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輩子做好事』的吳玉章

      2010-09-21 02:06:20何立波
      黨史博覽 2010年8期
      關鍵詞:吳玉章魯藝學校

      ○ 何立波

      『一輩子做好事』的吳玉章

      ○ 何立波

      吳玉章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一起,被譽為中共著名的“五老”。從參加革命起,吳玉章就把教育作為立國之本,一生注重辦教育和搞教學。新中國成立后,他謝絕了政務院擬委任的重要行政領導職務,集中力量辦教育。吳玉章情系教育事業(yè),一生桃李滿天下,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培養(yǎng)了好幾代人才。后人評論吳玉章說:“其教育經(jīng)歷,時間長,方面廣,經(jīng)驗多,成就大,可以說是當代中國革命文化教育事業(yè)的杰出代表。”

      擔任成都高師和中法學校校長,培養(yǎng)革命人才

      吳玉章,1878年生于四川榮縣。1903年,吳玉章東渡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會,走上革命道路。1911年,領導四川保路運動,發(fā)動榮縣獨立和內(nèi)江起義。辛亥革命后,出任孫中山總統(tǒng)府秘書。1921年,策劃和領導了四川反對北洋軍閥的 “自治運動”。

      吳玉章從事教育事業(yè),始于1916年。辛亥革命失敗后,吳玉章流亡法國。1916年在法國期間,吳玉章和蔡元培在法國組織了華法教育會,目的是對在法華工進行教育,同時成立勤工儉學會,組織國內(nèi)窮苦學生到法國勤工儉學。為改善華工條件,吳玉章等人與法國政府交涉,改變了袁世凱政府與法國政府訂立的對華極不平等條約,訂立了華工新約,其中規(guī)定中國工人與法國工人同工同酬。為了使中國政府批準新約和在國內(nèi)組織勤工儉學,吳玉章決定回國。1917年2月,吳玉章到達北京,他一面與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外交部交涉批準新約,一面創(chuàng)辦留法預備學校。因段祺瑞政府腐敗,對華工新約的交涉以失敗告終。但赴法勤工儉學卻有很大進展,不僅京、津、滬地區(qū),就是湖南、四川等地也都有大批青年參加,一時形成高潮。在赴法的青年中,有周恩來、鄧小平、王若飛、趙世炎、陳毅、李富春、聶榮臻等,后來都成為中共的領導骨干。

      1922年,吳玉章在四川“自治運動”失敗后,深刻認識到有一個革命據(jù)點的必要。適逢成都高等師范學校鬧學潮,校長去職,吳玉章應學生和當局的邀請,擔任了成都高等師范學校校長。從此,吳玉章便以學校為陣地開展革命活動,同時大力整頓學校。當時成都高師是全國六所高師之一,號稱四川最高學府,還招收云南、貴州的學生。吳玉章到任后,采取革新措施,決心按照自己的思想改造學校。他首先聘請具有進步思想的教師到校任教,重新聘請了被反動當局解聘的在四川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qū)王右木,讓他講授經(jīng)濟學和日文課。當吳玉章獲悉馬克思主義活動家惲代英在川南師范被軍閥賴心輝扣押時,親自去電保釋,并請他來成都高師任教,講授教育學和階級斗爭學說。同時,他聘請全國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圖書館學家穆躍樞及剛從西歐學成歸國的魏時珍等來校任教或擔任領導職務。他一反高師重文輕理的積習,聘請曾留學日本的物理學家郭鴻鑾為教務主任,還不拘一格地聘請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化學、物理、數(shù)學、生物等學科的學者分別擔任各科的主任。從此,成都高師名師薈萃,建立了一支陣容整齊的教師隊伍。

      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一專多能,吳玉章在學校實行選課制,規(guī)定選修課占全部課程的1/4,鼓勵文科學生選修自然學科,理科學生選修社會學科,并規(guī)定體育成績不及格不得畢業(yè)。這些改革不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xiàn)在,都具有深刻的實踐意義。他還兩次組織學生到日本、朝鮮考察,派教師到歐美考察,大大開闊了師生的視野。

      吳玉章還加強了學校紀律,扭轉了散漫風氣,革除了封建陋習。他對教師和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盡力關心照顧。同時,在學生創(chuàng)辦的《星期日》等刊物上,宣傳新文化、新思想。

      經(jīng)過一番整頓,學校面貌大大改觀,樹立了一種嶄新的學風,把學校辦成了進步勢力的大本營。由于支持革命和進步學生,吳玉章遭到四川軍閥楊森的嫉恨,被迫離開成都高師。

      1925年2月,吳玉章來到北京,由當年他的學生、時任中共北京市委負責人的趙世炎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吳玉章入黨后,即與劉伯承一起到上海中共中央接受任務。在上海,吳玉章見到了黨的總書記陳獨秀,奉命留在國民黨內(nèi)做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暫不公開共產(chǎn)黨員身份。1925年8月15日,吳玉章抵達重慶,準備按國民黨中央之命,整頓四川國民黨組織。為推動四川大革命,吳玉章與楊闇公、冉鈞等籌建了一所培養(yǎng)革命干部的中法學校,吳玉章任校長,招收因罷課而被開除的進步學生。不僅重慶的進步學生前來投考,全川各地的進步學生也都聞風而來。除課堂學習外,學生們還積極參加當時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許多學生后來成為革命骨干,在這一時期的革命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發(fā)生后,中法學校被軍閥劉湘強行解散。

      在蘇聯(lián)從事中國歷史的教學與研究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wèi)叛變革命后,中共中央安排吳玉章、劉伯承等去蘇聯(lián)學習。1929年,吳玉章從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chǎn)主義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蘇聯(lián)科學院遠東分院,任中國部主任和教員。1931年1月,吳玉章和林伯渠一起調(diào)到海參崴的蘇兆征中國黨校任教。1932年,吳玉章調(diào)到蘇聯(lián)遠東邊疆國際師范大學任教,講授中國革命問題。1933年6月,吳玉章調(diào)到莫斯科列寧學院中國班,講授政治常識和經(jīng)濟地理。9月,吳玉章任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主任,培訓中國革命干部,并參加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的工作。1936年7月,吳玉章到莫斯科東方大學任教,講授中國歷史。

      在此期間,吳玉章在蘇聯(lián)主要擔任中國歷史的教學工作。他從小喜歡歷史,愛讀史書,對擔任中國歷史課教學很有興趣,決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研究中國歷史上的許多重大問題。為了把中國歷史這門課教好,吳玉章閱讀了大量史書,運用馬列主義原理,本著“事實確實,立論公平”的原則,編寫了一部《中國歷史教程》的講義。為了教學方便,他又根據(jù)講義寫了一個教學提綱《中國歷史大綱》,并根據(jù)講義和提綱進行教學。

      吳玉章不僅是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重要見證人和參與者,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歷史學家。1928年,吳玉章在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室學習時,研究了中國土地問題。在此期間,吳玉章撰寫了《八一革命》一書,并與林伯渠合寫了《太平革命以前中國經(jīng)濟、社會、政治的分析》一書。自20世紀50年代起,吳玉章就系統(tǒng)地講授和研究歷史,撰寫歷史回憶錄。20世紀60年代后,出版了《辛亥革命》、《回憶辛亥革命》、《歷史文集》、《吳玉章回憶錄》等著作,在史學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培養(yǎng)了大批文藝干部

      1938年3月,吳玉章參加完在倫敦舉行的世界反侵略大會后,奉中共中央的命令回國。回國后,吳玉章作為中共七名參政員之一,出席在武漢、重慶召開的國民參政會第一屆一、二、三、四次會議。1938年底,在一次與蔣介石的會面中,蔣介石對他說:你是老同盟會、國民黨的老前輩,還是回到國民黨來吧。面對勸誘,吳玉章明確表示:“我加入共產(chǎn)黨是相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深知只有共產(chǎn)主義才是社會發(fā)展的唯一正確道路,對于這一點,我是不動搖的,決不會二三其德,毫無氣節(jié)的!”

      1939年11月,吳玉章回到延安。1938年12月30日是吳玉章的60歲生日,當時正值他在重慶忙于出席國民參政會。吳玉章返回延安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提議為吳玉章補祝六十大壽。194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央大禮堂隆重慶祝吳玉章六十壽辰。毛澤東親臨致祝詞,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于青年,一貫地有益于革命,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我們的吳玉章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幾十年如一日的人!”毛澤東還號召全黨學習他“對于革命的堅持性”。毛澤東的祝詞膾炙人口,影響深遠,后來收入《毛澤東文集》第2卷。

      1939年11月,吳玉章從重慶回到延安,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建立和發(fā)展了抗日根據(jù)地的高等教育事業(yè)。1939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由吳玉章?lián)窝影沧罡呶乃噷W府延安魯迅藝術學院 (1940年后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以下簡稱“魯藝”)院長。

      魯藝成立于1938年4月10日。初創(chuàng)時期,環(huán)境艱苦,一無經(jīng)費,二無校舍。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先在魯迅師范學校暫借了幾間房子開始辦公招生,等新生入校后才在延安北門外西邊山坡上選定幾排窯洞作為校舍。魯藝剛建立時沒有院長,副院長沙可夫負責全面工作。吳玉章?lián)昔斔囋洪L后,為了便于了解魯藝的情況和主持魯藝的工作,曾一再向中央表示,希望從楊家?guī)X中共中央所在地搬到離楊家?guī)X20多公里的橋兒溝魯藝去住。因吳玉章年事已高,加之久病初愈,身體不好和其他工作的需要,中央沒有同意。

      主持魯藝工作后,吳玉章堅決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為魯藝制定的教育方針。為了不辜負中共中央的重托和魯藝全體師生員工的期望,吳玉章經(jīng)常騎著毛驢或乘坐馬車從楊家?guī)X到橋兒溝魯藝,深入學員的教室、宿舍、伙房和教員的辦公室、宿舍了解教學和生活情況,征求大家對搞好魯藝的各項工作的意見,同時也征求學員對教學改進和對教員上課的改進意見。

      當了解情況后,吳玉章認為,必須組織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這是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辦好魯藝的關鍵。在吳玉章的主持下,經(jīng)上級批準,第一步調(diào)整了學院的領導班子,副院長為周揚,政治處主任為宋侃夫。第二步是調(diào)整與充實學院各職能部門,并于1940年1月1日宣布了關于調(diào)整與充實行政機構的決定:一、取消原有專修部名義,正式成立教務處,張庚為處長。教務處下設教務科、學習指導科、藝術指導科及圖書館。藝術指導科仍按原設置,但必須做好組織實驗劇團的準備工作,由田方負責。二、宋侃夫為政治處主任兼總支書記。三、研究部主任由周揚兼任,設干事一人,辦理日常事務。

      在擔任院長期間,吳玉章對魯藝的各項工作尤其是教學工作抓得很緊,注意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培養(yǎng)一支有馬列主義立場觀點、有為人民服務思想的藝術干部隊伍,吳玉章總是盡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到魯藝住一段時間。他往往一去就住上好幾天,把應該辦的事情和需要商量、研究的工作辦完后才返回楊家?guī)X。

      1940年6月9日,在吳玉章的領導和組織下,魯藝隆重舉行了建院兩周年紀念大會,并為此還專門組織了展覽會,舉辦了晚會。毛澤東、朱德、任弼時、張聞天等中央領導和茅盾等各界知名人士應邀出席了紀念大會。

      吳玉章在主持魯藝的辦學過程中,不僅重視本校各專業(yè)藝術人才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和提高,為更多地培養(yǎng)高層次的藝術人才奮斗,而且他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系統(tǒng)教育與在職教育相結合的方針。在培養(yǎng)提高在職干部如何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吳玉章為了盡可能滿足前方部隊對抗戰(zhàn)文藝干部的需要,充分挖掘?qū)W院潛力,大量舉辦各種短訓班、輪訓班培養(yǎng)文藝干部。1940年5月20日,為培養(yǎng)大批部隊文藝工作者和及時總結部隊文藝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進一步發(fā)展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魯藝決定成立部隊藝術干部訓練班。6月11日,魯藝開始招收一年制部隊學員。同時,魯藝還組織呂梁劇社、前線劇社、黃河劇社、七月劇社、奮斗劇社等劇社學員來魯藝學習。

      吳玉章注意到,如果單靠在延安魯藝培養(yǎng)的那些藝術人才分出去,那是遠遠滿足不了前方對抗戰(zhàn)文藝干部的需要的。加之當時戰(zhàn)爭環(huán)境,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無論進行短期輪訓或是長期培養(yǎng),延安魯藝要全部擔當這一繁重任務都是有困難的。為此,必須在有條件的地區(qū)盡可能陸續(xù)創(chuàng)辦魯藝分校,以便為前方培養(yǎng)更多的藝術人才。1939年冬,在晉東南地區(qū)成立了魯藝分校(又稱太行魯藝)。1941年2月,又在華中地區(qū)成立了魯藝華中分院。1942年春,又在晉西北地區(qū)成立了晉西北魯藝分校。

      1943年3月,魯藝并入延安大學,成為延安大學下屬的一個學院,院名仍叫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由延安大學校長吳玉章兼任,校址仍在橋兒溝。這時,延安大學下屬各分院和校部均搬至橋兒溝,統(tǒng)一領導教學、科研、生產(chǎn)和整風等活動。

      魯藝為黨培養(yǎng)輸送了一大批各類優(yōu)秀的文藝干部,僅從第一屆至第五屆培養(yǎng)的正規(guī)學員就有700人左右,如果加上各種短訓班、輪訓班及各分校、分院的學員,魯藝為黨培養(yǎng)輸送的各類文藝干部數(shù)以萬計。

      在毛澤東直接領導下辦延安大學

      1941年,在抗日戰(zhàn)爭極端困難和嚴峻的形勢下,為了集中人力、物力培養(yǎng)抗戰(zhàn)所需要的各類干部,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創(chuàng)辦一所正規(guī)大學。1941年7月13日,張聞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學校合并的問題。中央政治局初步研究,決定將陜北公學(1939年7月,原陜北公學到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辦學成立華北聯(lián)合大學后,同年11月在延安重建了陜北公學)、女子大學、毛澤東青年干部學校三校合并,成立陜北聯(lián)合大學。7月30日,經(jīng)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最后決定創(chuàng)辦延安大學,以吳玉章為校長,趙毅敏為副校長。8月28日,《解放日報》發(fā)布了延安大學成立的消息。

      1941年9月22日,延安大學舉行開學典禮。吳玉章指出:延大的成立,是教育上很大的轉變,它是“中共中央和邊區(qū)政府在延安推行新的教育”的結果。延安大學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一直是在中共中央、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吳玉章回憶說:“我在延大工作時,常常請示毛主席。延安大學成立時,我們請示毛主席叫什么校名好,毛澤東同志說,還是延安大學好?!眳怯裾略谑讓瞄_學典禮上明確指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專門技術和知識的獲得,且更應注意養(yǎng)成學員的偉大品格”,“延大不應當只是學科學的學校,更應當是學做人的學?!??!敖逃獮榻夥艆^(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服務”,是毛澤東為延安大學制定的辦學方針。延安大學成立后,毛澤東曾多次同吳玉章討論學校的辦學方針。

      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延安大學努力貫徹學以致用的方針,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當華北大學校長,把自己的住房騰出來作為辦公用房

      華北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8月在延安創(chuàng)辦的陜北公學,后來隨著抗戰(zhàn)形勢的發(fā)展,1939年7月,中共中央將陜北公學、延安魯藝(部分師生)、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青年訓練班合并,成立華北聯(lián)合大學,開赴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在敵后開展國防教育。1948年春,中共中央與華北局決定,將原屬晉察冀邊區(qū)領導的華北聯(lián)合大學和原屬晉冀魯豫邊區(qū)領導的北方大學合并,成立華北大學。1948年夏,華北大學成立。吳玉章?lián)稳A北大學校長,范文瀾和成仿吾擔任副校長。

      在華北大學創(chuàng)建之初,根據(jù)中共中央決定,周恩來于1948年5月28日寫信給吳玉章,征求他的意見。周恩來在信中寫道:“玉章同志,為了加強華北大學領導并方便號召,中央與華北局商定擬請你擔任華北大學校長,范文瀾、成仿吾兩同志任副校長,不知你愿意接受這一職務否?”吳玉章讀了周恩來的信后,立即回信表示欣然接受。吳玉章后來說:“辦學校,是為了振興中華,提高民族文化素質(zhì),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這是一個極其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是國家百年大計、千年大計的大事,它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一生都樂于辦學校,愿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作貢獻?!?/p>

      1948年7月15日,吳玉章從石家莊出發(fā),乘坐馬車到達位于河北正定的華北大學。每天除了開會和審批急辦文件之外,他總是拄著拐杖深入基層和教務部門、總務部門,督促檢查兩校合并急需解決的問題。吳玉章特別關心師生員工的教學和生活用房,以及伙食、衣服、被褥的準備工作。華北大學的創(chuàng)建,給正定縣的黨政軍機關和廣大群眾帶來了不少困難。兩校合并后共有師生2000余人,而且學校還要繼續(xù)擴招,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為妥善解決2000多人的衣、食、住、行,吳玉章經(jīng)常到基層了解情況。一次到基層發(fā)現(xiàn)一些單位的辦公用房和生活用房十分緊張時,他一再向總務部門負責同志說,目前學校的用房雖然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花了很大力氣解決得比較好,但仍然十分擁擠,可以把我的住房騰出一些讓給校部作為辦公用房。經(jīng)過再三研究,吳玉章把住房壓縮為一個大通間,辦公室兼臥室,身邊工作人員幾個人共住一個大通間,其余的騰出給了組織科、干部科作為辦公室兼臥室。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2000余師生的生活基本安排就緒。

      1948年8月24日,華北大學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禮,謝覺哉、胡喬木、周揚等參加了大會。吳玉章為華北大學制定了“忠誠、團結、樸實、虛心”的八字校訓。為了適應迅速發(fā)展的革命形勢,華北大學主要采取了短期培訓的辦法,即學生經(jīng)過基本訓練后即分配工作,以便迅速為迎接全國解放和建立新中國培訓干部。在編制上,華北大學設立政治訓練速成班(一部)、教育學院(二部)、文藝學院(三部)、研究部(四部)、農(nóng)學院和工學院。華北大學的學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青年。

      1948年12月30日,吳玉章在華北大學度過了七十壽辰。華北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為吳玉章校長舉行了隆重的慶?;顒印V泄仓醒氚l(fā)來了賀信,稱贊他“自青年時代起,即致力于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四十年來,在中國革命的歷程中,你總是站在革命隊伍的前列”。劉少奇、朱德、董必武、薄一波、徐特立、謝覺哉、劉伯承、陳毅、聶榮臻等發(fā)來了賀詩或賀信。

      1949年4月4日,吳玉章率領華北大學師生進入北平。進入北平后,華北大學先后在平津兩地招收學員1.4萬多人,加上教職工在內(nèi),當時華北大學在北平擁有師生近2萬人。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在當時的中國是少有的。

      吳玉章是在黨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革命元老,當時雖然已是七十高齡,還親自給黨員上黨課,給學生講中國歷史教程,講中國近50年來民族與民主革命運動史,還經(jīng)常給全校師生員工作形勢任務報告。吳玉章每次講課或者作報告,都是非常認真嚴肅的,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講一次課或者作一次報告,他都要查閱大量資料,然后親自寫出講稿,并邀請有關同志到他家里來共同商量討論講稿。

      每期學員畢業(yè),吳玉章總是親臨講話和勉勵。一次,他在一部學生畢業(yè)典禮大會上的講話中,根據(jù)毛澤東“軍隊向前進,生產(chǎn)長一寸”的指示,對學員提出了三項要求:積極參加人民解放戰(zhàn)爭,把革命戰(zhàn)爭進行到底,完全徹底地把敵人消滅干凈,要像打毒蛇那樣,把它打死;實行社會革命,進行土地改革,組織農(nóng)民發(fā)展生產(chǎn);參加城市工作,掌握新技術,發(fā)展工商業(yè)。華北大學雖然只存在了一年多,卻為黨培養(yǎng)了數(shù)以萬計的干部。

      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達17年,是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

      早在1949年七八月份,中共中央就開始醞釀創(chuàng)辦一所新型的社會主義大學。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及時作出了創(chuàng)辦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并委托中共中央副主席劉少奇直接領導。為了適應新中國經(jīng)濟恢復和建設的需要,中共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華北人民革命大學、中央政法干校,成立一所新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以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經(jīng)濟和管理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50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決定,任命吳玉章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胡錫奎為第一副校長兼教務部長,成仿吾為第二副校長兼研究部長。中共中央確定在原華北大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中國人民大學后,吳玉章堅決擁護,積極執(zhí)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做好原華北大學結束工作的同時,吳玉章又認真做好籌備創(chuàng)辦中國人民大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尤其是師資隊伍和物質(zhì)方面的準備工作。吳玉章出面主持召開了幾次大小會議。如1949年9月15日召開會議討論中國人民大學今后的辦學方針問題;1949年10月9日召開會議討論聘請?zhí)K聯(lián)教員和培養(yǎng)100名翻譯問題;1949年10月14日為招生和房子之事召開會議,并在討論后致信劉少奇;1949年12月31日召開會議討論關于創(chuàng)辦中國人民大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和其他幾所大學合并問題,關于教育部通過中國人民大學實施計劃的決定,以及確定學校組織機構及干部配備問題;1950年1月4日召開會議傳達劉少奇副主席關于招生計劃的批示;1950年2月6日召開會議討論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第一學期教學計劃問題,創(chuàng)辦??瘑栴},房子問題及校牌、?;?、校歌等問題。

      吳玉章在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了眾多的社會職務,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辦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的文字改革工作上。由于年逾古稀,工作繁重,吳玉章1950年得了重病。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在探望吳玉章時,特意囑托:吳老年事已高,不要讓他做很多工作,只管大政方針就行了。但在病愈之后,吳玉章一如既往地工作。其間,他謝絕了政務院擬委任重要行政領導職務的設想,表示樂于辦學。周恩來尊重了他的意見。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之初,百廢待興,辦學條件極其簡單。當時連像樣的教室都不多,經(jīng)常要露天上課,學生拿著小凳子一坐,就開始教學。那時大學都過著準軍事生活,功課緊張,紀律嚴格。條件雖然艱苦,但師生熱情很高,吳玉章帶領全校教職工,克服了種種困難,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將新中國成立后創(chuàng)辦的這所全國性正規(guī)大學辦得有聲有色。

      吳玉章十分注重學校的工作秩序,強調(diào)計劃性,要求學校各項工作都要制定周密的計劃,進行科學的管理。他還特別強調(diào)學校要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建立師生間的同志式關系。建校之初,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工農(nóng)干部和戰(zhàn)斗英雄,他以深厚的階級感情關懷他們,結合他們的特點,因材施教,為新中國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

      吳玉章很重視教學秩序和教學質(zhì)量。1958年后,當他發(fā)現(xiàn)師生參加政治運動和生產(chǎn)勞動過多,以致學校秩序混亂,教學質(zhì)量有所下降時,便及時指出,學校終歸是學校,學校是傳播知識的地方,教師和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教和學,沒有穩(wěn)定的教學秩序,便不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實事求是,學以致用,這種精神被一直保留下來。

      中國人民大學建校之初,大批蘇聯(lián)專家來校任教,吳玉章特別強調(diào)聯(lián)系中國實際學習蘇聯(lián)經(jīng)驗。他說:“蘇聯(lián)教授都是很有學問的,但他們不甚了解中國的情況,我們要把他們講授的內(nèi)容很好地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否則是不可能做好教學工作的。”吳玉章堅持把蘇聯(lián)經(jīng)驗與中國情況相結合,不生搬硬套,不搞教條主義,活學活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

      在吳玉章的努力下,大量普通群眾、工農(nóng)干部進入了大學校園。1952年,吳玉章在青島遇見青年紡織女工、全國勞動模范郝建秀。當?shù)弥幕讲桓邥r,就邀請她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1953年,郝建秀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工農(nóng)速成中學學習。郝建秀以前只讀過一年小學,在速成中學要在四年內(nèi)學完初中、高中六年的課程,難度很大。郝建秀開始感到很困難,一度想放棄,回工廠工作。吳玉章知道后,就找她談心,耐心做工作,還請有經(jīng)驗的教師為她進行個別輔導,郝建秀的學習成績逐步得到提高,1958年考入華東紡織工學院學習。

      吳玉章?lián)沃袊嗣翊髮W校長達17年之久,總是盡最大努力為辦好學校多作貢獻。他除了主持學校的全面工作外,對教職工在政治上的進步也是非常關心愛護的。每當開會或碰見各系各教研室領導時,他總是要詢問一些老教師的情況和民主黨派成員在各單位的情況,特別是青年教師在政治上的進步和表現(xiàn)。吳玉章總是殷切地對各系各教研室的領導說:你們不但要會使用教師,你們更要會關心愛護教師,特別是要關心青年教師和從外校調(diào)進的一些老教師在政治上的進步,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覺悟,努力改造世界觀。

      吳玉章在中國人民大學歷次政治運動中,敢于冒風險抵制錯誤,力所能及地保護一些同志。在1957年的“反右斗爭”中,吳玉章竭力主張在劃“右派”中不要搞擴大化,特別在青年學生中,應以關心、愛護、教育為主,反對在學生中劃 “右派”?!拔母铩敝?,吳玉章還敢于到批斗郭影秋副校長的大會上去公開保護郭影秋,并在批斗大會上說,郭影秋同志是黨的好干部,他是周總理調(diào)到國務院任秘書長的,后因?qū)W校工作需要,是我從周總理那里要來的,他是個好同志,不能打倒。

      吳玉章經(jīng)常深入教職工和學生的宿舍、食堂、教室和閱覽室了解師生員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吳玉章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第一任校長,是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和開拓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的誕生、成長、壯大和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吳玉章主張教育為革命和國家建設服務,主張教育與生產(chǎn)實踐相聯(lián)系。他面向工農(nóng)開門辦學,首倡并創(chuàng)辦了函授教育,采取多種形式辦學,成為新中國高等教育平民化第一人。他重視提高教育質(zhì)量,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重視科學研究。他關心師生,愛護師生,在非常時期不畏壓力,挺身而出保護了大批師生。吳玉章為人民大學奠定的堅實基礎,留下的光榮傳統(tǒng),形成的優(yōu)良校風,塑造的辦學風格,潛移默化地陶冶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師生不斷奮進,吳玉章堪稱是“人大之魂”。

      為了辦教育,吳玉章把自己的故居都捐了出來作為教室。1958年春,八十高齡的吳玉章在參加完成都會議后,回到闊別16年之久的故鄉(xiāng)四川榮縣蔡家堰村?;氐郊亦l(xiāng)后,吳玉章來不及休息,就開始了解民情。當問到青少年入學讀書還在寨子山上時,他就趕緊囑咐陪同的縣委書記說:“要設法改進,我搞革命幾十年,跑了好多國家,悟出了一條真理:要使民富國強,就要提高全民文化科學水平。我們要普及教育,使學齡兒童和青少年都能入學?!彼麧M懷對發(fā)展家鄉(xiāng)教育的希望,無限深情地說:“我這次回老家,沒有給家鄉(xiāng)人民送什么禮物,就把我的家產(chǎn)贈給政府辦學校,辦一所培養(yǎng)教學人才的學?!獛煼缎#员砦业男囊?。”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1960年,82歲的吳玉章寫下的這首自勵詩,既是他畢生追求的生動寫照,也是激勵后人繼承和發(fā)揚他的教育思想,推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精神動力。吳玉章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古稀之年的吳玉章,還時常登上講臺給人大師生講黨史。吳玉章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革命,獻給了教育事業(yè),獻給了青年,真正做到了“一輩子做好事”。1966年12月12日,吳玉章因病逝世。■

      猜你喜歡
      吳玉章魯藝學校
      做了一輩子好事的吳玉章
      延安魯藝“小調(diào)大王”——安波
      樂府新聲(2021年3期)2021-11-04 09:21:12
      吳玉章的愛國故事
      魯藝精神的寫照——宋惠民
      藝術品鑒(2019年10期)2019-11-25 07:09:58
      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簡介
      延安“魯藝”音樂系里的“廣東仔”
      “魯藝精神”與魯迅美院油畫系
      油畫藝術(2017年1期)2017-05-20 09:09:00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學金圖解
      大學生(2016年7期)2016-04-29 20:30:06
      奇妙學校
      永兴县| 乌兰察布市| 南岸区| 肇东市| 阿勒泰市| 繁昌县| 拜泉县| 芜湖市| 铜川市| 商南县| 武宣县| 建宁县| 宁陕县| 文成县| 南通市| 嘉义县| 海盐县| 崇信县| 德令哈市| 上虞市| 兴业县| 龙井市| 和平县| 中西区| 高碑店市| 永泰县| 祁连县| 东方市| 寿阳县| 左权县| 五台县| 昌平区| 凭祥市| 永城市| 额尔古纳市| 离岛区| 龙胜| 调兵山市| 乌拉特前旗| 武清区|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