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巖,李然紅
(1.綏棱縣國有林場管理局半截河林場,黑龍江 綏棱 152200;2.牡丹江師范學院)
益生菌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它們可直接作為食品添加劑服用,以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益生菌獨特的營養(yǎng)與保健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桿菌、酵母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應用范圍主要在酸奶、酸奶飲料、牛奶、奶粉、奶酪等領域。如伊利LGG益生菌,它是全球研究最多的一種益生菌,具有平衡和改善胃腸道功能、增強人體自身免疫能力、促進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生長、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預防呼吸道感染等作用。
1.1.1 改善腸道的作用。益生菌有耐胃酸及腸道消化液的作用,可活著進入人體腸道內,通過其生長及各種代謝作用促進腸內細菌群的正?;?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產生,保持腸道機能的正常。益生菌及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可被用于各種消化道疾病的治療及預防。對嬰幼兒的病毒和細菌性急性腸炎及痢疾、抗生素使用引起的腸炎及痢疾、旅行期間的痢疾、中老年人的便秘都有治療及預防作用。
有研究者將8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兩組,40例于人工喂養(yǎng)后予口服益生茵,另40例作為對照組根據診療常規(guī)人工喂養(yǎng),不加用益生茵。觀察兩組早產兒體重增長及發(fā)生嘔吐、胃潴留、腹脹等情況,喂養(yǎng)前和喂養(yǎng)后每周作胃泌素和胃動素的測定。結果表明:服益生菌能減少早產兒喂養(yǎng)過程中嘔吐、胃潴留、腹脹的發(fā)生,在用藥3周后可促進體重增長及促進胃泌素和胃動素的分泌,對早產兒胃腸動力有明顯促進作用[1]。
1.1.2 降血壓的作用。一些益生菌能特異分解酪蛋白,產生具有抑制引起血壓上升的酶(ACE)活性的兩種多肽(VPP和LPP)。常期飲用含有這兩種生理活性多肽的酸奶有防止高血壓的效果。芬蘭維利奧公司(Valio)推出歐洲市場上第一個降血壓的益生菌乳制品Evolus,采用特殊菌種——瑞士乳桿菌發(fā)酵的酸奶制品,經嚴格科學的工藝控制,得到高含量的降血壓肽,從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經多次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Evolus的降血壓效果明顯優(yōu)于其他對照產品,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適量的Evolus產品,5~7周后,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明顯地降低。
1.1.3 改善血脂代謝作用。益生菌能吸附食物中的膽固醇,促使食物中的膽固醇向體外排泄。益生菌還能吸附腸內的膽汁酸,隨著菌體把膽汁酸排出體外,腸內膽汁酸的減少能強化肝臟中的膽固醇向膽汁酸轉化,最終減輕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2]。
1.1.4 防止腹瀉的作用。腸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機體最龐大的、最重要的微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人的腸道棲息著1014個細菌,大量腸道細菌主要居于結腸和遠端小腸。在病理條件下,如感染、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時,正常的腸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可發(fā)生失調,臨床則會表現(xiàn)為感染性腹瀉或其他疾病。以雙岐桿菌和乳酸桿菌為主的專性厭氧菌與黏膜上皮表面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形成組分相當同定的菌膜結構和生物屏障,構成腸道定植力,可有效抵御過路菌對機體的侵襲[3]。
1.1.5 促消化的作用。在對人體的保健、營養(yǎng)方面,益生菌更是能合成多種維生素,促進機體對蛋白質及鈣、鐵、維生素D等物質的吸收,具有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乳酸菌能分解牛奶中乳糖形成乳酸,使腸道趨于酸性,抑制在中性或堿性環(huán)境中生長繁殖的腐敗菌,還能合成人體必需的葉酸和維生素E等營養(yǎng)物質,其本身又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對年老體弱者十分有益。
1.2.1 使用抗生素者。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時也抑制了非致病菌的生長,人體正常菌群的失調,輕則引起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暈目眩等,重則會導致另一種感染性疾病。而活性長雙歧桿菌,可以使胃腸菌群失調重新獲得平衡。
1.2.2 肝硬化。人體腸道內的菌株可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兩大類,前者包括雙桿菌、乳酸菌等,后者包括腐敗細菌等。在正常機體內,二者保平衡,維護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益生菌能夠明顯調節(jié)腸道菌群,既能抑制產氨細菌從而減少氨,又有預防細菌移位的作用,有效降低血氨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癥狀。研究者將治療組38例,給予酪酸梭菌、雙歧桿菌二聯(lián)活茵散劑2包,口服,3次/d。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guī)護肝、抗纖維化,觀察期間兩組病人均不予特別飲食干預。治療1個月后檢測血氨水平及數字連接試驗(NCT)。結果治療組治療后血氨顯著降低,具有顯著性差異。NCT亦能顯著改善,兩組病人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結果表明,益生菌制劑治療肝硬化高血氨有效、方便、安全[4]。
1.2.3 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UC)是局限于結腸和直腸黏膜或黏膜下層的、邊界清楚的炎性反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菌群失調,腸道菌群在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調節(jié)腸道菌群失調的措施是治療UC的新策略。
何勁松[5]等將7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5例和對照組27例。研究組給予5-氨基水楊酸+益生菌,對照組給予5-氨基水楊酸,對比2組療效及治療前后內毒素水平。結果兩組內毒素水平均有顯著下降,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74.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益生菌能有效地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且降低患者內毒素水平。
1.2.4 便秘。益生菌在腸道環(huán)境綜合作用下產生出的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質能刺激腸道分泌大量腸液,對糞便起到軟化作用,有利于糞便排泄[6]。各種益生菌制劑已被廣泛用于調整和改善人體亞健康狀態(tài),但其預防保健作用往往需要較長期的使用才能顯現(xiàn)出來。我國于2007年正式啟動了在食品中添加低聚糖這一益生元的公眾營養(yǎng)改善項目,倡導使用益生菌制劑,既有益于全身的營養(yǎng)健康,又能防治便秘。
現(xiàn)在,由于廣譜和強力的抗菌素的廣泛應用,使人體腸道內以乳酸菌為主的益生菌遭受到嚴重破壞,抵抗力逐步下降,導致疾病越治越多,健康受到極大的危脅。所以,有意增加人體腸道內乳酸菌的數量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乳酸菌,被認為是最安全的菌種,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腸內益生菌,人體腸道內以乳酸菌為代表的益生菌數量越多越好。也完全符合諾貝爾得獎者生物學家梅契尼柯夫“長壽學說”里所得出的結論:乳酸菌=益生菌=長壽菌。
乳制品中的益生菌與普通乳酸菌是有區(qū)別的,種類包括:嗜酸乳桿菌(Acidophilus),簡稱 A菌;雙歧桿菌(Bifidum),簡稱B菌;干酪乳桿菌(Casei),簡稱C菌;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GG),簡稱LGG。這幾種益生菌經過實驗論證,具有特定的健康促進作用,特點在于耐酸性強,能活著到達腸道。而普通乳酸菌包括有保加利亞乳桿菌(L.bulgaricus),簡稱L菌;菌嗜熱鏈球菌(S.thermophilus),簡稱S菌。目前,市場上添加了益生菌的乳酸制品種類繁多,有光明健能優(yōu)乳酪(添加了AB100活性益生菌)、光明暢優(yōu)優(yōu)酪乳酸牛奶(添加了B+100益生菌)、光明e+益生菌酸奶(添加了e+益生菌)、伊利 LGG益生菌酸牛奶(添加了LGG益生菌)、蒙牛LABS益生菌酸牛奶(添加了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卡士鮮酪乳(添加了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干酪乳桿菌等)。B+100益生菌可以經受胃酸和膽汁的消化,直達腸道,活性強,流失率低,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與腸道有益菌相結合,抑制有害菌生長,減少毒素分泌。而e+益生菌則可以增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yǎng)吸收,保持腸道通暢。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促使人們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醫(yī)學科學也從臨床醫(yī)學發(fā)展到預防醫(yī)學,從這個意義上看益生菌的作用不可忽視。益生菌健康法從預防醫(yī)學的角度出發(fā),通過飲用益生菌酸奶增加腸內益生菌的數量,可清除腸內垃圾,潔凈腸道,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維護人體健康的目的。近些年益生菌的在食品中的應用范圍大大擴展,不再限于傳統(tǒng)發(fā)酵的乳制品。而益生菌乳制品起步晚,起點低,但發(fā)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乳制品生產量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迅速增加,遠遠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而益生菌乳制品產量和總產值在長幅度迅速增加,因此如何追求健康長壽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談論的熱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益生菌乳制品將成為人們養(yǎng)生佳品。
益生菌的研究與運用,在日本、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家較受到重視,而且其研究比較專業(yè)化和系統(tǒng)性。就目前的研究與運用水平而言,日本與法國處于較領先地位。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時,日本代田稔博士就已成功地分離出來自于腸道的乳酸桿菌,這種有益菌在經過強化培養(yǎng)后,使之能活著到達腸內生存。而這種后來被人們稱之為益力多菌的乳酸桿菌,目前已被廣泛地運用在日本的食品、飲品、醫(yī)學等領域。其中在乳制品上的運用十分驚人,據國外有關公司調查,日本在2001年由益生菌所制成的乳制品,其總產值就已達22億美元。
目前國際上對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研究顯得非?;钴S,產品消費成績驚人,據粗略估計,目前全球的年產品生產總值約為300億美元左右,其中使用益生菌生產的乳制品總產值超過50億美元,且增長指數在逐年上升,呈上升發(fā)展態(tài)勢。
益生菌在我國的研究與運用,起步較遲?;A研究和開發(fā)利用,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尚差一定的距離。目前,益生菌的保健、治療作用被不斷深入地研究,正在進行的基礎研究將繼續(xù)鑒定已有的益生菌,識別菌株的特異性作用,確定相應目的的最優(yōu)劑量,評估它們在加工、消化中的穩(wěn)定性。另外如基礎研究、工業(yè)化研究將集中在延長菌株的貨架期、通過消化道的存活率、優(yōu)化附著能力和發(fā)展合適的產品、處理和包裝過程確保理想的益處傳遞給消費者。雖然益生菌的應用存在劑量、存活率,以及工業(yè)標準的缺乏、潛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但其保健治療作用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具有相當可觀的潛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包含益生菌的新食品將出現(xiàn)在谷類食品、果汁、嬰兒配方奶粉和干酪,也會在特異疾病的保健品中,隨著動物和臨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益生菌在臨床的應用領域也將不斷擴展。
[1]向建文,楊琳琳,楊杰.口服益生菌對早產兒胃腸動力影響的臨床研究[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5):19-21.
[2]張英春,張?zhí)m威,王靜,徐德.益生菌功能特性研究[J].中國乳品工業(yè),2006,34(2):13-15.
[3]黃永坤,楊美芬,李海林.常見胃腸病患兒胃腸道菌群變化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7):481-484.
[4]莊見齊.益生茵治療肝硬化高血氨癥38例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9):81-84.
[5]何勁松,王莉,查錦東.益生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5):65-66.
[6]劉福.益生菌防治便秘[J].上海醫(yī)藥,2009,30(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