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通
河北省河間市西村中學 河北河間 062450
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
孫開通
河北省河間市西村中學 河北河間 062450
所謂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是指教師為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用計算機將文字、聲音、圖形,靜態(tài)或動態(tài)圖像集成在一起,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問題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對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yōu)勢興奮中心,引起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由于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于其它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效果也不一樣,有利于導入新課與提高教學效率。如在講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節(jié)中關于“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時,其理論性強,空洞說教,學生難以理解。上課一開始教師就播放多媒體課件《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同學們一聽到歌聲,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住,不少同學隨著歌唱了起來,歌聲把學生帶到了特有的意境之中。這時音樂突然停止,教師問這首歌歌頌哪位偉人?什么時間?這樣一唱一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接著播放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的畫面及有關“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論述,配以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畫面,從而很自然的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出一種以形象為主體的,具有很強感性色彩的場景和氛圍,能引起學生一定程度的感性體驗,促使學生主動自覺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學《我國面臨嚴峻的環(huán)境形勢》一課時,本人將本地某村將山林砍光后墾荒將土地租給農民耕種導致水土流失,收割季節(jié)農民燒秸稈,校園周圍學生吃早餐后扔下的塑料包裝袋,飯盒等場景拍成照片,制成多媒體課件,講課時展示給同學們,讓大家猜一猜照片反映的是什么地方的情景?反映的是什么問題?有的學生說是西北戈壁,有的說是森林大火,有的說是城市垃圾場,沒有一個知道就是我們身邊的情況,環(huán)境問題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當我告訴同學們,這就是我鎮(zhèn)某村的山林,這就是我們的父母在焚燒油菜稈,這就是我們校園周邊的環(huán)境時,同學們一片嘩然,原來環(huán)境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制造環(huán)境問題的就是我們自己,于是大家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紛紛提出了存在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表示要堅決同破壞環(huán)境行為作斗爭。這樣,學生在觀察、討論、分析的教學活動中,思維活躍,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有效訓練和培養(yǎng),很快達成了教學目標。
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的材料往往來自于現實生活中,是一些現實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用這些材料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使中學生感到新鮮,有吸引力,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堅定不移地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一課時,通過前面的教學,學生已經知道“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已得到成功實踐,是科學的構想,更是真理,而臺灣當局頑固地堅持“臺獨”立場,據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二是臺灣當局的“臺獨”立場。教師因勢利導,利用多媒體與網絡聯合優(yōu)勢,制成多媒體課件,先將中國歷代中央政府對臺灣地位的認定展示出來,以無可爭議的歷史史實證明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進而說明臺灣當局的行為是分裂祖國的行為。然后將陳水扁“5.20”當選講話,“10.10”紀念日講話中的臺獨言論及所實施的“去中國化”行為展示給同學們,讓陳水扁臺獨野心昭然若揭。這樣理論聯系實際,學生一看就明白,很快解決了知識點學習問題。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使每一個情境設計融入趣味性、思想性,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反映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興趣,從而更符合實現教學目標要求。在教學中,由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吸引學生,教學一開始就處在教師“導”的作用下,學生大都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的每個情境,學生都愿意觀看,認真觀看,對所提出的問題積極加以思考,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梢哉f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發(fā)揮。
2009-12-24
孫開通,本科,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