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杰 上海鐵路局蚌埠工務段
京滬線下行K993.95-K994.5段線路位于鳳陽~板橋間,上一輪道床中修時間為2002年,至2007年累計通過運量6.5億t,按要求早已達到道床中修時間[1]。2007年初,該段線路出現(xiàn)基床翻漿冒泥病害,造成軌道幾何狀態(tài)不良,養(yǎng)修投入增大。第六次大提速之后,京滬線開行動車組,該處基床翻漿冒泥病害地段線路的軌道幾何狀態(tài)更是日趨惡化,軌道檢查車動態(tài)檢測頻繁出現(xiàn)偏差,尤其是雨季,軌道狀態(tài)變化更快,工務養(yǎng)護人員對該段線路每天至少養(yǎng)護一遍 (正常情況下養(yǎng)護周期為15天左右),對安全行車的壓力很大。整治路基基床翻漿冒泥病害迫在眉睫。
為消除路基基床翻漿冒泥病害,確保行車安全平穩(wěn),開始的整治方案是采用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鋪涂塑土工布封閉、基床換砂保護土工布以利排水。該種施工處理工藝系采用人工作業(yè)在封鎖天窗內完成。正線處理深度為枕下0.55 m(即道床0.3 m,布上黃砂厚0.15 m,布下黃砂厚0.1 m)。按目前京滬線行車條件封鎖天窗最長為180 min,約需20天封鎖天窗。在京滬線封鎖點緊張的狀況下,20天封鎖天窗計劃不可能實現(xiàn),只有另外采用施工工藝,即采用上述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的條件不具備。段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共同研究討論施工工藝,最后達成共識:只有采用大型機械施工才能適應京滬線的運輸需求,減少對行車的干擾。利用大機拋床中修同步處理路基基床翻漿冒泥病害在京滬線以至全局都從未施工過,僅在2005年上海工務機械化段在京滬線上行K981+275前后100 m利用大機拋床做過同步鋪布的試驗。試驗的目的是檢驗這種新型土工材料即橡膠合成纖維土工布在道碴中的耐久性。我們于2007年6月14日扒開鋪試驗布地段觀察,發(fā)現(xiàn)該種布未有被道碴扎破現(xiàn)象,說明該種橡膠合成纖維土工布和以往使用的土工布比較有更高的強度、韌性和耐久性,可以直接鋪在道床中達到封閉基床的作用,從而消除基床翻漿冒泥病害。于是最終確定利用大機拋床同步鋪橡膠合成纖維土工布處理路基基床翻漿冒泥的施工工藝。
大型清篩機拋床最大深度為0.4 m,同時大機拋床時為單面坡,若按常規(guī)設置雙面坡,需人工在大機后整修排水坡,則必將降低大機施工速度,降低大機作業(yè)效率,使大機作業(yè)優(yōu)勢難以發(fā)揮。最后確定大機拋床清篩時設成單面排水坡,清篩深度為0.4 m。
大機拋床施工封鎖天窗為180 min,封鎖前后60 min內限速45 km/h,其中開通后首列限速35 km/h,其余時間限速60 km/h。
(1)封鎖前,人工清篩道床邊坡,把清碴按要求裝袋后其余清碴堆放在枕木頭1 m以外。人工清篩寬度為枕木頭外0.4 m,最內側深度不小于0.5 m。當天大機拋床地段內起終點各25 m范圍內每根鋼筋混凝土枕下墊雙層4個碴袋,其余地段墊單層2個碴袋,以確保大機運行安全和道床厚度,利于卸道碴和減少起道量。
(2)技術準備工作:為使施工后線路滿足電氣化鐵路線路作業(yè)要求,施工前對線路軌面標高及軌向進行測量,并做好定位標記。并在鋼軌上做好鋪土工布的位置標記:土工布長10 m,兩塊布搭頭0.3 m,即每隔9.7 m做一鋪布標記。
封鎖天窗下達后,大型作業(yè)機組進入施工地段,按作業(yè)方向編組,依次為清篩機、老K車、機車、配碴整形車、搗固車、穩(wěn)定車。大機拋床作業(yè)時,人工在清篩機下方同步鋪土工布,鋪土工布速度與大機清篩速度同步,一般2 m/s左右。拋床鋪布后卸碴前組織6人對清篩機碾壓形成的泥碴土壟進行清理、整平,以利排水。老K車卸碴完,組織人力回填邊坡清潔道碴,同時利用大機進行配、搗、穩(wěn)綜合作業(yè),按設計標高對線路進行起撥道、搗固。大機作業(yè)完畢即撤離施工地點,經施工負責人檢查、確認線路狀態(tài)達到放行列車條件,即可申請開通線路[2]。
(1)每天施工地段起終點各25 m范圍內每根鋼筋混凝土枕下墊雙層4個碴袋,起過渡段作用,采用此項措施有利于確保大型機組運行安全。
(2)大機清篩后鋪布前安排4名勞力清除大機上散落的泥碴即整平坡面,確保坡面平整以利排水。
(3)鋪布后卸碴前應安排6名勞力清除個別外高內低地段,整平邊坡,以利排水。
(4)基床翻漿冒泥嚴重地段,翻漿道碴成塊狀,致使拋床時無法順利拋出,造成拋床不徹底,降低大機拋床速度,則能較好的確保拋床徹底。
(5)為確保隨清篩機配合作業(yè)人員(鋪布、清除道碴)人身安全,要求作業(yè)人員佩戴安全帽,防止清篩機上泥碴高處墜落傷人。
(1)封鎖天窗內,從清篩機拋床開始至動力穩(wěn)定車穩(wěn)定作業(yè)結束,這一系列工序都按流水作業(yè)施工,充分發(fā)揮了機械化施工的優(yōu)勢。180 min的封鎖天窗,施工進度最大達220 m,遠大于人工作業(yè)速度。
(2)經過拋床鋪布整治后的線路,至今已半年時間?,F(xiàn)在該段線路道床狀態(tài)良好,軌道幾何狀態(tài)均衡良好,動態(tài)檢測良好,而養(yǎng)修工時投入卻較整治前降低了90%,充分說明用大機拋床中修同步鋪橡膠合成纖維土工布的施工工藝是有效的。
利用大機拋床中修同步鋪布處理路基基床翻漿冒泥病害施工中使用的鐵路路基橡膠合成纖維土工布,作為科技成果已于2007年12月12日通過上海鐵路局技術鑒定,其簡要技術特性為:"主要用于整治因碴囊、道碴陷槽、基床泉眼、道床板結、排水不暢等引起的鐵路道床、路基翻漿冒泥病害。在大型清篩機拋床或人工清篩后,無需設置砂墊保護層,可直接在道床、路基墊鋪該土工布,能有效穩(wěn)定道床、路基,保持線路良好幾何狀態(tài),確保鐵路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