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陳夢家詩歌的生命意識

      2010-08-15 00:51:43史玉輝
      棗莊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陳夢家上帝個體

      史玉輝

      (徐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作為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詩人,陳夢家的詩歌創(chuàng)作追求生命與自我的真實表現(xiàn),有著濃厚的生命意識,他的這種生命意識既有新月派詩人所慣有的對生命的追蹤、思考,亦有陳夢家個體文化背景、家世熏染、宗教信仰等等所影響的特定意味,從而使之呈現(xiàn)出不同于整個新月派群體的獨特別樣的生命底色。總體而言,他詩歌中的生命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其一,詩人觀照個體生命,在超越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自我,這成為詩人一種自覺的生命追求??梢哉f,道家精神與基督教情操使陳夢家執(zhí)著地追求返樸歸真的人生境界,并獲得心靈的安頓;其二,陳夢家的生命意識的重要構(gòu)成是死亡意識,它呈現(xiàn)出道家、基督教與儒家的死亡觀相融合的豐富的文化圖景,許多詩中既有對死亡的超越 (或歸于自然或歸于天國),又包含對死亡意義及死亡倫理性的價值詮釋;其三,時間意識映現(xiàn)著詩人的心靈境界,使他從線行性和周行性相融會的時間流程里感悟生命。然而,陳夢家的時間意識又是一種具有超越性和永恒性的時間意識。本文擬從以上三個方面考察陳夢家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生命意識,挖掘其蘊含在詩美中的精神質(zhì)素。

      一、發(fā)現(xiàn)自我與超越現(xiàn)實

      “我要把心象 /描在詩句上,像云在水里 /映現(xiàn)的影子”。陳夢家的詩無論是描繪自然圖景、還是展示歷史、現(xiàn)實社會畫卷,處處流露出對生命的無限熱愛與生命的自覺,這種自覺實質(zhì)是一種對現(xiàn)實超越之后的自我發(fā)現(xiàn),帶來的是詩人對個體生命的觀照和肯定。

      在詩的世界里,陳夢家探尋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詩人的生命化為一朵野花、一顆孤星、一粒沙……1929年 18歲的陳夢家發(fā)表了他的成名作《一朵野花》:“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fā)笑,/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他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币欢湫⌒〉囊盎ㄔ诨脑锕聠味肿栽诘亻_落,這“向著太陽發(fā)笑”的小生命,成為人個體存在價值的象征,表達詩人對生命存在的靜觀與深刻的獨有領悟,體現(xiàn)著詩人對人的本體即本真存在的追求?!耙盎ā币庀髶u曳著個體生命的自尊與莊嚴,存在之美令人心靈震顫。

      在詩人心中,個體孤單渺小但又自信強大?!拔沂巧衬?/細碎的它有每一粒的堅銳”,“你是大風,吹去吧,我縱是小草 /膽敢和大風對敵,你吹去我 /渺小的自傲,我是貧窮困苦的,/你吹不折我卑微中的強大。”(《陸離》)陳夢家追求自我,自覺承擔自我改造、自我拯救的責任。這種個體本位思想是對反個人、壓抑個人的傳統(tǒng)的否定,具有積極意義?!拔覑矍锾斓难阕?/終夜不知疲倦;/(像是囑咐,像是答應,)/一邊叫,一邊飛遠。//從來不問他的歌 /留在哪片云上?/只管唱過,只管飛揚,/黑的天,輕的翅膀?!?《雁子》)這首詩帶給我們詩人對個體生命內(nèi)在價值的思索與生命生存方式的自我選擇。

      自我主體意識的張揚,形成超越現(xiàn)實的強大力量。陳夢家正視他生活的時代,認識到世界是一個“缺陷”的契合。他關注生命、靈魂的沉靜狀態(tài),思索生命的終極意義:“生命原是點燃了不永明的火,/還要套上銅錢的枷,肉的迷陣,/我摔起兩條腿盲從那豆火的燈。//擠在命運的磨盤里再不敢作聲,/有誰挺出身子擋住掌磨的人?/黑層層的煙灰下無數(shù)雙的粗手,/榨出自己的血甘心釀別人的酒?!?《自己的歌》)陳夢家渴望在痛苦絕望中,“發(fā)現(xiàn)無牽與愉快,美 /與性靈的自在”(《陸離 》)他的詩有著強烈的超越現(xiàn)實的自由意識,這是一種超越現(xiàn)實中的種種束縛和負累,使精神得到解脫的生命意識?!斑@是一條往天上的路 /夾道兩行撐天的古樹;/煙樣的烏鴉在高天飛,/鐘聲幽幽向著北風追;/我要去,到那白云層里,/那兒是蒼空,不是平地?!?《雞鳴寺的野路》)。詩人強調(diào)主體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獨立和對自然人性的護持,這種超越現(xiàn)實的意識與道家的生命觀一脈相承。眾所周知,道家“力求擺脫一切現(xiàn)實的束縛,追求無待自由和人性的復歸?!盵1](P334)老子認為“嬰兒之未孩”是一個最淳樸無邪、最無拘無束的時期,處于一種與宇宙萬物渾然一體的自然狀態(tài)?!袄献幼非蟮氖且环N與人文之偽飾和束縛相反的天就自然的解脫狀態(tài)。”[1](P334)陳夢家同樣追求返樸歸真的境界,認為孩子有“透明的良善 ,碧青的真誠。”(《昧爽 》)“我想望那單純,無知,靜的混沌,/那里有天真,有不必笑的歡聲?!?《鴻蒙》)

      同時,陳夢家的祖輩信奉基督教,父親是神道書院的提調(diào) (院長)。陳夢家幼年時就受到宗教的熏染,《圣經(jīng)》故事和贊美詩引起了他對文學的愛好。在西方基督教看來上帝創(chuàng)造人與萬物,人性與物性都是神性的曲折反映。但亞當與夏娃違背上帝的旨意偷吃了智慧果,造成人性對神性的異化。所以人生的目標是贖回罪惡,向神性復歸本真的存在。陳夢家所追求的人性復歸帶有濃郁的基督教色彩:“他 (指耶穌)愛不潔的庸人,/可憐病人,喜歡我們孩子們,/他說進天堂的都要像我們;/他說一粒芥子能長成大樹,/嬰孩一點好心是良善的基礎,”(《昧爽》)?!吧系巯矚g人沉默的禱告,喜歡 /孩子們無希求的啼,無心的笑,/喜歡他自己不沾染的外衣 /是乳白的……”朱光潛先生曾指出哲學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導致中國游仙詩止于徘徊?!扒?、阮籍、李白諸人在中國詩人中是比較能抬頭向高遠處張望的,他們都曾經(jīng)向中國詩人所不常去的境界去探險,但是民族性的累太重,他們剛飛到半天空就落下地?!盵2](P72)陳夢家的宗教情操使他在沖突中尋出調(diào)和,并且具有堅持的努力,得以在理想世界求寄托,求安慰?!拔覀儖雰簜冊跊]有取名的日子,/他看見真正的上帝和上帝 /真正的天國,我信是乳白,或者 /不用乳白這名字的一個美地?!?《鴻蒙》)陳夢家詩中無窮止的“飛”體現(xiàn)了詩人的執(zhí)著:“我們?nèi)幸桓毖┌椎某岚?/在無止境的花園里飛過山崗,/飛過天上的云霞,和我們 /一起飛的,是比鴿子更靈的天使。”“不管時間的灰塵,如何嚴重 /我要飛的翅膀,祈禱的神力 /會給我們展飛在夢里夢外 /無邊際的飛,向天上飛去?!?《昧爽》)詩人對現(xiàn)實的超越具有堅持的努力并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安頓。“風啊,借給我你行飛的翅膀,/無色希微的羽翼,容我開張 /在萬里的穹蒼,靜靜與寂寥”(《秋風歌》)。陳夢家追求人類的和諧,追求信、望、愛理想的境界,“我要唱這歌,我的三根絲弦,/是信,望,愛合一諧和的宮商”(《陸離》)。

      二、超越死亡與死亡意義的詮釋

      陳夢家在超越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自我,追求個體生命的寧靜,同時,他的詩中充滿相當多的關于死亡的詠嘆。在這里,對死亡的描寫往往構(gòu)成對現(xiàn)實的另一種超越,成為那個時代的“苦悶的象征”。陳夢家在《悔與回》中寫到:“你衷心的責備好比一把尖刀 /割斷我臨死的一口氣,教我舒快的 /睡在我的墳墓里,不再睜開眼睛 /看到這太陽曬到的世界里 /永遠黑暗的戲,完不了的買賣?!痹娙烁惺艿浆F(xiàn)實的黑暗唱出死亡之歌。死亡意識折射出人類對把握自身命運的普遍渴望,是生命意識的核心。每一種主體意識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死亡意識也不例外。陳夢家詩中的死亡意識呈現(xiàn)豐富的文化圖景。

      陳夢家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死亡:“我貪圖的是永靜的國度,/在那里再也沒有嫉妒;/我坦然將末一口氣傾吐,/靜悄悄睡進荒野的泥土。//讓野草蔓長不留一條路,/無須遮蔽,我愛的是雨露;/莫要有碑石在墳邊刻留,/不生一枝花在我的墓頭。//不要有楊柳向著我招手,/鳥不須唱,清溪停了莫流,/野蟲不許笑出聲;我愛靜,/還有天上的云,云里的星。//我從此永久恬靜的安睡,/不用得紙灰亂在墓上飛;/再沒有人跡到我的孤墳,/在泥土里化成一堆骨粉?!?《葬歌》)這里沒有常人對死亡產(chǎn)生的勢所難免的傷感與痛苦,有的是一種死的自覺,“向死而在”使人掙脫各種世俗關系,獲得自由、獨立選擇的權(quán)力;有的是對于生死拘滯的一種超脫,死亡變得十分自然平淡,甚至是一種快樂。這首詩中的死亡被描寫為“恬靜的安睡”,這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莊子對死亡的超越態(tài)度。超越死生的界限,莊子把死亡看做人生全部過程的一環(huán),認為人們要順應自然,應時而生,應時而去。受道家影響,陳夢家認為人的個體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大化則是無限的存在。人的生命與自然之道同在,這是陳夢家對死亡的一種超越:歸于自然。《葬歌》里的死亡是生命的自覺,是重回自然,人與大地自然萬物融匯,這首詩體現(xiàn)詩人對死亡超然的態(tài)度——將死亡置之度外,追求一種安于自然造化的精神境界。

      陳夢家對死亡的另一種超越是歸于天國。在基督教文化中,人的生命由上帝賦予,生死也由上帝支配,人死后若能升天復活,便能進入到天國。死亡是投向上帝的懷抱,是對上帝的歸依。這在陳夢家的詩歌中有不少流露:“天上為你們造了美煥的樓臺?!?《古先耶穌告訴人》)人生有苦難,天國是幸福之所在?!澳莾菏墙鹱拥臈澚?嵌著珍寶,/地下鋪碧玉,星辰做窗口”,“上帝鎖住了死亡的倉庫,上帝 /不放開黑夜的幕帳,生命樹 /開著不老的鮮花,不散的奇香”(《昧爽》)。死亡是對罪孽和痛苦的解脫,是到達天國的必經(jīng)之路?!八?(耶穌)說肉身外 /我們更有應該得救的靈魂,/教病人,窮苦人,并我們的孩子們,/要準備好清心,投奔上帝的城。”“我曉得天使們的偏心,她好待 /我們孩子,好待在世好心的人,/接他們的靈魂上天,她有職分?!?《昧爽》)人來于上帝,死后又歸于上帝,“在最后下雪的禮拜六,你說 /你要回去了,在天上過圣日,/你知道自己的命數(shù),你的福分 /原在天上,地下五周年是寄身;”死亡令人與上帝的關系更為親近。死亡是一種回歸?!吧系蹛哿四?他要你先去,/留在世界上的,全是不成全的 /該多受罪的惡人,上帝的芻狗!”(《昧爽》)

      另外,儒家基于死亡倫理性的價值體認,沉淀為陳夢家的內(nèi)在文化心理。1932年 1月 29日,“一·二八”事變爆發(fā)的第二天,陳夢家參加了抗日作戰(zhàn)。詩人在戰(zhàn)亂頻仍中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愛國主義篇章?!对谔N藻濱的戰(zhàn)場上》寫士兵們勇敢沖鋒,子彈像蝗蟲一樣在泥地上跳,死去戰(zhàn)士的手緊握著手榴彈,像一支火把,“‘交給你,像火把接著火,我們盼望,/盼望你收回來我們生命的死亡!’/拳曲的手握緊炸彈向我們叫:/‘那兒去!那兒去!聽我們的警號!’/拳曲的手煊亮著一把一把火光 /在蘊藻濱的戰(zhàn)場上?!边@里,詩人從道德人格和真理追求方面詮釋死亡的意義。“那一片雪地豈不是一片墳場,/正有多少人在那兒掘,那兒葬;/‘忠勇向前,悲壯的死,偉大的愛心!’/這些墓碑上,可憐有光榮的血痕?!?《陸離 》)“也許他淹在河里 ,/也許死在床上;/現(xiàn)在他倒在這兒,/僵著,沒有人葬。//也許他就要腐爛,/也許被人忘掉 ; ——/但是他曾經(jīng)站起 ,/為著別人 ,死了?!?《一個兵的墓銘》)在生死問題上,儒家主張“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生和死被看作是仁義的載體。這些詩抒寫死亡的價值和倫理精神,體現(xiàn)著儒家文化的價值取向,也深深映射了陳夢家在別一種路徑上對生命的理解和觀照。

      三、超越時間與生命的感悟

      人從生到死,時間是生命的本質(zhì)。在陳夢家的心目中,時間流程的線行性和周行性、有限性和無限性是融會貫通的,他常常從時間的體驗中生發(fā)出對生命形而上的思索。

      首先,陳夢家在時間的流逝中感悟生命。時間不斷導致衰敗:“也有過榮華,也曾豪壯 /,衰了,他深受多少風霜?/……但他壯嚴依舊像秋天/一柱靜穆蒼老的山尖?!?《白俄老人》)時間會迅速帶來死亡:“細數(shù)轉(zhuǎn)過的十二個月亮,/在幸運的輪上變了模樣。//時光緊湊的飛像一只鳥,/從翅膀下透出一串冷笑。//我把心坎里的火壓住灰,/奔馳的妄想堵一道堡壘。//也許下一回月亮的底下,/野草蓋黃土做了我的家?!?《無題》)這些詩形象地描繪詩人的時間感受:川流不止,一去不復返,這是線行性時間的流動性、延綿性。時間是無止境的,而人占有的時間是極為短暫的,并且是一次性的。這樣看來,個體生命有限的痛苦,就在于時間。陳夢家詩中個體生命存在的時間性限制似乎凝聚著儒家的無奈,流露淡淡的憂患意識,但“山”、“家”這些意象消解人們對于時間感的焦迫情緒,使人心靈得到了慰藉。陳夢家欣然接受萬物的流逝、變化和不斷生成?!拔覑垡蝗θ︿鰷u/吐出晚霞的紅笑,/白帆悄悄的飄過,/小灰鳥宛轉(zhuǎn)的叫,//我愿是一支小草,/攀上孤島的石巖,/有一天我會枯掉,/江潮載了我過海?!?《焦山》)柔麗清爽的詩句,令人舒快的感悟,飄逸著道家的泰然。任自然而獲得曠達,陳夢家以返歸自然的態(tài)度對待有限的人生,渴望與物合一,將個體生命匯入了無限的宇宙,讓人深刻體會生命的自由、歡樂和詩意。詩人在順應自然而然的時間進程的同時獲得了“物我同一”的時間的超越。

      其次,在瞬間中體會生命?!笆碌囊雇?天像一只眼睛,/孤雁,是她的眉毛;/從天上掉下一顆眼淚,是流星/沉在大海里——一息翻花的泡。//那一瞬間的消失,我只覺得 /一閃,還給了深藍;/生命給我的贊美受著驚駭,/像有著聲息摸索我的窗檻?!?《十月之夜》)陳夢家對時間的瞬間有敏銳的感受?!笆辉碌牧餍?掉下來,有人指著天嘆息;/但那星自己只等著命運;/不想到下一刻的安排 /這不可捉摸輕快的根由。/盡光明在最后一閃里帶著 /驕傲飛奔,不去問消逝 /在哪一個滅亡,不可再現(xiàn)的 /時候。有著信心夢想 /那一刻解脫的放縱,光榮 /只在心上發(fā)亮,不去知道 /自己變了沙石,這死亡 /啟示生命變異的開端 ,——/誰說一剎那不就是永久 ?”(《再看見你》)“剎那”這一概念來自印度佛教,是指極短的時間間隔,也可指時間的最小單位。佛禪和老莊思想使陳夢家的時間意識由瞬間轉(zhuǎn)為永恒,“要太陽光照到 /我瓦上的三寸草,/要一年四季 /雨順風調(diào) //讓那根旗桿 /倒在敗墻上睡覺,/讓爬山虎爬在 /它背上,一條,一條 ……//我想在百衲衣上 /捉虱子,曬太陽;/我是菩薩的前身,/這輩子當了和尚。”(《小廟春景》)“瞬間永恒”的時間解脫使詩人超越了短暫的有限的時間而獲得了生命的自由。

      再次,陳夢家將現(xiàn)實與歷史、未來融合為一體。過去、現(xiàn)在、未來是人們最熟悉的時間經(jīng)驗,三者的交替更迭,顯示了時間的持續(xù)和流逝。時間進程有往復循環(huán),周而復始的特點。陳夢家沒有停滯在事物或個人存在的有限性,而是從流變的宇宙整體觀物、觀人,這是一種周行性時間觀。一方面,人類生命生生不已,“人們只有以人類總體的無限性時間意識朗照個體的無限性時間意識,個體生命存在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歷史感和使命感?!盵3](P35)存在的歷史性是中國詩人潛意識中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也成為陳夢家詩的精神潛流。如“浩浩的黃河永遠不會止歇的,/它有我們父親的英勇,母親的仁慈;/奔泛如像火焰,靜流時像睡息,/它有我們父親的威嚴,母親的溫宜。/五千年來它這古老的聲音總在提問:/可忘了你們父親的雄心,母親的容忍?”(《黃河謠》)“我登泰山的絕頂呼喊長風,/要它帶回來古代人曾經(jīng)的足響”。(《登山》)另一方面,陳夢家的時間意識中未來是充滿希望、充滿期待的。未來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能動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如“我要真心等黑夜走完路,/等大黑,等第一聲的雄雞啼,/在沒落的黑夜前,我要看見 /更新鮮華麗,明日的太陽!”(《陸離 》)“荒蕪的適園 /盡管好,蔓草古樹,濃密的迷霧,/但是我的心要著新鮮,要著亮”(《秋旅 》)等等。

      宗白華先生曾指出:“藝術(shù)為生命的表現(xiàn),藝術(shù)家用以來表現(xiàn)生命,而給予欣賞家以生命的印象。”[4](P106)陳夢家的詩正是詩人生命與自我的真實表現(xiàn),輕活靈巧、樸質(zhì)無華的語言訴說著詩人對生命的深層體驗:自覺觀照個體生命,超越現(xiàn)實獲得心靈的安頓;超越死亡、詮釋死亡的價值;超越時間,將個體生命匯入了無限的宇宙??傊?陳夢家的詩具有一種無上內(nèi)涵的聰慧和深永的生命感悟,洋溢著生命的自由與詩意,讀來令人久久流連于神妙的生命底蘊。

      [1]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朱光潛.詩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3]彭公亮.存在的超越:審美無限性時間意識的生成[J].理論月刊,2002,(11).

      [4]宗白華.藝術(shù)學[A].宗白華講稿[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陳夢家上帝個體
      陳夢家與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緣
      中國收藏(2021年10期)2021-10-14 09:49:43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120秒的“上帝”
      雁子
      當代音樂(2019年7期)2019-07-09 05:38:14
      五十年代初期的陳夢家與夏鼐
      讀書(2019年2期)2019-02-26 02:23:08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是否氣人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學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桐梓县| 皮山县| 韶山市| 如皋市| 北宁市| 新宁县| 城口县| 钟祥市| 新乡县| 思茅市| 丰都县| 明光市| 香格里拉县| 华安县| 拉萨市| 宁强县| 枣庄市| 阿巴嘎旗| 兴国县| 宜黄县| 乌苏市| 修武县| 盱眙县| 临泽县| 奉贤区| 丰台区| 平乐县| 大同县| 嘉祥县| 昌江| 喀喇| 石屏县| 鲁甸县| 旬阳县| 金塔县| 玛沁县| 新化县| 永顺县| 呈贡县| 昌乐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