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昔”,阜陽漢簡《周易)作“菩”,本字亦當(dāng)作“躇”,義為敬慎。泰卦六四爻辭“不戒,以孚”之“"/>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易》比履離泰四卦爻辭零釋

      2010-01-17 03:42廖名春
      周易研究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敬之易經(jīng)周易

      廖名春

      摘要:《周易》比卦初六爻辭“有孚盈缶”之“缶”當(dāng)讀為“飽”,“盈缶”即“盈飽”。履卦初九爻辭“素履”之“紊”帛書《易--經(jīng))本作“錯”,當(dāng)讀為“躇”?!俺摹保褪蔷瓷鞯匦凶?。離卦初九爻辭“履錯然”之“錯”帛書《易經(jīng)>本作“昔”,阜陽漢簡《周易)作“菩”,本字亦當(dāng)作“躇”,義為敬慎。泰卦六四爻辭“不戒,以孚”之“戒”字通“革”,當(dāng)訓(xùn)為改、除去?!安唤?。以孚”即。不革,以孚”,也就是“不改,以孚”。關(guān)鍵詞:《周易》;盈缶;素履;履錯然;不戒中圖分類號:B221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3—3882[2010)05—0016—06

      《周易》成書年代早,其卦爻辭多有晦澀難懂之處。前賢今人的注釋,往往不得其要領(lǐng)。如果強(qiáng)不知以為知,以為這些流行的詮釋就是《周易》的本義,只會徒添笑柄。下面,就《周易》比卦、履卦、離卦、泰卦四條爻辭里的一些問題,作一討論。

      一、“有孚盈缶”

      今本《周易》比卦初六的爻辭是:“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逼渲械摹绑尽弊?,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本、馬王堆帛書《易經(jīng)》本皆同。

      《后漢書·魯恭傳》載:“魯恭上疏曰:“夫人道義于下,則陰陽和于上,祥風(fēng)時雨,覆被遠(yuǎn)方,夷狄重譯而至矣。《易》曰:‘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言甘雨滿我之缶,誠來有我而吉已?!?/p>

      唐陸德明(約550-630)《經(jīng)典釋文》曰:“缶,方有反,瓦器也。鄭云:汲器也。《爾雅》云:盎渭之缶。”

      虞翻(164-233)曰:“坤器為缶。坎水流坤,初動成屯。屯者,盈也,故‘盈缶?!?/p>

      王弼(226-249)注:“著信立誠,盈溢乎質(zhì)素之器,則物終來無衰竭也。親乎天下,著信盈缶,應(yīng)者豈一道而來?”

      孔穎達(dá)(574—648)疏:“有此孚信盈溢質(zhì)素之缶,以此待物,物皆歸向,從始至終,尋常恒來,非唯一人而已,更有他人并來而得吉?!?/p>

      從東漢魯恭(32一113)、鄭玄(127-200)至唐孔穎達(dá),人們皆以“缶”為本字。自此一千多年來,哪怕馬王堆帛書《易經(jīng)》本、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本《周易》出,學(xué)人們也并無異議。

      “孚”,人們多釋為信或誠?!坝墟凇保褪怯姓\信。從上下文來看,應(yīng)無問題。但有誠信與作為大肚小口的“瓦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孚信”是道德的范疇,不是液體,不是物品,怎么會從實物的“缶”中“盈溢”而出呢?千百年來,盡管大家都這么說,其實很值得探討。

      筆者頗疑這里的“缶”字當(dāng)讀為“飽”。兩字古音都屬于幽部幫母,理論上可以通假?!墩f文,言部》:“壕,或作謹(jǐn)?!蔽墨I(xiàn)中從“缶”之字與從“保”之字通用,而從“?!敝钟峙c從“包”之字通用。如《大戴禮記·保傅》:“成王處襁抱之中。”《賈子新書·胎教》“抱”作“褓”?!秴问洗呵铩ぶ敝G》“葆申”,《淮南子·說山》作“鮑申”。《莊子·齊物論》:“此之謂葆光?!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葆”作“缶”。@都是證明。

      出土文獻(xiàn)中,從“包”之字與從“缶”之字也有通用。如今本《周易·姤》卦九二爻辭“包有魚”之“包”,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本作“褒”?!墩f文·囊部》:“囊,囊張大完,從囊省,缶聲?!薄妒奈摹臍罚骸捌漪~隹(惟)可(何)?隹(惟)旗隹(惟)鯉???何)以褒之?隹(惟)楊及柳。”《說文》“壤”字下段玉裁注:“讀如苞苴之苞?!背信嘣稄V說文答問疏證》:“壤即‘包有魚之包……包魚《_小籀》作壤魚?!薄洱R革隨镩》:“齊辟輛叔之孫?!薄笆逵谐?,勞于齊邦?!庇帧洱R鞲氏鐘》:“隹正月初吉,齊挈瑤l氏孫口擇其吉金,自乍穌鐘?!比莞督鹞木帯芬龡詈V曰:“阜璃當(dāng)為袍,通鮑。《考工記》:‘攻皮之工鮑。注云:‘鮑或書袍。鞲叔即鮑叔?!庇忠龡顦溥_(dá)曰:“《說文》耗從包聲,銘文之燕乃從陶聲,陶與包古音無異也。經(jīng)傳假用鮑魚之鮑為鞴叔之鞴,猶《周禮》假鮑魚之鮑為柔革工之袍也。”郭店楚簡《窮達(dá)以時》篙十三有“燕茗董愈鞲山石”句,裘錫圭指出:“‘鞴似乎不如讀為‘包更直截了當(dāng)?!币虼?,“盈缶”是有讀為“盈飽”的可能的。

      《廣雅·釋詁一》:“飽,滿也?!薄墩f文·皿部》:“盈,滿器也。”《廣雅·釋詁四》:“盈,充也?!薄ⅰ帮枴绷x近,故能并舉?!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拔仪?,其眾素飽。”杜預(yù)(222—284)注:“直氣盈飽。”“盈飽”猶如“盈滿”、“盈溢”。

      爻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飽),終來有它,吉”是說:有誠信,就能親比人,沒有咎害;誠信充盈飽滿,其它人終究會前來歸附,吉利。

      這里的“有孚,比之,無咎”是一條件復(fù)句?!坝墟凇?,“比之”,就能“無咎”,說明“比”要以“有孚“為條件,“孚”至關(guān)重要?!坝墟谟?飽),終來有它,吉”也是一條件復(fù)句?!坝墟谟?飽)”,“終來有它”,終于招徠了不寧之邦?!坝墟谟?飽)”是條件,而“終來有它,吉”則是結(jié)果。“盈缶(飽)”是對“有孚”程度的強(qiáng)調(diào),說明一般之“有孚”還不足以“終來有它”,非得“盈缶(飽)”不可。

      充滿誠信,“有它”“終來”,這也是孔子所謂“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的思想。由此爻辭對“孚”,突出強(qiáng)調(diào)看,否認(rèn)《周易》的卦爻辭有哲學(xué)思想,實在不足為訓(xùn)。

      二、“素履”與“履錯然”

      今本《周易》履卦初九的爻辭是:“素履,往,無咎。”《小象傳》:…素履之‘往,獨行愿也。”似是以“獨”釋“素”。

      茍爽(128—190)曰:“‘素履者,謂布衣之士,未得居位,‘獨行禮義,不失其正,故‘無咎也?!?/p>

      虞翻曰:“應(yīng)在巽,為白,故‘素。履四失位,變往得正,故‘往,無咎。初已得正,使四獨變,在外稱‘往?!?/p>

      王弼注:“處履之初,為履之始,履道惡華,故‘素乃‘無咎。處履以‘素,何往不從?必獨行其愿,物無犯也?!?/p>

      孔穎達(dá)疏:“處履之始,而用質(zhì)素,故‘往而‘無咎。若不以質(zhì)素,則有咎也?!碧颇╆懴B暋兑讉鳌罚骸岸Y以文為主,在禮之初,為離于質(zhì),非禮之隆?!?/p>

      這些解釋,或以“素”為“白”,或以“素”為“質(zhì)”,或引申為“布衣之士”,引申為“在下者”。以后的學(xué)者,亦大多如此,鮮有異議。

      但帛書《易經(jīng)》本“素履”卻作“錯禮”。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的釋文以“錯”為“素”之借字。張立文注:“‘錯假借為‘素……‘錯、‘素韻同,音近相通?!辈ⅰ板e禮”譯為“以質(zhì)樸的態(tài)度去做事”。鄧球柏《校釋》卻說:“錯禮:設(shè)案禮神。錯:置也……錯、素,旁紐、迭韻。這條爻辭的意思是:設(shè)案禮神[而后行動],無有災(zāi)咎?!?/p>

      《周易》六十四卦不但卦形是“二二相耦”、“非覆即變”,而且卦義也是“二二相耦”、相反為義的。履義為行,其覆卦小畜之畜即為止。卦辭所謂“密云不雨”,正是止步不前。由此看,鄧球柏以帛書《易經(jīng)》本的“禮”為本字,以今本的“履”為借字,對《周易》陰陽哲學(xué)、孔子哲學(xué)的本質(zhì)缺乏了解,不足為訓(xùn)。既然“履”是本字,再將“錯”訓(xùn)為“置”、“設(shè)案”也就不可通了。因此,鄧氏的新說是不能成立的。

      不過傳統(tǒng)的解釋也有問題。履為行走,行走而言“素”,不管是“素白”也好,還是“質(zhì)樸”也好,都頗為不辭。

      倒是元人陳應(yīng)潤的說解值得注意:“素、愫通,誠也。人之有素行誠實者,不畏強(qiáng)御,徒步而往,略無所畏。初九變坎,有剛健之才,故能‘素履而‘往。若伯夷者,特立獨行,不可仰望。如郭子儀單騎見回紇,段秀實以跛卒人郭營,‘素履而‘往,亦不可企及。此君子獨行之志也。”

      這是訓(xùn)“素”為“誠”,以“素履”為以誠而行。《戰(zhàn)國策·秦策三》:“夫公孫鞅事孝公……竭智能,示情素?!眳菐煹姥a(bǔ)注也說:“素、愫通,誠也?!薄稘h書·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鳖亷煿抛ⅲ猴@示之也。素謂心所向也?!彼^“心所向”與“誠”,詞異而義同。

      由此看《小象傳》的…素履之‘往,獨行愿也”,可見“獨行”并非獨立而行、孤獨而行,而是以誠而行?!镀堊?。不茍篇》載:“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边@里的“誠心守仁”、“誠心行義”相當(dāng)于“素履”。說“夫此有”“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之“?!?,是“以至其誠者也”,是其誠達(dá)到極致而造成的;而“君子至德”以致“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百姓如此“順”其“命”,則是“以慎其獨者也”,是因為“慎其獨”所致。此“慎其獨”與“至其誠”相對為文,“獨與“誠”應(yīng)義近。程頤(1033一1107)《易傳》將“獨”訓(xùn)為“?!?,與以“獨”為“誠”也是相通的。專心一意就是誠。所以《小象傳》的“獨行愿也”,是說履卦初九爻辭的“素履”,表現(xiàn)出的是以誠而行的意愿。

      帛書《易經(jīng)》本的異文也能給我們以啟發(fā)。

      “素”,帛書《易經(jīng)》本作“錯”,筆者認(rèn)為當(dāng)讀為“躇”?!板e禮”即“躇履”,也就是敬慎地行走?!墩f文‘足部》:“躇,跛躇。”《廣韻·昔韻》:“躇,屆投躇,敬鳧?!庇帧段蓓崱罚骸俺?,跛躇,行而謹(jǐn)敬?!薄墩撜Z,鄉(xiāng)黨》:“君在,跛躇如也。”何晏《集解》:“跛躇,恭敬之貌?!薄对姟ば⊙拧こ摹罚骸皥?zhí)爨躇躇,為俎孔碩?!笨追f達(dá)疏:“躇躇然,敬慎于事而有容儀矣?!币虼耍俺笔恰熬瓷鳌?、“恭敬”,“躇履”,就是敬慎地行走。與訓(xùn)為以誠而行的“素履”,應(yīng)該是音近而義同?!八?躇)履”,突出的是敬、誠。能以敬而行、以誠而行?!巴本湍堋盁o咎”。這與需卦上六爻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一樣,強(qiáng)調(diào)的是敬、誠的重要作用。

      這一意思,我們看看離卦初九爻辭就更加清楚了。

      離卦初九爻辭說:“履錯然,敬之,無咎?!薄缎∠髠鳌返慕忉屖牵阂宦腻e之‘敬,以辟咎也。”

      王弼注:“‘錯然者,警慎之貌也。處離之始,將進(jìn)而盛,未在既濟(jì),故宜慎其所履,以敬為務(wù),辟其咎也。”孔穎達(dá)疏進(jìn)一步解釋:“‘履錯然者,身處離初,將欲前進(jìn),其道未濟(jì),故其所履踐,恒錯然敬慎不敢自寧,故云‘履錯然,敬之,無咎。若能如此恭敬,則得避其禍而‘無咎,故《象》云:‘履錯之敬,以避咎也?!倍际菍ⅰ板e”訓(xùn)為“敬慎”。

      但陸希聲《易傳》卻云:“錯,交雜之貌。初與三俱欲履二,其履交至?;鹦匝咨?,二必從三,三既得二,己不敢爭,‘敬之乃‘無咎?!背填U《易傳》也說:“其‘履錯然謂交錯也?!眲t是將“錯”訓(xùn)為“交錯”。

      聞一多(1899—1946)說:“錯讀為蠟,《說文》曰:‘蠟,驚貌。履九四‘履虎尾想想,終吉,《子夏傳》曰:‘想想,恐懼貌。翯、想音義近,站然猶想想也。敬讀為驚。”

      帛書《易經(jīng)》本“錯”作“昔”。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的釋文以“昔”為“錯”之借字。②張立文注:“‘昔假借為‘錯。《說文》:‘錯,金涂也。從金,昔聲。、“昔、‘錯同聲系,古相通?!吨芏Y·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胗而昔。鄭眾注:‘昔讀為交錯之錯。鄭玄注:‘昔讀為履錯然之錯?!辈⒇侈o譯為:“初九,步履敬慎不茍,而又有所警惕,則沒有災(zāi)患。”鄧球柏《校釋》卻以“昔”為本字,說:“昔,始也……這條爻辭的意思是:禮始通用施行而然后天下愛敬之心生、無咎之樂行?!?/p>

      阜陽漢簡《周易》“錯”作“甚”,但爻辭后還附有卜辭:“卜臨官立眾……敬其下乃吉?!壁w建偉依《釋名·釋言語》“敬,警也”之訓(xùn),解“敬”為警覺。

      筆者認(rèn)為,“錯”、“昔”、“甚”都從“昔”得聲,故可通用。此三字皆為借字,本字當(dāng)作“躇”,義為敬慎。聞一多將“錯”讀為“瘄”,訓(xùn)為“驚”。其實“蠟”也有敬義,《集韻·昔韻》就說:“蠟,敬也。”不過這個意義上的“瘄”,實質(zhì)就是“躇”。

      爻辭“敬之”之“敬”,既不能象聞一多那樣讀為“驚”,也不能象張立文、趙建偉那樣讀為“警”。需卦上六爻辭云:“人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敬之”是以“敬”待之,不能說“驚之”或“警之”。此處亦當(dāng)如此。阜陽漢簡《周易》卜辭的解釋是“敬其下乃吉”,“下”是民眾,“臨官立(蒞)眾”,慎重地對待百姓才能得吉。所以,這里的“敬”還是敬慎的意思。《玉篇·茍部》:“敬,慎也?!薄稌た嫡a》:“敬明乃罰?!笨讉鳎骸胺残行塘P,汝必敬明之,欲其重慎?!薄墩撜Z·子路》:“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毙暇羰瑁骸熬犹幑е?jǐn),執(zhí)事敬慎,忠以與人也?!倍际且陨髦?、敬慎釋“敬”?!缎∠髠鳌罚骸啊腻e之‘敬,以辟咎也?!笔钦f爻辭“履錯然”而“敬之”,是為了避免災(zāi)咎。為什么?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國本”,不能不敬慎。

      由此可知,離卦初九爻辭“履錯然,敬之,無咎”,是說行走敬慎,慎重待人,必?zé)o咎害。其“履錯(躇)然”與履卦初九爻辭“素履”義同,都是說要敬慎地行走,做事要敬慎。

      三、“不戒以孚”

      今本《周易》泰卦六四的爻辭是:“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薄缎∠髠鳌罚阂霍骠娌桓?,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p>

      王弼注:“莫不與已同其志愿,故不待戒而自孚也。”孔穎達(dá)疏:“‘不戒以孚者,鄰皆從已。共同志愿,不待戒告而自孚信以從已也。”陸希聲《易傳》:“能不富而用其鄰,必其德義素著,故不得戒約其信?!边@是以“戒”為告知、約定?!安唤湟枣凇奔础安唤涠凇?,也就是“不告而孚”,不待事先告知就信任了。

      虞翻曰:“邑人不戒,故使二升五,信來孚邑,故‘不戒以孚。二上體坎中正?!断蟆吩唬骸行脑敢?。與比‘邑人不誡同義也。”胡瑗(993—1059)也說:“不須戒備而自孚信也,故曰‘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則是以“戒”為戒備、防備了。今人高亨(1900—1986)、李鏡池(1902—1975)皆取此說,只不過將“孚”讀為“俘虜”之“俘”而已。

      爻辭“翩翩”是指來往交通?!安桓灰云溧彙?,是說因其鄰而不富,因為支持了鄰國,自己的經(jīng)濟(jì)受到了影響。如依王弼注、孔穎達(dá)疏,此“戒”義為告知、約定,則與上述文意銜接不上。如依虞翻、胡瑗說,“戒”義為戒備、防備,也同樣顯得突如其來。因此,傳統(tǒng)的兩種解釋都有問題。

      筆者認(rèn)為,此“戒”字通“革”,當(dāng)訓(xùn)為改、除去。今本《周易·小過》九四爻辭:“往,厲,必戒。”馬王堆帛書《易經(jīng)》本“戒”作“革”。@清華大學(xué)最近收藏的戰(zhàn)國易筮簡中,《革》卦的卦名被寫作“悈”,上為“戒”,下從“心”?!痘茨献印ぞ瘛罚骸扒胰擞薪湫味鵁o損于心,有綴宅而無牦精?!备哒T注:…戒,或作‘革。革,改也。言人形骸有改更而作化也?!薄敖洹迸c“革”古音都屬職部見母,而“戒”有戒除、改去義,與“革”義有相通處。音相同而義相近,自然可通用。

      由此可推知,泰卦六四爻辭“不戒,以孚”之“戒”也可通“革”?!安唤?,以孚”即“不革,以孚”,也就是“不改,以孚;”。自己因“其鄰”而“不富”,但仍“不戒”,堅持不改,繼續(xù)“翩翩”,來往交通。為什么?就是“以孚”,就是因為要講誠信,要守信用。這樣,泰卦六四爻辭上下文的邏輯關(guān)系就非常清楚了。

      懂得爻辭“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是說即使“不富”,經(jīng)濟(jì)上作出犧牲,也要對“其鄰”守信,也要不改誠信。再來看高亨、李鏡池以“孚”為“俘”的新說,應(yīng)該說較之古注,是治絲愈棼。其易學(xué)史上的價值,我們決不能高估。

      猜你喜歡
      敬之易經(jīng)周易
      我所認(rèn)識的《易經(jīng)》
      翟方進(jìn): 敬人者,人恒敬之
      沉浸式打卡新去處 北京公共安全體驗館
      日本性侵案女記者告贏安倍好友
      名言積累
      易經(jīng)哲學(xué)思想系統(tǒng)論及其網(wǎng)絡(luò)性新探
      《豫》卦釋義
      甜甜的“蝴蝶繭”
      易經(jīng)就在我們身邊
      《百年易學(xué)文獻(xiàn)菁華集成》(一)目錄(周易經(jīng)傳研究專輯)
      普陀区| 迁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金溪县| 汾西县| 宜君县| 崇明县| 商都县| 洛浦县| 金堂县| 广饶县| 罗山县| 彰武县| 三原县| 汝阳县| 抚顺市| 谢通门县| 平阳县| 仁布县| 讷河市| 仁化县| 辽中县| 凤翔县| 宜阳县| 平定县| 尉氏县| 衢州市| 通道| 兴和县| 崇州市| 凉城县| 龙山县| 定陶县| 内黄县| 绵竹市| 宁南县| 浏阳市| 民勤县| 富民县| 凤台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