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兒童學園 趙 葵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完成生活活動的本領,如穿脫衣褲鞋襪、進餐、盥洗等能力,它是在生活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健康領域中把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列為重要目標,要求教師“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因此,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任務。
小班幼兒小肌肉正在發(fā)育階段,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都不太完善,生活上受成人的保護照顧多,因而,剛入園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普遍存在對成人依賴強的現(xiàn)象。如:不會上廁所、穿脫衣褲等等,因此,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成為小班幼兒最主要的課程,這也是小班保教結合的重點。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在引導幼兒解決洗手、穿衣、吃飯等具體生活問題的過程中,讓幼兒掌握相應的行為,培養(yǎng)相應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階段要求是什么?要遵循什么原則,運用什么方法來培養(yǎng)呢?我們進行了如下探索。
根據(jù)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所涉及的生活活動,小班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的生活自理活動分成5大類:盥洗、飲食、睡眠、排泄和處理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這5大類型內容的活動中滲透了擰、擦、卷、拉、握、舀、擤等動作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對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制定出3個階段要求。
①洗手:搓手——正確擦手——卷袖子。
②洗杯子:握杯柄——放杯架——洗杯內側。
③漱口:盛水——含水漱口——吐出。
④洗臉:毛巾淋濕并擰干——打開毛巾——按順序擦臉。
①喝水:擰水龍頭盛水——喝水——杯口朝上放入杯架。
②點心:一手握杯柄一手拿糕點——吃糕點時盛著杯口——杯口朝上前往盥洗室洗杯子。
③進餐:進餐坐姿——細嚼慢咽——收拾餐具。
①脫鞋子:拉開一只鞋的粘扣——腳往外移出鞋子——擺放鞋子。
②穿鞋子:兩只鞋頭碰頭放好——拉開粘扣和鞋口——腳伸進鞋口后拉鞋跟。
③脫襪子:拉襪頭到后跟處——再將襪頭拉出——將襪子放入鞋內。
④穿襪子:撐開襪口,襪跟朝下——腳往里游——襪跟套住腳后跟。
⑤脫褲子:大拇指伸入褲頭兩側——往下拉至腳脖子處——拉住褲腳往外拉,腳尖朝下抽出
⑥穿褲子(單條):找出褲子的正、反面——腳伸進褲腿拉至膝蓋——褲角拉至腳脖子后拉到腰部。
⑦穿褲子(雙條):找出褲子的正、反面——腳伸進褲腿,褲角拉至腳脖子以上——將內衣塞入褲子里。
⑧脫衣服(套頭衫):拉住衣領往前拉,脖子從衣服下面伸出——一只手拉住另一邊袖子往下拉出——拎起衣領掛起來。
⑨穿衣服(套頭衫):分清衣服的前后——兩手套住頭,頭從領口伸出——兩只手分別找同一側的袖口伸出。
⑩下床:先脫鞋子,再脫襪子卷好放鞋子里——先脫褲子,再脫上衣,拉平放床尾——將手、腳藏入被子里,露出下巴以上的頭部。(冬天)
①女小便:褲頭拉至膝蓋上蹲下——一只手拉住褲襠,另一只手扶扶桿——便后,將褲子拉至腰部。
②男小便:將“小雞”從褲洞里掏出——一手扶起“小雞”排尿(避免排到褲子)——排好后,將褲子穿好。
①擤鼻涕:取紙巾對折——鼻子往外稍用力擤——兩手往里按擦去鼻涕后對折。
②整理小書包:認識小書包的構造——分類擺放物品——拉好拉鏈。
③餐前準備:長的桌布邊鋪在長邊的桌子一側,拉平整——分碟子——分飯。
④拉拉鏈(衣服):衣角對齊,拉鏈口和小洞對齊——一手抓小洞一手往上拉——往上拉到領口。
⑤扣扣子:衣角對齊,扣子找到扣眼——扣子從扣眼鉆過去——一個一個往上扣。
上述每項內容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便于幼兒學習,同時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在睡眠這項中,對于幼兒來說,穿脫襪子最容易,穿、脫衣服最難,因此,要先學穿脫襪子、鞋子,最后再學習穿脫衣服。其中,每項內容的操作要求一般分2~3個階段完成。由于小班幼兒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太多的操作步驟和要求,因此分階段、有重點地學習,幼兒掌握得較快,也便于老師的個別指導和檢查。如“洗手”的操作方法是:擰開水龍頭——將手沖濕——抹肥皂——搓手——沖干凈——擦手,第一階段的重點要求是學習擰開水龍頭和搓肥皂的方法,第二階段是擦手的方法。到了10月中旬,幼兒穿長袖衣服了,洗手前的卷、拉袖子就成了第三階段的重點要求了。這樣就杜絕了幼兒水開太大或不卷袖子打濕衣服、肥皂一抹就用水沖洗等問題。
適宜的材料,這里指的是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動作發(fā)展和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材料,能為幼兒的操作活動提供最方便的材料。如,為剛入園的幼兒提供便盆,在廁所安裝高度適宜的扶把,可以緩解幼兒接觸新環(huán)境時畏懼、害怕的心理;提醒家長為幼兒穿帶粘扣的鞋子,便于穿脫;不穿背帶褲,選擇較寬松的帶松緊的褲子;不穿袖口有扣子的上衣,選擇袖子有彈性的上衣,便于洗手時卷袖子。
根據(jù)季節(jié)的特點選擇幼兒自理活動的內容,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如,剛入園時,天氣還很炎熱,此時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洗手、進餐、穿脫鞋子、褲子等能力,幼兒不容易著涼;10月中下旬,天氣漸涼時,幼兒開始穿襪子和長袖衣服了,就可以選擇學習穿、脫襪子和卷袖子;當穿兩件上衣的時候,是學習塞內衣的最好時機;到了冬季,幼兒入廁特別容易尿濕褲子,且難被老師發(fā)現(xiàn),因此在入冬前一定要針對男、女朋友小便的不同,女朋友學習排小便時要用一只手拉住褲襠,男朋友會用小洞排尿,并在排尿時扶起“小雞”,預防排尿時尿到褲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教師“與家長配合,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币虼耍處熞蚣议L宣傳“小班的生活活動就是重要的課程”的理念,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和要求與家長溝通,引起家長的理解和重視,能積極支持和主動合作,給予幼兒更多的生活自理的操作機會和指導,做到家園的一致配合,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小班幼兒雖然缺乏生活自理經(jīng)驗,但有喜歡模仿的學習特點,因此要根據(jù)幼兒特點運用有效的方法才能奏效: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在行為上模仿性強。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操作演示,給予幼兒直觀的示范和指導。如,幼兒在“漱口”時,很容易將水吞下或直接吐出。我們讓小朋友和大班小朋友一起漱口,邊看邊聽老師的講解:“我們一起和哥哥姐姐玩小金魚吹泡泡的游戲好嗎?先喝一口水含在嘴里,鼓起腮幫發(fā)出‘咕嘟’、‘咕嘟’的聲音,再吐出來?!?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形象生動的講解來指導幼兒操作,增強了幼兒漱口的樂趣,并很快學會漱的正確方法。
兒歌瑯瑯上口、音韻和諧,生動幽默,富有趣味。小班幼兒喜歡誦讀,易于理解。教師將生活能力的具體要求編進兒歌,配上形象的圖示,幼兒可以邊誦讀邊學習。如,“洗手歌”:“小朋友,來洗手;卷起袖,淋濕手;抹肥皂,搓搓手;清清水,沖沖手;關龍頭,甩甩手;小毛巾,擦擦手;小手洗得真干凈,我們大家拍拍手?!庇變涸谡b讀的過程中有效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步驟,就不會忘了關水龍頭或不擦手就跑了。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要寓教育于游戲活動之中。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寓于游戲之中。如,夏天玩的角色游戲中,我們?yōu)橥尥尥斗帕颂最^衣褲;冬天“娃娃超市”游戲中有賣帶扣子的小毛衣、有拉鏈的大衣;“家家樂小吃店”里用的是勺子和筷子等等;幼兒邊玩游戲邊學習穿衣、扣扣子、拉拉鏈、使用勺子、筷子等技能,老師從中進行指導。有一次,角色游戲玩娃娃家時,老師發(fā)現(xiàn)娃娃衣服的扣子歪歪扭扭的,就和 “爸爸” “媽媽”一起學習,“將衣服對齊了,再從下往上扣?!钡姆椒?。游戲結束時,老師請他們向同伴介紹今天他們解決的問題,他們倆開心極了。
在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過程中,每一階段進行一次 “小競賽”,了解幼兒階段達成的情況并進行跟蹤指導。競賽中,教師按“組內同質,組間異質”進行分組,對能力弱的一組不對操作時間進行限制,只要能按要求完成就好。這樣既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熱情,又能保護好能力弱的孩子的自尊心,還向能干的小朋友學習。幼兒競賽前會在爸爸媽媽的配合下進行練習,競賽后的小紅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也激勵了孩子們平時愛動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俗話說,教育有法,教無定法。實踐中,培養(yǎng)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有許多方法可供選擇,關鍵是要根據(jù)幼兒不同特點和不同能力培養(yǎng)要求,采取最適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