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查子·元夕》詞作者考辯

      2010-04-11 18:37:27張明霞
      關(guān)鍵詞:朱淑真魏氏樂府

      張明霞

      (西華師范大學 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最近, 在《百家唐宋詞新話》中讀到張璋先生的一篇文章, 他說: 無論從“意境”、 “風格”, 還是從“時間的敘事銜接上, 《生查子·元夕》詞都與朱淑真的《元夜》詩極為相似, 可稱之為姊妹篇?!币虼耍?他便認為: “既然一向都承認詩是朱淑真的作品, 而又不敢肯定詞為朱淑真所作, 似乎于情于理上說不通?!睆埾壬苏f未免有些武斷了。為了便于分析, 現(xiàn)將《元夕》詞和《元夜》詩抄錄于下: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火燭銀花觸目紅, 揭天吹鼓斗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里, 舊事驚心憶夢中。但愿暫成人繾綣, 不妨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待工夫醉, 未必明年此會同。

      ——《元夜》之三

      關(guān)于《生查子·元夕》詞的作者問題, 在文學史上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歐陽修之作, 有人認為是朱淑真所作, 甚至還有人認為是秦觀[1]、 李清照[2]的作品, 總之是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明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說: “今世所傳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生查子》詞, 見《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三十卷, 不知何以訛為朱氏之作, 世遂因此詞疑淑真失婦德, 記載不可不慎。”[3]況周頤也認定: “歐陽永叔[生查子]《元夕》詞, 誤入《朱淑真集》”。[4]但是, 楊慎卻認為, 《生查子·元夕》“詞則佳矣, 豈良人家婦所宜邪?又其《元夕》詩與其詞意相和, 則其行可知也[5]?!焙茱@然, 他認為《元夕》詞乃淑真所作, 并譴責她有失婦德。最重要的是, 宋魏仲恭所輯的《朱淑真集》中也收入了《元夕》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魏氏在《斷腸詩集序》后署日為: “淳熙壬寅二月望日”。淳熙為宋孝宗的年號, 即公元1182年, 這離淑真卒年應當很近, 魏氏亦當不會妄加收入。鑒于《朱淑真集》以及《斷腸集詩序》是研究朱淑真生平的第一手材料, 歷來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魏氏將此詩收入淑真名下也是很有分量的。至此, 似乎更是迷霧重重, 莫衷一是。筆者不揣淺陋, 希望通過一些分析和推論, 來證明《元夕》詞確為歐陽修所作, 而非朱氏淑真之作。

      一、 《元夕》詞收入歐公名下時, 朱淑真年齡存疑

      張璋先生在文中還提到: “曾慥于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所編的《樂府雅詞》已將此詞(《元夕》詞)收入歐公名下, 但亦在朱淑真卒之后?!边@句話有待商榷。曾慥所編的《樂府雅詞》是迄今我們見到的最早將《元夕》詞收入歐公名下的集子, 但是, 它所收錄的時間是否真是在淑真卒年之后呢?如果我們能推出曾慥在編《樂府雅詞》時淑真的年齡尚小, 甚至還未出世, 那么, 《元夕》詞的作者就不言而明了。

      關(guān)于朱淑真的生卒年代, 雖歷來有很多爭論, 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化, 南宋說已基本成為定論, 證據(jù)充分, 較難反駁。理由有四:

      (一) 宋人作詩填詞, 每好套用前人的佳句, 得心意處, 甚至整句用之, 恰如其分。淑真最好套用蘇軾、 秦觀的句子, 這在《朱淑真集注》中俯拾皆是。如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淑真《苦熱聞田夫語有感》中就有“綸巾羽扇將何為”句; 再如秦觀《南歌子》中有“花飛半掩門”, 淑真《傷春》中就有“花飛半掩塵”??梢?, 淑真生活的年代必在蘇、 秦之后。

      (二) 更為重要的是, 淑真《杏花》詩中有“淺注胭脂剪絳綃”一句, 明顯運用了宋徽宗《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詞的句意: “裁剪冰綃, 輕疊數(shù)重, 淡著胭脂勻注”。該詞寫于靖康二年(1127)徽宗北上途中, 則淑真的生活年代一定在徽宗北上后。

      (三) 還有一個鐵證: 淑真在《雪夜對月賦詩》中有一句“看來表里俱清澈”與南宋詞人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中的“表里俱澄澈”竟是如出一轍。張孝祥此詞寫于乾道二年(1166), 可見此時的淑真尚在世間。張孝祥卒于乾道五年(1169), 離魏氏為淑真詩集作序的時間(1182)僅隔了13年, 魏氏作序時淑真離世并不久, 所以官邸中還傳誦其詩詞, 故在這13年中至少有10年淑真是在世的。

      (四) 淑真填詞, 全無干戈悲痛, 一派盛世生平, 哪里是經(jīng)過亡國之痛的人, 可見她必是南宋人無疑; 再加上魏氏序中說“其詩為父母一火焚之”, 可見其死時父母尚健在, 她在世的年歲并不大。然細讀其詩詞, 閑愁舊恨, 迷離癡狂, 情才吐屬, 又絕非青少年所為。所以, 她死時也定不會太年輕。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她的年歲應該在45到50歲之間。黃嫣梨的推斷是: “張孝祥卒于乾道五年(1169), 而魏氏的序?qū)懹谑缯骐x世后不久的淳熙九年(1182), 則淑真的卒年必在1169年至1182年這13年間。若以淑真在世45年, 而卒年為1180年前后計算, 則淑真當生于紹興五年(1135)之前。”[6]按照這個推論, 曾慥在編寫《樂府雅詞》時, 淑真最多不過是個八九歲的女童, 以這個年齡來論, 即使淑真當時再早熟, 也不可能寫出像《元夕》詞這樣成熟的火辣辣的艷詞來, 此為其一; 我們再來看看《元夕》詞, 它寫的是去年的歡會, 如果此詞是淑真所作, 那么她和情人約會的年齡就還應該再往上推一歲, 試問一個六七歲的女童焉知情為何物?此為其二; 更何況, 曾慥在將《元夕》詞收入《樂府雅詞》前, 《元夕》詞必定在民間流傳過一段時間, 而且這個時間也必定不會短, 否則它也不會那么膾炙人口, 那淑真就更不可能去寫《元夕》詞了, 此當為其三; 最后, 甚至還有學者僅憑朱淑真的一首《月臺》詩推證, 認為朱淑真所作《璇璣圖記》并非偽作, 進而以《璇璣圖記》的創(chuàng)作時間為有力證據(jù), 認定她是南宋中后期人[7], 此說雖證據(jù)有所不足, 推論也稍顯牽強, 但從另一個角度證明, 在曾慥收入《元夕》詞時, 淑真還未出世, 又怎能去作《元夕》詞呢?

      二、 《元夜》詩有三首, 不應孤立看待

      持《元夕》詞乃淑真所作之人, 無外乎皆認為《元夕》詞和《元夜》詩“詞意相和”, 風格相似。張璋先生在文章里說: “詩在寫相會時的暫歡情景, 詞則寫別后的回憶與離情, 一會一離, 悲歡異趣。也可以看出, 詞之所指來自詩, 詞是詩的繼續(xù)與發(fā)展?!碑斎?, 從文本自身去分析, 我們更有可能接近事實, 但是, 張璋先生只是將《元夜》詩的第三首同《元夕》詞進行比較, 而淑真的《元夜》詩其實共有三首, 它們一脈相承, 孤立拈出任何一首, 都會斷章取義, 現(xiàn)將《元夜》詩的前兩首抄錄于下:

      闌月籠春霽色澄, 深沉簾幕管弦清。爭豪競侈連仙館, 墜翠遺珠滿帝城。一片笑聲連鼓吹, 六街燈火麗升平。 歸來禁漏逾三四, 窗上梅花瘦影橫。

      ——《元夜》之一

      壓塵小雨潤生寒, 云影澄鮮月正圓。十里綺羅春富貴, 千門燈火夜嬋娟。香街寶馬嘶瓊轡, 輦路經(jīng)輿響翠駢。高掛危簾凝望處, 分明星斗下晴天。

      ——《元夜》之二(之三見上頁)

      仔細揣摩這三首詩, 竟覺出一條清晰的脈絡(luò): 詩人在自憐、 自嘆, 自憶。我甚至認為它們應該寫于同時同地, 承載著同樣的苦悶與彷徨。第一首, 詩人從繁華笑聲中歸來, 卻只見“梅花瘦影橫”, 這“瘦梅”不正是孤獨憂郁的女詩人自己的寫照嗎!她的空虛再一次無限擴大, 回來后也是獨守空房, 也許還要面對那個像枯葉一般的男人, 對于這個男人, 她的厭惡溢于言表。試看她的《黃葉》詩: “土花能白又能紅, 晚節(jié)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上老, 不隨黃葉舞秋風?!边@個男人成了她一切不幸的根源。第二首, 詩人對外面的盛況變得漠不關(guān)心, 歸來后的她躲在高掛的危簾后凝望, 她的思緒不知已飄到了哪里。每讀淑真的詩, 我都會聯(lián)想到南渡后的易安, 易安說: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第三首, 我很懷疑, 這時的淑真是不是已經(jīng)有些衰老了, 或者是在經(jīng)歷了一些前塵舊夢后, 一切都成了回憶。她說“舊事驚心憶夢中”, 不知是何事讓她就連回憶起來都會覺得那么驚心動魄, 她衰弱無力地想挽回點什么, 最后卻只是“但愿”, “不妨”, 也許美好的歡娛總是那么短暫, 幸福像沙漏, 轉(zhuǎn)瞬即逝。詩的最后一句 “未必明年此會同”竟和杜甫《九月三日崔氏莊》中“明年此會知是誰, 醉把茱萸仔細看”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金圣嘆解此句說: “在今日必近君歡, 不敢以一人之不歡, 敗諸少年之歡; 在明年未知誰健。”如此說來, 這時的淑真應當不會有多年輕, 她好像只是在靠著回憶生活, 也只有在回憶里, 她才能覓到片刻的愉悅, 否則, 生命會像一口枯井, 了無生趣。這三首詩, 讀來一氣呵成, 卻沒有情詩的味道, 通篇似乎只是浸染著詩人自己的感物傷懷。而《生查子·元夕》卻是一首大膽露骨的描寫男女戀情的詞。去年的歡會, 今年卻是月圓人未圓, 強烈的對比, 淋漓盡致的渲染, 叫人如何不傷悲。由此看來, 說《元夕》詞同《元夜》詩第三首“詞意相和”, 雖然也不無道理, 但我們又怎能孤立地看待問題, 《元夜》詩三首更是詩人自己寫給自己的挽歌! 與《元夕》詞旨相去甚遠。

      三、 歐陽修作《元夕》詞可信

      我認為歐陽修作《元夕》詞可信, 理由有四:

      (一) 歐公雖為古文運動的大力倡導者, 然其詩風卻上承自馮延巳, 而又比之更大膽、 爽凈, 更富于生活氣息。《元夕》詞寫男女私情, 與歐公的詩文相比, 的確是判若兩人, 難怪有人會將之誤認作朱淑真的作品。但是, 歐公的詩詞題材向來有“詩莊詞媚”的特點。所謂莊者, 乃莊嚴也; 媚者, 乃婉媚也。歐詩題材豐富, 現(xiàn)實性很強, 然他的詞卻仍以艷情為主, 不過這種“艷情”用力處已不再是體態(tài)色相, 而是著力于細膩的神態(tài)描寫與內(nèi)心的刻畫上。所以, 歐公能寫出《元夕》詞也不足為怪。從他現(xiàn)有的240多首詞來看, “反映男女戀情、 閨中生活、 離愁別緒, 傷春懷遠的大約有130首, 超過了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8]”。近人丁傳靖輯錄的《宋人軼事匯編》中就有頗多歐公“親妓”之事; 宋趙令疇《侯鯖錄》也記有歐公與某妓約好來年相聚, 妓卻不復見, 歐公也曾作詩感嘆道: “柳絮已將春色去, 海棠只恨我來遲”。這類歐詞的產(chǎn)生, 必定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 那就是“當時士大夫們的享樂生活和狎妓飲酒之類的風尚?!?/p>

      (二) 曾慥最早將《元夕》詞列為歐詞, 并大刀闊斧地把歐詞中認為可疑的“艷詞”一一刪去。他在《樂府雅詞序》中就說過: “歐公一代儒宗, 風流自命, 詞章玄緲, 世所矜式。當時小人或作“艷曲”, 謬為公詞, 悉刪除[9]。”而此詞卻在保留之列, 當為可信之作。更何況曾慥輯詩是有名的“特慎”[10], 他又怎會以這種“艷詞”來污蔑文忠公呢?而且, 在曾慥編寫《樂府雅詞》五十年后的慶元二年(1196), 由周必大校勘刊的《歐陽文忠公集》也將此詞收入, 故該詞的著作權(quán)實應屬歐公。

      (三) 楊慎《詞品》將《元夕》詞歸為淑真作其實并不可信。楊慎在《詞品》中說此詞為淑真作, 但《四庫全書總目》隨即指斥說“即不為考”。王幼安先生在《詞品·校點后記》中也指出: 《詞品》“成于(楊慎)謫戍之時”, “得書不易, 故誤引誤考之處亦頗有之”。我認為, 無論從年代遠近, 還是成書的審慎程度, 《詞品》的可信程度都不如《樂府雅詞》。

      (四) 魏仲恭在《斷腸集詩序》中說, 他是聽到旅人傳說朱淑貞的詩詞, 感其“清新婉麗, 蓄思含情, 能道人意中事”, 同情她一生的遭遇, 遂輯集朱淑真的詩作, 名曰《斷腸詩集》。而朱淑真所作詩詞已被父母“一火焚之, 今所傳者, 百不存一”。可見, 魏仲恭也沒有看到朱淑真的原詩集, 他只是通過別人的傳誦來輯錄的, 而這種傳誦難免就有誤入者, 而時人皆以《生查子·元夕》詞為艷詞, 誤為朱淑真所作也是情理之中的。

      綜上所述, 《生查子·元夕》詞實為歐公所作, 把它歸于朱淑真名下是一個歷史的誤會, 今天是返本歸真的時候了。

      參考文獻:

      [1] 長湖外史. 續(xù)草堂詩余 [M].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

      [2] 方回. 瀛奎律髓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第1版.

      [3] 王士禎. 池北偶談卷十四 [M]. 學院出版社, 1999.

      [4]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四 [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0.

      [5] 楊慎 . 詞品 [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0.

      [6] 黃嫣梨. 朱淑真事跡索引 [J]. 文史哲. 1992(6): 23-30.

      [7] 鄧紅梅. 朱淑真事跡新考 [J]. 文學遺產(chǎn). 1994(2): 66-74.

      [8] 歐陽修及其作品選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9] 《樂府雅詞》 [M].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5.

      [10]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四 [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0.

      猜你喜歡
      朱淑真魏氏樂府
      《樂府考略》作者非來集之考辨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7:58
      品讀樂府
      學生天地(2020年13期)2020-08-25 09:19:42
      初夏
      兒童繪本(2020年9期)2020-06-01 07:48:45
      湖南桂陽縣魏氏宗祠舞臺題記考述
      中華戲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02
      談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影劇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8:04
      《樂府三首》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4
      《傳奇匯考》《樂府考略》述考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6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作品比李清照還多的才女朱淑真
      淺談魏氏組織形成機理及對材料性能影響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09
      中國目前現(xiàn)存唯一的清代城堡式莊園——魏氏莊園
      武山县| 台州市| 彭泽县| 常州市| 长岭县| 巫溪县| 义马市| 通化县| 墨玉县| 祁东县| 阿拉善左旗| 丰宁| 禹州市| 南投县| 特克斯县| 冷水江市| 南投市| 工布江达县| 安溪县| 定西市| 拜泉县| 渝中区| 清原| 宁城县| 盐城市| 中山市| 洛川县| 张家口市| 建昌县| 济宁市| 吉首市| 县级市| 双城市| 金坛市| 水城县| 桂林市| 攀枝花市| 礼泉县| 南郑县| 思南县|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