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運,張珈東,梁成清,黃大元,熊 健,朱耀峰
(吉首大學醫(yī)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鼻腔給藥經驗總結
吳國運,張珈東,梁成清,黃大元,熊 健,朱耀峰
(吉首大學醫(yī)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鼻腔;解剖學特點;給藥方法
鼻腔給藥是治療鼻腔疾病的一種常用方法,將一些常用的藥物滴入鼻內,起消炎、收斂等作用。筆者根據(jù)解剖學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談談鼻腔給藥的一些體會。
為了使藥物按照正常的途徑到達鼻腔病變部位,需掌握一定的解剖學知識?,F(xiàn)將人的頭部作一個正中矢狀切面,從側面可看到鼻腔形如一個三角形。在它的外側壁可見上、中、下3個鼻甲,鼻甲之間有上、中、下3個鼻道。鼻腔病變多發(fā)生在鼻腔外側壁上的鼻甲與鼻道上。它的底部向后下傾斜。若病人采用站姿或坐姿等體位鼻腔給藥,藥物會立即流入咽及食道或口內,使治療無效。
2.1 病人體位
病人的配合和體位是有效鼻腔給藥的關鍵。病人可采取以下幾種體位:(1)仰臥位。病人仰臥,頭超過床緣,使頭低,并向后仰伸,鼻前孔朝向上前方。使外耳道與頦棘連線與地面垂直。這種體位保證了鼻腔頂部處于較低位置,藥物易達到鼻腔頂部,從而有效作用于鼻道上的黏膜和鼻旁竇的開口。(2)半側臥位。當炎癥在鼻腔側壁上,病人應臥向患側,頭稍下垂。若病變部位在鼻中隔易出血區(qū)即Little區(qū),病人應臥向健側。
2.2 常用方法
(1)鼻腔給藥前讓病人取正確的體位。(2)撥動病人鼻尖,鼻前孔會寬一些。另外,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對鼻腔給藥有思想準備。(3)將藥物滴入鼻前庭,輕輕按壓鼻翼能使藥物充分流入固有鼻腔,3~5滴即可。這時,可使頭部向兩側轉動,保持仰臥位3~5分鐘。然后壓鼻輕揉起立,使藥物充分作用于患處,達到治療目的。
R452
B
1671-1246(2010)03-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