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亞 王 立 王 榮 魯莉莉 (咸陽師范學院圖書館 陜西 咸陽 712000)
2008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發(fā)布的《圖書館服務宣言》是一部行業(yè)性服務宣言,其核心內(nèi)容是服務。服務是圖書館活動的日常狀態(tài),也是圖書館立足社會之本。圖書館行業(yè)發(fā)布《圖書館服務宣言》的目的是向社會公眾宣示圖書館行業(yè)的服務理念和立場。《圖書館服務宣言》對圖書館服務的方向起著指引作用。
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是圖書館服務與管理活動的重要依據(jù),是決定圖書館主體行為方式的最重要因素?!秷D書館服務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所弘揚的人文理念應該在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中予以體現(xiàn),規(guī)章制度應該成為承載現(xiàn)代人文化服務理念的重要平臺。制度只有體現(xiàn)、反映用戶信息活動的價值取向,踐行圖書館行業(yè)的服務理念和立場,才能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同并被自覺遵守,圖書館事業(yè)才會擁有全新的發(fā)展空間及高層次的發(fā)展平臺。在《宣言》發(fā)布近兩年之際,筆者對部分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進行了調(diào)研,以期掌握圖書館對《宣言》所宣示之人文化服務理念的踐行現(xiàn)狀。
根據(jù)學者研究,危害文獻載體的有害生物主要有文獻害蟲、霉菌及嚙齒動物(如家鼠)。其中,文獻害蟲能直接蛀食文獻載體;而家鼠雖不以文獻載體物質(zhì)為食,但卻能用其銳利的門齒咬毀文獻[1]。圖書館內(nèi)有害生物的出現(xiàn)與用戶行為有很大關系,用戶在吃東西時掉落的食物殘渣是有害生物進入圖書館的最大誘因。如何協(xié)調(diào)用戶在館內(nèi)的飲食需求與文獻保護之間的矛盾,在確保圖書館文獻遠離生物危害的同時兼顧用戶在館內(nèi)現(xiàn)實的飲食需求;如何使“以人為本”、“充分尊重用戶”的現(xiàn)代圖書館人文理念得以充分弘揚,這都是圖書館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圖書館內(nèi)的飲食問題普遍存在,當用戶利用圖書館資源到達一定時間自然會產(chǎn)生飲食的欲望及需求。遺憾的是,筆者通過網(wǎng)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幾乎沒有圖書館制定明確的、理性的用戶飲食制度。對于普遍存在的、關系到每一位用戶權益的現(xiàn)實問題沒有一個明晰、可操作性強的制度,既不利于圖書館資源的保護,同時也漠視用戶利用圖書館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權益。圖書館人本化飲食制度的缺位導致在實踐中圖書館或嚴厲禁止、杜絕讀者在館內(nèi)飲食行為,或聽之任之、允許圖書館內(nèi)任何場所存在飲食行為。這兩種方式均不可取。用戶是圖書館服務的對象,也是圖書館工作的中心與出發(fā)點。處處從人文理念的角度制定與完善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是提高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圖書館制定館內(nèi)飲食制度的目標非常明確,即協(xié)調(diào)資源保護與用戶館內(nèi)飲食需求之間的矛盾。圖書館制定飲食制度首先應闡明其宗旨:(1)保護圖書館資源;(2)為用戶在館內(nèi)的飲食需求提供便利;(3)為圖書館內(nèi)的飲食提供指定區(qū)域;(4)確保用戶清楚可以在指定區(qū)域內(nèi)食用的食品和飲料的類型;(5)確保用戶知道其負有保持圖書館環(huán)境干凈、整潔的責任。進而圖書館須闡明飲食制度的具體規(guī)則如:(1)所有的飲料必須被盛裝在帶蓋子的容器中;(2)不允許在計算機區(qū)或有電腦的研究室里食用食品和飲料;(3)食品類限于快餐類,如餅干等;(4)不允許在圖書館內(nèi)食用正餐類的食品;(5)離開圖書館時,應將所有的食品包裝、杯子和容器等收拾干凈隨身帶走或者扔到適當?shù)牡胤?。如果發(fā)現(xiàn)有用戶帶入禁止食用的食品或飲料,圖書館員有權利要求其拿走。
總分館模式的圖書館可以統(tǒng)一規(guī)定本館的飲食制度總原則,分館可在遵循總原則的前提下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飲食制度。
《宣言》第3條規(guī)定:圖書館在服務與管理中體現(xiàn)人文關懷……為全體讀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務[2]。人文關懷是圖書館精神的核心,人文關懷內(nèi)容之一就是服務與管理人性化,關愛用戶、方便用戶。圖書館對于服務與管理的設計,比如圖書館布局、規(guī)章制度條文的行文,都可以體現(xiàn)圖書館人文關懷。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專門的飲食區(qū)域、飲水區(qū)域,都充分說明了圖書館服務人文化的一面。圖書館將這些充滿人性的舉措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便形成了人文化的制度。圖書館制度的不斷完善是圖書館更好發(fā)揮其服務職能的保障,制度化與人性化并非水火不容。制定圖書館內(nèi)的用戶飲食制度時應著重于制度本身的人性化,而非制度執(zhí)行時的人性化。圖書館應將人文化的理念滲透于制度化的條文之中,而在執(zhí)行時則令行禁止,維護制度的權威。
《宣言》告訴廣大用戶,圖書館與用戶之間是純粹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無論圖書館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多大的變化,圖書館工作者都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去對待和從事自己的職業(yè)?!缎浴返囊x在于倡導執(zhí)著的職業(yè)精神,弘揚自覺的服務意識。
圖書館內(nèi)的飲食制度應全面細致,竭盡所能列舉存在的種種可能性。如對于可允許帶入館的水杯的規(guī)定,各種類型的水杯盡可能一一列舉。館內(nèi)允許進食場所的制度規(guī)定,應具體到圖書館的每一個位置,以免引起執(zhí)行中的歧義。明確細致的條文不僅方便管理,而且也有利于用戶利用圖書館,使其合理地安排好在館內(nèi)的活動。細致的規(guī)定一方面是圖書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反映,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圖書館在協(xié)調(diào)用戶需求與館內(nèi)文獻資源保護中所作的努力。盡可能地為用戶在館內(nèi)的飲食提供便利,是自覺的人文化服務理念的弘揚。
圖書館的飲食制度應蘊含鮮明的權利意識,對于不遵守飲食制度的用戶不能采取懲罰性措施,而是制止其錯誤行為。如耶魯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對于不遵守飲食政策的用戶,圖書館將請其帶上食品和飲料去指定的飲食區(qū)食用;放在非指定飲食區(qū)的無人看護的食品及裝在不被允許的容器中的無人看護的飲料將被丟棄[3]。圖書館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須以是否侵犯用戶權利為尺度,不可延續(xù)我們曾一貫持有的觀點,以懲罰性的措施“殺一儆百”,侵犯用戶的權利。但這并不意味圖書館對用戶的違規(guī)行為不可作為,弗吉尼亞大學圖書館提到用戶的“圖書館權利”時使用的是“privilege”,而不是“right”[4]。英文單詞“privilege”和“right”都可以翻譯為權利,但“privilege”是其他主體所賦予的,是一種“特權,特別待遇”;而“right”可譯為“公正,正義,權利”,強調(diào)一種“與生俱來的權利”。可見美國大學圖書館將用戶的權利看成是一種特權,只有有資格的人才可以享有,用戶在享有圖書館特權的同時須接受圖書館的管理和干預。正因如此,圖書館才可能拒絕不遵守本館規(guī)章的用戶進館。至于圖書館對違規(guī)用戶需要采取何種措施,圖書館要在尊重用戶權利的基礎上把握一定的尺度。俄亥俄大學圖書館在用戶指南中寫道:館員要努力為所有人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同時也有責任保護圖書館文獻資源與設施的安全。在提供用戶服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館員要明白什么時候需要容忍,什么時候需要行動[5]。
近年來,圖書館“超期罰款”制度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從法律的角度認為,“超期罰款”制度由于圖書館不具備罰款主體的資格從而欠缺法律依據(jù),應予廢止。事實上,“超期罰款”制度作為一項圖書借閱保障手段在世界各國普遍采用,并且在長期的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總裁華拉保紹(Varaprasad N)指出,從2009年4月1日起,逾期還書者須先繳付所欠罰款才能重新借書[6]。華拉保紹強調(diào),新措施不是為了賺錢,旨在鼓勵公眾準時還書[6]。從2009年1月1日起,芝加哥市公立圖書館借書逾期歸還的罰金從原來的每天0.1美元增加到0.2美元,最高罰額則從5美元增至10美元。該館2009年10月的借書率比2008年同期增長34.8%[7]。匹茲堡大學圖書館在圖書尚未過期時即向用戶郵寄催還單,提醒用戶注意還書日期。如果用戶超期多于45天,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會自動吊銷用戶借書權限并處以較高的罰款( 10 - 15美元/ 本),同時向用戶郵寄最后一次催還單,一旦圖書被還回,工作人員便將所有累積賬目打印成賬單與用戶結(jié)算[8]。
“超期罰款”是一種常見的圖書館管理手段,盡管被各圖書館普遍采用并行之有效,但并非所有的圖書館在實踐中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葉繼元曾指出:“我國多數(shù)圖書館業(yè)務基礎工作薄弱,規(guī)范化、標準化不夠,規(guī)章制度不全或有章不循,缺乏嚴格的檢查監(jiān)督和有效的獎懲,計劃性不強,決策隨意性較多,管理手段不多,方法單調(diào),空話講得多,細節(jié)注意得少,有的管理不嚴,有的一味‘管、卡、壓’,總之還沒有形成符合我國大學圖書館業(yè)務特點和各層次專業(yè)人員特點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方法?!盵9]通過對“超期罰款”制度的調(diào)研分析,筆者對于這一結(jié)論深有體會。踐行《宣言》、實現(xiàn)人文化服務,需要從每一個細節(jié)入手來完善“超期罰款”制度。
目前圖書館“超期罰款”制度較為粗糙、標準單一,不能充分體現(xiàn)其保障用戶公平利用文獻資源權利的目的。如“對于借書超期行為實施罰款處理,罰款標準為0.1元/日”[10];“借閱圖書必須按時歸還,過期不還照章罰款,每冊圖書 0.10 元/天”[11];“為提高圖書利用率,確保大多數(shù)讀者的權益,請讀者在借閱期限內(nèi)歸還借閱圖書,每冊圖書超期一天罰款0.10元”[12]。
圖書館“超期罰款”制度條文應細致全面,涵蓋、體現(xiàn)方方面面的問題及因素。首先,應區(qū)分文獻類型,根據(jù)不同的文獻借還期限及流通方式制定相應的制度;其次,要區(qū)分用戶類型,如對教師和學生采取不同的“超期罰款”制度,提高教師用戶的超期罰款基準;再次,應對用戶采取超期罰款與停止借閱相結(jié)合的方式以加強文獻歸還的保障力度。目前的圖書館“超期罰款”制度雖然簡單、易于執(zhí)行,但文獻的催還效果較差,如對預約文獻和普通文獻采取統(tǒng)一的標準,并不能充分體現(xiàn)“超期罰款”制度促進文獻流通、保證資源共享的目的。其原因之一是文獻本身流通類型單一,也就是說圖書館沒有提供多層面的文獻借閱服務,這同樣也反映出圖書館在用戶服務上的欠缺。全面細致的借閱制度無疑會提高文獻流通率,提升用戶公平、無障礙利用文獻資源的保障力度。
圖書館超期罰款制度體系應健全完善。大多數(shù)超期用戶并非惡意不還,而是客觀因素導致。從人文理念角度出發(fā),超期罰款制度應包含赦免期??梢?guī)定累計天數(shù)在若干天以內(nèi),正常借還,暫不處理;確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歸還圖書的用戶,如能提供有效證明可視具體情況處理;“超期罰款”制度應規(guī)定罰金的上限,超過這一上限罰款不再增加,視為該圖書丟失,圖書館購入新書補充以保障其他用戶正常利用該項資源。若任由罰款金額無限增長,其一,導致圖書超期者惡意不還;其二,大額罰金也為制度實際執(zhí)行帶來困難;其三,沒有上限的“超期”妨礙了其他用戶使用文獻。“超期罰款”制度事實上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目的,其保障用戶權利、促進文獻流通的初衷難以實現(xiàn)。
圖書“超期罰款”制度應該體系健全,形成系列化條文的集合體。現(xiàn)有的制度條款標準單一、條文孤立,缺少相關的配套措施保障。人文化服務理念的踐行、人性化的制度設計,能夠使“超期罰款”制度體系化并趨于完善。這樣的制度更能得到用戶的理解,“超期罰款”執(zhí)行的效果也會更佳。
在圖書館服務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用戶產(chǎn)生一些矛盾,特別是在處理超期罰款等涉及到用戶切身利益的問題時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國內(nèi)某著名高校圖書館館長認為:“以前大家很多意見集中在圖書館,我發(fā)現(xiàn)有些是圖書館要改進,有些是雙方溝通不夠?!盵13]良好的溝通可以得到用戶的理解與支持,從而使“超期罰款”制度的執(zhí)行更加通暢。美國大學圖書館在其制定的各項政策中都會解釋、闡明制定的緣由,如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的圖書流通政策開篇即闡明:流通政策的目的是鼓勵教師、學生和職員及時、平等地獲取他們在教學、學習和研究中需要的文獻[14];《中山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合理利用規(guī)范》規(guī)定,外借圖書請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歸還,若有圖書逾期未還,則圖書館停止提供外借服務,并督促讀者熟悉和遵守圖書館相關管理制度及文獻資源利用的道德規(guī)范[15]。這樣一來,用戶自然清楚圖書館制定這一制度的目的所在。圖書館館藏文獻作為用戶的共同財富,需要共享才能顯示其存在的價值。每位用戶在充分享受公平、免費、長期、反復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同時也應給予他人同樣的權利,準時歸還所借文獻以供其他用戶使用。以人文理念指導圖書館的工作實踐,處處從用戶的立場考慮問題,向用戶解釋、與用戶溝通,爭取廣大用戶的理解、信任與支持,圖書館的工作就能夠更好地開展。
圖書的逾期不還、流失在外損害了館藏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也會引發(fā)用戶流失。圖書館在執(zhí)行超期罰款制度的同時,也應該鼓勵流失的圖書返回圖書館。2009年11月14日,美國PHOENIX Camelback中學圖書館收到一位學生歸還的1959年借出的圖書(已51年),并隨書附有1 000美元的支票作為超期罰款。該學生在信中說:因為他家遷徙到其他州無意帶走了此書,1 000美元的支票作為超期借閱的賠償,每天2美分,共計745美元,剩余款項作為匯率變動的補償[15]。這個事例儼然是“人文理念”制度的結(jié)晶。如果該項制度的初衷并非保障用戶的權益,如果該用戶對超期罰款制度并不理解,也就不會存在51年后繳納罰款并歸還圖書的誠信舉措。這實質(zhì)上是一次圖書館人文理念與用戶利益契合的佐證與彰顯。
借書證是用戶借閱圖書的憑證和圖書館確認用戶身份的依據(jù)。用戶借閱圖書時,圖書館一般都明確要求人證一致,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冒用他人借書證給證件持有者帶來損失。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一制度反而成為用戶利用圖書館的障礙。當用戶需要一個代理者才能夠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甚至是只有通過代理者才能利用圖書館時,當用戶自愿指定另一用戶為其代理人并愿意承擔其代理借閱行為的一切后果時,當遠在異地的用戶迫切希望能通過其指定的代理人借閱到所需文獻時,人文理念、“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圖書館服務就應該恰到好處地得以體現(xiàn)。通過一定的程序?qū)崿F(xiàn)特定用戶間的代理借閱應該成為圖書館借閱制度中的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
美國很多家圖書館的網(wǎng)站上都有代理借閱的制度說明。耶魯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殘疾讀者可以申請一個代理借閱卡,指定朋友或服務者以其名義在圖書館借閱文獻[16]。筆者通過網(wǎng)絡對國內(nèi)部分圖書館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除上海圖書館和廣州市圖書館網(wǎng)站上有讀者代理借閱的制度外,其他圖書館網(wǎng)站均沒有看到相關的規(guī)定。盡管如此,并不排除圖書館在實際工作中有類似于代理借閱行為的存在。借閱制度上的缺失與不完善是顯而易見的,圖書館用戶代理借閱應該予以制度化,這是圖書館人文理念的一個體現(xiàn)。我國的建筑設備和服務環(huán)境與國外相比并無太大的差距,真正的差距在于圖書館的服務內(nèi)容及服務方式,人本化、人性化的圖書館服務并不盡如人意甚至有所欠缺。
可享有代理權限的借閱對象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學校的教師與科研人員,另一種是身體有缺陷的用戶。可供選擇的代理者一般應為學校的現(xiàn)有用戶,但殘疾用戶的代理權利可以適當延伸,除本校用戶外可以以家人、朋友和服務人員等作為代理者。被代理者可以指定兩至三位代理人,同一人也可以為不止一人代理服務,并且能根據(jù)用戶需要隨時加以變通。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許可學校的教師指定代理人代表他們使用圖書館,斯坦福大學的正式員工、注冊學生及受雇的研究助手都有資格作為代理者[17]。華盛頓大學的教師、科研人員、專業(yè)職員和訪問學者被允許指定一位經(jīng)過選擇的代理人作為其從圖書館借閱文獻的代理者;另外其相關制度中還特別指明圖書館為身體有殘疾的學生提供此項特權[18]。
圖書館用戶代理借閱制度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jié)省教師及研究人員的時間及精力,為教師的研究提供幫助;另一方面是為有特殊需要的用戶(如身體有殘疾等用戶)提供特別的服務,從而保證所有用戶使用圖書館的基本權利。這兩種目的都是人文理念在實踐中的融會貫通。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一位教師成員可以指定兩名代理者,一位代理者可以服務于幾位教師[17]。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代理者可以以被代理老師的名義借閱和預約圖書,與教師本人具有相同的借閱期限和權利。所有具有無限借閱特權的讀者都可以請芝加哥大學的學生或職員以他的名義在圖書館借閱文獻[19],并聲明此項服務的目的在于協(xié)助教師從事研究工作。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為每一位代理借閱者頒發(fā)一個獨立的網(wǎng)絡ID,以便其充分利用被代理者的圖書館賬號,以被代理者的名義續(xù)借和預約文獻[18]。
代理借閱者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利用圖書館,被代理人對于代理行為及所借閱的圖書應負有完全責任。用戶在申請此項服務之前需與圖書館簽訂書面協(xié)議,協(xié)議上寫明代理雙方的責、權、利關系及圖書館的服務聲明等,并由代理者及被代理者雙方簽字后方能生效。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申請代理借閱時需填寫代理卡申請表,并由代理雙方簽字確認;提出代理請求的教師對于以其名義借出的所有圖書負有完全責任,所有的流通通告將會發(fā)給該教師;在代理卡上借出的文獻借期最長不超過代理權限的期限,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濫用代理權利,權利將被暫?;蛉∠鸞17]。華盛頓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在所有的代理服務中,被代理者對于由代理者借出的文獻負有完全責任,包括任何罰金、賠償費等。在同一時刻被代理者最多可以指定兩位代理,被代理者有責任監(jiān)控所有的代理行為[18]。
用戶代理借閱制度的出現(xiàn),會使圖書館的用戶服務閃耀出更多的人文理念光輝。其實人性化的圖書館服務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切實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利用圖書館大開方便之門的實際行動都是值得推崇的人性化服務。《宣言》發(fā)布后,如何踐行人文理念,理論與實踐中都有諸多探討。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人性化的圖書館服務并不完全意味著開創(chuàng)一項全新的服務。用人文理念衡量現(xiàn)有的圖書館制度,通過踐行人文理念來完善現(xiàn)有的制度模式,通過對圖書館原有服務的人文化反思與改革,也會量身打造出切實符合用戶需求的人性化服務。
[1]汪華明.我國文獻保護研究中新成果探析[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16.
[2]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服務宣言[EB/OL].[2010-04-10]. http://www.gslib.com.cn/xh/tqxw/08ztxy.htm.
[3]Yale University Library. Food and Drink Policy [EB/OL]. [2010-03-15]. http://www.library.yale.edu/about/pres_policy.html.
[4]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Policy on Use of the Library [EB/OL].[2010-03-08].http://www.lib.virginia.edu/policies/use.html.
[5]OHIO University Libraries. Public Policies and Procedures[EB/OL].[2010-03-10].http://www.library.ohiou.edu/info/policies/index.html.
[6]4月1日起 拖欠圖書館罰款未付 不能再借書[EB/OL].[2010-03-12]. https://realtime.zaobao.com/2009/01/090108_28.shtml.
[7]芝城圖書館 逾期還書罰款加倍[EB/OL].[2010-03-12].http://www.mychinaclub.com/club/news/9&nid=6234.
[8]走進匹茲堡大學圖書館(之四)[EB/OL]. [2010-03-14]. http://hi.baidu.com/vvcelia8/blog/item/ed8eac7bbdd0acff0bd18765.html.
[9]葉繼元.中美大學圖書館現(xiàn)狀比較及建議[J].圖書館學研究,2001(4):98.
[10]劉 革.圖書館將于明年實施新《圖書借閱超期處理辦法》 [EB/OL].[2010-03-14].http://neunews.neu.edu.cn:8080/articlenew.php?articleid=9465.
[11]懷化學院圖書館.有關規(guī)則[EB/OL].[2010-04-02].http://tsg.hhtc.edu.cn/tsg/zixunfuwu/wentijieda/youguan.htm.
[12]鄭州大學圖書館.讀者借閱須知[EB/OL].[2010-03-18].http://lib.zzu.edu.cn/portal/portal/media-type/html/group/guest/page/news.psml?metainfoId=ABC00000000000000247.
[13]葛劍雄:一生受惠于圖書館[EB/OL].[2010-03-20].http://www.libnet.sh.cn/tsgxh/hyzq/list.asp?id=2816.
[14]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y Services [EB/OL].[2010-04-02].http://www.library.cornell.edu/svcs.
[16]Yale 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B/OL].[2010-04-05].http://www.library.yale.edu/services/disabilities.html#bg.
[17]Stanford University Libarary. Policies [EB/OL].[2010-04-02]. http://library.stanford.edu/how_to/policies/proxy_privileges.html.
[18]Washington University Libraries. Olin Library Proxy Borrowing Policy [EB/OL].[2010-04-02]. http://library.wustl.edu/units/circ/proxypolicy.html.
[19]Indefinite Borrowing Privileges [EB/OL].[2010-04-02]. http://www.lib.uchicago.edu/e/using/access/ucus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