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蓮,周 丹
(湖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湖南長沙410002)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是經(jīng)周圍靜脈快速注射對比劑,在靶血管內(nèi)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進行快速容積數(shù)據(jù)采集,從而獲得動脈造影充盈的高峰期原始斷面圖像,再經(jīng)計算機后期處理,重建三維成像。因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掃描所需時間較64排螺旋CT、雙源螺旋CT及320排螺旋CT明顯延長,對掃描前準備(包括:心率、屏氣訓練及心理安撫等)要求更高,因此患者的準備及護理要求更為嚴格?,F(xiàn)將我院50例16排CT冠狀動脈造影的護理經(jīng)驗體會介紹如下。
2008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進行CT冠狀動脈造影患者5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齡30歲~80歲,平均年齡70.5歲。
采用飛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MEDL雙筒高壓注射器,BD公司20G一次性套管針。以上肢靜脈為注射點,采用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350mg I/mL以4.0~4.5mL/s流速經(jīng)肘靜脈注入90~95mL,并以相同流速追加40mL生理鹽水。掃描采用對比劑跟蹤技術,定于升主動脈為檢測點,檢測層面與掃描起始層面相同,以使觸發(fā)后機器能夠馬上進入準備掃描狀態(tài),閾值設定為160HU,以Sure-Start軟件觸發(fā)。掃描范圍由氣管分叉下至膈下2cm,以確保覆蓋所有冠狀動脈,掃描時間約16~20s。
1.3.1 病例選擇 心率控制小于70次/min,無心率不齊,無服用倍他樂克的禁忌癥,碘過敏試驗陰性,無明顯甲狀腺功能疾患及嚴重的心腎功能不全患者。
1.3.2 心理護理 冠狀動脈造影時不僅要求CT室醫(yī)護人員非常熟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而且也要求患者及家屬對此有所了解,解除患者存在恐懼及緊張心理,共同協(xié)作[1];所以要求醫(yī)務人員更應細心地跟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知識,與患者耐心溝通,充分理解患者的想法,使患者配合、適應檢查過程,在檢查過程中做到心里有數(shù),順利完成檢查。
1.3.3 控制心率 掃描過程中,心率的變化對三維重建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患者心率過快或心率不齊,是成像不能在舒張期內(nèi)完成,則重建后的圖像呈血管模糊和階梯狀偽影。對于高度緊張的患者,給予安定5mg口服,并安靜休息。要取得良好的冠狀動脈圖像,心率應控制在70次/min[2]以下,若心率大于70次/min,或心率不齊,應報告醫(yī)生,給予調(diào)整心率的藥物(倍他樂克25~50mg),定時測量心率以及血壓。對于心率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應積極查找原因。本組有2例患者口服安定5mg,40例患者口服倍他樂克25~50mg,30min后測量心率,均穩(wěn)定在65次/min左右,掃描圖像良好。
1.3.4 對患者進行屏氣訓練 在檢查過程中,要求患者屏氣20s時間左右,如屏氣時間不足以完成心臟掃描時,會影響圖像質(zhì)量,在掃描前對受檢患者進行多次屏氣訓練將有利于提高冠狀動脈圖像質(zhì)量。本組3例患者因高齡原因不能良好配合屏氣,胸骨運動造成偽影。
患者舒適平臥于檢查床上,以仰臥為主,將患者手臂置于頭部上方,連接好心電監(jiān)護儀,仔細檢查并裝載雙筒高壓注射器,選擇肘部粗、直,富有彈性靜脈,最好一次穿刺成功,觀察靜脈回流情況。注射前告之患者在注射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不適,如全身發(fā)熱、惡心嘔吐等都屬常見反應,使其配合。注射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及高壓注射器控制面板上壓力曲線,一但出現(xiàn)患者嚴重不適和壓力曲線異常,應立即停止注射。
檢查完成后,應迅速到檢查床前,仔細觀察、詢問患者,如無不適,拔針,壓迫止血;如有嚴重不適應,保留靜脈通道,為下一步治療爭取時間。扶起患者,叮囑患者在候診室休息半個小時,以免延遲性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生,要求患者多飲水以利于對比劑排泄。最后對他們的配合表示感謝。
由于冠狀動脈造影在注入對比劑時速度快、壓力高;所以穿刺時盡量選擇肘部粗、直,富有彈性靜脈,一次穿刺成功,并固定好針頭;如靜脈注射點出現(xiàn)滲漏,立即停止注射,并予50%硫酸鎂不間斷濕敷。
50例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3例靜脈注射點出現(xiàn)輕微滲漏,50%硫酸鎂濕敷后腫脹消退;44例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獲得理想圖像,其中1例因與患者檢查前沒有充分溝通,增強掃描時患者感全身發(fā)熱,身體微動,造成冠狀動脈造影失敗,征得患者同意后,次日再行冠狀動脈造影獲得理想圖像;3例患者在掃描過程中出現(xiàn)心率波動,掃描圖像效果不理想,重建后血管有階梯狀偽影;3例因患者因高齡不能良好配合屏氣,效果不理想,重建后血管出現(xiàn)胸骨運動造成偽影。
多排螺旋CT(包括16排螺旋CT、CT64排螺旋CT、320排螺旋CT及雙源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作為一種安全的冠心病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對冠狀動脈形態(tài)學評價具有良好價值[3],可作為冠狀動脈狹窄初步診斷和介入治療的篩選方法,也可以用于冠狀動脈支架的評價及冠狀動脈搭橋術術后評估[4]。16層螺旋CT行冠狀動脈CTA,只要充分做好病人掃描前準備和合理的掃描、重建方法,仍可達到較高的檢查成功率[5],因為較低的購置成本和運行成本仍為較多醫(yī)院裝備,如何發(fā)揮設備最大優(yōu)勢,又能使圖像質(zhì)量達到診斷要求,筆者認為只要有良好護理對策,患者良好呼吸控制,具有穩(wěn)定的竇性心律,且平均心率在70次/min以下,基本是可以檢查成功,獲得良好圖像質(zhì)量。
[1]吳雪琴,岑玉堅,崔冰,等.應用高壓注射器進行CT血管造影時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2):114-115.
[2]毛定飚,滑炎卿.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重建技術的比較[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4,15(3):149.
[3]項敏,毛定飚,邱廣平,等.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對照研究[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4,14(5):369-370.
[4]李傳亭,劉新疆,武樂斌,等.急性心肌梗死多層螺旋CT心肌灌注和冠狀動脈造影的實驗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3):306-307.
[5]楊澤年,郭天暢,張婷.16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成像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療,2009,18(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