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用學翻譯語境論在漢英翻譯選詞中的運用

      2010-04-07 14:03:32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選詞譯語校名

      姜 蓉

      (空軍裝備研究院,北京 100085)

      語用學翻譯語境論在漢英翻譯選詞中的運用

      姜 蓉

      (空軍裝備研究院,北京 100085)

      該文以“工商”等詞語為例,分析了在漢英翻譯中,怎樣根據(jù)語境選詞,提出漢英翻譯選詞不能望文生義,生搬硬套,對同一詞語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種固定譯法,而應該根據(jù)其語境,尤其是認知語境對譯語做出關聯(lián)順應與優(yōu)化選擇,尋找最佳關聯(lián)的文化信息,選擇最佳語境效應的明示,使譯文獲得最佳語境效果。

      語用學;翻譯語境;漢英

      漢語詞匯非常豐富,并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因此在翻譯中不能千篇一律,望文生義,生搬硬套,應根據(jù)詞語所在的語境選擇適當?shù)淖g文。

      近年來 ,隨著語言多維性研究不斷深入,對語境的研究已滲透到語言學的各個領域,成為研究熱點。著名語言學家、翻譯家巴爾胡達羅夫曾指出:不考慮語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就不能理解言語產物,因而也就不能進行翻譯。語境是人們理解和解釋話語意義的依據(jù),因此在語境中理解原文,揣摸作者的思想和感悟,譯者才有可能排除各種可能產生的歧義及存在的模糊,盡可能再現(xiàn)原文的風采,譯出好譯文。[1]語用學翻譯語境論為我們提供了理論指導。

      一 語用學翻譯語境論

      翻譯實踐中,語境對成功的翻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譯時,我們必須從語篇的整體功能來考慮,包括形式和內容的關系、靈活變動和準確的關系、詞句涵義與上下文語境的關系等。[2]p27

      (一)語境的各種定義

      英國倫敦學派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了“語境”這個術語。他與語言學家弗斯的理論認為語境包括上下文和情景語境。隨后,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語境進行了研究與定義。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認為語境是“話語的形式和內容、背景、參與者、意圖和效果、音調、交際工具、風格和相互作用的規(guī)范等”。[2]p26-27胡壯麟將語境分為上下文語境、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韓禮德認為語境是一種符號結構,是產生所構成文化的符號系統(tǒng)的意義聚集體。趙毅衡從符號學的角度把語境分為歷史語境、文化語境、場合語境及意圖語境和接受者的心理語境。鄭詩鼎提出從語言學角度將語境分為言辭語境和社會語境;從社會學角度將其分為主觀和客觀語境等。而《辭?!穼φZ境的定義是“說話的現(xiàn)實情景,即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具體場合”。

      (二)語用學語境翻譯觀

      語用學中的關聯(lián)理論提出了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的語境觀。[2]p27在關聯(lián)理論中,語境被稱為“語境假設”,在交際過程中雙方互明的共知環(huán)境稱為“相互認知環(huán)境”。認知語境包括語言使用涉及的語言上下文知識、情景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三個語用范疇。[2]p28

      語用學翻譯觀要求在詞匯、語法、語義等語言學的不同層次上,用與原文最貼近、最自然的對等語將其內容表達出來,以求等效。譯者要重視語境,尋找最佳關聯(lián),并靈活地運用各種語用策略處理原語與譯語的文化差異,達成語用等效,強調翻譯是一個明示—推理的交際過程,翻譯本質上是譯者在原語認知語境和譯語認知語境之間尋求最佳關聯(lián)的過程,即譯者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盡可能使原語作者的意圖與譯語讀者的期待相吻合。語用學翻譯觀要求譯者推理并確定原文的交際意圖,然后結合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平衡兩者的關系,不斷對譯語做出關聯(lián)順應與優(yōu)化選擇,做出語境假設,尋找最佳關聯(lián)的文化信息,再結合接受者的認知語境,順應語境中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語言結構、動態(tài)過程,把握好原語與譯語的文化取向,選擇最佳語境效應的明示,使譯文獲得最佳語境效果,完成翻譯任務。[2]p29

      在語用學翻譯語境論的指導下,我們首先以“工商”一詞為例,討論漢英翻譯中怎樣結合語境選詞。

      二 不同語境中“工商”一詞翻譯的不同選詞

      《當代漢語詞典》對“工商”一詞的解釋是“工業(yè)和商業(yè)”。應該如何翻譯該詞呢?《漢英詞典》中提供的參考譯文為“industry and commerce”,將“工商”一詞千篇一律地譯為“industry and commerce”是否合理呢?

      “工商”一詞經常出現(xiàn)在“工商管理學位、工商大學、工商聯(lián)、工商銀行、工商行政管理局”這幾種語境中。讓我們詳細分析怎樣運用認知語境找到最佳關聯(lián),選擇準確的詞匯。

      (一)“工商聯(lián)”及“工商銀行”的翻譯

      “工商聯(lián)”是“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的簡稱。改革開放前,工商聯(lián)的成員主體為當時的各類工商業(yè)者,改革開放后,其成員主體為非公有制企業(yè)和非公有制經濟界人士。全國工商聯(lián)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的組織。因此,“工商”一詞在“工商聯(lián)”的語境中是“工業(yè)與商業(yè)”的意思,翻譯時可以選擇“industry and commerce/trade/ business”。但哪一個是最佳選擇呢?

      語用學翻譯論要求我們考慮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及語言文化習慣。根據(jù)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的解釋“commerce:the activity of buying and selling, especially on a large scale”;“trade:the activity of buying and selling goods and services”;“business:the practice of making one’s living by engaging in commerce”??梢姟癱ommerce”是買與賣的活動,尤其是大型買賣活動;“trade”是商品與服務的買賣活動;“business”是以從事貿易而謀生的工作,所以選擇“commerce”翻譯“商業(yè)”涵蓋面更廣,可以將“工商聯(lián)”譯為“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同樣,要對“工商銀行”進行準確的翻譯,必須先了解中國工商銀行的背景知識。中國工商銀行承擔的是原來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yè)務,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屬于現(xiàn)代金融企業(yè),幫助全球客戶管理資產、創(chuàng)造財富。雖然今天工商銀行的業(yè)務已大大超過“工商信貸和儲蓄”,但“工商”,即“工業(yè)與商業(yè)”,是其最初區(qū)別于其它國有商業(yè)銀行的分工,因此,將其譯為“Industry and Commerce”后,中文語境的背景已明示,英語讀者能夠根據(jù)譯文找到英語語言文化中的直接關聯(lián),并且是最佳關聯(lián),由此作出判斷所得結果與原文意義一致,能被譯文讀者接受,達到翻譯目標。

      (二)“工商管理碩士”的翻譯

      將“工商管理碩士”譯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MBA )”,選擇“business”翻譯“工商”。英語中,“business”有一項含義為“work done by companies”[3],英語文化中所存在的這一含義與其中文意義相符,譯語讀者接收的信息與原語傳達的意義相符合,說明該詞選擇正確。

      (三)“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翻譯

      “工商行政管理局”常被譯為“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被譯為“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通過語用學語境論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一翻譯似乎并不貼切。我國國家部委分工明確,各部委名稱都清楚地說明其功能。其英語譯文也應該起到相同的作用。國家部委名稱的翻譯,存在于一種認知語境中。英語讀者會根據(jù)譯文尋找英語環(huán)境中相應的內容,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對其做出推斷,得出結論。將“工商總局”譯為“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會使英語讀者誤認為這是管理工業(yè)與商業(yè)的國家行政機關。但工商總局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市場監(jiān)督管理和行政執(zhí)法的有關工作,包括對企業(yè)注冊、個體工商戶、直銷業(yè)、廣告業(yè)、拍賣活動、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商標注冊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和流通環(huán)節(jié)食品安全管理等,并沒有涉及“工業(yè)”。而且,我國的國家部委中,有商務部“M inistry of Commerce”,工業(yè)與信息化部“M 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如果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譯為“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那么它豈不是擔當了兩大部職能之和?我們可以從英語讀者的認知語境來考慮。在美國聯(lián)邦政府獨立行政機構中有“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主要是為小型企業(yè)提供幫助、咨詢,保護小型企業(yè)利益,保證自由競爭等,其職能與工商總局的部分職能相似,是否可以像《中國工商(China Business)》期刊一樣,把“工商”譯為“Businss”,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譯為“State Adm inistration of Business”呢?這正是根據(jù)語用學翻譯觀的要求,結合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平衡關系,對譯語做出關聯(lián)順應與優(yōu)化選擇,尋找最佳關聯(lián)的文化信息,再結合接受者的認知語境,順應語境中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選擇最佳語境效應的明示,使譯文獲得最佳語境效果,選擇準確用詞。

      (四)“工商大學”的翻譯

      在我國的一些工商大學中,各校對校名中“工商”的翻譯有所不同。在此以北京工商大學與浙江工商大學為例。

      根據(jù)語用學翻譯語境論,翻譯是一種語言使用和交際活動,是一種跨文化的意義轉換。成功的譯文是使原語交際者的目的或意圖和譯文接受者的要求或閱讀期待在認知環(huán)境相關方面相吻合,體現(xiàn)原語的語用文化意義[2]p29。學校名稱的語用文化意義必然應突出學校的特點,使其獨一無二。以地名、人名或專有名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以音譯為佳,如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注:“中山”指中山大學的創(chuàng)辦者孫中山先生,“Sun Yat-Sen”是孫中山先生之號“逸仙”的英語譯文)、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等,而專業(yè)院校校名翻譯則應體現(xiàn)出本校的學科特色,采用字面翻譯,如外交學院(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中國農業(yè)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北京舞蹈學院(Beijing Dancing Academy)等?!肮ど檀髮W”顯然屬于后者,對于“工商”一詞在此處的理解涉及到認知語境,即“這是一所什么樣的大學”。應做到根據(jù)校名的譯文,能使該校的特點在英語語境中也一目了然,實現(xiàn)相同的語用目的。

      北京工商大學是由北京輕工業(yè)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北京機械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以經、管、工為主,經、管、工、理、文、法、史等學科相互支撐、協(xié)調發(fā)展的多科性大學。校名譯文中應該突出學校的主要特點,涉及到關于學校的背景知識。這所大學是由商學院與具有工業(yè)技術專業(yè)的院校合并而成,校名中的“工商”并非“工商管理”,也不是“工業(yè)與商業(yè)”,而是“兼有工業(yè)技術與商業(yè)學科”,所以將校名中的“工商”譯為“Technology and Business”將該校的主要學科明示,讓英語讀者一目了然,較好地避免了誤解,達到了翻譯目的。

      浙江工商大學是由1911年創(chuàng)建的杭州中等商業(yè)學堂逐漸發(fā)展而來,從單一的商業(yè)學院發(fā)展為目前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歷史學、哲學八大特色學科的現(xiàn)代化綜合大學,其校名譯文中“business”一詞必不可少。該校網(wǎng)站上將校名中的“工商”音譯為“Gongshang”,也許有某種特別的含義,但這既不是人名、地名,也不是專有名詞,在英語語境中會讓讀者誤解,不如也取“科技與商業(yè)”之意,將校名譯為“Zhejia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既符合該校的特點,又能夠讓英語讀者在其認知環(huán)境中找到最佳關聯(lián),達到對外交流目的。

      經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工商大學”語境中,“工商”代表的是“工科”與“商科”,所以翻譯時也應根據(jù)語境進行選擇,注意形式和內容的關系,靈活變動,準確表達。除了“工商”一詞,還有很多通過語境來選擇用詞的例子。

      三 不同語境中其它詞語選詞舉例

      (一) “好”字的選詞

      用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中表達不同的含義是中文常見的現(xiàn)象,而英語中也相應有不同的用詞,因此我們也必須根據(jù)語境選擇英語中相應的表達方式進行明示。表示天氣用“fine/nice”, 表示身體狀況用“well/all right”,表示和睦相處用“be kind to/get on well w ith”,表示容易用“easy”,如:天氣真好。The weather is really nice/fine 我的病好了。I am well / all right now. 他們對我真好。They are really kind to me.這個問題好回答。The question is easy to answer.

      此外,在表示同一意義時,也可以根據(jù)其關系、責任或性質選擇不同詞語而將語義在英語中明確。以下各例中“好”字都表示“優(yōu)秀”的含義,但根據(jù)語用學的觀點,選擇將其意義明示,效果會更好。如:好父母a loving parent 好妻子a virtuous w ife祖國的好兒子a worthy son of our country好丈夫a dutiful husband

      (二) “宣傳”的選詞

      我們曾經將“宣傳”一律譯為“propaganda”。然而,“propaganda”在英語中意為“false or partly false information used by a government or political party to make people agree w ith them”[3],因此,考慮譯語讀者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就不能將正面宣傳譯為“propaganda”,而應選擇沒有歧義的“publicity”。所以當我們翻譯“輿論宣傳,媒體宣傳,宣傳部門”等短語時應譯為“media and publicity, publicity department”,“非法宣傳”則可以譯為“illicit propaganda”。

      (三)“人口”的選詞

      “人口”可直譯為“population”,雖然在中文中語義不變,但在英語中詞義與詞性卻可能發(fā)生變化。這時必須考慮英語認知語境及語言習慣。如:(1) 2009年中國進行了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即“census”,所以本句譯為:China carried out the fourth national census in 2009)(2)某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在降低。(“人口出生率”應譯為“birth rate”所以本句譯為:’ Birth rate is declining in some countries.)(3)中國東部的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Eastern China is big. It is densely populated.(“人口密度”選擇了名詞,“人口稠密”將“人口”轉化為動詞“populated”)

      (四)“歷史”的選詞

      在翻譯“歷史”一詞時,應該根據(jù)其所在語境中的含義,視情選詞,而不能全都譯為“history.”。英語中“history”也有“past events/subject of study/development of sth/book/past life[7]”多項含義。所以我們應結合中文語境與英文含義進行選擇。如:(1)中國有悠久的歷史。China has a long history.(2)你不應該隱瞞你的歷史。You should’t have concealed your past. (3)這座小廠只有幾年的歷史。The factory was built only a few years ago. (4)我們的歷史習慣不同。We have different way of doing things and traditional habits.

      綜上所述,我們應根據(jù)中文與英文的認知語境進行推理判斷,既要考慮中文語境,也要考慮英語含義,從英語語境中尋找最佳關聯(lián),才能進行準確表達,達到交流的目的,不造成障礙,導致誤解。在翻譯過程中,認知語境起了關鍵的作用,幫助我們進行區(qū)分,做到準確合理。我們在翻譯過程中應該避免不考慮語境,千篇一律,只求字面對應,不求內容與表達統(tǒng)一這樣的錯誤。

      [1]王健.語境與翻譯中的詞義選擇[J].教學與管理,2008,(33).

      [2]曾文雄.語用學翻譯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3]英國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當代英語辭典[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責任編校:王晚霞)

      H159

      A

      1673-2219(2010)05-0176-03

      2010-03-05

      姜蓉(1978-)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選詞譯語校名
      《現(xiàn)代特殊教育》雜志理事會(按校名音序排名)
      四川冷門絕學系列之九 《西番譯語》:清代四川編纂的雙語詞典
      天府新論(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現(xiàn)代特殊教育》雜志理事會(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榮獲“廣西高校名刊”
      選詞寫故事
      選詞填空好方法
      讀一讀,選詞填空
      乙種本《西番譯語》藏漢對譯音義關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選詞填空
      關于量詞的日中機器翻譯規(guī)則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车险| 白水县| 辽源市| 双江| 桂平市| 沙坪坝区| 南部县| 岗巴县| 淳安县| 九寨沟县| 无为县| 高要市| 泾川县| 明光市| 思茅市| 乌拉特后旗| 衡阳县| 斗六市| 桂阳县| 本溪市| 嵩明县| 杭锦后旗| 资中县| 三台县| 金川县| 黑水县| 黄大仙区| 章丘市| 拜泉县| 元朗区| 兴和县| 西乌| 松潘县| 望奎县| 精河县| 马尔康县| 乌兰察布市| 绥德县| 南漳县| 五台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