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敏 趙延秋
黑龍江省鶴礦集團總醫(yī)院興安分院(154102)
肺癌是呼吸系統(tǒng)最常見的病變,許多文獻報道,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CT檢查對肺癌早期的診斷非常關鍵,其檢查方法方便,患者易合作。便于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得出較確切的診斷。許多肺癌的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來就診發(fā)現(xiàn)時已接近中晚期,或來時是早期,誤診為肺內其他疾病,待幾經(jīng)周折診斷明確后已屬中晚期,多數(shù)患者預后不好。因此,如何能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做肺部CT檢查時是非常重要的。
本組患者60例,分別使用美國GE螺旋CT,采用1500Hu窗寬,650~682Hu窗位,5mm層厚,行肺部掃描檢查。其病灶增強程度的CT值均為<17Hu。
經(jīng)手術病理活檢、痰檢、淋巴結穿刺證實28例;至晚期出現(xiàn)骨轉移者12例;未經(jīng)手術和病理檢查至晚期典型的CT表現(xiàn)于臨床癥狀者20例。共有中心型肺癌32例,周圍型肺癌28例。
全部病例均有2次以上的CT檢查過程,其觀察時間最短為15d,最長為3年,大部分病例均在半年以上。分別為15d~1個月6例,1~6個月18例,6個月~1年14例,1~1.5年6例,1.5~3年16例。
本組重點分析CT片征象,以第一次CT片的征象為主,然后分別隨訪復查。病例所見肺癌早期CT征象如下:
2.1 中心型肺癌
2.1.1 阻塞性肺炎12例,占37.5%,肺炎位于患癌側肺葉,以肺段分布,無整葉肺炎。實變陰影較淡薄,不像大葉肺炎濃密,有浸潤影,形象不整,邊緣模糊。經(jīng)抗炎治療后,吸收較慢,也可局部吸收或完全吸收,也可永久不吸收。吸收后還可復發(fā),再次復發(fā)時,可位于原肺段,還可位于該肺葉的其他肺段,呈管腔狹窄或阻塞,以及其他間接征象。
2.1.2 肺門陰影擴大有團塊狀或片狀陰影10例,占31.3%,肺門陰影不同程度擴大0.8~2.0cm,呈大小不一的團塊狀或結節(jié)狀影;邊緣較清楚,也可有片狀浸潤影;擴大的肺門向外伸展邊緣比較模糊。
2.1.3 肺門陰影增濃4例,占12.5%,表現(xiàn)為肺門陰影局部增濃,看不到具體腫塊影,整個肺門陰影的大小仍在正常范圍。
2.1.4 局限性肺氣腫2例,占6.2%,癌腫向腔內凸入環(huán)繞支氣管壁生長,逐漸使支氣管狹窄,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引起部分性通氣受阻,產(chǎn)生局限性肺氣腫。
2.1.5 肺不張2例,占6.2%,與非腫瘤引起的肺不張表現(xiàn)相同,肺不張邊緣看不見腫塊影。
2.1.6 肺紋理紊亂2例,占6.2%,半年前一次CT片只有右上肺紋理紊亂,肺門及其他肺部均正常。但半年后復查,右上肺肺門附近出現(xiàn)較大腫塊。
2.2 周圍型肺癌
2.2.1 小片狀浸潤影18例,占64.3%,呈片狀浸潤,其病變大小2~3cm,形狀不規(guī)則,密度不均勻。
2.2.2 結節(jié)影或球形影10例,占35.7%,呈結節(jié)形及球形,大小2~3cm,密度不均勻,但邊緣較整齊。
中心型肺癌常見的X線征象基本上有兩種改變,一是阻塞性肺炎,二是肺門陰影的改變,包括肺門陰影擴大與團塊狀或片狀影及肺門陰影增濃共存。這兩種改變在32例中有26例,占81.2%。因此對于35歲以上的人,要特警惕這兩種表現(xiàn)。尤其是要注意肺門影大小的改變。區(qū)別肺門陰影的變化,首先要掌握肺門X線解剖,識別肺動脈,肺靜脈和支氣管陰影。特別要鑒別35歲以上的肺門陰影特點,只有熟悉了正常陰影,對異常的陰影就容易做出判斷。觀察老年人的肺門,如同觀察小兒肺門結核一樣,應特別仔細,不放過一切可疑的征象。
中晚期周圍型肺癌可以呈巨大圓形或近似圓形的陰影,早期能否呈小圓形陰影并不一定,但從大多數(shù)病例來看,以小片狀浸潤居多,28例中有18例,占64.3%,為什么早期不呈小圓形,中晚期呈大圓形呢?這是由于癌腫首先發(fā)生在較細的支氣管內,早期時癌腫一方面沿支氣管浸潤,一方面阻塞支氣管而發(fā)生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張,加在一起呈小片狀浸潤影,到了中晚期癌腫向周邊發(fā)展,逐漸形成圓形或近似圓形的陰影。
早期周圍型肺癌的小片狀浸潤影,如發(fā)生在上肺很容易誤診為結核,發(fā)生在中下部很容易誤診為炎癥。要加強提高病灶的認識概念,即早期肺癌往往不是圓形的,而呈小片狀浸潤影,只要提高了正確的認識觀念,就不會輕易的漏掉,35歲以上肺部出現(xiàn)的小片狀浸潤影。當然也不能見到這種陰影就盲目的認為是肺癌,應該隨訪復查,至病灶明顯縮小或不活動為止。如果不見縮小,特別是抗炎或抗癆治療時,就特別注意早期肺癌的出現(xiàn)。
早期周圍型肺癌的表現(xiàn)為結節(jié)狀或球形陰影,如見到這樣形態(tài)的陰影常不易誤診。但從長期經(jīng)驗總結來看,這種陰影還并不是較早的改變。因為上述的小片狀浸潤影,其中一部分逐漸演變增大為球形影,因此這組病例出現(xiàn)的結節(jié)狀或球形影有一部分是由小片狀浸潤影發(fā)展而形成的。
4.1 由于肺癌的早期癥狀很少或無癥狀,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長效機制,堅持健康普查,半年或一年一次。
4.2 在常規(guī)胸透檢查中要加強責任心,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病灶,大多數(shù)肺癌是在體檢胸透時發(fā)現(xiàn)的,盡管有一部分來時已晚,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是屬于比較早期發(fā)現(xiàn)的。如果發(fā)生漏診或誤診,勢必就要延誤治療機會。
4.3 盡量縮短確診時間。綜合一部分誤診病例來看,從初診到確診時間拖的太長。待確診后,已無法手術,一定要定期復查,半月一次為主,早確診,防止錯過治療時間。
4.4 結合參考有關檢查結果,CT檢查雖有特殊意義,但還有一定的局限性,許多疾病均可在肺內造成類似陰影,鑒別分析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一定結合臨床對患者的癥狀、體征、痰檢、病理活檢、支氣管刷檢等綜合分析短期隨訪患者與復查相結合,才能早期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