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1.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2.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基礎(chǔ)部,浙江 湖州 313000)
影響大學英語課堂小組討論的因素分析
李 娟1,2
(1.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2.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基礎(chǔ)部,浙江 湖州 313000)
目的 探討課堂小組討論的學習情境與效果。方法 就目前大學英語課堂小組討論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闡述影響課堂小組討論的主要因素,并結(jié)合教學實踐,提出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結(jié)果 影響課堂小組討論的因素主要有教師方面的因素、學生方面的因素及其他。結(jié)論 課堂小組討論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組討論;影響因素;學習動機;自我期望
1.1 教師對活動的控制 在課堂的小組討論活動中,教師對活動的調(diào)控相當重要。教師應是小組討論的設(shè)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1]。有的教師在課堂采用小組討論時,只布置了小組討論的內(nèi)容,沒有進一步對活動進行控制,這種“放任自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討論表面看上去熱鬧,實際卻收效甚微。
首先,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題目,使之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過難或過簡單的內(nèi)容都不能激發(fā)學生積極討論的興趣。學生只有對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會產(chǎn)生討論和探求的興趣,才會有抒發(fā)自己感情和觀點的需求,才會有話可說,并在積極參與的活動中獲得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因此,教師所提出的討論話題,首先要有討論的價值,而且所選的話題范圍不應過大或過偏。在討論開始前,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供一些教學輔助資料,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合適的句型、詞語寫在黑板上,為學生補充必要的交際用語,擴大學生背景知識的積累,創(chuàng)設(shè)交際情景,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技巧。
教師對活動的控制還體現(xiàn)在合理分組上,這是影響學生參與討論的重要因素之一。分組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學習風格、學習成績和學生間的關(guān)系以及男女比例等問題,教師應把不同成績基礎(chǔ)的學生編成小組,讓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所形成的互補機制能使小組成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有利于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
其次,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闹笇Ш捅O(jiān)控。教師應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沒有認真參與交流,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參與討論的技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親自參與到一些小組中去,教師要調(diào)控討論的方向和進程,對討論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要適時進行引導。
在小組討論結(jié)束時,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聽取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抽選一兩個小組進行討論結(jié)果的展示,也可以安排好時間,限時匯報,盡量讓每個小組都有匯報的機會。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重要的是要充分肯定每組的討論結(jié)果,鼓勵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2 教師的鼓勵性反饋和激勵性評價機制 鼓勵性反饋可以廣泛地理解為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各種形式的積極反饋。教師在課堂交流中的鼓勵會影響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可以加強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自信,緩解焦慮,從而幫助他們的語言學習。在小組討論活動的進行中,以及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所做出的肯定性評價和表揚,鼓勵式表情或身體語言等,都會激發(fā)學生更好的語言輸出。
教師應是小組討論的評估者。教師對于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脑u分激勵可以促進學生參加的積極性。一方面,盡管教師都在強調(diào)開口說英語的重要性,但學生最后的成績評定還是主要依據(jù)書面考試,因此學生還是會把精力主要投入到背誦等方面。另一方面,教師擔心給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xiàn)打分會增加學生的焦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嘗試把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作為評分對象,而非學生個體。這樣,無論是能力強的學生還是較差的學生,都有機會為團隊做出貢獻,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
1.3 教師的肢體語言 教師的肢體語言是一種課堂上授課藝術(shù)。溫和的表情、恰當?shù)氖謩荨⒂H切的眼神,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尊敬、被信賴、被關(guān)愛,從而調(diào)動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熱情。具有適當?shù)闹w語言的教師一般會被學生視為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能力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正確恰當?shù)剡\用肢體語言,不僅給學生傳達信任、熱誠、欣賞的信息,而且能增進課堂和諧,激發(fā)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產(chǎn)生認同感、親近感,促使課堂氣氛融洽,形成和諧愉悅的師生交流環(huán)境,讓學生精神振奮,敞開心扉,大膽交流,提高學習效果。
2.1 學習動機 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課堂小組討論的態(tài)度。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有的高校規(guī)定,只有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才能獲得學士學位。英語四級考試不僅與學位密切相關(guān),而且對畢業(yè)后的求職有很大的影響。鑒于這種情況,許多學生為了應考,努力地做各種模擬練習,并且認為英語課堂也應該為四級考試做準備。如果老師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許多學生會認為這是浪費時間,是無用的,教師應該把時間花在提高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所需的技能上,比如詞匯解釋,閱讀理解等。在這種“無用”心態(tài)下,他們參與小組討論的態(tài)度就會是被動的,甚至是消極抵抗的。
2.2 語言能力與自我期望 較低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共同作用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小組討論中常常會保持沉默。有限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常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的嚴重障礙。有的學生想說點什么,但往往不能找到確切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總是要查字典,又覺得麻煩,因此也大大降低了參與的積極性。如果有人問學生一個中文詞如何翻譯成英文,學生可能給出滿意的答案。但是,當需要使用這個詞來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時,他們就會不知所措??赏瑫r他們又對自己的表現(xiàn)抱有較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流利地表達。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無法達到,就備受挫折,時間一長,就失去了表達的興趣和愿望。過高的自我期望會導致學生不敢開口,他們常常會把這歸咎于自己的英語水平太差。
傳統(tǒng)教學法——語法翻譯法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這種教學方法強調(diào)語法和翻譯。教學的主要程序是:逐字逐句的文字翻譯,理解課文,語法的學習和記憶詞匯。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是教師演講的聽眾,包括語言點、語法、詞匯的使用和翻譯。學生們似乎習慣了這種方式,不會意識到自身在實現(xiàn)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他們往往把自己視為教師命令和計劃的追隨者、執(zhí)行者,很少考慮自己來規(guī)劃學習。教師的任務是使學生對在課堂上自己的角色轉(zhuǎn)變有必要性的認識。教師需要讓他們知道,只有作為一個語言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才能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2]。
課堂小組討論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理念,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只有合理地使用課堂小組討論,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水平和課堂調(diào)控能力,積極尋找提高其有效性的解決策略,教師和學生都將會在小組活動中取得進步。
[1]李紅艷.小組討論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36):175.
[2]龐 暉.小組討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相關(guān)問題[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3,22(2):89-92.
[責任編校:楊紅梅]
Factors Affecting Group Discussion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LIJuan
(1.Zhejiang Teachers’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321004;2.Huzhou Teachers’College,Huzhou Zhejiang,313000,China)
Group discussion ca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tudents’socia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However,the effect of group discussion is not as good as expected.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tudents’involvement in group discussion in order to find ways to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group discussion;factors;learning motivation;self-expectation
G 633.41
A
1008-9276(2010)03-0249-03
當前英語教學倡導采用活動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學習。課堂小組討論是交際法中師生交互活動模式中最為重要的活動之一,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交際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然而,小組討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導致效果并不理想。筆者就目前大學英語課堂小組討論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闡述了影響課堂小組討論的主要因素,并結(jié)合教學實踐,就提高其有效性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
2009-11-21
李 娟(1977-),女,浙江省湖州市人,本科,助教,從事英語教學工作。
收稿日期:2010-01-10
作者簡介:任衛(wèi)華(1977-),男,河南省扶溝縣人,碩士,講師,從事體育教學與研究工作。
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編號:2009-JKGHAG-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