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娟 王偉玲
近年來,我科已廣泛開展靜脈留置針的使用,自2008年 3月至 2010年 3月收治患者的平均年齡 71歲,行靜脈留置針穿刺 687例?,F(xiàn)將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yīng)用及護理體會淺談如下。
行靜脈留置針穿刺的 687例患者穿刺成功 673例,由于技術(shù)水平導(dǎo)致穿刺失敗 5例,血管原因?qū)е麓┐淌?7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導(dǎo)致穿刺失敗 2例。留置成功 675例,因?qū)Ч芏氯吾?3例,因液體外滲拔針 5例,因靜脈炎拔針 1例,因活動時不慎將留置針帶出血管外 3例。留置時間 1~2天 12例,3天 675例。外周靜脈損傷并發(fā)癥下降了 70%。
2.1 心理護理 首先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認真做好入院介紹和健康宣教,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問題。適當運用觸摸技巧使老人放松,采取請家屬共同參與的方法,及時給予患者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針對老年人不同的心理問題及對相關(guān)知識的認知程度,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dǎo),不斷提高認知功能,使其獲得安全感、滿足感,盡早解除患者緊張、焦慮、恐懼、悲觀情緒[1]。
2.2 評估 正確的評估是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關(guān)鍵的第一步,穿刺前評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和心理的穩(wěn)定性。評估局部皮膚和血管情況,根據(jù)患者病情、身體狀況、機體的營養(yǎng)、靜脈情況及所用藥物性質(zhì)選擇適宜的注射部位及血管。一般宜選擇相對粗、直、有彈性、不易滑動、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guān)節(jié)、易于固定的血管。通常選用四肢淺靜脈進行穿刺,應(yīng)盡量避免選擇下肢靜脈,尤其是長期臥床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高的老年人,否則容易造成靜脈血栓性血栓、肺栓塞形成。避免在硬結(jié)、炎癥和不完整的皮膚上穿刺,應(yīng)盡量從遠心端靜脈開始,逐漸向近心端使用,以保護血管。
2.3 選擇合適的靜脈留置針 根據(jù)靜脈情況和藥物性質(zhì)選擇適宜的靜脈留置針。我院使用的是威海潔瑞醫(yī)用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次性靜脈留置針。通常選用 22G和 24G兩種型號。使用前仔細檢查靜脈留置針的型號、有效期、包裝有無破損、漏氣、與針芯是否粘連、針管邊緣是否粗糙、針管是否完整、有無斷裂、針頭斜面應(yīng)銳利無鉤。
2.4 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 根據(jù)老年人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特點,采取不同對策。①在近心端扎好止血帶。②老年人皮膚皺褶增多,污物容易沉積在皮膚皺褶里,其消毒面積應(yīng)大于一般人,通常消毒面積大于 8cm×8cm,待干。③再次檢查靜脈留置針,旋轉(zhuǎn)松動外套管,左手繃緊穿刺點遠端皮膚使靜脈固定,右手拇指與示指握住留置針的回血腔兩側(cè),穩(wěn)定穿刺手勢。與皮膚成 15°~30°進針刺入皮膚,進入血管時根據(jù)血管的特點決定穿刺角度和力度。管壁厚、硬、易滾動者,角度相對大一些,但不超過 40°為宜,這樣針尖銳利部分充分接觸血管壁,使?jié)L動的血管不易滑脫,對淺表脆性較大的血管要保持低角度、小力度進針,以防穿破血管,使穿刺失敗。見回血后,減低穿刺角度,將穿刺針沿靜脈走向推進少許,以保證針管也在靜脈內(nèi)。左手拇指與食指握住針芯,將針芯向后緩慢抽出,同時,右手將針管的 2/3送入靜脈內(nèi),保留 1/3在血管外,防止針管從根部折斷。用無菌透明貼膜以靜脈穿刺點為中心,對留置針管作密閉式固定。三通、肝素帽要留在透明貼膜外,以便輸液器針頭的反復(fù)穿刺。記錄穿刺日期、開始時間及穿刺者姓名。
2.5 脈沖式封管 根據(jù)病情選擇合適的封管液:①常選用稀釋肝素鈉生理鹽水溶液(每毫升生理鹽水含 10~100u肝素鈉),用量 3~5ml,能有效地防止靜脈血栓形成,抗凝作用可持續(xù) 12小時以上[2]。②生理鹽水,用于對肝素鈉有禁忌的患者,用量為 10~20ml,停止輸液后需每隔 8小時封管一次,輸液完畢,拔出輸液器針頭之前脈沖式封管,每推注 0.2m l暫停 1秒,再推注 0.2m l,邊退針頭邊推封管液,如此反復(fù)進行直至針頭完全退出,確保留置管內(nèi)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血液或藥液。在退出針頭之前快速將活塞夾閉在留置針與連接管交界處。
2.6 留置時間 老年人機體抵抗力差,真皮彈性減弱,皮下脂肪減少,皮膚變薄,血管脆性大、彈性差,產(chǎn)生靜脈損傷的并發(fā)癥較多。根據(jù)老年人的特點,使用留置針的患者留置時間,以不超過 72小時為佳。
留置針使用過程中應(yīng)告知患者留置肢體不能負重、過度下垂和劇烈活動。護士要掌握藥物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對老年患者用藥劑量的限制,嚴格控制滴速。床邊交接班,做到重點巡視,注意觀察穿刺點周圍皮膚有無發(fā)白、發(fā)紅、疼痛、腫脹、有無滲液、滲血,沿血管走向有無條索改變或血管變粗、硬結(jié)現(xiàn)象,輸入是否通暢,有無折管、脫管,各連接部位有無松脫,尤其是輸液器針頭刺入肝素帽處應(yīng)妥善固定,防止針頭滑出造成污染。觀察透明貼膜有無浮起、卷邊。如有異?;虿涣挤磻?yīng)及時處理。
老年患者血管彈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增加,靜脈留置針對靜脈刺激性小,硅膠軟管留置在血管內(nèi)易固定,減少了鋼針反復(fù)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減少了對淺表靜脈血管壁的損傷,大大減少了輸液意外感染發(fā)生的機率。靜脈留置針可使老年患者在整個輸液過程中感覺舒適,且能夠保持靜脈管道的持續(xù)通暢,在治療疾病,保證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靜脈留置針為一次性產(chǎn)品,對長期輸液的老年患者,即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發(fā)生。
老年患者應(yīng)用靜脈留置針應(yīng)有計劃的保護和合理使用靜脈,嚴格無菌操作,操作時動作輕柔,確保留置針固定嚴密、完好,密切觀察穿刺部位及其周圍的變化,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并告知患者適當活動留置肢體,促進靜脈回流[3]。
1 王桂英.老年患者外周靜脈損傷的觀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71.
2 楊曉霞,趙光紅.臨床管道護理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2(1):45-46.
3 李敬蕊,馮亞賓.老年人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及其影響因素觀察[J].山西醫(yī)學雜志,2009,38(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