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亞,牛小霞,王 玲
1例重度毒蕈中毒性肝炎合并肺曲菌病的護理
李 亞,牛小霞,王 玲
我國有可食蕈300余種,毒蕈80多種,其中含劇毒素的有10多種。毒蕈中毒在全國各地均有發(fā)生,多散發(fā)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因誤食而引發(fā)的急性中毒者中,中毒性肝炎的發(fā)生率最高,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惡心、嘔吐、尿黃、腹瀉為主要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損害,病死率高達50%~80%。而肺曲菌病是一種呼吸道真菌病,多見于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病人發(fā)病后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我科于2008年8月收治1例重度毒蕈中毒性肝炎合并肺曲菌病的病人,經(jīng)過積極搶救治療和精心護理,病人病情好轉出院?,F(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病人,男,44歲,已婚。于2008年7月 14日在小攤上自購野生蘑菇,食用后出現(xiàn)腹瀉、乏力,在診所輸液后腹瀉減輕。7月20日出現(xiàn)意識不清、眼鞏膜黃染、尿黃如濃茶。在當?shù)蒯t(yī)院給予脫氨、灌腸等治療10 d。7月31日意識轉清,繼續(xù)予保肝、退黃、糖皮質激素、血漿置換等治療,病人仍感乏力、眼鞏膜黃染、尿黃、咳嗽。于2008年8月14日轉至我院治療。入院查體:意識清楚,精神欠佳,應答切題,定向力、計算力正常,面色稍暗,皮膚、鞏膜重度黃染,左側手臂可見小片淤斑,左側臂部可見大片淤斑,心肺未見異常,腹部平,全腹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肋下未及、劍突下未及,雙下肢無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撲翼樣震顫陰性,右側腹股溝處可見血漿置換管。血液檢查結果示:白細胞6.7×109/L,中性粒細胞0.89,紅細胞3.82×1012/L,血紅蛋白114 g/L,血小板計數(shù) 18×109/L,凝血酶原時間 14.2 s,凝血酶原活動度(PA)71%;總膽紅素152 μ mol/L,直接膽紅素108.7 μ 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145 U/L,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47 U/L,血氨63μ mol/L。8月19日肺部CT示:雙肺病變(考慮炎性病變可能),雙側胸腔積液。8月29日復查肺部CT示:雙肺炎癥,較前略有加重,多考慮真菌性肺炎;左肺少量胸腔積液,較前明顯吸收好轉。9月4日痰真菌培養(yǎng)為煙曲霉菌。診斷:中毒性肝炎;肺曲菌病;細菌性肺炎。病人入院后體溫較高,熱型為稽留熱。
入院后立即靜脈給予大劑量維生素、能量合劑、促肝細胞生長素、異甘草酸鎂、還原型谷胱甘肽、苦黃注射液等促進肝功能恢復藥物,給予吸氧,保護腦細胞,運用糖皮質激素、20%甘露醇減輕腦水腫,應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控制感染,并根據(jù)病情給予支持、利尿等治療。8月27日痰涂片未見真菌孢子及菌絲,復查肺部CT示雙肺病變與前比較,大部分有空洞形成,左側胸腔積液。8月30日,痰培養(yǎng)為大腸埃希氏菌,根據(jù)藥敏試驗結果停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改用頭孢美唑鈉1 g,每日2次。9月2日體溫最高至39.3℃,痰涂片可見真菌孢子及菌絲,停用頭孢美唑鈉,改用亞胺培南 1 g,3次/日;米卡芬凈鈉靜脈輸注,每日300 mg。9月4日應用亞胺培南后體溫明顯下降,肺部CT示:雙肺炎癥,較前略有好轉;雙肺胸腔積液。痰培養(yǎng)陰性。9月12日肺部 CT示:雙肺炎癥,較前略有好轉;雙肺胸腔積液。病人仍體溫較高,行胸腔穿刺術,胸水結果提示感染。停用亞胺培南,改用萬古霉素。9月18日血液檢查結果示:白細胞8.8×109/L,中性粒細胞 0.75,紅細胞2.82×1012/L,血紅蛋白87 g/L,血小板計數(shù)229×109/L,凝血酶原時間13.4 s,PA 81.75%,總膽紅素 51.2 μ mol/L,直接膽紅素 37.9 μ 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3 U/L,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39 U/L。9月20日最高體溫38.5℃,停用萬古霉素,予以舒普深3 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0.6 g,1次/日。經(jīng)保肝、退黃、支持、利尿、抗感染等治療,病情逐漸好轉,體溫恢復正常。9月24日肺部CT示雙肺病變明顯好轉,復查總膽紅素30.2 μ mol/L,直接膽紅素 17.9 μ 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3 U/L,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20 U/L。病人要求出院并回當?shù)蒯t(yī)院繼續(xù)鞏固治療。
2.1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的變化,如發(fā)現(xiàn)高熱或體溫不升、脈搏細速、呼吸淺而急促、血壓下降等現(xiàn)象均提示病情危重,需要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進行搶救。
2.2 發(fā)熱的護理 中毒性肝炎常常伴有發(fā)熱,加之病人肺部感染較重,故病人長期發(fā)熱(最高達40℃)。為此按發(fā)熱常規(guī)進行護理,主動進行降溫以減輕病人的痛苦。主要措施:通風,降低室內溫度于18℃以下,頭部保持冷敷,提高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高熱且四肢溫暖者用冰水或乙醇擦浴,高熱且四肢冰冷者用溫水擦浴,必要時給予退熱栓劑納肛。嚴密觀察體溫變化、持續(xù)時間、熱型等,以便及時采取適當措施;專人守護,加強巡視,對降溫有大汗者防止虛脫,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挛铩⒈环?/p>
2.3 消毒隔離 病人由于肝功能嚴重損害,免疫功能低下,應嚴格實施消毒隔離,為病人提供單人病房,與其他病毒性肝炎病人實行分室隔離,防止交叉感染。醫(yī)護人員每次入病房要求穿隔離衣、戴手套,操作完成后棄去。各種診療護理設備單獨使用,嚴格區(qū)分污染物品與清潔物品,污染物品按要求銷毀和消毒處理。每日病室內定時通風換氣2次,每次15 min~30 min;每日空氣凈化器消毒4次,每次1 h;用2 000 mg/L有效氯消毒劑溶液對地面進行濕式清掃,2次/日;對病人的排泄物及分泌物均隨時消毒。固定陪護人員,佩戴口罩,限制探視。
2.4 用藥護理 病人長期應用米卡芬凈鈉治療,配制本品時切忌用力搖晃輸液袋,因本品容易起泡且泡沫不易消失。當與其他藥物一起溶解時可能產(chǎn)生沉淀,且在堿性溶液中不穩(wěn)定,效價會降低,故靜脈輸注時應將其溶于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劑量為75 mg以下時輸注時間不少于30 min,劑量為75 mg以上時輸注時間不少于1 h,切勿用注射用水溶解。另外,此藥在光線下可緩慢分解,故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黑色塑料袋遮擋及用避光輸液器),從配制到輸注完畢應小于6 h[1]。
2.5 心理護理 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且進展快,故病人及家屬產(chǎn)生悲觀、恐懼、絕望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除做到勤巡視、細觀察外,還應重視并滿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多與病人交談溝通,應用傾聽、疏導、支持等心理治療原則,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交談時要尊重病人人格,防止一切不良因素給病人帶來的軀體和精神痛苦;交談方法應靈活實用,采取個別化原則;交談中要保持適當?shù)哪抗饨佑|和自然的姿勢,用平靜、友好和接納的方式清楚、有序地交談,避免因言語暗示、解釋含糊、指導失誤等對病人造成醫(yī)源性傷害。
2.6 咳嗽、咳痰的護理 肺曲菌病常見的癥狀就是咳嗽、咳痰,故應教會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鼓勵病人多飲水以稀釋痰液,對咳痰困難時應定時使用翻身、叩背法等促進排痰。另外,尚需觀察痰液的性質、顏色、量,嚴格按要求采集痰標本,為明確診斷提供依據(jù)。
2.7 飲食護理 病人飲食應以高熱量、易消化、適量蛋白質、糖和豐富的維生素為基本原則,少食多餐,忌過飽,避免食用粗糙、堅硬、油炸和辛辣食物。喂食前護理人員要洗凈雙手,病人取半臥位或側臥位,避免嗆咳。
2.8 基礎護理 病人體質虛弱,抵抗力差,應嚴格進行口腔護理,2次/日,進餐前后要用溫鹽水或復方硼酸溶液漱口,勿用手指挖鼻孔或用牙簽剔牙,防止鼻出血和牙齦出血;保持床單位清潔,勤換衣被,定時翻身、叩背,及時修剪指甲以避免抓傷??诖礁闪颜咄恳籂钍灮驖櫞礁唷?/p>
2.9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屬進行衛(wèi)生常識宣傳教育,提高識別毒蕈的能力;耐心地講解肺曲菌病的預防方法和隔離措施,使病人和家屬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1]牛小霞,崔燕萍,沙花燕,等.老年藥物性肝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一例的護理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2):65.
Nursing care of one case with severe mushroom poisoning hepatitis complicating with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Li Ya,Niu Xiaoxia,Wang Ling(No.302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039 China)
1009-6493(2010)1A-0088-02
R473.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01.046
李亞(1976—),女,山東省臨清人,主管護師,大專,從事傳染病護理工作,工作單位:10003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二醫(yī)院;牛小霞、王玲工作單位:10003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二醫(yī)院。
2009-03-31;
2009-10-19)
(本文編輯 李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