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戰(zhàn)宏
由于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療觀念的轉變,β受體阻滯劑已從CHF的禁忌轉變?yōu)殚L期治療用藥。目前有三代β受體阻滯劑可應用于臨床。第一代藥物,如普奈洛爾和噻嗎洛爾,是沒有附帶其他特性的非選擇性拮抗藥(它們均阻滯β1和β2腎上腺素受體);第二代藥物如美托洛爾、阿替洛爾和比索洛爾,為選擇性制劑(即以阻斷β1-受體為主);第三代藥物,如布新洛爾和卡維地洛是非選擇性或選擇性的,但它們有重要的附帶特性,如血管擴張作用。即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及兼有β1、β2和α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因此,這三種藥物作為β受體阻滯劑在CHF中應用的首選藥物。為進一步掌握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CHF中的應用,需了解下述幾點。
關于β-受體阻滯劑防治CHF的機制,目前有以下幾個觀點:①使β1受體數(shù)上調(diào):由于CHF時機體釋放過多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肌細胞產(chǎn)生不良作用,降低了β1受體數(shù)量,如果早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使其β1受體數(shù)上調(diào),達到恢復心肌對兒茶酚胺的反應,盡可能地恢復心肌細胞,逐漸改善心臟功能的目的;②抑制交感神經(jīng)活力,降低心率,改善心臟的收縮功能;降低心臟氧耗和代謝需要;③恢復心肌的收縮力,同時恢復心肌細胞對兒茶酚胺的貯藏;由于CHF時烏甙酸結合蛋白增高,從而抑制了β-受體和腺苷酸活化酶的相互作用降低心肌收縮力,β-受體阻滯劑能使烏甙酸結合蛋白恢復正常,并預防心律失常和恢復心肌收縮力;④有抗氧化和預防心室重構作用,拮抗循環(huán)自身抗體而保護心?。唤档托呐K的QT離散度,防止心律失常。
已通過大量臨床研究證實,β-受體阻滯劑應用在治療CHF中必須在利尿劑、ACEI、地高辛(用或可不用)基礎上加服靶劑量 (患者清醒靜息心率不宜<55次/min)β-受體阻滯劑,可進一步改善臨床癥狀。但要獲得這種效應,需要經(jīng)過2~3個月的治療潛伏期。因此,對無禁忌證的慢性CHF患者可早期應用,即使癥狀不改善,亦能防止疾病的發(fā)展。但須強調(diào),β-受體阻滯劑為強大的負性肌力藥物,在治療初期對心功能有抑制作用,所以,絕不能作為CHF“搶救”用藥。如果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輕、中度CHF加重,應先調(diào)整利尿劑和ACE抑制劑用量,達到臨床穩(wěn)定,不要急停β-受體阻滯劑。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認為:心功能Ⅱ、Ⅲ級患者病情穩(wěn)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40%者,應盡早應用β-受體阻滯劑;心功能Ⅳ級對病情不穩(wěn)定CHF患者,一般不用β-受體阻滯劑;對病情穩(wěn)定,無液體潴留,體重恒定,且不靜脈用藥患者,可考慮在嚴密監(jiān)護下由專科醫(yī)師指導用藥。對支氣管痙攣性疾病、心動過緩、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禁忌用藥。
①早期從小劑量開始:如美托洛爾12.5 mg,1次/d或6.25 mg,2/d,比索洛爾 1.25 mg,1 次/d,卡維地洛 3.125 mg,2次/d,以后每增量一次或每2~4周劑量加倍,逐漸增至最大耐受量或靶劑量,并長期堅持治療;②起始治療前和治療期間須體重恒定,并無明顯液體潴留,利尿劑必須維持在最合適劑量;③盡早確定患者能耐受的靶劑量:因β-受體阻滯劑的個體差異性大,治療用藥宜個體化,以清醒時靜息心率不宜<55次/min為靶劑量標準,最好長期堅持治療,不要按患者的治療反應來確定劑量,同時避免突然停藥,以防病情惡化。臨床試驗表明高劑量優(yōu)于低劑量,但低劑量仍能降低病死率,因此如不能耐受高劑量,低劑量仍應維持應用
①低血壓如患者有體液不足,易產(chǎn)生低血壓,特別是并用α-受體阻滯劑更易于發(fā)生,一般在首劑或加量后的24~48 h發(fā)生,通常重復用藥后可自動消失,為減少低血壓的危險,可將ACEI或血管擴張劑減量或與β-受體阻滯劑在每天不同的時間應用,以后再恢復ACEI的用量,一般情況下,不主張將利尿劑減量,以防引起液體潴留;②液體潴留常在起始治療后3~5 d體重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降低了腎血流量,從而增加水鈉潴留,如不處理,1~2周后常致心力衰竭惡化,因此,應要求患者每天稱體重,如有增加,應立即增加利尿劑用量,直至體重恢復到治療前水平;③心力衰竭如在β-受體阻滯劑用藥期間,心力衰竭有輕或中度加重,首先應調(diào)整利尿劑和ACEI用量,以達到臨床穩(wěn)定,如病情惡化需靜脈用藥時,可將β-受體阻滯劑暫時減量或停用,病情穩(wěn)定后再加量或繼續(xù)應用;④心動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低劑量β-受體阻滯劑不易發(fā)生,但在增量過程中,危險性亦逐漸增加,如心率<55次/min或出現(xiàn)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應先??芍滦膭舆^緩和房室傳導阻滯的其它藥物,如果仍存在,須β-受體阻滯劑減量或停用。
總之,應用β-受體阻滯劑,雖然在治療早期對血流動力學的改善不明顯,甚至惡化,但長期應用卻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學功能,改善臨床癥狀和心臟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數(shù),提高生活質量。因此,β-受體阻滯劑已走出了治療CHF的誤區(qū),成為常規(guī)治療CHF中不可缺少的藥物,對已明確慢性CHF的患者人群中應早期應用,靶劑量的長期堅持。使其真正達到降低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發(fā)生。在臨床應用中,應向患者交待:①β-受體阻滯劑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②應用后癥狀在短期內(nèi)可能無明顯改善,在用藥的開始階段可能還會有加重,癥狀改善常在治療后2~3個月才出現(xiàn),但即使癥狀未能改善,β-受體阻滯劑仍能減少疾病進展的危險;③應用中應避免突然撤藥,以防引起病情顯著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