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之問

      • 污名之問
        謝宗玉一宋之問的污名,孩提時的記憶中就有些印象。好像是說他寫詩獻媚,自薦枕席。卻因為口臭,被武則天給嫌棄了。自此,每次看到宋之問的名字,我心里便有陰影。一晃,四十余年過去了。這回主動關(guān)注他,是他曾在某段歷史時期憑詩賦《高山引》和其他幾首絕句,進入過岳麓山的“四絕堂”,而此堂連韓愈都是后來補錄進去的?!八慕^”是指宋之問、杜甫的詩篇,沈傳師、裴休的書法。后來再加韓愈的詩篇和歐陽詢的書法,演變成了“六衍堂”。宋之問是七世紀人,杜甫、沈傳師、裴休都是八世紀人。沈裴

        湖南文學(xué) 2023年10期2023-12-12

      • 駱賓王七歲作詩
        。有一天,詩人宋之問月夜游靈隱寺,在長廊下吟詩道:“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笨墒蔷挂粫r想不起下面的句子。這時,寺內(nèi)一老僧正在打坐參禪,聽到廊下有人吟詩,于是問道:“年輕人不睡,為何還苦苦吟詩?”宋之問回答說:“我想在這里題首詩,可是下兩句想不出來了?!崩仙χf:“何不接上‘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連聲說好。第二天他又去拜訪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內(nèi),據(jù)說乘船出海了。這老僧便是隱姓埋名的駱賓王。本刊編輯整理發(fā)布

        小學(xué)閱讀指南·教研版 2023年1期2023-07-17

      • 宋之問:立于文辭,毀于人品
        程應(yīng)峰初唐詩人宋之問并無顯赫的門第家世,他的文辭修為傳承于他的父親宋令文。宋令文起自鄉(xiāng)閭,矢志于學(xué),交友重義,多才多藝,富文辭,工書法,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宋令文官至左驍衛(wèi)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臺詳正學(xué)士,頗有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宋之悌、宋之遜三兄弟自幼勤奮好學(xué),各得父親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工于文辭,與沈佺期合稱“沈宋”,成為當時的佳話。宋之問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十九歲那年,也就是公元675 年,他進士及第,登

        月讀 2023年2期2023-04-05

      • 詩歌可以超越卑鄙嗎
        是唯一的例外:宋之問。對這個為漢語律詩的最終定型立下功勛的初唐后期大詩人,世人常常會投以輕蔑或鄙視。有人認為,宋之問代表著唐詩中最恥辱的一面,甚至可以用“卑鄙”二字來形容。宋之問最為人們所詬病者,是四宗罪:一是因奪詩而成殺人犯;二是與武氏關(guān)系復(fù)雜而成為諂媚者;三是從貶所逃走而成為逃犯;四是忘恩負義而成為告密者。其中任何一宗,都已足以毀掉一個人的全部,更何況是一個在詩歌史上不能忽略的人。宋之問,真的就如此卑鄙嗎?宋之問的籍貫,有說是虢州弘農(nóng)(河南靈寶)的,也

        散文 2022年4期2022-06-09

      • 虛名與罵名
        鄙視。初唐詩人宋之問與沈佺期使五言律詩趨于完善,并創(chuàng)造七言律詩,被認為是律詩開創(chuàng)者,倆人合稱“沈宋”。宋之問頗有文采,名氣之大居然與李白齊名,然而歷史上他在唐詩中的地位并不能得到認可,就連他的詩歌都沒有廣為流傳。究其原因,他人品極差,為世人所不齒。為了上位,他極盡諂媚之事;為了茍且,他告發(fā)自己的好友。據(jù)傳,因為虛榮至極,他霸占外甥的千古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事敗露后又殺了外甥。從此宋之問身敗名裂,背負千古罵名。重名利而不注重品行的修為,這

        做人與處世 2022年12期2022-05-30

      • 明代宋之問詩接受研究 ——以明代唐詩選本為考察中心
        401331)宋之問(約656~約712),字延清,初唐著名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現(xiàn)存詩220余首。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對宋之問在明代的接受研究尚處于起始階段。周斌的《宋之問接受史研究》[1]涉及宋之問在明代的局部接受研究,未涉及宋之問在明前、中、后期的起伏變化。傅玉蘭的《宋之問及其詩歌研究》[2]簡略論述了部分明代詩論對宋之問五言律詩的評價。當前未見專文較全面的考察宋之問詩在明代的接受、影響和地位等。明前期100余年間,以溫婉平和著稱的宋之問詩在重要唐詩選

        洛陽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22年2期2022-04-22

      • 宮廷文人閻朝隱和宋之問詩歌對比研究
        摘要】閻朝隱和宋之問都是初唐時期宮廷文人的典型,透過他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封建王朝鼎盛初期宮廷文人的生活狀態(tài)。他們品行媚俗,無文人風(fēng)骨,歷來被人詬病。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視其詩歌在文學(xué)史上的價值。本文從二人的詩歌形式、內(nèi)容主題和詩歌在文學(xué)史上貢獻上進行綜合對比分析,以唐朝科舉文化背景為切入點,深入分析二人詩歌創(chuàng)作?!娟P(guān)鍵詞】閻朝隱;宋之問;宮廷文人;科舉制度【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

        今古文創(chuàng) 2022年9期2022-02-26

      • 貪名之惡
        江舟唐朝詩人宋之問,有一外甥叫劉希夷,很有才華,是一位年輕有為的詩人。一日,劉希夷寫了一首詩,題目是《代白頭吟》,他到宋之問家中請舅舅指點。當劉希夷誦到“古人無復(fù)洛陽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宋之問情不自禁連連稱好,忙問此詩可曾給他人看過,劉希夷告訴他剛剛寫完,還不曾與人看。宋之問說:“你這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二句,著實令人喜愛,若他人不曾看過,讓與我吧?!眲⑾R难缘溃骸按硕淠宋以娭兄?,若去之,全詩無味,萬

        雜文選刊 2020年12期2020-12-21

      • 多讀則明
        代詩人駱賓王贈宋之問的詩中有句為“故人漳水濱”,清代學(xué)者陳熙晉以注駱詩而出名,他援引有關(guān)文獻所載上黨之濁漳、清漳為注,說那是說宋之問的家鄉(xiāng)所在。當代著名學(xué)者傅璇琮也曾據(jù)此證宋之問為汾州人。不但數(shù)有名家之見,而且有確實的漳水在,所以這似乎是毫無疑問了。誰想后來讀古人詩篇多了,卻發(fā)現(xiàn)這里面有問題:白居易在河南洛陽作的詩,卻說“臥在漳濱滿十旬”;許渾在陜西杜陵作的詩,說“寥落在漳濱”;李商隱在四川梓州作的詩,也說“漳濱臥病”。經(jīng)查, 原來這“ 漳水濱”并非真的指

        讀書 2020年12期2020-12-09

      • 宋之問妒才滅親
        翁》,他的舅舅宋之問看到此詩后贊不絕口,趁其還未公布,想占為己有,但劉希夷表示難以割愛。宋之問一時惱羞成怒,竟讓人用土袋將劉希夷活活壓死,劉希夷去世時還不到30歲。石延年:“幸虧我是‘石學(xué)士,如果是‘瓦學(xué)士,可不就摔碎了嗎”宋代文學(xué)家石延年極富幽默感。有一次,他從報慈寺出來,準備坐馬車離開。這時車夫突然失手,馬受了驚,致使石延年從車上摔了下來。隨從連忙去攙扶他。街上的人紛紛過來圍觀,以為石延年必然會大聲怒罵。石延年只是打了一下馬,對車夫說:“幸虧我是‘石學(xué)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0年10期2020-10-26

      • “近鄉(xiāng)情更怯”中的“怯”如何理解
        漢江》這首詩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時寫的一首抒情詩。全詩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渴望之情和游子遠歸家鄉(xiāng)時不安、畏怯等復(fù)雜心理。其中“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句倍受推崇,本文主要從情感入手,分析“近鄉(xiāng)情更怯”一句包含的復(fù)雜情感。關(guān)鍵詞:《渡漢江》;近鄉(xiāng)情更怯;宋之問宋之問,雖然人品為后人詬病,但是他的詩歌還是得到了后人的肯定。《新唐書》評價:“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xué)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

        科學(xué)與財富 2020年20期2020-10-20

      • 詩人“票圈”嘮點啥
        工作?孟浩然,宋之問,賀知章孟浩然:陛下,您看臣怎樣?宋之問:陛下,您看臣怎樣?王維:臣本布衣,并非不想以身許國,而是陛下身邊人才泛濫,臣還是繼續(xù)隱居吧。賀知章:樓上甘當廢柴,對自己和國家都不負責(zé)任!王維最近寫了首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孟浩然,宋之問,賀知章,裴迪孟浩然:爆贊!宋之問:雖然我比你帥,但在才華上甘拜下風(fēng)!賀知章:就算你不會寫詩、譜曲

        百家講壇 2020年8期2020-09-26

      • 古代文人的版權(quán)也出問題
        ,竟然答應(yīng)了。宋之問與劉希夷的唐詩抄襲案歷史上有一樁比較出名的抄襲案,發(fā)生在唐代詩人宋之問和其外甥劉希夷之間。相傳劉希夷寫出《代悲白頭翁》這首詩后頗為得意,便興沖沖地拿去向舅舅宋之問請教。宋之問對詩中的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愛不釋手,便向劉希夷討要這兩句,劉希夷稀里糊涂地答應(yīng)了。事后劉希夷覺得自己冥思苦想得來的佳句被他人拿去炫耀,心里很不平衡,便上門去找宋之問要回。宋之問惱羞成怒,派了幾個奴仆用一麻袋沙土壓在劉希夷的胸口,把劉希夷給壓死了。

        幽默大師(漫話國學(xué)) 2020年4期2020-03-25

      • 宋之問與劉希夷之死
        所思》,作者是宋之問,編者還專門加上注釋:“一作劉希夷,詩題云《代悲白頭翁》”,而在《唐文粹》卷十八中的《有所思》這首詩的作者也是宋之問。仔細閱讀《代悲白頭翁》和《有所思》這兩首詩,發(fā)現(xiàn)這兩首詩只有三個字不同,而其中廣為流傳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著作權(quán)之爭更是由來已久,特別是關(guān)于宋之問為了奪這句詩而用土袋壓殺親外甥劉希夷的說法流傳更廣。對于此說,前人很早就有質(zhì)疑,如《舊唐書》載“為奸人所殺”,又如《臨漢隱居詩話》錄:“吾觀之問集中盡有好處,

        文化產(chǎn)業(yè) 2019年13期2019-12-27

      • 宋之問:都說我很渣,其實我很害怕
        曾經(jīng)的宮廷詩人宋之問,自然也在問罪之列,被流放至嶺南瀧州(今廣東羅定)。嶺南自古就是蠻荒之地,到處都是毒煙瘴氣,稍不留神,就可能染病喪命。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宋之問在瀧州根本待不下去,不到一年便偷偷跑回了洛陽。正是在前往瀧州和返回洛陽的路上,宋之問留下了兩首名篇:《度大庾嶺》和《渡漢江》。在《度大庾嶺》中,宋之問寫道:“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薄麆偟酱筲讕X,便停下車馬,再次回望京城。山高路遠,見不到洛陽和長安,他只能看著南來的飛鳥,還

        百家講壇 2019年19期2019-11-27

      • 宋之問的惆悵
        (今山西汾陽)宋之問,不僅詩寫得好,還與沈佺期齊名,在當時并稱“沈宋”。這在《唐詩品高序》中有著極高的評價:“沈(佺期)宋(之問)之新聲,蘇(颋)張(說)之大手筆,此初唐之漸盛也?!庇幸皇啄捴巳丝诘脑?,一千多年了,至今還在傳誦: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

        黃河 2019年6期2019-11-14

      • 宋之問巧遇駱賓王
        ,一天,一位叫宋之問的年輕詩人到杭州靈隱寺游覽。夜間,他就借宿在靈隱寺里。宋之問看著夜里寂靜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產(chǎn)生了寫詩的沖動。他沉思再三,吟出了這樣兩句:“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毕旅婺??他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能苦苦徘徊,不斷地重復(fù)著這兩句,不知不覺走進了一個禪堂。突然,一個蒼老而洪亮的聲音在宋之問耳邊響起:“這位少年,深夜不眠,還在作詩?”宋之問連忙抬頭,只見一位老僧正在上方端坐,禪堂里的長明燈把他的身影映得十分巨大。宋之問連忙向他請教。老僧

        老友 2019年8期2019-09-09

      • 丁香讓口齒生香
        ,唐代宮廷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權(quán)時曾任文學(xué)侍從,他自恃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理應(yīng)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墒屡c愿違,武則天一直對他避而遠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寫了一首詩呈給武則天,誰知武則天讀后對一近臣說:“宋卿哪方面都不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焙竽墙纪嘎督o宋之問,宋聞之羞愧不已,從此就經(jīng)常口含丁香以解其臭。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由于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名。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xiàn)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

        長壽 2019年3期2019-03-19

      • 我愛我家
        夜還?茭【唐】宋之問家jiā住zhù嵩sōnɡ山shān下xià,好hǎo采cǎi舊jiù山shān薇wēi。自zì省xǐnɡ游yóu泉quán石shí,何hé曾cénɡ不bú夜yè歸ɡuī。這zhè首shǒu詩shī描miáo寫xiě了le詩shī人rén深shēn夜yè游yóu嵩sōnɡ山shān而ér歸ɡuī的de情qínɡ景jǐnɡ。第dì一yī句jù點diǎn明mínɡ了le地dì點diǎn,為wèi整zhěnɡ首shǒu詩shī定dìnɡ下xi

        作文評點報·低幼版 2019年48期2019-01-03

      • 近鄉(xiāng)情怯
        怯”。唐代詩人宋之問,身材高昂、儀表堂堂,進士及第,擅寫五言詩,名氣不小。但他的為人卻多為義士譏諷,傳說其外甥劉希夷寫出新詩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求外甥將這兩句詩的版權(quán)送給他。劉希夷不肯,再求,還是不肯,這缺德的舅舅一怒之下,竟叫仆人用土沙袋壓死了外甥。此外,宋又是機會主義者,為了仕途,攀附武后幸臣張易之、張宗昌,二張被誅,宋之問被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宋之問在次年春秘密逃還洛陽,途經(jīng)漢江(襄陽附近的漢水)

        雜文月刊 2018年22期2018-11-14

      • 《渡漢江》作者考訂
        的考訂。具體從宋之問、李頻二人的生平仕宦方面進行論述,并以同一時期二人的其他相關(guān)詩作為佐證,通過綜合考量確認此詩的作者當是宋之問而非李頻。關(guān)鍵詞:《渡漢江》;宋之問;李頻“嶺外音書斷(絕),經(jīng)冬(年)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這首五言詩,其作者究竟是宋之問還是李頻,歷來頗有紛爭。自唐以來,歷代皆選編了大量的唐人詩集或詩文評,但對此詩的作者仍莫衷一是,主二家之說皆有之?,F(xiàn)在隨著學(xué)術(shù)的發(fā)展和研究的深入,主宋之說已漸成過江之勢,但筆者發(fā)現(xiàn),盡管

        山東青年 2018年5期2018-11-06

      • 近鄉(xiāng)情怯
        怯”。唐代詩人宋之問,身材高昂、儀表堂堂,進士及第,擅寫五言詩,名氣不小。但他的為人卻多為義士譏諷,傳說其外甥劉希夷寫出新詩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求外甥將這兩句詩的版權(quán)送給他。劉希夷不肯,再求,還是不肯,這缺德的舅舅一怒之下,竟叫仆人用土沙袋壓死了外甥。此外,宋又是機會主義者,為了仕途,攀附武后幸臣張易之、張宗昌,二張被誅,宋之問被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宋之問在次年春秘密逃還洛陽,途經(jīng)漢江(襄陽附近的漢水)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18年11期2018-09-06

      • 居西閣者
        有人認為,宋之問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理由是他與同時期的沈佺期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詩的定型?!缎绿茣吩u價為:“魏建安后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宋之問,字延清,汾州人。宋之問創(chuàng)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他年輕時就因“尤善五言詩”而出名。他的父親宋令文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富文辭,且工書。兒子宋之問得父真?zhèn)?,工于文詞,筆下妙語成章。宋之問生得高大英俊,儀表堂

        大觀 2018年6期2018-06-23

      • 從遷謫詩看宋之問的逐臣心態(tài)變化
        510006)宋之問,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擅長五言詩,與沈佺期等人完成律詩體式的定型。一生可概括為“三起三落”:“一起”為弱冠之年(上元二年675年)登進士第;“二起”為天授元年(690年),“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xí)藝館,累轉(zhuǎn)尚方監(jiān)丞”[1]24,至久視元年(700年),武后改控鶴府為奉宸府,令其寵臣張昌宗與李嶠、宋之問、沈佺期等26人修《三教珠英》,因依附武后男寵二張,宋之問成為武則天身邊的宮廷詩人,獲得長期而穩(wěn)定的優(yōu)厚地位;“一落”為神龍元年(7

        銅陵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 2018年3期2018-01-28

      • 面試那些事
        ,很像唐代詩人宋之問的經(jīng)歷。武則天久聞宋之問的才名,召他進宮面試,準備封他一個官做。但面試之后,武則天卻不再提起,另一個文學(xué)家崔融覺得奇怪,就輾轉(zhuǎn)打聽原因。武則天說,我很清楚宋之問博學(xué)有奇才,又出眾人之表,但他的口臭太討厭了。宋之問患有慢性齒疾,長年不愈,嘴里總有異味不散,面試時武則天無法忍受,一想到以后須不時聞他的口臭,更是覺得崩潰,于是不敢把他留在身邊。至于那位沒被名校錄取的女生,是否也因此發(fā)奮,有著與宋之問一樣的文學(xué)成就,就無從知道了。歷史上最重要一

        中國新聞周刊 2017年45期2018-01-04

      • 唐朝時的一次“詩詞大會”
        詩交卷。當看到宋之問的《龍門應(yīng)制》時,武則天大喜,贊不絕口,認為“文理兼美”,并大聲朗讀給群臣聽,大家聽后“左右莫不稱善”。宋之問的這首詩共42句,記述了武則天訪問龍門佛教寺院建筑群的事,文辭華麗優(yōu)美,特別是詩中最后幾句:“先王定界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nóng)扈春?!彼盐鋭t天游山玩水寫成是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并對她大唱贊歌,文采飛揚。接著,武則天命令上官婉兒,將錦袍從東方虬手中收回,賞賜給宋之問。宋之問聞言,立即跪拜,遂接過錦袍?!跋?/div>

        小學(xué)教學(xué)研究 2017年36期2018-01-02

      • 宋之問們的惡
        詩人“泛濫”,宋之問似乎也就是一枚被群星湮滅的小星星。不過,能和沈佺期并稱為“沈宋”,也不是浪得虛名,其詩自有他獨到之處。例如那首《渡漢江》:“嶺外音書絕,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卑延巫託w家忐忑不安的心情寫得真是惟妙惟肖。孰料,就是如此精于刻畫游子歸鄉(xiāng)的詩人,竟是個劣跡斑斑的人!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曾寫過一首《代白頭翁》,詩中有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特別喜歡——詩人自然都喜歡好句子,他們有人追求佳句甚至達到“吟安一個字,

        領(lǐng)導(dǎo)文萃 2017年16期2017-08-26

      • 唐朝時的一次“詩詞大會”
        詩交卷。當看到宋之問的《龍門應(yīng)制》時,武則天大喜,贊不絕口,認為“文理兼美”,并大聲朗讀給群臣聽,大家聽后“左右莫不稱善”。宋之問的這首詩共42句,記述了武則天訪問龍門佛教寺院建筑群的事,文辭華麗優(yōu)美,特別是詩中最后幾句:“先王定界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nóng)扈春。”他把武則天游山玩水寫成是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并對她大唱贊歌,文采飛揚。接著,武則天命令上官婉兒,將錦袍從東方虬手中收回,賞賜給宋之問。宋之問聞言,立即跪拜,遂接過錦袍?!跋?/div>

        時代青年(上半月) 2017年7期2017-07-24

      • 駱賓王巧助宋之問
        唐代詩人宋之問,字延清,名少連,曾在唐高宗時官至考功員外郎,在唐中宗時被選為修文館學(xué)士。他雖然在朝為官,曾先后諂事張易之、武三思和太平公主,政聲不佳,并還因此被貶謫,但詩卻極有名,其詩作辭藻華麗,應(yīng)對精密,對唐代律詩的形成起過一定影響,與當時的詩人沈佺期被并稱為“沈宋”。他曾陪唐中宗游薦福寺、昆明池及陪太平公主游南莊,所寫的詩在當時群僚中都被推為冠首。有一次,武則天游龍門,讓群臣賦詩,當時東方虬寫得最快,詩很快就寫好了,武后馬上將錦袍賞賜給了他,但接著宋之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7年22期2017-06-23

      • 真有因為要奪一首詩而殺人的嗎?
        張秀陽宋之問,字延淸,汾州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改西河縣,今汾陽市)人,其人并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xiāng)閭,矢志于學(xué),交友重義,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xué),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武則天大權(quán)在握后,由于宋之問經(jīng)常寫一些歌功頌德的詩逗得武則天眉開眼笑,因此得以任用。宋之問曾被任命為尚方監(jiān)丞,負責(zé)管理各工種的制造、供應(yīng)、生產(chǎn)等政務(wù),不久又進入奉宸院,擔(dān)任左奉宸內(nèi)供奉的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guān)注 2017年6期2017-06-22

      • 名利的正與負
        有一個舅舅名叫宋之問,是劉希夷的詩歌啟蒙老師。宋之問的詩作在當時也頗有一些名氣,不過他總覺得自己缺少真正的好作品讓人永遠記住,常為此煩惱。永隆元年,29歲的劉希夷寫了一首名叫《代悲白頭翁》的詩,他自己覺得非常滿意,就去舅舅家中請求指點,當宋之問念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不禁拍案叫絕,忙問此詩可曾給他人看過,劉希夷告訴他剛剛寫完,還不曾給別人看過。宋之向便說:“這兩句著實令人喜愛,若他人不曾看過,讓與我吧!”劉希夷當然不舍得,婉言拒絕了。當晚

        作文周刊(綜合版) 2016年42期2017-06-01

      • “年年歲歲花相似”背后的命案
        得著寵。他就是宋之問,人們熟悉的詩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便是他的手筆。宋之問因詩殺人的故事,記錄在唐人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中。實際上,此事尚存疑問。唐劉肅的《大唐新語》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提到宋之問“殺甥奪詩”的文獻,但也只是說“或云宋之問窒之”,并不肯定。后世將宋之問釘在“因詩殺人”的恥辱柱上,也不排除是一個“以訛傳訛”的錯誤。

        文史博覽·文史 2017年5期2017-05-20

      • 渡漢江
        ◎〔唐〕宋之問渡漢江◎〔唐〕宋之問嶺外②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③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④?!咀?釋】①漢江: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從今陜西省流入湖北。②嶺外:這里是指嶺南,今廣東一帶。③歷:經(jīng)過。④來人:迎面而來的人。【翻 譯】我被貶謫在荒蕪的嶺南,和家里的親人音訊隔絕。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冬去春往,終于到了回家的時候,渡過這條漢水,就可以見到親人了??墒牵浇枢l(xiāng),越是心潮澎湃、驚慌膽怯,眼看迎面而來的是同鄉(xiāng)之人,都不敢上前打聽一聲。【賞 析】唐中宗年間,宋

        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中年級) 2017年5期2017-02-17

      • “年年歲歲花相似”背后的命案
        得著寵。他就是宋之問,人們熟悉的詩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便是他的手筆。宋之問因詩殺人的故事,記錄在唐人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中。實際上,此事尚存疑問。唐劉肅的《大唐新語》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提到宋之問“殺甥奪詩”的文獻,但也只是說“或云宋之問窒之”,并不肯定。后世將宋之問釘在“因詩殺人”的恥辱柱上,也不排除是一個“以訛傳訛”的錯誤。(責(zé)任編輯:葉筱)(郵箱:wind.0116@163.com)

        文史博覽 2017年5期2017-01-27

      • 渡漢江
        漢 江①【唐】宋之問嶺外②音書③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④。注釋:①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jīng)湖北流入長江。②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③書:信。④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譯文: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jīng)歷一個新春。越走近故鄉(xiāng)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淺析:宋之問一生曾經(jīng)歷兩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嶺南,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第二年便逃歸洛陽。。這

        小學(xué)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2016年11期2017-01-18

      • 鬢發(fā)成素,丹心作灰
        問來人?!啤?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宋之問《渡漢江》詩從南朝的只求四聲到唐朝的平仄工整,離不開一個唐朝士子精益求精的研練,這位唐朝士子即是生于初唐時節(jié)的宋之問宋之問于唐詩聲律的發(fā)展不可謂無功,然而這位有功之臣卻未能如他所生活的時代那樣為后世所知。他的人生是歷史舞臺上演的一出四幕悲劇,故事結(jié)束,大幕落下,他的苦楚、名聲、功勛就一起淹沒在浩浩湯湯的紅塵阡陌中。像被風(fēng)吹皺的一池春水,水上浮萍時聚時散,時沉?xí)r浮,一支船槳劃過,揉碎了春水,迷離了辭章,再尋不得半點痕跡。讀宋之問的《渡漢

        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6年8期2016-08-15

      • 爭名與逃名
        恥的是唐代文人宋之問宋之問小劉希夷五歲,是劉希夷的老舅。二人皆在唐高宗時,考中進士。劉希夷才華橫溢,落拓不羈。他在作《代悲白頭翁》時,最初寫有“今年花開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反復(fù)推敲后,改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因乃舅宋之問也是詩人,劉希夷便將新作拿給他觀看。宋之問看后拍案叫絕,便問劉希夷此詩是否有給別人過目。得知別人尚未過目后,宋之問竟請求劉希夷將這首詩作送給他。視詩如命的劉希夷堅決不允。爭執(zhí)許久后,為了脫身,劉希夷才勉強答應(yīng)下來。宋

        作文·初中版 2016年5期2016-05-28

      • 詩品與人品
        竹初唐時的詩人宋之問是個公認的才子,他的一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讓所有思鄉(xiāng)詩都黯然失色;他的一首《度大庾嶺》,“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被譽為“示后進以準”的佳作。不僅有佳句在手,他還奪得過兩次皇家詩歌大賽第一名。第一次是在武則天朝。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春天,武則天駕臨洛陽龍門香山寺,忽然來了興致,命隨侍的大臣們即興賦詩,還拿出一件錦袍,宣布說:“誰的詩先寫成,這件錦袍就賞賜給誰。”侍臣們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工夫,左史東方虬就第一個交卷了,是一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6年5期2016-05-10

      • 詩體與國體 ——唐詩筆記之二
        要:沈佺期和宋之問因在詩體聲韻上的貢獻而并稱“沈宋”,他們有意糾正詩中的聲病,他們的詩歌都嚴整漂亮。但是,他們縱然為詩體完善做出再大的貢獻,也依然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皇家所關(guān)心的是政體、國體,而不是詩的聲韻格律。關(guān)鍵詞:沈佺期宋之問聲韻格律在唐代詩人中,如果不是與沈佺期在詩體聲韻上的貢獻而并稱為“沈宋”,宋之問的詩史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不過,客觀地講,宋之問雖然不是大詩人,但他到底還是有好詩的,不應(yīng)忽視。宋之問善寫孤獨情懷,他的《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

        名作欣賞 2016年13期2016-03-13

      • 最早的情詩發(fā)源地
        杜甫、白居易、宋之問、岑參、李賀、元德秀等人都經(jīng)常往來陸渾或者在陸渾長期定居,留下許多與陸渾有關(guān)的詩作,而其中猶以宋之問在嵩縣居住最久,留下詩作最多。但奇怪的是,嵩縣明清的地方志中,把大小詩人及寫嵩縣的詩都寫上了,卻一句也不提大詩人宋之問。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宋之問這個人,詩雖然寫得很好,很閑適,很飄逸,但是人品卻很差,可以說劣跡斑斑。宋之問有一個外甥名叫劉希夷,與宋之問年齡相仿,中過進士但無心仕途,也是一位詩人。有一次,劉希夷寫了一首題為《代悲白頭翁

        時代報告 2016年2期2016-03-02

      • 爭名與逃名
        恥的是唐代文人宋之問宋之問小劉希夷五歲,是劉希夷的老舅。二人皆在唐高宗時,考中進士。劉希夷才華橫溢,落拓不羈。他在作《代悲白頭翁》時,最初寫有“今年花開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反復(fù)推敲后,改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因乃舅宋之問也是詩人,劉希夷便將新作拿給他觀看。宋之問看后拍案叫絕,便問劉希夷此詩是否有給別人過目。得知別人尚未過目后,宋之問竟請求劉希夷將這首詩作送給他。視詩如命的劉希夷堅決不允。爭執(zhí)許久后,為了脫身,劉希夷才勉強答應(yīng)下來。宋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期2016-02-12

      • 宋之問詩歌在初唐詩壇上的創(chuàng)新意義
        121000?宋之問詩歌在初唐詩壇上的創(chuàng)新意義姜琦雪*渤海大學(xué)文學(xué)院,遼寧錦州121000摘要:宋之問是初唐時期一位詩人,雖然其詩詞寫作創(chuàng)新且文筆飛揚,但是并沒有被大多數(shù)的人所熟知,小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唐詩300首,也對李白等詩人很熟悉,但是很少人會去背誦宋之問的佳作,但是他的作用仍舊不可忽略,他對律詩的定位以及創(chuàng)新在詩歌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有時候會忽視那些有著改變局勢的決定性人物,因此本文就著重對宋之問的生平以及其詩歌在初唐詩壇上的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2016-02-06

      • 古人之“才”
        ”?!缎绿茣?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宋之問傳》載,武則天曾游洛陽龍門,下詔令眾臣賦詩,先成者賞賜錦袍。左史東方虬詩先成,武則天以錦袍賜之。未幾,宋之問詩亦成,武則天吟賞不止,以為宋之問詩高于東方虬,令人將錦袍從東方虬手中奪回賞與宋之問。后人因以“奪錦才”喻指才識超群之士。 稱贊女才子則有“掃眉才”。掃眉,即婦女畫眉毛。唐代才女薛濤以其出眾的才華和美貌,以及與當時文人騷客的詩書唱和、情意纏綿,成為當時卓有成就的女詩人,被稱為掃眉才子。唐人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掃眉才子知多少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 2015年15期2015-12-17

      • “近鄉(xiāng)情更怯”的幾種理解
        :《渡漢江》是宋之問從瀧州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時所寫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便深入地刻畫了詩人久別還鄉(xiāng),即將到家時激動而又復(fù)雜的心情,其中“近鄉(xiāng)情更怯”一句廣為傳唱。本文分析“近鄉(xiāng)情更怯”,得出其可能包含的四種情感。關(guān)鍵詞:《渡漢江》 宋之問 近鄉(xiāng)情怯《渡漢江》是初唐知名詩人宋之問的佳作,作于詩人自流放地瀧洲(今廣東羅定東)逃歸故鄉(xiāng)途中。全詩共二十字:“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泵鑼懥俗髡唠x家被貶到五嶺之外,在那兒度過了冬季和春季。由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15年9期2015-11-06

      • 爭名與逃名
        恥的是唐代文人宋之問。宋之問小劉希夷五歲,是劉希夷的老舅。二人皆在唐高宗時,考中進士。劉希夷才華橫溢,落拓不羈。他在作《代悲白頭翁》時,最初寫有“今年花開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反復(fù)推敲后,改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因乃舅宋之問也是詩人,劉希夷便將新作拿給他觀看。宋之問看后拍案叫絕,便問劉希夷此詩是否給別人過目。得知別人尚未過目后,宋之問竟請求劉希夷將這首詩作送給他。視詩如命的劉希夷堅決不允。爭執(zhí)許久后,為了脫身,劉希夷才勉強答應(yīng)下來。宋之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5年10期2015-10-22

      • 宋之問:為老不尊,何處可容
        巧 風(fēng)骨 底線宋之問是唐代詩人,那兩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看來人”寫得誠摯深切,家喻戶曉。他和外甥劉希夷在上元二年雙雙進士及第,成就一段佳話。許多人不知道唐詩中“洛陽城中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但一定知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它們出自同一首詩《代悲白頭翁》,作者就是劉希夷。誰都不曾想到,這兩句感傷纏綿膾炙人口的詩最終成了作者的讖語。唐高宗乾封年間,武則天網(wǎng)羅天下才俊入翰林院待詔。劉祎之、元萬頃、崔融等個個才情兼?zhèn)淝矣駱渑R風(fēng),深得武后賞識和重用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12期2015-08-21

      • “近鄉(xiāng)情更怯”的幾種理解
        云《渡漢江》是宋之問從瀧州貶所逃歸,途經(jīng)漢江時所寫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便深入地刻畫了詩人久別還鄉(xiāng),即將到家時激動而又復(fù)雜的心情,其中“近鄉(xiāng)情更怯”一句廣為傳唱。本文分析“近鄉(xiāng)情更怯”,得出其可能包含的四種情感?!抖蓾h江》 宋之問 近鄉(xiāng)情怯《渡漢江》是初唐知名詩人宋之問的佳作,作于詩人自流放地瀧洲(今廣東羅定東)逃歸故鄉(xiāng)途中。全詩共二十字:“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泵鑼懥俗髡唠x家被貶到五嶺之外,在那兒度過了冬季和春季。由于交通不

        現(xiàn)代語文 2015年25期2015-08-15

      • 宋之問,情詩寫給武則天
        ,出自唐初詩人宋之問。字句寫得很有才華,人生志向從中看也相當高潔,可宋之問這個人,卻引起了世人的質(zhì)疑,因為他作為詩人的才學(xué)不假,但一生所為卻為人們所不齒,千百年來都飽受詬病。宋之問的門第并不顯赫,但他有一個相當發(fā)奮的父親。據(jù)史書記載,他的父親宋令文經(jīng)過一番卓絕的努力,練得一手好書法,寫得一手好文章,還有一身好武藝,世稱“三絕”。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也都勤奮好學(xué),結(jié)果各得父之一絕:宋之問專攻文詞,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文學(xué)才華對宋之問來說

        環(huán)球人物 2015年9期2015-07-14

      • 狂人狂語
        死前,著名詩人宋之問等人探望他,眼看眼淚就要掉下來了,杜審言卻說:“由于我的存在,令你們難有出頭之日的狀況終于快要結(jié)束了,你們應(yīng)該高興才是。我最感遺憾的是,不見有文才能夠接替我的人?!蔽野底源?,宋之問得有想要抽他的沖動,誰知宋之問反倒經(jīng)常懷念起這個“老頑童”。杜甫的血脈也承襲了祖父的驕狂。他客居成都期間,酒后失態(tài),挑釁曾給予他很大生活幫助的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譏嘲嚴武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依靠祖蔭,結(jié)果差點招致殺身之禍??磥?,狂也是一個博弈的問題,對狹隘者展

        中國新聞周刊 2015年9期2015-04-14

      • 唱和詩與宋之問芻議
        唱和詩的頂峰。宋之問作為武周朝“珠英學(xué)士”和中宗朝的“修文館學(xué)士”都是道地的宮廷詩人。曾應(yīng)武后和中宗詔,作了許多應(yīng)制詩或奉和應(yīng)制詩。有“奪錦袍”和昆明池應(yīng)制等宮廷賽詩奪冠的經(jīng)歷。在中宗宮廷唱和的高峰期,宋之問此一時期在宮廷唱和中更是屢屢出奇制勝,冠絕群倫。為他贏得極大聲譽。斯蒂芬· 歐文在談及關(guān)于中宗幸太平公主莊園的一組群臣唱和詩時就從宋之問的應(yīng)制詩見出個性特色。指出:“ 宋之問的詩表現(xiàn)了更多的精巧”,“詩人正在進行真正的競爭,拒絕在無個性特征的規(guī)范中喪失

        黃河 2014年5期2014-11-18

      • 宋之問桂州山水詩略論
        510091]宋之問桂州山水詩略論⊙尹逸如[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人文系, 廣州 510091]宋之問是初唐著名詩人,流貶欽州時,在桂林創(chuàng)作了一批山水詩。這些山水詩用近體詩的形式美表現(xiàn)了山水的自然美,將清微淡遠的審美追求與桂林山水的自然契合,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shù)特色,從而為盛唐山水詩的繁榮做出了可貴的貢獻。初唐 宋之問 桂州 山水詩山水詩源于《詩經(jīng)》、楚辭,東晉的謝靈運、謝眺等人以其不凡的學(xué)識與才氣,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詩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而沈期

        名作欣賞 2014年30期2014-07-14

      • 劉希夷與宋之問
        亦為上元進士的宋之問知曉,艷羨之余,竟要外甥將那一組佳句讓給自己,遭斷然拒絕。宋之問惱羞成怒,仗著財大氣粗,派人將劉希夷綁架了去,再用土囊將他活活壓死。劉希夷初得此組佳句,得意之時曾自言恐會帶來禍患,不料竟一語成讖,果然因此丟了性命。時約在儀鳳三年(678年),他年僅二十九歲。宋之問在武后、中宗兩朝靠諂媚張易之和太平公主而得寵幸,官至考功員外郎。其個人操守更是委瑣陰鷙。不過,他為文卻富麗華靡,律詩與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睿宗重掌政權(quán)后,宋之問遭貶逐欽州

        文史雜志 2014年2期2014-02-28

      • 《古今圖書集成》一錯三百年
        了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也去侍宴和詩的妄言,接下來就有四種大型資料工具書都沿襲其謬,一直流傳至今,無人揭出,實堪書界一大奇觀。這些書有1982年和 1992年同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唐詩〉外編》與《〈全唐詩〉補編》、1989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詩詞地名辭典》、1993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歷代帝王詩詞鑒賞辭典》,都沿襲說有宋之問去石淙侍宴和詩的錯誤。完全可以肯定的是,這四種書的錯誤都是據(jù)《古今圖書集成》的記載而出現(xiàn)的,只是有的明確指出來了,有的未

        河北科技圖苑 2012年2期2012-04-13

      • 疑案權(quán)作佳話看 ——宋之問、駱賓王與《靈隱寺》詩芻議
        作佳話看 ——宋之問、駱賓王與《靈隱寺》詩芻議/[山西]蔡潤田初唐詩人宋之問與駱賓王的詩作中有兩首詩在各自某些詩集中互見。其一為《陪潤州薛司功丹徒桂明府游招隱寺》,其二為《靈隱寺》。前者最早見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修纂的《全唐詩》,陳熙晉《洛臨海集箋注》據(jù)以補入,非駱氏集原有。而其他一些詩集或史志,如《嘉定鎮(zhèn)江志》《瀛奎律髓》《詩淵》諸書多署名宋之問。于此前人似無多歧義。而于后者,即《靈隱寺》詩,則頗多歧異說法。有趣的是還由此演繹出一段文壇佳話。先來看

        名作欣賞 2011年4期2011-08-15

      • “悲歡之情,在于人心”——宋之問三首寒食詩解讀
        生命新的色彩。宋之問為初唐武后時期詩人?!叭豕谥壬莆逖栽?,當時無能出其右者?!雹傥浜笤奂撼假x詩,宋之問因詩先成,又寫得“文理兼美”,被武后賜予錦袍。由于依附武后寵臣張易之、張宗昌兄弟,武后死后曾三次遭貶,最后被賜死貶所。宋之問的詩歌既沿襲了南朝詩歌的綺靡風(fēng)格,又有著清新自然、“屬對精密”之特點。后期遭貶之后的詩歌則更是全方位地反映羈旅生活的痛苦,思鄉(xiāng)懷土的情懷,蘊含了對多災(zāi)多難人生的深層感慨。本文主要就其三首寒食詩作簡要的分析。寒食陸渾別業(yè)洛陽城

        名作欣賞 2010年9期2010-08-15

      • 駱賓王借詩還魂
        顧 農(nóng)初唐詩人宋之問有一首著名的《靈隱寺》,詩云:鷲嶺郁岹蟯,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這首詩在宋之間的作品中本來并不算非常優(yōu)秀,卻特別有名,因為這里有一個奇怪的故事——據(jù)說其中最為秀出的兩句是老一輩著名詩人駱賓王替他寫的。宋之問接受了這兩句饋贈,于是得以順利成篇。孟綮《本事詩·征異》載:宋考功以事累貶黜,后放還。至江南,游靈隱

        博覽群書 2009年10期2009-11-10

      • 廣西傳奇
        閱覽罷。欽州:宋之問詩跡和足跡之謎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秋,著名的“國家級”詩人宋之問被流放欽州,途經(jīng)粵北大庾嶺時,他蒼茫四顧,見景生情,便在驛館墻上題詩一首:“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fù)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陽月就是農(nóng)歷十月。滿眼天高云淡,據(jù)傳說,南飛的大雁到南嶺都要轉(zhuǎn)頭回鄉(xiāng)的。如今我也被趕到這里來了,這輩子還能回去嗎?算了,走吧,到明天早上想回望故鄉(xiāng),就只能見到這嶺上的梅花……此詩深情婉約,

        三月三 2009年3期2009-03-30

      • 一聲嘆息宋之問
        彥卿壹每次看到宋之問,我總在想,生在大唐、舞文弄墨,對宋之問來說到底是幸事還是悲哀?大唐因詩聞名,被后世譽為“詩唐”。詩人是大唐帝國的驕子,做一個詩人,特別是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應(yīng)該是那個年代的最好選擇。但對宋之問來說,就有些勉為其難了。生于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的宋之問,并沒有顯赫的門第家世。最大的遺產(chǎn)可能就是父親身上世稱“三絕”的“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協(xié)勤奮好學(xué),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

        百家講壇 2008年1期2008-03-10

      大厂| 纳雍县| 吴川市| 永泰县| 隆昌县| 乐陵市| 高邑县| 宁夏| 镇康县| 大宁县| 济宁市| 克山县| 高尔夫| 博兴县| 延津县| 淮安市| 岫岩| 弥勒县| 武冈市| 曲靖市| 巴南区| 巴林左旗| 虎林市| 泽普县| 南川市| 湘阴县| 聂荣县| 广丰县| 新绛县| 雅江县| 观塘区| 棋牌| 苏州市| 同仁县| 贵州省| 南投县| 石柱| 汾阳市| 民和| 改则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