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芙蓉
(湖南省寧鄉(xiāng)縣中醫(yī)院 湖南長沙 410000)
產科病人術后由于當前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負擔加重,精神高度緊張,并隨著生活的改善,食物逐漸向精細化發(fā)展,致使纖維素缺乏,并由于腹部手術刺激,引起胃腸道功能障礙,導致腹脹,加之術后傷口疼痛缺乏活動,臥床時間延長,出現腸蠕動減弱,致使術后不能及早排氣排便,而喂養(yǎng)嬰兒需要早日恢復胃腸功能以利進食補充營養(yǎng),提供母乳。中醫(yī)認為陽虛則陰寒內生,陽氣不通不能蒸化津液,溫潤腸道,致糟粕凝結,傳送艱難或陰虛體弱,津液虧虛,腸道失于潤澤而致糞便干結,不能下行[1]。我科應用大黃粉貼敷神闕穴以促進產科術后病人排氣排便,收到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間,隨機抽取我院住院病人60例剖宮手術后病人,30例應用大黃粉敷貼(治療組)和常規(guī)應用維生素B1100mg/dL次肌注,30例(對照組)進行對比,具有顯著差異性。
將上述30例病人與對照組30例病人分別進行治療,全部病人入院前大便正常,并排除器質性病變。2組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性。治療組將50g大黃粉用石臘油調成糊狀,敷于臍部,外用消毒紗布覆蓋,再用膠布固定,一般敷藥后12~24h左右,即出現肛門排氣。對照組:給生素B1100mg每日1次肌注,連續(xù)3d為1個療程。
療效評定:根據肛門排氣的時間及用藥的次數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顯效:用藥后≤24h即出現肛門排氣;有效:用藥3d內出現肛門排氣;無效:3d以上未出現肛門排氣,其結果見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治療組有效率63.3%,總效率93.3%,對照組36.7%總有效率66.7%,2組顯效率,總有效率見表1,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從以上結果中可以看出,用大黃粉貼敷神闕穴對術后病人胃腸功能恢復93.3%有效,而對照組只有66.7%有效,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從2組的對比中可以得出結論:大黃粉貼敷神闕穴對術后和恢復胃腸功能明顯有效。
臨床上常規(guī)應用維生素B1肌注0.1,1d1次,維生素B1結合三磷酸腺苷形成維生素B1焦磷酸鹽(二磷酸硫胺、輔羧酶),是碳水化合物代謝時所必需的輔酶,維生素B1能抑制膽堿脂酶的活性,缺乏時膽堿脂酶活性增強,乙酰膽堿水解加速,致神經沖動傳導障礙,影響胃腸功能,有保護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還能促進腸蠕動。維生素B1主要適用于維生素B1缺乏的預防和治療,也用于消化不良,妊娠和哺乳期等,但其作用較慢,且肌注時增加患者的痛苦。
(1)大黃生長于高寒地帶,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清實熱,主瀉腸胃之火)瀉降氣逆,通瀉大便,燥濕滋陰養(yǎng)血等作用[2]。大黃是傳統(tǒng)的中草藥,經研究表明,大黃能促進大鼠的腸粘膜杯狀細胞的大量增生。杯狀細胞所分泌的堿性粘液覆蓋于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阻止細菌與上皮細胞粘時,同時也能抑制細菌在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增殖。根據中醫(yī)學理論,大黃的藥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促進腸蠕動恢復及腸道細菌和毒素的排泄,有利于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穩(wěn)定,減輕毒血癥狀。②緩解中毒性腸麻痹,減少由于膈肌抬高和腹腔內壓增加而對心肺功能的不利影響。③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有利于抑制腸道內菌群失調。④可以盡快恢復胃腸內營養(yǎng),保護胃腸道粘膜屏障,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⑤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
(2)適用于血虛津少,又能下潤大腸所致的便秘,常見于大便燥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脈細澀等患者[3],而產術后病人失血多,又不能及時補充營養(yǎng),更兼母乳喂養(yǎng)的需要,需早日恢復胃腸功能,早日進食,大黃能滋陰養(yǎng)血,解毒止血,潤腸通便及早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且用于治療各種出血、產科腹痛。
(3)神闕穴是任脈的要穴,任脈總領人一身的陰經,循行于胸腹正中,上連心肺,中經脾胃,下道肝腎,所以神闕穴為經氣的匯海,有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的功效。
(4)產科使用大黃粉貼敷方法簡單、方便、副作用少,人人能用,且行之有效,不僅減輕了腹脹的痛苦,還能帶來心理上的安慰,無任何經濟負擔。大黃粉貼敷為中藥粉末形式,濃度高,直接敷于臍部,藥物與皮膚接觸時間長,藥物滲透入皮膚血管、神經,促進了深層吸收,從而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見效快,可避免口服,注射用藥之劑量受限,毒副作用的影響,患者無痛苦。
在敷貼時如局部出現紅腫發(fā)熱為大黃過敏,可改用疏肝理氣丸口服,10g,1d3次,另加翻身活動,多飲水,促進腸蠕動。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配合治療,縮短療程,防治并發(fā)癥等至關重要。飲食應富含營養(yǎng),多渣熱飲,清淡為宜。產婦術后多本虛標實,癥見津液虧虛為本,氣機郁滯為標居首,多食豆制品,蘿卜,以行氣通中,增加膳食中的維生素成分,因高纖維素食品在胃腸中不易被消化酶破壞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軟化比增加腸內容物,刺激腸蠕動,滋陰潤腸以通便,含纖維素成分多的食物:韭菜、菠菜、莧菜及各種水果為多。同時還應忌食生冷硬食物,水果最好用溫熱水浸泡片刻后食用。每日飲水2000mL左右,保證機體有足夠的水分以潤腸通便。
產后術后病人因胃腸功能未恢復,害怕因未進食影響乳汁的分泌,思想負擔重,護理人員應以熱情、親切、誠懇的態(tài)度與之接觸,隨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做好心理疏導,指導母乳喂養(yǎng),以激勵產婦的自豪之情,從而保持心情舒暢,促進康復。
產科手術后多行腰麻,術后6h即可進流汁,并行翻身活動,24h即可拔除導尿管下床自行小便,適當增加活動以促進胃腸蠕動。
[1]柴文舉.中藥知識自學入門[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200.
[2]吳大真,劉學春,高淑艷.現代名中醫(yī)便秘治療絕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41~257.
[3]敏濤,朱敏.精選妙用中草藥治療常見內科疾病[M].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