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鵬, 孫 俊, 劉 丹, 肖衍宇, 蔡寶昌*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省中藥炮制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210029;2.中國藥科大學,藥劑教研室,江蘇南京210009)
銀杏葉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的主要活性成分為銀杏黃酮和銀杏內(nèi)酯[1],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GBE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著廣泛而顯著的作用[2-4],具有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5]。由于銀杏黃酮脂溶性低,小腸透過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大大降低了臨床療效。文獻報道[6,7],天然活性成分與磷脂分子間通過氫鍵等電荷遷移力作用可以形成磷脂復合物(phytosomes或 phospholipid complex),其活性較原化合物有明顯的改善,可以有效地提高天然活性成分在體內(nèi)的吸收,顯著地增加其生物有效性。本課題組在前期研究中成功制備銀杏葉提取物磷脂復合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phospholipid complex,GBP),體外研究表明,GBP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其理化性質(zhì),本研究以GBE為參比制劑,以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為指標性成分,進一步研究GBP中GBE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動學過程,為中藥有效部位難溶性成分的開發(fā)提供參考。
1.1 試藥 槲皮素(批號100081-200406,純度 >98%)、山柰酚(批號110861-200405,純度 >98%)、異鼠李素(批號110860-200406,純度>98%)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GBE(邳州富偉生化制品有限公司,含銀杏黃酮≥24%,銀杏內(nèi)酯≥6%);甲醇(色譜純),磷酸(分析純)。
1.2 儀器 Shimadzu 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HH-6(國華電器有限公司);渦漩混合器XH-C(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TGL-16臺式高速離心機(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METTLER TOLEDO AL104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1.3 試驗動物 ♂性SD大鼠12只,體重180~220 g,由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YXK(蘇)2002-0008)。
2.1 GBP的制備 依據(jù)文獻[8]采用溶劑法制備GBP。取等量的GBE、磷脂,加入無水乙醇溶解,混勻,室溫下在磁力攪拌器攪拌2 h,40℃減壓干燥,真空干燥過夜即得。
2.2 體內(nèi)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Hedera ODS-2柱(4.6 mm ×250 mm,5 μm);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370 nm;柱溫:30℃;流動相:甲醇-0.4%磷酸(60:40);進樣量:20 μL。
2.2.2 血漿處理方法 取血漿樣品0.2 mL置10 mL離心管中,加入0.2 mL 25%HCl,80℃水浴加熱1 h,加入1 mL乙酸乙酯渦旋3 min,3 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上層有機相,再加乙酸乙酯1 mL重復上述操作,合并兩次上層有機相,于50℃水浴上用氮氣吹干后用200 μL甲醇溶解,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進樣。
2.2.3 血漿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稱取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對照品適量,用甲醇溶解稀釋成含槲皮素 40 μg/mL、山柰酚 31.2 μg/mL、異鼠李素20.8 μg/mL的混合溶液,再用甲醇稀釋成含槲皮素0.4、0.8、1.6、4、8、20、40 μg/mL,山柰酚 0.312、0.624、1.248、3.12、6.24、15.6、31.2 μg/mL,異鼠李素 0.208、0.416、0.832、2.08、4.16、10.4、20.8 μg/mL的系列混合標準溶液。取160 μL空白大鼠血漿,分別加入不同濃度標準溶液40 μL,分別得到槲皮素濃度為 0.08、0.16、0.32、0.8、1.6、5、8 μg/mL,山柰酚濃度為 0.062 4、0.124 8、0.249 6、0.624、1.248、3.12、6.24 μg/mL,異鼠李素濃度為0.041 6、0.083 2、0.166 4、0.416、0.832、2.08、4.16 μg/mL的血漿樣品,按“2.2.2”項下操作,以血漿中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回歸分析,得標準曲線。
2.2.4 專屬性考察 空白血漿、空白血漿加混標,大鼠灌胃GBE、GBP的血漿樣品分別按2.2.2項下操作,記錄色譜圖。
2.2.5 方法學考察 配制槲皮素濃度為0.08、0.8、8 μg/mL;山柰酚濃度為 0.0624、0.624、6.24 μg/mL;異鼠李素濃度為 0.041 6、0.416、4.16 μg/mL低、中、高3個濃度的混合標準血漿樣品5份,按2.2.2項下操作后進樣分析,由標準曲線方程求出樣品濃度,同時將相同濃度的標準品溶液直接進樣,將經(jīng)過提取所得的色譜峰面積與未經(jīng)處理直接進樣所得的色譜峰面積比較,計算絕對回收率。同樣配制上述三種濃度的標準品溶液,測定其日內(nèi)日間精密度。
2.3 藥物動力學試驗
2.3.1 給藥方法 取大鼠12只,隨機分為2組,實驗前禁食12 h,自由飲水,按20.3 mg/kg槲皮素、14.7 mg/kg山柰酚、3.2 mg/kg異鼠李素的劑量,A組灌胃GBE;B組灌胃GBP,并分別于給藥后10、20、30、45、60、90、120、240、360、480、600、720 min 經(jīng)眼眶取血置于涂有肝素的離心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20℃冷凍保存。按“2.2.2”項下操作后,用HPLC分析,將所得數(shù)值代入標準曲線求得血漿藥物濃度。
2.3.2 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計算 用3P97軟件對血藥濃度-時間數(shù)據(jù)進行房室模型進行擬合,計算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方法專屬性 由圖1可見,在擬定色譜條件下,血漿樣品中槲皮素、山柰酚和異鼠李素與內(nèi)源性物質(zhì)分離良好,均達基線分離且無雜質(zhì)峰干擾。
3.1.2 標準曲線的制備
槲皮素標準曲線為:A=37 237c-1 383.1,r=0.998 7,表明槲皮素在0.08~8 μg/mL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山柰酚標準曲線為:A=33 311c-1 226.4,r=0.999 2,表明山柰酚在0.062 4~6.24 μg/mL 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異鼠李素標準曲線為:A=18 803c-694.54,r=0.998 9,表明異鼠李素在0.041 6 ~4.16 μg/mL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圖1 A.空白血漿 B.含槲皮素(0.32 μg/mL)、山柰酚(0.249 6 μg/mL)及異鼠李素(0.166 4 μg/mL)的血漿標準品C.大鼠灌胃GBE后240 min的血漿樣品 D.大鼠灌胃GBP后240 min的血漿樣品 1.槲皮素2.山柰酚3.異鼠李素Fig.1 A.blank plasma B.blank plasma spiked with quercetin(0.32 μg/mL),kaempferol(0.249 6 μg/mL)and isorhamnetin(0.166 4 μg/mL)C.plasma sample at 240 m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BE D.plasma sample at 240 m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BP.1.quercetin 2.kaempferol3.isorhamnetin
最低定量限分別為 0.056、0.048、0.039 μg/mL(S/N≥10)。
3.1.3 方法學考察 本檢測方法中,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的平均回收率為82.14%、83.17%和82.96%,低、中、高3種濃度回收率結(jié)果見表1,低、中、高3種濃度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的日內(nèi)、日間差都在10%以內(nèi)。符合生物樣本分析測試的要求。
3.2 藥動學研究
3.2.1 大鼠分別灌胃GBE和GBP后,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圖2。
表1 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在大鼠血漿中的回收率(n=6)Table 1 Recovery of quercetin,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in rat plasma.(n=6)
圖2 大鼠口服GBE和GBP后槲皮素(A)、山柰酚(B)及異鼠李素(C)的血藥濃度經(jīng)時曲線(n=6)Fig.2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quercetin(A),kaempferol(B)and isorhamnetin(C)in ra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BE and GBP(n=6)
3.2.2 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 大鼠灌胃給予GBE和GBP后所得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濃度數(shù)據(jù)用3P97軟件進行房室模型擬合,以AIC為判據(jù),得出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過程均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藥物動力學參數(shù)見表2。
銀杏黃酮主要以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及其與糖結(jié)合而成苷的形式存在,因此測定大鼠血漿中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之前先對其苷元進行水解。前期研究考察5個比較關鍵的水解因素,如:水解液中鹽酸的濃度,水解液的體積,水解溫度,水解時間以及萃取的次數(shù),以樣品的回收率為指標評價制備過程的可行性。最后得出最佳提取工藝,即往0.2 mL的血漿中加入等體積的25%HCl,在水浴中80℃加熱60 min后,3種苷元水解完全,回收率最高。此外,有報道用β-葡萄糖醛酸酶及硫酸酯酶水解血漿樣品[9],但是兩者的價格均較昂貴,所以我們選擇了便宜又方便的鹽酸來水解樣品。前期研究中還比較液-液萃取法及蛋白質(zhì)沉淀法,發(fā)現(xiàn)液-液萃取法的回收率較高。對于萃取溶劑,我們考察了乙酸乙酯,氯仿以及乙醚,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乙酸乙酯萃取的效果最好,故選擇乙酸乙酯作為我們的萃取溶劑。
表2 大鼠體內(nèi)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主要藥動學參數(shù)(n=6)Table 2 The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quercetin、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in rats(n=6)
本實驗通過研究大鼠灌胃GBE和GBP后,槲皮素、山柰酚及異鼠李素的藥物動力學特征及生物利用度,考察GBP的體內(nèi)行為。結(jié)果顯示,與GBE相比GBP生物利用度有顯著的提高,3種指標性成分的AUC均提高2倍以上,此外,吸收速率常數(shù)和Cmax均有顯著的增加,顯示,制備成磷脂復合物后,GBP的吸收速率顯著高于GBE。
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GBE的體內(nèi)存在明顯雙峰現(xiàn)象,推測是由于肝腸循環(huán)、胃腸循環(huán)或者是藥物在體內(nèi)的分布造成。馬越鳴[10]發(fā)現(xiàn)地西泮在體內(nèi)也存在雙峰現(xiàn)象,結(jié)果顯示其在體內(nèi)同時存在肝腸循環(huán)及胃腸循環(huán),而胃腸循環(huán)是導致出現(xiàn)第二個峰的主要原因;也有報道黃芩苷在體內(nèi)存在存在雙峰的原因是肝腸循環(huán)[11];有報道粉防己堿在大鼠體內(nèi)出現(xiàn)雙峰是歸結(jié)于它在體內(nèi)的分布[12],而銀杏黃酮出現(xiàn)雙峰的原因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Beek T V.Chemical analysis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and extracts[J].J Chromatogr A,2002,967(1):21-55.
[2]戴 偉,陳學智,王小莉,等.銀杏提取物及銀杏黃酮調(diào)節(jié)大鼠血脂的效果研究[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15(6):2621-2625.
[3]耿秀芳,孫曉麗,王洪剛,等.銀杏葉總黃酮降壓作用的實驗與臨床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2 ,27(8):606-608.
[4]章紅燕,侯桂蘭,何福根.銀杏葉總黃酮和銀杏內(nèi)酯對心腦血管作用的研究進展[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10(4):543-547.
[5]中國藥典[S].2005:281.
[6]翟光喜,婁紅祥,鄒立家,等.藥物磷脂復合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01,36(12):800-803.
[7]吳建梅,陳大為,孫 波,等.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復合物藥學研究概述[J].中國藥學雜志,1998,33(1):9-11.
[8]孫 俊,陳志鵬,蔡寶昌.銀杏葉提取物磷脂復合物的制備[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27(12):2671-2673.
[9]田 楊,蔣學華,蘭 軻,等.HPLC測定大鼠血漿中的山奈酚[J].華西藥學雜志,2008,23(3):357-359.
[10]馬越鳴,孫瑞元.地西泮血漿濃度的第二峰與腸胃循環(huán)[J].中國藥理學報,1993,14(3):218-221.
[11]Xing Jie,Chen Xiaoyan,Zhong Dafang.Absorption and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aicalin in rats[J].Life Sci,2005,78(2):140-146.
[12]孟德勝,胡友梅.粉防己堿在小鼠藥時曲線中的雙峰現(xiàn)象[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1999,8(5):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