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茜靜
摘要:聽力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其意義和價值日顯突出。為了加強對聽力教學的理解和提高聽力教學質(zhì)量,本文將從理論上探討英語常見的聽力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語音 文化背景知識 精選材料
一、前言
新大綱對義務(wù)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目的規(guī)定為:“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中聽力是英語教學中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之首,聽說是學習語言的基礎(chǔ),聽更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聽力是一種迅速,正確地辨音,解意,并對聽到的信息作出反應(yīng)的能力,是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學習語言,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是我們廣大外語教學工作者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下面我就上述問題談?wù)勛约涸诮虒W實踐中的認識和體會。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興趣
教師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jié)課,使單調(diào)乏味的反復聽力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選材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當今世界信息技術(shù)相聯(lián)系,在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應(yīng)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取得的點滴成績,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表揚,激發(fā)學生的聽音興趣,樹立信心。
三、了解語音知識,多聽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聽的習慣
語音是英語學習的第一基礎(chǔ)。它包括:音標讀法、音節(jié)劃分、重次音、強弱讀音、音的同化、失去爆破、句子意群、連讀和各種句子語調(diào)等。由于學生受到漢語的影響,每個英語單詞都習慣重讀,因而他們要懂得詞在口語中的弱讀形式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要反復多聽外國人的錄音磁帶,同時還要多模仿、復讀,然后錄下來和原來做比較修正,這會有效地提高聽力測試時的辨音能力。
四、認真掌握新課標核心詞匯,為聽力理解奠定堅實基礎(chǔ)
新課標規(guī)定初中生應(yīng)掌握大約1600個單詞和300個左右的詞組,而這些詞匯中大部分都為核心詞匯,而它們就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聽力材料中的詞匯。對于這些核心詞匯,我們都應(yīng)做到“六會”:會讀音、會拼寫、會詞義、會詞類、會搭配、會造句。例如,學到單詞call時,除了記住它的讀音、拼寫和詞義以外,還要知道它是動詞,經(jīng)常有call up, (打電話給某人;讓某人想起某事) call on(拜訪某人), call at(拜訪某地), call in(把某人叫進來), call for(需求某物)等詞組的搭配,且使用不同的介詞來表現(xiàn),其意義當然也不盡相同,應(yīng)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同時,還應(yīng)該模仿詞典的例句,學會自己造幾個句子。
五、從閱讀拓展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入手,提高學生聽力
閱讀有精讀和泛讀之分, 精讀主要強調(diào)語法知識和語言點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而泛讀則以語言文化背景知識以及語言使用習慣為重點。我們必須熟知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著名人物以及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背景知識。我們主要了解某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美國、西歐為主)、各種不同職業(yè)情況、公眾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情況、各個國家的社會問題, 如環(huán)境保護、污染控制、婦女解放、社會福利等。教師平時應(yīng)指導學生多泛讀涉及這些方面的文章, 以豐富他們的知識面, 為提高聽力水平打下基礎(chǔ)。
六、加強語法訓練,掌握語法知識提高聽力能力
語法和邏輯知識是正確理解和判斷的必要條件。例如,當聽到 /hiz red e buk/ 這一串語音信息時,正確的理解是 He has read the book,而不會理解為 He is red the book。做出這種正確判斷的不是辨音能力,而是語法和邏輯認定能力參與了對語音信息的判斷。所以我在平時教學中對語法知識與重點句型讓學生記得滾瓜爛熟,例如It takes somebody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 What are you?What is he like? Would you mind…? 三種表示同意的回答:1)Not at all. 2)Of course not. 3)Certainly not.如表示不同意則用 Im sorry…或 Im afraid…如果聽力材料中有所背句型,就會使學生聽清前幾個詞,就很快知道大意了。
七、精選材料
聽力測試材料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和科普常識等方面。選適合的聽力材料,一般應(yīng)遵循以下原則:
1.真實性
為適應(yīng)日后多樣化的交際需要,應(yīng)讓學生廣泛接觸多種題材(社會生活、日常生活)和多種體裁(對話、獨白、新聞廣播、討論、歌曲)等語言材料,材料應(yīng)真實、自然,有實際意義,最好使用不同年齡、身份、性別的英美人士在自然場合下的聲音。
2.可理解性
聽力材料具有適當?shù)碾y度是必要的,但必須做到循序漸進,以學生能聽懂基本內(nèi)容為前提,其難度應(yīng)略低于閱讀材料,難度的控制應(yīng)從內(nèi)容、詞匯和錄音音速等幾個方面考慮。
3.同步性
所選材料最好與現(xiàn)行教材所學內(nèi)容同步,接軌。這樣它既是對教材內(nèi)容的一種補充或延伸,不斷使已學的知識和語言現(xiàn)象得以復現(xiàn),便于積累和記憶,也能減少聽力訓練中的盲目性,控制聽力訓練的難度,提高學生的成功感。
八、結(jié)束語
中學英語聽力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制約和影響聽力教學質(zhì)量的因素是多樣的。但是,當我們對聽力理解的構(gòu)成要素、制約因素有了清晰的了解以后,在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實踐,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就能在教學中如魚得水,順利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