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才
(云南云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1)
云南昭通至待補高速公路為二(連浩特)河(口)國道主干線的組成部分,同時為云南公路網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云南昆明通往昭通地區(qū),再進入四川的經濟干線。它的建成,對于云南昭通地區(qū)、貴州畢節(jié)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K356+525T形剛構橋位于曲靖地區(qū)會澤縣,為跨越毛家村水庫岔溝而設。主橋全長310m,跨徑組合82+146+82m,橋梁結構為:水中群樁基礎、雙柱式箱形薄壁墩、變截面連續(xù)剛構箱梁。由于該橋主墩位于水庫岔溝深水中,每個墩下設12棵樁徑2.0m的灌注樁,樁長分別為50m和45m,水庫正常水位標高2218.94m,施工水位標高2202.0m,樁位地面線最低處標高2180.1m,水深達22m左右。因此,K356+525橋深水樁基礎施工成為本合同段乃至全線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本區(qū)位于珠江水系與金沙江水系分水嶺以北,為金沙江支流以禮河中游地區(qū)。沿線地形起伏平緩,地層單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區(qū)內地下水類型主要有:松散孔隙水、基巖裂隙水。但本工程位于毛家村水庫內,水比較深,地質情況從上到下依次為:碎石土、強風化砂巖、弱風化砂巖、弱風化細砂巖,弱風化粉砂巖、弱風化泥巖及泥巖。
本工程采用水上平臺進行樁基鉆孔施工。水上施工平臺是為鋼護筒埋設、鉆機鉆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需要而搭設。由于主墩位于水庫內,跨越毛家村水庫岔溝,且水庫為會澤縣重點水源保護地,水環(huán)保要求嚴格,因此排除筑島和圍堰方法,采用固定平臺施工。平臺方案比選如下:
方案1:先用6個軍用標準舟節(jié)組拼成一個27.0×8.1米的浮動施工平臺,用以安裝沖擊式鉆機,浮動平臺的固定采用φ26鋼絲繩作錨繩,將浮動平臺的四角及順橋方向錨固于兩頭岸上,鋼護筒采用80噸水上龍門吊安裝,水面以上鋼護筒利用縱橫型鋼連接成整體結構,從而形成固定施工平臺。
方案2:1號墩修建鋼管樁水中固定平臺,先用普通油捅組拼成兩個簡易浮箱,用以安裝小型鉆機,浮箱的固定采用φ20鋼絲繩作錨繩,將浮動平臺的四角錨固于兩頭岸上,采用地質鉆機鉆孔,φ32.5和φ100鋼管間隔布置形成平臺支承樁,水面以上3米采用縱橫型鋼及剪刀撐連接成整體結構,從而形成固定施工平臺,固定平臺與碼頭之間用棧橋連接;2號墩臨近水面,樁位在枯水期大部分裸露,適當填筑即可形成施工平臺,因此采用填筑土石方法形成土筑平臺,按陸上鉆孔樁工藝施工,為保證岸邊填筑部分穩(wěn)定,沿填筑邊緣打設φ108鋼管進行平臺加固。
由于方案1需調運軍用標準浮箱,水上浮吊、龍門吊等大型設備,且需修建較大的岸邊碼頭,受兩岸地形制約,進出場困難,且投入大、準備時間長。方案2選用廢舊油捅做浮箱,采用地質鉆機鉆孔,施工方便,設備進出場容易,施工準備期短,具有靈活、方便的特點。
根據(jù)以上方案比選,最終決定采用2方案。
2.1.1 浮動施工平臺
先用72個油桶拼組成兩個6.5×4.5米的浮動施工平臺,每個浮平臺由36個油桶組成,用以安裝鋼管樁鉆孔鉆機,浮動平臺的固定采用φ26鋼絲繩作錨繩,將每個浮動施工平臺沿縱軸線方向錨固于兩端水庫岸上,每岸設錨繩2根;另外,每個浮平臺四角用鋼絲繩與庫岸左右側錨釘連接,用以浮動平臺的橫向移動與固定,浮平臺四角分別加設撐桿,用φ89鋼管支撐于水庫底基巖上,從而保證浮平臺平面位置。
2.1.2 固定施工平臺
第一排樁澆筑完畢后即可進行剪刀撐連接和水平連接,平臺型鋼的連接與加固緊隨鋼管樁的澆筑而進行,在鋼管樁澆筑完畢后固定平臺即可全部連接完畢,這樣,51根鋼管樁通過上下兩層平臺型鋼和剪刀支架的連接,構成一個固定施工平臺,其上鋪厚木板形成鉆機平臺。最后在第二平臺周圍用鋼筋做安全欄桿,在平臺四角設置救生圈、消防設施等。
2.1.3 鋼管樁施工
鋼管砼樁共51根,按2.5米間距梅花型布置,采用φ100cm和φ32.5cm兩種鋼管組成,φ32.5cm鋼管每樁位設置,入巖深度5~8m,起穩(wěn)固作用,φ100cm鋼管間隔設置,套在φ32.5cm鋼管外側,用震動錘沉至巖面,主要起加強作用。所有鋼管均灌注砼。
鋼管樁鉆孔采用兩臺鉆機(兩浮平臺上各一臺)同時進行,先開鉆第一排(靠近岸邊),每完成一個樁即可移動浮平臺,確定下一樁位并固定浮平臺,進行下一樁鉆孔、打樁、灌注砼,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完成第一排樁。轉至下一排完成第二排樁和第三排樁,鋼管樁設計高出水面3米,高出水面部分用型鋼連接形成固定平臺。
施工時,在岸邊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確定鋼管樁的準確位置,工作平臺要依靠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鋼管樁來承受豎向荷載,因此平臺以鋼管樁受力為主,鋼護筒受力為輔,并依靠鋼管樁間的多道縱橫向聯(lián)結來保證其橫向穩(wěn)定。
當平臺支承鋼管樁和平臺施工完畢后即開始埋設鋼護筒。首先在平臺上進行測量,定出樁基的縱橫向軸線,準確定出導向架的四個角點的位置。先利用80KN振動錘對準鉆孔護筒待埋設的位置進行沖孔,將塊徑較大的庫底碎石壓碎或擠走。逐個樁完成以上工作以后利用汽車吊安裝埋設壁厚δ=16mm的鋼護筒。護筒直徑240cm,筒節(jié)長度2.5~3.5米,底節(jié)長4米,護筒每節(jié)頂、底端內側各焊一道水平加勁肋,肋板厚大于20mm,以保證護筒圓度。上部肋板與頂面齊平,下端肋板高于筒底30cm。鋼護筒應堅實不漏水,護筒入土深度不小于3米,施工時用壓重、振動、捶擊并輔以筒內除土等方法沉入。護筒頂端高于固定平臺0.5m。護筒在工廠分節(jié)加工,下沉前要進行連接檢驗,確保護筒周圍和護筒底腳緊密、不透水。埋置護筒時,護筒中心軸線應對正測量標定的樁位中心,為了保證樁位的準確度,在固定平臺水面以上部分設置導向架,嚴格保持護筒處于豎直位置。
采用鋼護筒施工,一是可以固定樁位,引導鉆頭方向,隔離水灌入井孔,用護筒作為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二是作為水中部分樁體混凝土澆注的外模。因處于深水作業(yè)和護筒的特殊作用,護筒只能使用一次,不考慮回收。
2.3.1 鉆孔
鉆孔是一道關鍵工序,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才能保證成孔質量。由于鉆孔樁長度達50米,樁經2.0米,為大直徑樁基,施工中需要穿過碎石土、泥巖、砂巖及細砂巖等地層,一般回旋鉆機很難鉆進,使用錐重5噸的十字型沖擊鉆機,鉆進速度緩慢,最終選用錐重8噸的梅花型沖擊鉆機,每日鉆進弱風化細砂巖可達1米。
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斷添加泥漿,鉆孔泥漿比重控制指標為1.20~1.40,含砂率不超過4%,還要隨時檢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現(xiàn)象。成孔時不得擾動樁底基巖,另外相鄰兩孔不得同時成孔和澆注,以免擾動孔壁造成串孔和斷樁。鉆好的孔應及時清孔,下放鋼筋籠和灌注水下混凝土。
2.3.2 清孔
鉆孔的深度、直徑、位置和孔形直接關系到成樁質量與樁身曲直。為此,除了鉆孔過程中密切觀測監(jiān)督外,在鉆孔達到設計要求深度后,應對孔深、孔位、孔形、孔徑等進行檢查。在終孔檢查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時,應立即進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時過長以致泥漿沉淀,引起鉆孔坍塌。第一次清孔,采用掏渣法,通過反復掏渣及注入純泥漿,使泥漿相對密度減小到1.05~1.2。在鋼筋籠和導管安裝好,砼澆注之前,采用吸漿管(以導管作為吸泥泵)進行第二次清孔,隨時進行孔底沉渣厚度及泥漿各項指標測量,使泥漿相對密度控制到1.03~1.1,達到砼灌注標準。
鋼筋籠應分節(jié)制作??紤]到鋼筋籠的長度較大,對其間隔2米分布的加勁箍和十字撐進行加強,增強其徑向抗變形能力。主筋采用對焊機進行閃光對焊。聲測管共三根按120°三等分鋼筋圓周焊接,接頭采用套管絲扣連接,以保證聲測管內側平順,同時應采取防護措施,保證聲測管在施工中不被堵塞。
鋼筋籠吊裝平移時,采用圓衫木貫穿于鋼筋籠上,以抵抗其變形。當鋼筋籠提升仰角至80°左右時解除圓衫木,提升至鉛垂直接吊入孔中安裝。鋼筋籠節(jié)段間連接,一般采用10d搭接,搭接完成應使主筋在線形和外觀上保持徑向同軸,外形同曲面平整順直鉛垂。
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剛性導管法。導管直徑30cm,且要拼接良好,采用裝有墊圈的法蘭盤連接,水密、承壓、接頭抗拉試驗合格,隔水栓采用混凝土球或充氣球水下混泥土的泵送要求:混凝土要和易性好,泌水率低,可泵性強,緩凝早強,品質穩(wěn)定。水泥采用425礦渣水泥,混凝土標號為C25。灌注首批水下封底混凝土十分關鍵,它直接影響灌注樁的成敗。為水下混凝土施工事故多發(fā)地段。因此要正確地計量導管底口離孔底的距離,儲備充足的混凝土,保證首批混凝土的導管埋置深度。導管埋深的有效控制和混凝土的連續(xù)性施工是保證水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導管拔拆要求:導管不能埋置過深,測孔要準確要勤,拔管要及時,拆管要快要穩(wěn),節(jié)段要清,計算要準。
深水樁基礎在云南很少見,且該橋主墩跨越水庫岔溝,既不臨海、也不靠江,水域與外界不相連通,水上設備無法進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該橋深水樁基的實施對今后同類型工程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王貴鵬,劉岳英.深水樁基施工工藝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fā),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