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枚
隨著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醫(yī)學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多的認識到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與分娩過程能否順利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心理因素對臨產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婦女分娩是一種應激。決定分娩的因素有產力、產道、胎兒及產婦心理狀態(tài)四個方面,其中產力和產道均受精神因素的影響,且產力的強弱可影響胎方位的改變,精神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分娩。了解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可以穩(wěn)定產婦情緒,使其分娩時能夠正確配合,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宮產及難產率。
2009年 1~12月我院收住院 30例初產婦,年齡 21~30歲,平均 27歲。宮內孕 37~41周。30例產婦均無妊娠高危因素。
緊張是絕大多數初產婦都會產生的共同心理,尤其是來自偏遠農村的婦女,平常都有親友陪伴,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環(huán)境,面對陌生人,心理會更緊張,一些女性思想比較保守,當她們在陌生人面前隱私完全暴露時,一種害羞心理更加劇其緊張感。
產婦的表情、神態(tài)、語調、姿勢等可反映產婦的情緒,心理素質的差異可使產婦產生憂慮,使情緒急躁不安,大多數孕產婦都有此種心理。產婦擔心胎兒畸形、害怕分娩時的疼痛、出血或并發(fā)癥,或由于妊娠時有過感冒、過敏等而產生過多憂慮思想。即使產前檢查一切良好,但仍有很重的心理負擔,隨著產期的臨近心理負擔與日俱增,在臨產前尤為突出。
由于初產婦缺乏分娩方面的認識,不了解分娩的過程,所以普遍存在著恐懼心理。面對腹痛的出現,見紅、破水等先兆癥狀顯得緊張慌亂。如果再聽到其他產婦分娩時的大喊大叫,更加劇了恐懼感。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分娩過程。越是恐懼所感到的疼痛越是劇烈,而且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正?;顒?可引起失眠和食欲下降,加快體力消耗,導致宮縮乏力,產程延長,使滯產、剖宮產幾率增高。過分的緊張恐懼還可導致血管痙攣,腎血流量減少,并發(f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甚至產后大出血等[1]。
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某些婦女生男生女關系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產婦心理負擔重,為自己能否生一個理想的孩子,而憂心忡忡和煩躁不安。一些以初產婦自居,隱瞞其婚前做過人流術甚至是多次人流手術病史者,則擔心此次分娩是否會暴露自己過去的不貞,從而影響今后的家庭生活和夫妻感情。還有的生產時才十八、九歲,對產后會遭至他人議論和計劃生育部門的處罰擔心。
與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最大限度地消除產婦的陌生感。醫(yī)護人員要儀表端莊,熱情接待產婦,主動向其介紹住院環(huán)境和注意事項,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和產婦交談,了解產婦憂慮、恐懼的原因。
產婦缺乏分娩方面的認識,不了解分娩的過程,所以普遍存在著恐懼心理,面對腹痛的出現,見紅,破水等先兆癥狀顯得緊張慌亂。應根據性質程度、心理特點,給與一定的暗示、疏導等心理措施,適時講明過分的恐懼會引起不協(xié)調宮縮,造成產程延長或難產及不必要的手術發(fā)生等,有的放矢的解除心理障礙[3]。有針對性的向產婦講解產程的各個過程,比如第一產程是子宮頸擴張期,初產婦要經歷 11~12 h的陣痛,可根據產婦及家屬的要求實施對母嬰影響小、起效快、不影響宮縮的分娩鎮(zhèn)痛技術,這樣就可大大的減輕宮縮的陣痛。另外指導產婦進行深呼吸,可選擇慢―胸式呼吸,其頻率為正常呼吸的 1/2,隨著宮縮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則可選擇淺式呼吸,其頻率約為正常呼吸的 2倍,當進入第一產程過渡期,一般選用喘―吹式呼吸,4次短淺的呼吸后吹一口氣,此比率也可上升至 6∶1或 8∶1,但注意預防過度通氣[4]。在使用每種呼吸方式時,都是以一次深呼吸開始并以深呼吸結束。第二產程指導產婦適時的屏氣,向下用力,當胎先露達到盆底壓迫提肛肌時,產婦會不自主地屏氣向下用力,并主動增加腹壓。這時如宮口已開全,產婦應盡量屏氣 6~8 s后,深吸一口氣再屏氣,如此重復,每陣宮縮約 4~5次。宮縮時控制呼吸的頻率與節(jié)律,還可以使產婦感受到對自身的控制能力,增強其自信心。指導產婦宮縮時不要大喊大叫或躁動不安,避免過早用力或用力不當而導致官縮乏力影響產程進展,間歇時休息避免體力過度消耗,可以聽聽音樂,分散其注意力,也可讓其丈夫陪伴在身邊[5]。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注意補充水分,充分休息,以達到保存體力的目的,精神上多加鼓勵,用堅定而又體貼的語言使產婦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
護士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急產婦和家屬所急,時時處處體現出積極主動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言語溫和,護士良好的語言信息可以改善產婦內臟的調節(jié)功能,提高產婦疼痛閾值,消除緊張、恐懼、不安的心理,穩(wěn)定情緒,減輕痛苦。
收治的 30例患者中,負性心理顯著改善 20例,占 67%;有效 5例,占 16.7%;無效 5例,占 16.7%;總有效率 83%,且產婦均順利分娩,母嬰安全,無產科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上所述,產婦的心理與能否順利分娩有著直接的關系,特別是初產婦。隨著生活水平和個人素質的提高,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小孩,這樣初產婦的比例大大提高,年齡也趨于高齡化。產婦沒有經驗和對生產并不是完全了解,處于矛盾狀態(tài)下,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顯得更加重要。根據產婦的各種心理狀態(tài)給予正確的護理,既可以減輕產婦的疼痛,又保證了母嬰的健康,同時也提高了產科質量,降低了剖宮產及難產的發(fā)生率。
[1] 鄭修霞主編.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1:48.
[2] 高玲玲,張美芳,劉 可.分娩教育對 160例初產婦分娩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2,18(11):692-694.
[3] Schlomer RG.Evidence-based nursing:amethod for nursing practice[J].Pflege,2000,13(1):47-52.
[4] Mulhall A.Nursing,research,and the evidence[J].Evidence Based Nursing,1998,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