。
【設計意圖】:“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要貫穿于習作指導的全過程。因此,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要為學生的動筆、表達服務。讓學生戴著頭飾介紹,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入所介紹的這一事物的角色之中,表達真情實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五、 書面練筆,巡回指導
學生當堂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作者單位: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