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寧 [伊犁]
1
風(fēng)如劍,沙如矢。
風(fēng)沙彌漫的河西走廊上,一個孤獨的背影,凝固在歷史的浩嘆中。
向西!向西!
一粒足印,就是一次精神的回歸。羌笛幽幽,孤煙裊裊,費爾干納盆地上,一顆心的跳動,迎來西域的回聲。
兩次歷史的遠(yuǎn)行,十余年寒冷的囚禁,漫漫黃沙中,誰又能體會一位跋涉者思鄉(xiāng)的愁情?去時百余人,歸時只兩人。上萬里行程,迫娶胡人妻。人間滄桑,又有幾人親歷?
回歸!回歸!
是精神的回歸,更是歷史的回歸。站在伊犁大地上,我看到了血液的奔騰,信念的馳騁。千萬年不變的忠誠,巍然屹立。
張騫,那個中央王朝第一個踏入伊犁門檻的人,深邃的目光,穿越時空的柵欄,停留在伊犁萬里河山上。
記得!記得!伊犁河畔,跳躍的波浪高聲吶喊!
記得!記得!烏孫山上,一棵草的眼中溢滿真情!
古人尚且如此,后人怎可忘記?
2
從昭蘇草原走過,我總能聽到你凄婉的歌聲。
木扎爾特河從你身邊流過,水聲潺潺,傳唱著你曠世的悲情:“……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鶴兮歸故鄉(xiāng)!”
十六歲遠(yuǎn)嫁烏孫,三載苦守,最終魂葬異鄉(xiāng),就是為了“與烏孫共滅胡!”
夏特牧場上,每一棵凄草都是你撫琴輕吟的身影;沒有愛情,也沒有親情。遠(yuǎn)古的風(fēng),把一個弱女子的千年憂郁,撒了一地。
細(xì)君公主,你可否聽到了伊犁今天的聲音?
你叫解憂,你為誰“解憂”?
三嫁烏孫王,異域五十載,你的影響遍布天山南北。連烏孫,破匈奴。一個弱女子,用她的纖纖細(xì)指,挽起了萬里疆土!
難道你就沒有悲苦嗎?
“年老思土,愿將骸骨葬漢土!”短短數(shù)語,道出了你的一世情愁。你的鐵血情懷,把萬世的男兒比彎了腰!
解憂公主,你如今可好?
你只是一個侍女,卻千古留名。
你隨解憂赴西域,化干戈,織玉帛,免去了千年戰(zhàn)事,維護(hù)了大漢萬里疆土。黑發(fā)飄飄,今世的伊犁又怎能遺忘你的名字!
馮女尞,如今你身在何方?
三個女子,寫就了伊犁最壯美的一段篇章!
3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字字含情,字字忠骨。駐足伊犁河畔,歷史的長音猶在耳邊。掬起一捧伊犁河的水,我仿佛看到一位久經(jīng)滄桑的老人執(zhí)著的身影。
不顧花甲年事,“歷天山南北二萬里,東西十八城”,開水源,辟溝渠,墾田數(shù)萬頃。那拉提草原的綠色??!可記得那個被發(fā)配的老人?
為民生大計,為百年強(qiáng)盛,遠(yuǎn)離了虎門硝煙的豪邁,懷揣著“效力贖罪”的委屈,一世清名,隨伊犁河的水,滾滾西去!
可是,難道就這樣淡忘了?
如今,每當(dāng)我來到林則徐紀(jì)念館,一代鴻儒的塑像,總是讓我熱淚盈眶!
中華復(fù)興,怎能少了那些愛他的人?
民族危亡,總得有人挺身而出!
哪怕功敗垂成!哪怕烈火焚身!不為名利生,只為蒼生死!千秋青史,自有后人說!
林則徐,你的名字,彪炳史冊!
4
晝行戈壁,夜泊樓蘭。
三十六騎烈馬,三十六條漢子。蹄聲如鼓,旌旗似血。撕破鐵一般的暗夜,迎來天山腳下的第一縷黎明。
降鄯善,收于闐;平莎車,取姑墨;戰(zhàn)疏勒,定龜茲,一統(tǒng)西域五十國。
班超,怎一個了得!
回望歷史,黃沙滾滾,胡笳聲聲。烈馬的嘶鳴猶在,金戈的碰撞聲仍存。區(qū)區(qū)三十六騎,何以平定西陲?
班超,能否借我一些神勇,馳騁沙場斗鬼神?
歷史如風(fēng),送來先輩的回音:
“英雄輩出,寫我中華千秋史!”
5
掩卷長思,不僅發(fā)出一聲嘆息。
咫尺篇章,怎能寫盡歷史的風(fēng)云?生我養(yǎng)我的伊犁?。∧阌⑿鄣膬号降子袔锥??
從漢宋,到北魏,從隋唐,到元明,從乾隆,到光緒,兩千余年,你和你的兒女牽手而行,生死不離。
到了近代,辛亥革命,轟轟烈烈;三區(qū)革命,如火如荼。多少英雄兒女,嘔心歷血,百折不撓,幾經(jīng)風(fēng)雨,換了人間。
今天的中國,已絕非昔日帶病的中國;今天的新疆,也絕非昔日動亂分裂的新疆;今天的伊犁,更不是昔日風(fēng)云變幻的伊犁。
因為,有你英雄的兒女,守衛(wèi)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