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鋒 原學海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原州區(qū)監(jiān)督所(固原 756000)
我們對近 3年來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 31例病進行療效分析,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按照西醫(yī)診斷標準[1]診斷為慢性咽炎的患者 63例,分為 2組:對照組(單純西醫(yī)治療 )32例 ,男性 17例 ,女性 15例;年齡 17~ 76歲 ,平均 52±14歲。治療組(中西醫(yī)結合)31例,男性 13例,女性 18例;年齡 14~ 74歲 ,平均 51± 13歲 ,病程 3~ 15個月。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西醫(yī)治療)應用 0.5%洗必泰漱口水漱口,3次 /d,15mL/次,慶大霉素 8萬 U與地塞米松 10mg溶于 100mL生理鹽水,超霧化吸收,1次/d,10d為 1個療程。治療組(中西醫(yī)結合)在西醫(yī)治療組基礎上加用玄麥柑桔顆粒(國藥準字 Z51021900),其主要成分為玄參、麥冬、甘草、桔梗等,3次 /d,10g/次,開水沖服,10d為 1個療程,服用 2~ 3個療程,治療停藥 3周后復查,隨訪 3個月至 1年。
療效標準[2]治愈:咽異感癥消失,黏膜充血消退,無分泌物附著,黏膜淡紅,隨訪 6個月以上無復發(fā);顯效:自覺癥狀減輕或部分消失,咽黏膜充血消退或減輕,分泌物明顯減少或無分泌物附著,隨訪 3個月無復發(fā);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反復發(fā)作,局部檢查無變化。
治療結果 對照組(單純西醫(yī)治療),治愈 15例,顯效 17例,總有效率 46.88%;治療組(中西結合治療),治愈 28例,顯效 3例,總有效率 90.32%。兩組治療效果經i2檢驗(i2=2.94 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討 論 慢性咽炎,中醫(yī)稱為“喉痹”,屬常見疾病?;颊叱R匝十惛邪Y為主訴就診,常伴有刺激性干咳、惡心,查體時可見咽部黏膜充血腫脹,局部淋巴濾泡增生,可伴有分泌物附著。西醫(yī)認為,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反復刺激或上呼吸道慢性炎癥刺激所致,煙酒刺激及用嗓過度亦被認為是本病的病因,根據不同病理表現可分為慢性單純性咽炎、慢性萎縮性咽炎和慢性肥厚性咽炎。中醫(yī)理論則將喉痹分為虛火喉痹、陽虛喉痹和簾珠喉痹,分別與西醫(yī)分型相對應,均屬虛癥,以虛為本,邪實為標,下虛上實為表現。肺陰虛則津液不能上輸,虛火內熾,上蒸于咽喉;脾氣虛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輸布津液;腎陰不足,咽喉失于濡養(yǎng),虛火上升結于咽喉,風熱邪毒侵襲,火熱上蒸,搏結咽喉發(fā)為本病。
我們運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優(yōu)點在于西醫(yī)可以改善咽部黏膜的高敏狀態(tài),為治標,同時,中醫(yī)可以恢復咽部粘膜的功能,為治本[3]。應用洗必泰、慶大霉素可以除去局部炎性病灶,抗菌消炎;地塞米松可以激活纖毛運動,消除水腫,緩解淋巴濾泡增生;超聲霧化吸入可以促進咽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新陳代謝,使藥物直接通過患處黏膜吸收而增加局部藥物濃度。中藥玄麥柑桔顆粒中玄參滋陰生津,清涼解熱;麥冬養(yǎng)陰潤肺,甘草與桔梗除火解毒,清肺利咽[4]。兩者結合治療能擴張微血管、增加唾液蛋白分泌、減輕炎癥組織所致的疼痛,對機體有清熱消炎、祛痰鎮(zhèn)咳的作用[5],提高臨床效果,防止復發(fā)。但由于慢性咽炎病因復雜,并且不同患者間個體差異性較大,尚有少數患者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因而,對常規(guī)治療無效或癥狀反復發(fā)作的頑固病例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1] 黃選兆,汪吉實食用耳鼻咽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359-361.
[2] 于 力.耳學貼壓用舒樂安定治療咽異感癥[J].陜西中藥雜志,2007,28(6):725.
[3] 李 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咽炎 85例 [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7,14(3):33.
[4] 黃 能 .玄麥甘草桔梗湯治療慢性咽炎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8):1537.
[5] 陳 海.養(yǎng)陰逐瘀清咽湯治療慢性咽炎 63例 [J].陜西中醫(yī),2004,25(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