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自從“基地”組織進入也門以后,這個貧窮的阿拉伯國家就成為西方關注的焦點。德國《明鏡》周刊記者近日為此還親赴“基地組織的新故鄉(xiāng)”。從照片看,那里宛若“世外桃源”,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窮鄉(xiāng)僻壤要強很多。
據《明鏡》周刊記者4日報道,“基地組織的新故鄉(xiāng)”坐落于也門哈德拉毛地區(qū)距離朵安峽谷80公里的地方,一個叫里巴特巴森的風景如畫的小村莊。這里是也門的深內陸地區(qū)。房屋緊靠著朦朧模糊的峭壁,玉米地和棕櫚樹形成的樹林位于山谷的底部。也門境內高山和沙漠密布,但卻出現(xiàn)了這片風景優(yōu)美的地區(qū)。
據記者了解,這里原是本·拉登祖先曾經居住的地方。本·拉登曾經希望在這里定居,呼吸新鮮的空氣。上世紀90年代,本·拉登的父親穆罕默德離開了里巴特巴森村;上世紀50年代,本·拉登的舅舅阿布杜拉首次在這里安裝了自來水設施。最近這片區(qū)域又鋪設了柏油馬路,還出現(xiàn)了一塊牌匾,上面寫著村莊的名稱。從記者拍攝的照片看,這里確實宛若“世外桃源”,藍天、白房子、褐色的峭壁與綠色草木渾然一體。
調查發(fā)現(xiàn)在這里設立新“基地”對恐怖組織來說,是個“理想的場所”。其一,從地理位置看,也門處于沙特阿拉伯、紅海和印度洋的關鍵要道。其二,也門歷史上飽受戰(zhàn)爭摧殘,人們生活貧困,政府軟弱,為恐怖組織建立機構和招募人員提供了理想的環(huán)境。也門北部民風保守,由當地部落成員控制。長期以來,部落領導人都將伊斯蘭主義者看作是天然的同盟。此外,由于西方的壓力,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成員已陸續(xù)向也門轉移。一些從關塔那摩出獄的“基地”組織成員也來到這里,包括參加沙特首都利雅得爆炸事件的恐怖分子。
為了消滅“基地”組織,西方國家向也門政府提供了大規(guī)模的軍事援助。五角大樓自2006年開始一直在幫助也門訓練軍隊,美國政府在2009年向也門提供了6700萬美元,專門用于訓練也門軍隊并支持也門政府打擊恐怖分子的行動,但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也門給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guī)砹艘粋€嚴峻挑戰(zhàn)。如果放任也門局勢發(fā)展,它將成為一個類似索馬里的失敗國家,而如果西方國家增強對也門境內恐怖分子的軍事打擊,會使也門人更加痛恨美國,如同巴基斯坦。這兩個方案,可能的贏家都將是“基地”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