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華 唐 峰 吳洲紅 戴小瑛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杭州 311100)
水針刀與針刀松解肺俞穴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對比觀察
周志華 唐 峰 吳洲紅 戴小瑛
目的通過對過敏性鼻炎患者進行水針刀、針刀松解肺俞穴治療,以對比兩種療法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符合標準的20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水針刀、針刀松解肺俞穴治療,以上治療均每隔5日1次,5次為1療程;6個月后回訪,統(tǒng)計療效及不良反應等。結果 水針刀療法對過敏性鼻炎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針刀療法,且無不良反應。結論水針刀療法用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能提高治愈率和總有效率。
過敏性鼻炎 水針刀 針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杭州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科技局科技計劃項目(No.2006-醫(yī)學)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中醫(yī)學稱之為“鼻鼽”。由于過敏原呈季節(jié)性的增減或持續(xù)存在,本病的發(fā)病呈季節(jié)性或常年性,本病患者與吸入性哮喘患者相同,往往有明顯的遺傳過敏體質,在疾病發(fā)作時尚可伴有眼結膜、上顎及外耳道等處的發(fā)癢。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加重,本病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我們近年對20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分別進行水針刀松解肺俞穴、針刀松解肺俞穴治療,以對比兩種方法的療效?,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門診過敏性鼻炎患者200例,臨床診斷及中醫(yī)分型均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過敏性鼻炎的診斷依據(jù),并作必要的檢查,排除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按隨機設計和盲法原則分為治療組100例與對照組各100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首先取雙側肺俞穴,做好標記,嚴格消毒;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mL(5mg/mL)、胸腺肽粉針1.6mg、0.9%氯化鈉注射液1mL、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每個肺俞穴注入2mL。予漢章牌I型針刀向脊柱呈45°角刺入,按局部病理變化,選用縱行剝離、橫行疏通、切、割、鏟、削等不同方法,直至將肺俞穴處粘連松解、疤痕刮除,痙攣緩解,即可出針刀,壓迫針孔5min后外敷創(chuàng)可貼。對照組:選用與治療組相同的雙側肺俞穴和漢章牌Ⅰ型小針刀及其手法。以上治療均每隔5日行1次,5次為1療程,6個月后回訪1次,統(tǒng)計療效及不良反應。
1.3 療效標準 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過敏性鼻炎的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癥狀體征消失,3個月以上無復發(fā)。顯效:發(fā)作時癥狀體征減輕,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治愈率、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水針刀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免疫功能變化比較 見表2。水針與針刀結合的水針刀療法能糾正免疫功能失調,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一針刀治療的效果(P<0.05或0.01)。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治療比較 (g/L,±s)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治療比較 (g/L,±s)
IgG IgA IgM組別 n治療組對照組50 50治療前21.55±1.23 21.50±1.02治療后13.34±1.33△△19.34±1.53治療前5.12±1.20 5.10±1.23治療后3.76±1.22△4.65±1.32治療前3.25±1.20 3.35±1.30治療后2.56±1.33△2.96±1.22
2.3 安全性觀察 見表3~表6。從表3可見,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相近 (P>0.05)。從表4~表6中可見,水針刀療法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前后患者血、尿、糞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壓、心電圖均無明顯改變,表明水針刀療法用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安全有效。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n)
表4 治療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血糖結果比較(±s)
表4 治療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血糖結果比較(±s)
治療組(n=70)治療前治療后白細胞(×109/L)5.4±1.0 5.3±1.2血紅蛋白(g/L)121.0±10.0 122.1±10.9血小板(×109/L)175.5±10.2 170.1±10.5空腹血糖(mmol/L)5.3±0.5 5.2±0.7
表5 治療組治療前后肝、腎功能及二便常規(guī)結果比較 (n)
表6 治療組治療前后異常心電圖、血壓水平比較(±s)
表6 治療組治療前后異常心電圖、血壓水平比較(±s)
治療組(n=80)血壓(mmHg)心電圖(n)治療前治療后0 0收縮壓119±10 118±9舒張壓81±3 82±2
西醫(yī)認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是機體對外界某些特異性過敏原敏感性增高,表現(xiàn)以鼻黏膜病變?yōu)橹鞯淖儜B(tài)反應,其發(fā)生與機體的免疫機能、過敏原的刺激、個體差異、遺傳因素有關。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由肺氣虛、肌表不固、腠理疏松,風寒等外邪乘虛而入,犯及肺竅,邪正相搏,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涕等癥。針刀醫(yī)學認為過敏性鼻炎的病因是鼻腔內有勞損 (可為炎癥性損傷)、鼻竇附近有微循環(huán)障礙[2]。過敏性鼻炎的治愈率很低,大多數(shù)療法只能緩解癥狀。正因如此,過敏性鼻炎往往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給患者的心身健康造成明顯危害。我們在20多年的臨床實踐中,逐漸摸索出水針刀療法,即采用水針和針刀結合的方法治療過敏性鼻炎。本法既能減輕針刀操作時造成的疼痛,又能消除局部炎癥,減輕針刀治療后的炎性滲出,使針刀松解更加安全有效,患者更易于接受;且水針中使用的胸腺肽具有加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機體對變應原敏感性的作用[3]。本觀察表明,水針刀療法用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能提高治愈率和總有效率,療效明顯優(yōu)于針刀對照組,適合在臨床推廣應用。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S].1994:124.
[2]朱漢章.針刀醫(yī)學原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962~967.
[3]倪非.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療過敏性鼻炎[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0,9(3):181 ~182.
R765.21
B
1004-745X(2010)01-0056-02
200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