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蛾丸
三年時節(jié)向南隅,人信方知藥力殊,奪得春光來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須。
上面這幾句詩描述的是古今補腎良方青蛾丸的神奇功效。所謂青娥,古代指少女美貌,也指鬢須,起這個名字表明該方有“烏鬢發(fā)、益顏色”之功效。它的誕生與唐代相國鄭姻頗有淵源。
鄭相國50多歲時曾出任嶺南節(jié)度使,因為天氣不佳和自身體質(zhì)下降,鄭姻赴任不久即多病纏身,陽氣漸衰,進補也毫無效果。一位名叫李摩訶的船主獲知鄭姻的病況后,獻上一方,并囑其服用。鄭姻開始并不相信,經(jīng)李船主再三相勸,方試著服下。七八天后,鄭姻的病情開始好轉(zhuǎn),他于是堅持服藥,最終痊愈。鄭姻任滿回京后將此方介紹給更多人服用,又發(fā)現(xiàn)該方不僅對腰痛、下肢腫脹萎軟等有良效,常服還能“壯筋骨、活血脈、烏鬢須、益顏色”,可延年益氣、悅心明目。
其實,當初李船主所獻藥方僅有補骨脂和核桃肉2味藥(兩藥合用的歷史也是從此處開始的),即后來“青娥丸”的雛形。
青蛾丸的制作和服用方法如下——
杜仲(鹽炒)480克,核桃仁(炒)150克,補骨脂(鹽炒)240克,大蒜120克。將大蒜蒸熟,干燥,與杜仲、補骨脂一同研成細粉,過篩,再將核桃仁搗爛,與上述粉末摻研,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加煉蜜20~30克,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后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50~70克制成大蜜丸(每丸約重9克)。水蜜丸1次服6~9克;大蜜丸1次服1丸,1日2~3次。
方中核桃味甘性溫,可溫腎助陽、滋血潤燥、益肺定喘,是滋補肝腎、強健筋骨要藥。它不僅善治腰疼腿痛,還能固齒烏發(fā),治虛勞喘嗽、小便頻數(shù)等。這是因為核桃仁富含亞油酸(約占40%~50%,為人體易吸收且必需的脂肪酸)和鋅、錳、鉻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E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其中亞油酸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磷脂,增強細胞活力,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鋅、錳、鉻等微量元素對保持心血管健康、維持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和延緩衰老均有重要作用;維生素E則能抗氧化而延緩衰老。補骨脂可溫腎助陽,潤燥養(yǎng)血,抗衰老。杜仲則能溫補肝腎、強筋壯肌,并能加強核桃仁、補骨脂之功效。大蒜是一種植物抗生素,有廣泛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對真菌和原蟲也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它不僅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作用。
本方主治腎氣虛、五臟虛損、各類腰痛等,適合腎陽虛衰的中老年人,特別是伴有性功能減退、腰膝疼痛者服用,它對青壯年人的陽虛腰痛及性功能減退亦有治療作用。研究證明,服用“青娥丸”不僅有補益腎氣、延緩衰老之功效,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對防治中老年人骨質(zhì)疏松癥有良好效果。但要注意,陰虛內(nèi)熱或陽氣素盛者忌服本方。
家庭醫(yī)藥·快樂養(yǎng)生201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