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 月,菜籽油期貨價格寬幅振蕩,西南地區(qū)干旱因素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菜籽油市場也存在不少利多因素,2010年油菜籽進口量會顯著下降。目前正值油菜生長關鍵期,旱情已經對云南和貴州的油菜種植產生嚴重損害,產量預計會下降一半。菜籽油期貨行情借機上行,1009合約期價每噸迅速由8 000元漲至8 250元,成交及持倉明顯放大,資金關注度提高。但分析基本面后,菜籽油市場短期內利空因素仍占主導地位,期價上方壓力重重,追高存在風險。
首先,國內油菜播種面積及預期產量并不悲觀。據(jù)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我國油菜籽種植面積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720萬公頃,較上年增加61萬公頃,增幅達9.2%;預計2010年國內油菜籽種植面積較2009年又有小幅增加,增幅在10~15萬公頃。2009年我國油菜籽總產量為1 350萬噸,較上年增長140萬噸,增幅達11.6%;2010年產量受旱情影響會出現(xiàn)下降,但干旱重災區(qū)云南、貴州兩省2009年油菜籽產量為100萬噸,僅占國內總產量的7.4%,即使2010年減產50%,對全國油菜籽總產量的影響也非常有限。特別是當前旱區(qū)的抗旱力度不斷加大,而且近幾天西南各省又出現(xiàn)了少量降雨,油菜受災情況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因此,即使2010年我國油菜籽總產量出現(xiàn)微幅下降,也仍將維持在1 300萬噸以上的歷史較高水平。
其次,當前全球范圍內油脂油料供需格局寬松。油菜籽方面,預計全球2010年油菜籽播種面積為3 210萬公頃,較2009年的3 070萬公頃增加4.5%;預計全球2010年油菜籽產量為6 060萬噸,較2009年的5 990萬噸提高1.2%。棕櫚油方面,2010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預計增加7.19%,印尼產量預計增加4.87%,目前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維持在接近200萬噸的歷史較高水平,市場供應充足。大豆方面,目前正值南美大豆收割上市時節(jié),2010年阿根廷大豆產量有望從2009年的3 200萬噸提高至5 2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也將由2009年的5 750萬噸增加至6 550萬噸,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產量對國際大豆價格會有明顯的壓制作用,進而帶動油脂價格走弱。
再次,國儲收購使得國家對菜籽油價格的調控能力增強。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國家收購了140萬噸臨時存儲菜油,生產成本每噸在8 200~8 300元,加上利息、保管費用等,總成本每噸在8 500元。若國內菜籽油價格大幅上漲,一旦每噸超過8 500元,國家將動用臨儲菜籽油投放市場,通過增加供應來平抑價格漲勢。
最后,從油脂現(xiàn)貨市場來看,春節(jié)過后進入油脂消費淡季,市場成交不活躍,貿易商挺價意愿低,而商場超市等食用油終端消費市場也頻現(xiàn)降價促銷信息。與此同時,油脂油料的庫存卻持續(xù)增加,棕櫚油港口庫存總量達到52萬噸,大豆港口庫存量也將近500萬噸,這會制約油脂價格的上行空間。
當然,菜籽油市場也存在不少利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2010年油菜籽進口量會顯著下降。由于2009年11月份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關于進口油菜籽實施緊急檢疫措施的公告》,對來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含有油菜莖基潰瘍病菌的菜籽限制進口,預計2010年我國菜籽進口量將下降至200萬噸,較2009年的328.6萬噸減少四成。監(jiān)測顯示,公告出臺以后,我國采購和裝運進口菜籽數(shù)量急劇減少,2010年1月菜籽進口量只有12.1萬噸,2月菜籽進口量也只有11.7萬噸,遠低于2009年11月的31萬噸和12月的30.6萬噸。第二,我國油菜籽壓榨產能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3 500萬噸,但我國油菜籽總產量不到1 400萬噸,即使按油廠年開工6個月計算,也處于過剩的局面。油菜籽供不足需使得新作油菜籽上市后,部分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搶購現(xiàn)象,這將抬高菜籽油壓榨成本,從而推動菜籽油價格走高。第三,為保護農民利益,2009年國家對油菜籽進行托市收儲,國儲收購價格為每千克3.7元,同時對油廠收購給予補貼。預計今年國家對油菜籽的托市收儲將繼續(xù)進行,收儲價格也可能比上年有所提高,這為菜籽油價格提供了底部支撐。
綜上所述,預計2010年第二季度菜籽油價格或將呈現(xiàn)先抑后揚的走勢。在5月中旬新作菜籽上市之前,豐產壓力及國儲輪庫預期令行情維持弱勢,而新作菜籽上市之后,貿易商的提價搶購又會促使行情走強,建議投資者把握階段性操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