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新
(吉林省吉林市中醫(yī)院,132011)
人的心理活動是人腦的機能,心理因素與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F代醫(yī)學認為“心”、“身”雙方互相影響 ,不良的心理刺激導致生病;相反,使人產生舒適 、愉快的心理刺激往往對健康有利。老年人由于生理的老化,心理上也表現多疑、悲觀、懼怕孤獨和死亡。我院對老年外傷病人從心理上進行調護,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
孤獨感:患者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與人交談機會較少,產生了孤獨感,感到生活無聊乏味;并因臥床需要他人照料,患者唯恐給醫(yī)護人員及家屬增加麻煩,每日憂心忡忡、少言寡語、哀傷、哭泣等,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但同時又希望有人能與之交談及適當活動。
焦慮恐懼:治療期間患者對輸液、抽血、手術等侵入性操作存在恐懼心理,并因生活不能自理而焦慮。
煩躁不安:患者因臥床缺少活動,腸蠕動活動減弱,食入粗纖維食物和攝入水分過少,加之患者對床上排便顧慮較多的精神因素,影響了排便的神經反射,導致便秘,患者表現為煩躁易怒。
尊重老年患者的人格,重視老人提出的要求。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談、接觸,耐心傾聽其訴說,談話時不怕麻煩,使用尊稱,回答詢問面帶微笑,語調輕柔緩慢。除治療需要外,盡量照顧患者的生活,使患者感到溫暖。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關心體貼患者,加強護患交流,做好心理調適。利用早晨床邊交接班的機會,向患者致以親切的問候,簡單的一句話,拉近了護患之間的感情,使患者感到被重視,被關心,被理解,鼓勵患者通過交談表達感受、疑慮和要求,盡可能給予耐心、滿意的回答和幫助。
建立和諧融洽的氛圍,盡量多在患者身邊陪伴并協(xié)助日常生活,告訴患者這些都是護士的工作職責,不必有所顧慮;讓患者親屬盡可能多來探望,帶些老人喜愛的書及食品等??祻推诎才胚m當的戶外消遣活動,通過上述方法消除患者的孤獨感。
心理護理應針對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會背景,交談時盡量能讓患者明白我們對此類疾病治療的成功把握,以及治療過程中要求患者合作的要點,并給予安全暗示和保證。讓患者相信,積極配合治療一定會痊愈,而且對以后的生活沒有影響。
加強疼痛保護,在操作時態(tài)度親切、和藹,動作輕柔,注意觀察患者的疼痛反應,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使患者恐懼心理逐漸減輕,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住院期間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對患者加大宣教力度,講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和方法,使患者能夠明白骨折后不鍛煉引起肌萎縮、關節(jié)障礙的原因,認識到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必要性,消除顧慮,配合被動運動,積極做主動運動,鍛煉時均由醫(yī)護人員指導,同時講解并教會患者。
避免敏感話題。針對老年患者敏感、多疑的心理特點,凡涉及醫(yī)療費等特殊話題應告訴家屬對患者隱瞞,探望時注意避免提及,以免對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心理因素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療效。護士要全面掌握心理護理的知識和技巧,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yǎng),才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深入細致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患者的不同心態(tài)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往往會收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