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伍沽河 本報記者 劉 揚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7日在德國表示,北約駐阿富汗聯軍在阿富汗面臨的“困境”說明,加強北約與中國、印度以及巴基斯坦等國的聯系尤為重要。
法新社7日援引拉斯穆森的話說,我們今天從阿富汗戰(zhàn)爭中汲取的一個主要教訓就是,我們需要達成一項涉及全球安全事務的新協議。印度和中國都是阿富汗安全局勢的利益攸關者。中國與印度發(fā)揮作用將有助于阿富汗的發(fā)展和重建。據俄新社7日報道,拉斯穆森在講話中還表示,不排除俄羅斯與北約一道共同參與阿富汗安全事務。他認為,對俄羅斯和北約而言,阿富汗局勢都是息息相關的。
法新社報道稱,美國發(fā)動的阿富汗戰(zhàn)爭迄今已過去8年多,盡管北約及其盟友眼下在阿富汗駐軍超過11萬,但仍無法徹底根除阿富汗塔利班以及“基地”組織。拉斯穆森說:“如果不能尋求國際舞臺上其他國家更積極、更有系統(tǒng)的參與,我們便無法應對今天面臨的安全挑戰(zhàn)。這種聯盟應該成為國際安全協作機制的支柱,同時成為探討國際安全事務的中心?!钡忉屨f,他并非主張取代聯合國工作機制。他的看法得到了德國國防部長古滕貝格的支持。古滕貝格說:“我們不想與聯合國形成任何競爭,我們也不想將北約轉化成一個全球性的安全機構。”
北京大學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學者余萬里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以往也有低層級的北約官員在這個問題上多次發(fā)出呼吁,但像北約秘書長這樣級別的北約高官在安全會議上發(fā)出這樣的表態(tài)是比較少見的。中國在國際維和問題上的態(tài)度是一貫而明確的,那就是只在聯合國這樣有著普遍認可國際權威的組織的授權下,本著有利于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的原則參與國際維和活動。中國不是北約成員國,目前,中國與北約基本上沒有任何層面的合作。
他說,過去,北約是一個地區(qū)防御性聯盟,冷戰(zhàn)結束后,逐漸淡化了地區(qū)防御功能,升級為一個注重安全和維和功能的軍事合作組織,一定程度上講,是服務于美國全球戰(zhàn)略的工具。這一組織職能擴大的合法性本身就是有一定問題的,更何況北約之前接替美國承擔阿富汗維和職責的合理性也存在質疑的聲音。因此,中國是不太可能參與北約框架下的維和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