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巧麗 徐大真
關于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特點及其與職業(yè)成熟度關系的調查報告
□孔巧麗 徐大真
為了解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的特點、以及自我價值感與職業(yè)成熟度的關系,隨機抽取天津市5所高等職業(yè)院校445名被試,采用《青少年自我價值感量表》(SE)(黃希庭,1998)和《大學生職業(yè)成熟度量表》(CMI)(張智勇,2006)進行調查并做相關分析,結果為:(1)高職生總體自我價值感顯著高于全國常模;但是個人取向人際自我價值感顯著低于全國常模;(2)職業(yè)成熟度及其各維度與總體自我價值感存在顯著正相關;(3)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和總體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有正向預測作用。結論:(1)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總體水平較好;(2)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和總體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有正向預測作用。
高職生;職業(yè)成熟度;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self-worth或self-esteem)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認知和評價作為客體的自我(me)對社會主體(包括群體和他人)以及對作為主體的自我(I)的正向的自我情感體驗,是自我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個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具有一種彌漫性的影響。[1]自我價值感是個體適應社會的心理資源,是個體適應社會、緩解焦慮的心理機制,是個體完善發(fā)展的驅動力。[2]自我價值感與目標取向、職業(yè)選擇態(tài)度呈顯著正相關。[3、4]職業(yè)成熟度是指個體掌握與其職業(yè)發(fā)展階段的相關信息,以及在此基礎上做出與其自身相適宜的職業(yè)決策的一種準備程度。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其職業(yè)成熟度存在顯著相關。[5、6]自尊與職業(yè)成熟度存在顯著相關。[7]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特點,以及自我價值感與職業(yè)成熟度的關系,為高職生從自我價值感的角度來提高職業(yè)成熟度提供理論依據(jù)。
被試從天津職業(yè)大學、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和天津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附屬技校高職部五所高職院校學生中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抽樣。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463份,回收率為92.6%。經(jīng)過篩選和統(tǒng)計處理,保留有效問卷445份,有效率為96.1%。(見表1)
表1:被試基本信息表(N=445)
1.青少年自我價值感量表(SE)[1]共56個題項,包括總體自我價值感、一般自我價值感和特殊自我價值感3個主要分量表,而特殊自我價值感分量表又由特殊社會取向和特殊個人取向兩個次分量表組成,每個次分量表均含有5個方面的取向,分別涉及到人際、心理、道德、生理和家庭方面的自我價值感。量表的題目采用5級評分(1-5分),[8]已于2003年建立了全國常模[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職業(yè)成熟度量表[7]該量表共有34個題項,分別涉及職業(yè)目標、職業(yè)自信、職業(yè)價值、職業(yè)自主、親友依賴、職業(yè)參照6個維度。采用5級評分。得分總分(或平均分)越高,說明職業(yè)成熟度越高。該量表一致性信度較好,同時具有較好的效度。
方法:調查時間為2009年4月到6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測試,采用當場發(fā)放問卷,隨時收回的方式。使用SPSS11.5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的總體狀況。從表2可見,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個人取向人際維度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在社會取向心理維度與全國常模不存在顯著差異,其余維度都顯著高于全國常模。
2.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的性別、年級、生源地、父母親文化程度的差異。分別對高職生在性別、年級、生源地、父母親文化程度五個方面進行差異檢驗。
表2:高職生自我價值感各維度與全國常模比較(X±SD)
結果表明高職生在總體自我價值感、社會取向、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均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但在個人取向心理男生顯著高于女生 (T=2.484,p<.05),個人取向道德男生顯著高于女生(T=2.026,p<.05),個人取向家庭女生顯著高于男生(T=2.082,p<..05)。
在年級變量上,社會取向人際、社會取向生理和社會取向家庭、個人取向人際、個人取向心理和個人取向道德存在顯著差異。經(jīng)事后檢驗得出各年級之間的差異情況,詳見表3:
在生源地上,社會取向的家庭自我價值感存在顯著的差異(T=4.168,p<.000),農(nóng)村(16.24±2.542)顯著高于城市(15.12±3.066)。其余各維度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3:高職生自我價值感在年級上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在母親文化程度上,社會取向人際(T=2.799,p<.05)和社會取向生理(T=2.717,p<.05)存在顯著差異。經(jīng)事后檢驗表明,母親文化程度為大學或大專和高中或中專的顯著高于母親文化為初中的。
在父親文化程度上,自我價值感的各維度都不存在顯著地差異。
高職生自我價值感和職業(yè)成熟度的相關分析表明,總體職業(yè)成熟度與自我價值感各分量表都存在顯著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487**,0.116**,0.512**,0.404**,0.449**。 (見表 4)
表4:高職生自我價值感與職業(yè)成熟度的相關分析
以總體職業(yè)成熟度為因變量,自我價值感的分量表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結果顯示個人取向自我價值感和總體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方程的多元相關系數(shù)R為0.536,決定系數(shù)R2為0.287,對職業(yè)成熟度的解釋能力為28.7%。(見表5)
表5: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的回歸分析
1.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總體狀況:
高職生自我價值感在社會取向心理與全國常模沒有顯著差異,在個人取向人際自我價值感維度,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其他維度都顯著高于全國常模。這與劉丕軍對內蒙古高職生的自我價值感的研究結果相反[10]。與潘曉蕾、徐琴美對美院學生的研究基本一致[11]。與賀義宗對中職生的研究基本一致[12]。總的來說,高職生自我價值感較高,處于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高職生在個人取向人際自我價值感顯著低于全國常模,這可能與高職生的自卑失落心理有關,不愿意與他人交流。目前我國高職教育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社會認同感較差,存在種種社會偏見,面對現(xiàn)實,高職生常常感到自卑、失落,甚至自閉,不愿與他人交往。[13]
2.高職生自我價值感的特點:
高職生在性別上大多數(shù)維度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劉丕軍的研究結果不同;在年級和生源地上,與劉丕軍的研究結果一致[10],高職生在總體自我價值感、個人取向一般和社會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不存在顯著年級差異,在個人取向特殊和社會取向特殊自我價值感方面,除個人取向道德、個人取向心理自我價值感外,個人取向人際、社會取向人際、社會取向生理和社會取向家庭,三年級學生都顯著高于一年級或二年級。這說明高職生隨著年齡的增大、知識的增加,自我價值感也在不斷地提高。母親文化程度對高職生總體自我價值感、個人取向一般、社會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沒有顯著影響,在社會取向人際和社會取向生理自我價值感維度,文化程度為大學或大專和高中或中專的顯著要高于為初中,這說明母親對高職生的社會取向特殊自我價值感影響較大。父親文化程度對高職生自我價值感各維度都不顯著。
高職生總體自我價值感、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與職業(yè)成熟度均呈顯著的正相關,說明總體自我價值感和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與職業(yè)成熟度有著密切的關系?;貧w分析表明,個人取向自我價值感和總體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有正向預測作用??赡苁且驗閭€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是指自身潛能的發(fā)揮和完善影響下的正向自我情感體驗??傮w自我價值感是抽象層次最高的自我力量、自我滿意、自我信仰的正向積極情感體驗,而職業(yè)成熟度是在個人綜合能力下的個人心理和行為傾向,所以,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和總體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的影響較大。
(一)高職生總體自我價值感顯著高于全國常模;但是個人取向人際自我價值感顯著低于全國常模;
(二)高職生自我價值感在性別、年級、生源地、父母親文化程度方面,總體自我價值感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個別方面,一般自我價值感和特殊自我價值感存在顯著差異;
(三)職業(yè)成熟度及其各維度與總體自我價值感存在顯著正相關;
(四)個人取向一般自我價值感和總體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成熟度有正向預測作用。
[1]黃希庭,楊雄.青年學生自我價值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科學:1998(4):289-382.
[2]興美丹,吳桂梅.培育自我價值感是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204-206.
[3]鄭海燕,劉曉明,莫 雷.初二學生知覺到的教師期望、自我價值感與目標取向的關系研究 [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3):16-22.
[4]李鳳珍.大學生自我價值感對職業(yè)選擇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5]張聚華.大學生自我概念與其職業(yè)成熟度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8.
[6]秦丹萍.自我概念和心理控制源與大學生職業(yè)成熟度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7]張智勇,榮 煜,管延軍.中國大學生職業(yè)成熟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9):1—6.
[8]翟洪昌,史清敏,黃希庭.影響中學生自我價值感形成的諸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00(4):408-411.
[9]黃希庭,鳳四海,王衛(wèi)紅.青少年自我價值感全國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學,2003,26(2):194-198.
[10]劉丕軍.內蒙古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學生自我價值感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11]潘曉蕾,徐琴美.美院學生自我價值感特點及其與學校歸屬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4):381-384.
[12]賀義宗.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自我價值感現(xiàn)狀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
[13]楊玉紅.淺談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思路[J].中國科技信息,2009(8):265-266.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我國職業(yè)心理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課題項目:FJB070512)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我國職業(yè)心理學的學科發(fā)展研究”(課題編號:TJJX07-2048)。
孔巧麗(1983-),女,河南蘭考人,天津工程師范學院2007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指導;徐大真(1962-),女,天津人,天津工程師范學院職業(yè)心理與職業(yè)指導研究所所長,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yè)心理學。
G712
B
1001-7518(2010)03-0084-03
責任編輯 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