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輝 李麗穎 高秀麗
1.山東省平陰縣中醫(yī)醫(yī)院,250400
2.山東省平陰縣人民醫(yī)院
2008年9月~2009年12月,筆者采用自擬補腎益肺湯治療慢性氣管炎120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本組120例,男性 72例,女性 48例;年齡 20歲以下10例,21~40歲30例,41~61歲55例,61歲以上25例。
益肺補腎湯組成:黃芪40g,沙參15g,麥門冬 12g,川貝母15g,杏仁8g,桔梗 10g,厚樸10g,五味子 20g,補骨脂20g,法半夏15g,茯苓15g,炙甘草8g。每日 1劑,水煎分2次溫服。
功能與辨證施治:補益肺腎,止咳化痰,納氣平喘。主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
辨證加減:如發(fā)熱輕,惡寒重,鼻塞流涕,加桂枝、防風(fēng);發(fā)熱重、惡寒輕者,加柴胡、葛根;如濕重納呆加白術(shù)、砂仁;便難加瓜蔞仁、火麻仁;氣喘甚者加黨參、太子參;腎精虧虛者加蛤蚧、紫河車大補元氣;有過敏癥狀者加僵蠶、蟬蛻;唇舌青紫者加桃仁、丹參;痰涎壅勝者加蘇子、地龍。
療效標(biāo)準(zhǔn):痊愈:咳喘及肺部啰音消失,白細(xì)胞總數(shù)正常;顯效:咳喘癥狀消失,兩肺啰音減少,白細(xì)胞總數(shù)正常;有效:咳喘好轉(zhuǎn)。無效:經(jīng)治療病情無變化或加重者。
經(jīng)治療,本組痊愈32例,顯效48例,有效 3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5%。
患者,女,56歲,患慢性支氣管炎13年。主訴:遇冷空氣發(fā)作,咳吐泡沫痰,咳重時不能平臥,出汗、心慌,遇勞加重。2008年10月11日來診。診其脈沉細(xì),脈搏74次/min,血壓13/8kPa,聽診雙肺干濕性啰音;胸透雙肺紋理增粗;面色暗消瘦,舌苔淡白。治法:補腎納氣,止咳化痰,宣肺平喘。處方:益肺補腎湯加蛤蚧,連服6劑,喘息減輕,飯量增加,心慌消失,僅晨起咳少量黏痰。又繼服補腎益肺湯20劑,鞏固療效。
慢性支氣管炎以咳、痰、喘為主要臨床癥狀,屬于中醫(yī)學(xué)“咳嗽”、“痰飲”、“咳喘”等疾病范疇。中醫(yī)認(rèn)為,肺腎二臟精氣虧虛,氣機運行失調(diào)是慢性支氣管炎發(fā)作的根本原因。肺主氣,肺氣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失常,引起肺氣通條水道功能障礙,水液凝集而為痰;腎精虧虛不能納氣,肺氣宣降失常,氣逆作喘。益肺補腎湯中黃芪、炙甘草益氣固表,大補肺氣;沙參、麥門冬滋養(yǎng)肺陰,養(yǎng)而不膩;杏仁、桔梗、川貝母宣肺化痰;厚樸寬胸除滿;法半夏、茯苓健脾燥濕,杜絕生痰之源;五味子酸溫入肺、腎二經(jīng),收斂肺氣,兼補益腎氣;補骨脂補益腎陽,助腎納氣平喘。全方扶正祛邪,標(biāo)本兼治,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