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鳳崗小學 盧 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習作,是最富有思維,最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之一。如何讓學生在習作時覺得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有感可發(fā),我們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從生活入手,善于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浪花,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而且樂于表達,寫出真實情感。
葉圣陶先生曾形象指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教育家王樂之也說過:“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觀察所得,體現(xiàn)童眼、童心、童言。”因此,我們應樹立大語文觀帶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觀看浩瀚的大海,觀賞水平如鏡的西湖,攀登風景如畫的鼓山,游覽富有神奇色彩的烏山;觀察螞蟻搬家、春蠶涌動、日出日落,傾聽鳥語蟲鳴、細雨纏綿,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絢麗……引導學生把目光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生活的有心人。
學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要盡力引導他們觀察身邊的生活。觀察不是粗枝大葉地看看,觀察是仔細地察看,用心地察看,細心地捕捉。日積月累,學生就會養(yǎng)成注意觀察身邊的一人、一事、一物的習慣。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鮮活真實的素材。例如他們每天上學、放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校園生活中發(fā)生的新鮮事,家庭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以及萬象云集的社會生活,都是孩子們眼中的觀察對象。通過觀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活,積累習作素材。
在習作教學準備過程中,我們可以精心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如詩歌朗誦會、成語接龍、好詞佳句交流會,讓學生在活動中興致高漲,趣味盎然,讓學生通過接觸多元化的生活,為習作積累素材。我們語文老師還應多關注其他學科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以多種方法、多種形式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如可以利用科學綜合課開展談天說地、宇宙奇聞、暢談未來等活動,也可利用活動課開展跳繩比賽、拔河比賽等有趣的活動,甚至利用在課外的時間觀看自己喜愛的少兒節(jié)目。學生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經(jīng)歷,豐富了觀察表象,自然就會有了源源不斷的習作材料。
為了開拓學生的生活空間,使學生在習作中真正展現(xiàn)生活風采,我們語文老師可從習作教學的需要出發(f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習作材料而進行生活實踐,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種花栽樹,游園踏青,做家務,飼養(yǎng)小動物,課余時間適當參與家務勞動等,讓學生通過接觸生活,觀察事物,感受形態(tài)萬千的景象,這樣就為在學生習作時開啟了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小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他們的個人閱歷、個人情感不夠豐富。如果我們能在平時的生活情境中,注重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生就能獲得感性的認識,調(diào)動他們的情感,從而讓學生在習作中有了情感鋪墊。
在習作訓練中,我們不必拘泥于窄小的課堂,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進美妙奇特的大自然,融入五彩繽紛的生活中。及時把學生的視線引向現(xiàn)實生活中,讓生活中的事物成為孩子們習作中真實生動的素材。如讓學生進行《春天的公園》、《春天的田野》的習作訓練時,我們可先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欣賞美麗的風光,抬頭看看湛藍的天空,伸手摸摸清澈的湖水,聞聞剛剛綻吐新綠的榕樹……這時學生的習作思維活躍了,習作的情感也會油然而生,他們也樂于提起筆來描寫親眼所看到的優(yōu)美景色。
又如在學生習作前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一次我指導學生寫《有趣的活動》,在習作課堂上我拋開一板一眼的指導習作,而是童心未泯和學生玩“大自然聲音的游戲”,讓學生明確游戲規(guī)則后,帶學生進入游戲狀態(tài)。讓他們親身體驗游戲所帶來的樂趣。游戲過程中不斷地指導學生觀察并在黑板上寫些與游戲有關的詞語。當游戲結(jié)束后,帶領學生回顧整個過程,“游戲時同學們的神情怎樣?”“每個同學發(fā)出不同聲音時,是怎樣的場景呢?”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有了親身的經(jīng)歷,感受了其中的樂趣,自然而然就有了寫作的欲望。
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廣泛接觸生活,充分感受體驗生活,為習作創(chuàng)造豐富的源泉,為習作情感提供平臺。
如指導學生寫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時,利用春節(jié)這個契機。讓學生仔細觀察春節(jié)那天家人忙碌的樣子,或者看看菜桌上有哪些美味佳肴,還可以聽聽大人們講講有關春節(jié)的傳說,還可以親自動手查查有關春節(jié)的來歷,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習作的材料,而學生也發(fā)現(xiàn)了原來“習作源于生活”,極大地激發(fā)起學生的習作興趣,進而也萌發(fā)了習作情感。
學生參加了社會實踐,他們歡呼雀躍,感觸頗深,那份喜悅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當要求他們以這一主題寫這次實踐活動的收獲時,他們樂滋滋地寫出諸如《快樂之旅》、《我的酸甜苦辣》、《嬌氣公主下廚記》等充滿生活色彩、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來。讓孩子們參與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生活真實中獲得深刻的體驗、美好的感受,并引導學生把這種體驗和感受沉淀下來。
豐富多彩的生活內(nèi)容和親臨其境的感受,雖然解決了素材的問題,而如何讓學生由對生活的認識轉(zhuǎn)化為文字表達,使精彩的生活成為一篇篇耐人尋味的文章,則是把學生心中已有的認識和情感的材料,化為文字語言,使之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表達過程。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大量閱讀豐富詞匯,為習作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及時向?qū)W生推薦一些淺顯易懂,圖文并茂,情節(jié)生動的符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如《安徒生童話》、《魯賓遜漂流記》、高爾基的《童年》等,讓他們快樂地遨游于書海。在樸實自然的語言中,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找到樂趣,并引導學生從中領悟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孩子們心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文思如泉涌,那習作也成了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可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心中想說的話。
葉圣陶先生說:“世間如果有所謂作文寫法,也不過順著說話想心里的自然規(guī)律加以說明而已?!币虼嗽诹曌骶毩曋?,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們不拘形式、不論內(nèi)容地自由傾吐心中積蓄,營造快樂的習作氛圍。
小學生寫作文,多數(shù)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寫好這類習作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法,把握習作技巧。如關于寫人物的習作可通過描寫外貌,選取發(fā)生在這個人物身上的一些事件,進行描述,突出人物特點,同時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寫事,則要做到內(nèi)容具體而有條理,事情的經(jīng)過要詳寫,寫得生動有趣。又如在練習寫景狀物的習作時,首先要按一定的順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選擇、有重點地寫下來。在描寫景物特點時,盡量用上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習作表達方法之后,我們可讓學生自由表達,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nèi)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習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
習作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往往學生的體驗是真實的,而真實的體驗所表達出的語言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能打動人心,扣人心弦的。如有的同學在描寫自己被老師批評后的心理片段:“我的心情糟糕透了,一路上就連平日里覺得明媚燦爛的陽光,這時也覺得火辣辣地照在我的身上,仿佛是跟我做對似的。”這些語句中抓住自己獨特的感受、生動、形象地描述出來,真情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我們要為學生的真情實感做鋪墊,讓真情實感產(chǎn)生感染力,在習作訓練中要引導學生通過一幅幅繪聲繪色的生活畫面來表達情意。如在指導學生寫母親的一節(jié)習作指導課上,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媽媽,“偉大”、“無私”、“任勞任怨”……這些詞脫口而出。我搖著頭問,“難道你們就是想用這幾個蒼白的詞語來告訴大家你的母親是位什么樣的人?”于是我布置了一項觀察的任務,今天晚上你們不妨假裝早早睡著,看看你母親默默注視你,撫摸你的神情,或者她在為你們?nèi)胰嗣γβ德档那榫?,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們又有什么觸動呢?
于是有位學生這樣說媽媽:每天早晨,我都習慣性地來到飯桌旁,吃著濃濃的稀飯,配著可口的菜。在這之前,我都這樣想:不就是煮飯嗎,有什么難的?可就在昨天晚上我悄悄看到了媽媽對我的關心。有時輕輕地給我蓋被子,有時又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撫摸我的臉蛋,媽媽,多少個我呼呼大睡的夜晚你都這樣無微不至地關心我,您為了讓全家人吃得飽,睡得香,費了多少心思……如果沒有內(nèi)心對媽媽的愛,沒有被母親的愛感動,就無法表達這份深深的母愛,就無法描繪出真情流露的文章。
只有引導學生親自融入生活,才會擁有獨特的感受,才會激發(fā)起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寫出的文章才能表達真情實感。
小學生話語作為情感的載體,是童真、童趣的直接體現(xiàn)。教師在習作指導中應重視賞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如: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螃蟹,我很興奮,貪心地伸開雙手去捉一只被我雙腳夾住的小蟹,沒想到這小東西在我手上狠狠地“親”了一口。這個“親”字用得特別有活力,也很有創(chuàng)造性,不僅表現(xiàn)出了童趣,還體現(xiàn)了‘我’喜歡這些螃蟹的真實情感。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自然順序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原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時機,讓學生真實表達,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習作訓練。記得在一堂語文課堂上,我正和學生津津有味地學習課文,突然窗外雷聲大作,大雨傾盆。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窗戶外,看到學生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睛。我便靈機一動,說:“同學們能用幾句話來形容一下此時窗外的情景呢?”話音剛落,學生便拿起筆快快樂樂地寫。瞧,他們寫的“雷公公拿著他的錘子正用力地敲著,風婆婆也拿著她的大喇叭,吹起了“呼呼”聲?!薄傲碌奶炀拖窈⒆拥哪?,說變就變,剛剛還笑容滿面,轉(zhuǎn)眼就怒容滿面?!焙喍痰恼Z句,富有個性化的言語,盡情盡意的表達,真正讓學生的“生活化習作”達到我手寫我心的效果。
習作是一件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也是一項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學習活動。我們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引領孩子們走向生活之路、學習之路時,善于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浪花,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插上飛翔的翅膀,真實快樂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