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娥
(崇陽縣人民醫(yī)院,湖北崇陽 437500)
對于護士來說,溝通是護理實踐的重要內容。臨床護理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患者,他們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因此需要護士運用溝通技巧靈活地與患者溝通。
尊重患者的權利,維護患者的利益,與患者交談時注意主題,盡量少用專業(yè)詞匯,注意談話內容的保密,要做到尊重患者的人格,對患者稱呼得當。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理解患者的感受。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即護士要善于從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語、體態(tài)中讀懂他們的需要,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小事,這樣患者才會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及感受說出來,從而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資料,并且使患者感受到溫暖及重視,加深護患關系。
生氣的患者。護士不能失去耐心,被患者的言辭或行為激怒,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視其生氣為一種健康反應,盡量讓患者表達和發(fā)泄焦慮或不滿,從中了解他們的需求,盡最大能力與他們溝通,緩解他們心理上的壓力,解決他們的問題,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使其身心盡快恢復平衡。
不合作的患者。護士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不合作的原因,幫助他們調節(jié)情緒、變換心境,不斷安慰鼓勵,使之不斷振奮精神,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對于因病情反復和病程長而失去治療信心的患者,更要多安慰、多鼓勵;對垂?;颊吒獞B(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動作輕柔,加強基礎護理。
抑郁的患者。護士要準確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氣質和心理特點,注意他們不多的言語涵義,主動關心和體貼他們,鼓勵患者積極對待人生,使患者感受到護士的關心及重視。
悲哀的病人。護士可以鼓勵病人及時表達自己的悲哀,允許獨處。應用溝通中的鼓勵、發(fā)泄、傾聽、移情、沉默等技巧對病人表示理解、關心及支持,盡可能陪伴病人,使病人及時度過悲哀心理,恢復平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健康的恢復賦予了新的內容。它不但要求藥物的直接治療,而且還要求醫(yī)務人員通過與患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另一條恢復健康的途徑,那就是良好的護患溝通。在新的醫(yī)療市場競爭的形勢下,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非常重要,所以護士必須靈活運用溝通技巧,為患者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交流氛圍和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使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