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悲歡之情,在于人心”——宋之問三首寒食詩解讀

      2010-08-15 00:42:44田彩仙集美大學(xué)文學(xué)院福建廈門361021
      名作欣賞 2010年9期
      關(guān)鍵詞:宋之問寒食節(jié)寒食

      □田彩仙(集美大學(xué)文學(xué)院, 福建 廈門 361021)

      寒食節(jié)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清明節(jié)的前三日。相傳春秋時晉文公有負于功臣介子推,子推遂隱于綿山,文公得知后非常后悔,多次派人勸其出山為官皆遭拒絕,便燒山逼其出仕,誰料介子推卻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不愿出山,終被燒死。晉文公知道后大悔,于是下令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全國禁止舉火以示紀念,民間遂相沿成俗,謂之寒食。

      寒食節(jié)在唐代具有特定的文化意義。由介子推的傳說沿襲而來的寒食禁煙是唐代重要風(fēng)俗之一。唐詩中多有這樣的描述“: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zé)?。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沈期《寒食》)“春城何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寒食》)寒食節(jié)另一重要風(fēng)俗便是上墳掃墓。這一習(xí)俗是唐代才興起的,“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fēng)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墓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祭奠先祖與死去的親人,既是對寒食節(jié)由來中介子推之死的懷念,也是人們借此表現(xiàn)對生命的珍惜,對人生價值的重視。寒食節(jié)在唐代還有一個習(xí)俗便是踏青游玩。寒食時節(jié)節(jié)令當(dāng)春,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正是郊野踏青的好時節(jié)。唐代人對自我個性的充分尊重與張揚,使其在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的前提下,逐漸沖淡了寒食、清明這些特定的節(jié)日對鬼神的敬畏,轉(zhuǎn)而投入到大自然中尋求生命新的色彩。

      宋之問為初唐武后時期詩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dāng)時無能出其右者?!雹傥浜笤奂撼假x詩,宋之問因詩先成,又寫得“文理兼美”,被武后賜予錦袍。由于依附武后寵臣張易之、張宗昌兄弟,武后死后曾三次遭貶,最后被賜死貶所。宋之問的詩歌既沿襲了南朝詩歌的綺靡風(fēng)格,又有著清新自然、“屬對精密”之特點。后期遭貶之后的詩歌則更是全方位地反映羈旅生活的痛苦,思鄉(xiāng)懷土的情懷,蘊含了對多災(zāi)多難人生的深層感慨。本文主要就其三首寒食詩作簡要的分析。

      寒食陸渾別業(yè)

      洛陽城里花如雪,

      陸渾山中今始發(fā)。

      旦別河橋楊柳風(fēng),

      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

      寒食山中酒復(fù)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

      酣歌一曲太平人。

      寒食江州滿(一作蒲)塘驛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yīng)滿,復(fù)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xiāng)。

      驛騎明朝宿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此段論述甚為恰當(dāng),所以,認為此詩為宋之問在官任上出使江西時所作較為準確。詩歌體現(xiàn)出詩人在異地旅途之中的孤寂?!叭ツ晟纤嚷鍢蜻叄衲旰硰]山曲”,這是一個對舉,“上巳”與“寒食”均為春天節(jié)日,古代以陰歷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為“上巳”,舊俗以此日在水邊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修禊”。魏晉以后把上巳節(jié)固定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jié)日?!吧纤取迸c“寒食”兩節(jié)日雖均具有春日踏青之習(xí)俗,但“寒食”之祭拜祖先則更具有一種孤寂悲涼的基調(diào)。因而這里的兩個節(jié)日便有歡與悲之對比,跟朋友歡聚與孤獨于羈旅之對比?!斑b憐鞏樹花應(yīng)滿,復(fù)見吳洲草新綠”,“鞏樹”指鞏地之樹,鞏地指現(xiàn)河南鞏義市,此處代指都城洛陽,“吳洲”則代指江州?!盎☉?yīng)滿”與“草新綠”又是一個對舉,按地域的情況而言,南方之“吳洲”春天氣溫會比中原之鞏地更暖和一些,但作者因思念家鄉(xiāng)故而以“花應(yīng)滿”來寫家鄉(xiāng)的溫暖,這是詩人情感上的季節(jié)所指。詩人看到異地之春草,看到異地之“蘭杜”芬芳,就更加“思歸懷故鄉(xiāng)”,所以便有了“猿聲今夜斷君腸”之感。羈旅之人觸景生情,是孤寂沮喪心情的體現(xiàn)。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馬上逢寒食,

      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

      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

      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

      日夜柳條新。

      此詩又名《初到黃梅臨江驛》。⑥陶敏、易淑瓊與尹艷輝均認為此詩作于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作者遭貶瀧州途中。宋之問早年詩歌雖有諸多“屬對精密”之作,但在反映社會生活與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方面則較為平淡。后期的三次遭貶,他的詩歌記錄了路途的險阻,異域的陌生,心情的極度悲傷。據(jù)統(tǒng)計,宋之問可編年的145首詩中寫在貶謫期間的完整詩作有73首,超過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在生活的陡然巨變面前,詩人再也無力重拾往日榮華之時應(yīng)制唱和的情懷,詩歌題材轉(zhuǎn)向遷謫與飄零,在悲嘆屈辱的逐臣生涯之外,還抒發(fā)了對家國親人的思念與忠君戀闕之情?!锻局泻愁}黃梅臨江驛寄崔融》與宋之問其他詩歌一樣,沒有刻意的雕琢,真淳樸然,以情見長。“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又是一個寒食節(jié)到來,詩人卻流離在貶謫途中,愁緒不斷襲來?!翱蓱z江浦望,不見洛陽人”,自己此刻正在遠離洛陽的“江浦”之地,雖然思念故鄉(xiāng),卻只能回首遙望?!氨睒O懷明主,南溟作逐臣”,詩人自嘆自己有懷念明主、效忠明主之心,卻無端遭放南溟。在宋之問后期貶謫詩中,這種體現(xiàn)冤屈心理的詩句隨處可見,“自惟最忠孝,斯罪懵所得”(《早發(fā)大庾嶺》);“吾生抱忠信,吟嘯自安閑”(《下桂江縣黎壁》)“;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經(jīng)梧州》)等等。作者一直認為自己的遭貶是政治斗爭的結(jié)果,所以這些詩歌寫出了深切的身世之感。詩歌最后抒發(fā)了在異域寒食暮春之時,故鄉(xiāng)卻柳條日新,而這一切只是斷腸的思念。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碧拼娙酥性赓H者不為少數(shù),這些詩人從受人尊崇的侍臣高位跌落為戴罪之人,發(fā)配至偏遠的邊地,這其中的巨變可以說是很多人難以承受的,但這種極度的痛苦遭際也同時給他們帶來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全新改變。宋之問便是在這種反差與痛苦中改變了刻意追求詩歌形式美的傾向,轉(zhuǎn)而抒寫多災(zāi)多難的人生際遇,追求詩歌反映社會與人生的深刻意義。由元代方回編撰的《瀛奎律髓》將宋之問這首詩冠于“遷謫”類卷首,可見這首詩確實是寫出了貶謫生活的真切感受。

      唐代寒食詩由于具有了孤寂與熙悅的二重意趣⑦,所以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創(chuàng)作因不同心態(tài)而造成的兩極悖反現(xiàn)象。羅時進認為“:詩的境界是情志與意象的有機融合,在主觀情志對客觀意象形成現(xiàn)實審美體驗的過程中‘,心’處于中介極位,它決定了審美感受具有的相對性?!雹嘤捎谔拼鐣膹姶螅瑖Φ亩κ?,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物質(zhì)的豐富,使唐代文化往往有一種趨樂心理,民俗節(jié)日亦如此,所以如前所言,寒食節(jié)的風(fēng)俗除了禁火與掃墓祭奠之外,還風(fēng)行踏青郊游等游樂活動,這是為了補償那份遍地?zé)o煙時的寂寞冷清,調(diào)節(jié)那份掃墳祭靈后的悲慟哀傷。從宋之問的寒食詩便可以看出,早年寒食節(jié)時體現(xiàn)出的那份悠閑與野趣,到晚年時尤其是遭貶之后完全轉(zhuǎn)向了孤寂與悲慨,那種“芳新桃李”一變而為“斷腸柳條”。這也就是羅時進所說的審美感受的相對性,“悲歡之情,在于人心”(唐太宗語),詩人在體驗悲歡之情時,將主觀情志賦予客觀對象以特定的情感意義,故而形成了對同一審美對象所具有的不同意趣。

      宋之問詩歌不管是前期還是后期作品,均表現(xiàn)出了對詩歌格律與詩歌技巧的探索與完善,《新唐書·宋之問傳》中說“:魏建安后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宋)之問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⑨

      從此段記載可以看出,沈、宋等人在南朝永明體的音韻婉附、屬對精密的基礎(chǔ)上,又加以靡麗,并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宋之問詩歌對音律的探討前人多有論述,本文重點關(guān)注其“屬對精密”這一方面“,屬對精密”主要指對仗、對偶,這在宋之問的詩歌中體現(xiàn)得很充分,他的詩歌中有許多對仗工整的名句,如“: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江亭晚望》)“;桂子月中落,天香云中飄”(《題杭州天竺寺》)“;人遠草木秀,山深云景顯”(《入崖口五渡寄李》)“;江靜潮初落,林昏瘴部開”(《題大庾嶺北驛》)“;風(fēng)來花自語,春入鳥能言”(《春日芙蓉園侍宴應(yīng)制》);“客醉山月靜,猿啼江樹深”(《端州別袁侍卿》)等等。這些詩句一直成為后人傳誦的名句。宋之問詩歌在形式上的對仗、對偶外,還加以內(nèi)容上的“屬對精密”,如上述三首寒食詩,均以不同地域的對比與南北的對比來描寫詩人特定的心境?!奥尻柍抢锘ㄈ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便是對比句,以洛陽的春意盎然與山中姍姍來遲的春天對稱?!盎ㄈ缪?,以雪喻花,形容洛陽滿城飛花、春光四溢的美景“,今始發(fā)”三字,反襯出山野與鬧市之別。一方面山間氣候偏冷,花開較遲,另一方面也說明京洛風(fēng)塵,熱烈煩囂,而陸渾山中,則清幽得多?!暗﹦e河橋楊柳風(fēng),夕臥伊川桃李月”也是一個對舉,“楊柳風(fēng)”與“桃李月”都是作者喜愛的景物,但顯然作者更傾向于后者。第二首詩“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以“去年”與“今年”對比,去年春天在洛橋邊踏青賞花,今年則因羈旅而滯留廬山邊,也是心境的比對。第三首中“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則更加以南北的對比體現(xiàn)逐臣之悲。宋之問后期的詩歌善于以方位的背離、對比來抒發(fā)痛楚矛盾的心情,如“路逐鵬南轉(zhuǎn),心依雁北還”(《晚泊湘江》);“海窮南徼盡,鄉(xiāng)遠北魂驚”(《入瀧州江》);“人意常懷北,江行日向西”(《發(fā)端州初入西江》)“;客淚常思北,邊愁欲盡東”(《錢江曉寄十三弟》)“,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歸”(《江行見鸕鶿》)。這些詩句以“南“”北”方位寫自己心懷江北之故鄉(xiāng),人卻無奈要“日向西”,抒發(fā)了無端遭貶的痛苦心境與懷主思鄉(xiāng)的復(fù)雜心情。

      ① 舊唐書·宋之問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5025.

      ③ 劉開揚.唐詩通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63.

      ④ 梁必彪、張海沙.隱與宋之問[J].廣西社會科學(xué),2006(4),136.

      ⑤ 尹艷輝.宋之問兩首“寒食詩”的考證,選自蔣長棟.唐詩考釋的理論與實踐[M].長沙:岳麓書社,2007,178.

      ⑥ 全唐詩.第三冊卷五十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9,159.

      ⑦⑧ 羅時進.孤寂與熙悅——唐代寒食題材詩歌二重意趣闡釋[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6(2)46,48.

      ⑨ 新唐書·宋之問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5751.

      猜你喜歡
      宋之問寒食節(jié)寒食
      春潮帶雨 寒食月明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58
      寒食節(jié)去哪了?
      宋之問巧遇駱賓王
      老友(2019年8期)2019-09-09 16:02:10
      寒食節(jié),踏春去
      讀蘇軾《寒食帖》,最是惆悵多情時
      我愛我家
      《宋會要輯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西夏學(xué)(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8
      4月3日寒食節(jié)
      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蘇軾《寒食帖》漫談
      寒食節(jié)吃冷食
      绥宁县| 且末县| 涿鹿县| 黔西县| 绵阳市| 甘泉县| 时尚| 中牟县| 十堰市| 茂名市| 子洲县| 南康市| 古浪县| 西平县| 南雄市| 清河县| 长寿区| 谷城县| 将乐县| 翼城县| 岫岩| 义乌市| 泰来县| 木兰县| 竹溪县| 兴隆县| 尚志市| 桑植县| 五家渠市| 乌兰浩特市| 盖州市| 深圳市| 同德县| 措美县| 大冶市| 嘉鱼县| 合江县| 两当县| 托克逊县| 凭祥市|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