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我國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必要性

      2010-08-15 00:48:10楊荔晴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加害人犯罪行為補償

      楊荔晴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江蘇泰州225300)

      淺析我國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必要性

      楊荔晴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江蘇泰州225300)

      在被害人權利日益得到重視和保障的國際背景下,世界各國相繼建立了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而在我國的立法及司法實踐中,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犯罪人,被害人的權益往往無法得到有效救濟,在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在我國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是完全必要的。

      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必要性

      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是基于國家援助對犯罪被害人以國家和地方專項基金的方式,為補償其因犯罪遭受的重大損失而向其及其家屬支付金錢的一種制度。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漢謨拉比法典,近代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的先驅是邊沁,這一制度的確立,體現(xiàn)了各國對犯罪被害人權利的重視。在立法上,自從1963年新西蘭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補償被害人損失的法律以來,世界各國紛紛仿效,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犯罪被害人的國家補償制度。這種制度,不僅在訴訟權利上而且在經(jīng)濟利益上,更徹底地對犯罪被害人的被侵害了的權利予以國家救濟,因而已成為當今世界刑事法制發(fā)展的潮流和趨勢。

      就我國目前的刑事法律而言,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保障的重視程度已大為提升,但在對被害人權利保障方面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被害人被犯罪侵犯的合法權益在刑事制裁和訴訟中得不到全面、有效的保護。尤其是對因遭受犯罪侵害而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從加害方得到損害賠償,又無法從其他途徑獲得救濟補償?shù)那闆r下,由于國家補償制度的缺失導致被害人生存或生活出現(xiàn)危機,正是這樣一種對犯罪被害人權利保護的忽視才導致了犯罪被害人與加害人之間權利關系的失衡,要打破這種失衡,使犯罪被害人與加害人之間的權利關系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tài)上來,最好的方法不是削減加害人的權利,而是可以通過與加害人的權益有較少沖突的國家補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來加強對犯罪被害人的保護與救濟,以此來尋求對犯罪被害人的保護與加害人的保護的平衡。

      探究我國當前現(xiàn)狀,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無論是從應對現(xiàn)實需要,還是實現(xiàn)人權保障等方面,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一、應對現(xiàn)實需要之必要

      從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革開放的深化,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即犯罪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犯罪行為在性質上越來越惡劣,手段越來越殘忍。在殺人犯罪中,以極殘忍的方式連續(xù)殺死多人的惡性案件連續(xù)發(fā)生,如馬加爵案、邱興華案、艾緒強案等,此類案件往往造成多人死亡、受傷,給被害人帶來巨大的精神、財產(chǎn)上的損害。針對此種損害,我國在刑事司法設計了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制度,賦予了被害人獲取賠償?shù)臋嗬?,但在具體實踐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受害人擁有的這一獲償權,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公安研究》公布的數(shù)據(jù)表明,自2001年以來,我國每年刑事犯罪立案均在400萬以上,破案率均為40%-50%。那么即使不算已經(jīng)破案的,我國每年大約有200萬左右的被害人無法從罪犯那里獲得賠償,以2004年為例,全國進入訴訟的刑事死亡案是2.4萬余件,刑事傷害案是14.8萬余件,前后相加,除了那些經(jīng)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受害人外,每年可能至少有上百萬的被害人因為得不到加害人的賠償而身陷絕境[1]。

      盡管針對當前中國缺乏國家補償制度的情況,社會對于這些無法獲得賠償?shù)谋缓θ瞬扇×硕喾N救助方式,如社會公眾的捐贈,一些基金的援助等,或由其他相關主體進行適當補償(如在馬加爵案中,由馬加爵所在的學校云南大學對4名被害人家屬進行了從6萬元到11.5萬元不等的補償)。固然,這些救助方式解決了一部分被害人的燃眉之急,但也應當意識到,這種救助對于整個被害人群體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很多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同時,這樣的救助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因而有必要建立國家補償制度,將這部分救助資金納入國家補償基金中,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也就是在犯罪人無力賠償、無法賠償?shù)臅r候,由國家出面,對被害人進行物質上的救助,實現(xiàn)被害人獲得賠償心理的滿足,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二、實現(xiàn)人權保證之必要

      刑事案件涉及三方利益,即國家利益、被害人利益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益。在我國的現(xiàn)行刑事理論中,強調對犯罪嫌疑人的國家追訴主義,并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國家公訴制度的正當性,在這種司法模式下,所強調的主要是國家利益的實現(xiàn),個人利益往往容易被忽視,而隨著法制建設的加強,這一格局正在改變,近年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尊重和保護犯罪嫌疑人權利的同時,令人遺憾的是,對被害人權利的保護一直未能受到足夠重視,一套完善的刑事司法程序理應對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權利同等對待,一體保護。雖然,我國在1996年修改刑事訴訟法時,賦予了被害人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對被害人的權利也作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涉及范圍較為廣泛,但與相關國際公約及其他一些國家的法律相比較而言,我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權利依然不夠完善、具體,缺乏可操作性,從而導致實際保護力度不夠,因而需盡快完善被害人權利保護體系,而建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對被害人給予精神撫慰和經(jīng)濟援助,則是完善這一保護體系的一項有力措施。

      三、提高犯罪控制水平之必要

      被害人是犯罪危害結果的直接承擔者,其人身或財產(chǎn)權利因犯罪行為遭受重大損害,在損害發(fā)生后,其心理遭受嚴重創(chuàng)傷,復仇和賠償必然成為其主要的心理動機。

      在現(xiàn)代刑事司法體制下,實現(xiàn)被害人的復仇和賠償心理主要是通過公力救濟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而在整個刑事司法程序中,刑事被害人是這一程序的“守門人”,絕大部分案件是通過被害人的報警而進入刑事司法程序的,因此,被害人的及時報案、如實陳述,對于整個偵查階段的及時、準確破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審查起訴階段和開庭審理階段,由于被害人是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對象,因此一般對案件事實了解得比較詳細、具體,通過對物證的指認,對案發(fā)過程的陳述等,有利于法院查清事實,準確地定罪量刑,從而實現(xiàn)訴訟目的,也進而滿足被害人的復仇與賠償心理。

      據(jù)統(tǒng)計,全國2003年共立刑事案件4393893起,破案1842699起,破案率為41.9%;2004年立案4718122起,破案2004141起,破案率為42.5%;2005年立案4648401起,破案2097369起,破案率為45.1%[2]。破案率如此低下,主要是由于許多被害人在復仇與賠償心理無法全部實現(xiàn)時,便選擇滿足賠償心理,因而在其權益受到侵害后不向司法機關報案或選擇是加害人私了,或雖然報了案并在司法機關立案后,由于擔心加害人被判處刑罰后無法進行賠償,因而不積極地配合司法機關,甚而在犯罪人答應進行高額賠償?shù)慕粨Q條件下,被加害人收買,為其開脫罪責,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司法機關破案率的低下。

      刑事案件被害人所具備的這種復仇與賠償?shù)碾p重心理在有些時候是一致的,并行不悖的,但同時,在很多情況下,二者也是有矛盾的,在不同類型的案件中,被害人復仇與賠償?shù)脑竿赡軅戎氐姆矫娌煌?,如在侵犯財產(chǎn)權利的犯罪中,在損害結果已經(jīng)發(fā)生的前提下,被害人的求償心理相對于懲罰心理而言,其欲望明顯增強,在二者無法兼顧的前提下,部分被害人會選擇滿足其求償心理。而建立被害人的國家補償制度,則可以解除被害人所面臨的這種困境,不用擔心犯罪人被判刑后自己在經(jīng)濟上得不到賠償,在其求償心理獲得保障后,在復仇心理的驅動下,將更有利于提高被害人與司法機關的合作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刑事訴訟目的的實現(xiàn),提高訴訟效率。

      四、防止被害人轉化之必要

      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為侵害后,其人身、財產(chǎn)或其名譽、隱私等受到損害,這謂之被害人的第一次被害,在第一次侵害發(fā)生后,被害人及其遺屬等還有可能遭受因犯罪行為而產(chǎn)生的后續(xù)性損害,即為被害人的第二次被害,如因遭受精神刺激或傷害而導致的生活障礙,因支付犯罪行為而使得高額醫(yī)療費用等而陷入經(jīng)濟困境,或因社會輿論壓力而造成的心理壓力等,以及在整個刑事訴訟程序中因保障訴訟的順序進行而不得不陳述其受害經(jīng)過而產(chǎn)生的精神壓力,或是因擔心犯罪人的報復而產(chǎn)生的不安和恐懼感,這一切都將對被害人的生活帶來極其嚴重的傷害,并極可能將長期存在,在此傷害的影響下,部分被害人還會喪失對正義、法律、國家等的信任和認可,而逐漸脫離社會,導致自身的社會存在被破壞或喪失,這就是被害人的“第三次被害”。

      實踐中,還有部分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為侵害后,有一種惡逆變行為,即在犯罪行為發(fā)生后,被害人由于遭受多重被害而導致生活困難或精神壓力加重,又無法通過正當途徑得以解決,極有可能對加害人及其親屬甚至整個社會產(chǎn)生敵對、仇視心理,而走上犯罪道路,實施私自復仇,或者行兇、搶劫、盜竊等犯罪行為。

      因此,建立刑事案件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是消除或減少此類隱患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被害人的第二次、第三次被害現(xiàn)象,撫平其心理創(chuàng)傷,幫助他們重塑對社會的認同感,讓其盡快地恢復原有的生活秩序,同時,建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還可以緩解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及其親屬之間的沖突,防止惡逆變行為的發(fā)生,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1]傅劍鋒.最高檢力推被害人補償立法[N].南方周末,2007-01-18.

      [2]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律年鑒(1997-2006年)[M].北京:中國法律年鑒社.

      (責任編輯 劉 紅)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Crime Victims Compensation

      YANG Li-qing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the victims rights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established a crime victims compensation system,and in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China,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petrator,the victim's rights are often not effective relief,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in our country for criminal victims compensation system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he victims rights;compensation system;necessity

      D920.0

      A

      1671-0142(2010)06-0024-03

      楊荔晴(1978-),女,江蘇常熟人,講師.

      猜你喜歡
      加害人犯罪行為補償
      走近加害人家屬
      方圓(2022年6期)2022-06-13 18:51:39
      利用“短信嗅探”技術實施網(wǎng)絡侵財犯罪行為的定性研究
      無功補償電容器的應用
      山東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 09:09:38
      論故意傷害罪入罪標準
      法制博覽(2018年31期)2018-01-22 16:21:03
      被害人怠于采取公力救濟原因探析
      解讀補償心理
      植物補償和超補償作用
      誘惑偵查合法性之認定及此措施下毒品犯罪行為的界定
      離婚時,能否要求家務補償
      海峽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41
      損失補償之債:一種新型的法定之債——《侵權責任法》第87條評析*
      精河县| 文山县| 永兴县| 怀化市| 胶州市| 延川县| 广丰县| 八宿县| 芮城县| 驻马店市| 边坝县| 永清县| 平阴县| 万盛区| 克拉玛依市| 南阳市| 合川市| 高唐县| 江孜县| 内丘县| 根河市| 河曲县| 吉林省| 绥棱县| 桐庐县| 砀山县| 闸北区| 南通市| 岳池县| 普安县| 宜宾县| 灵宝市| 汝城县| 都昌县| 靖宇县| 满城县| 泸西县| 嘉峪关市| 富宁县| 依兰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