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林
海南建立塑瓶“大輸液”基地的必要性
□黃桂林
塑瓶“大輸液”藥品,是大容量注射劑的簡稱,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輸液。它是醫(yī)療機構用量最大、最基本的藥品,生產和儲備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醫(yī)療保障水平的高低。海南孤懸海外,外援不利,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的建設顯得極為重要和迫切。同時,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所帶來的以醫(yī)療保健為主要旅游目的的大量游客的到來,塑瓶“大輸液”藥品需求量將更大,此項工作省領導非常重視。
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海南必須建立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一灣淺淺的瓊州海峽將海南寶島與大陸隔為了兩地。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孤懸海外的海南與大陸連接的交通毋庸置疑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為液體類的醫(yī)用品,塑瓶“大輸液”藥品的運輸本身就有不便利和不安全的因素,運輸成本也比較高。而在正常情況下,距離海南最近的內地省會城市廣州、南寧的汽車、火車運輸行駛至少在15小時以上,耗時長久。另外,海南是臺風的多發(fā)地區(qū),每年都要飽受多次臺風肆虐。一旦遭遇臺風天氣,毗鄰的廣東、廣西兩省區(qū)同樣會受到影響,瓊州海峽封航,機場航班無法正常起降,海、陸、空交通封閉。如果海南島內沒有足夠的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能力,而島外的塑瓶“大輸液”藥品又難以及時運入,勢必造成島內塑瓶大輸液最基本用藥的短缺。據調查,目前海南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儲備塑瓶“大輸液”藥品的能力極為有限,如此“獨而不立”的情況,將會極大地影響海南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的臨床需要,帶來無法想像的后果。
海南本地居民、過冬“候鳥”群體以及醫(yī)療保健游流行亟需建立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據海南省衛(wèi)生部門的保守統(tǒng)計,全省常住人口860多萬人,省、縣(市)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每天至少在4萬人次以上,按每天每人次輸液1000ML計算,全省每天塑瓶“大輸液”藥品的最低用量為4000萬ML(40噸左右)。另外,海南素有“長壽島”之稱,這就意味著老年人在海南占有比較大的比例,尤其是近年來,來海南過冬的“候鳥大軍”日益壯大,而隨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醫(yī)療保健旅游隨之跨越發(fā)展,將會有更多慕名而來的游客踏上海南這片熱土。如此巨大的需求量,要求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企業(yè)必須具備較大規(guī)模的現代化生產流水線、大空間的倉庫儲備條件和快捷、便利、安全的交通運輸能力,能夠在第一時間將塑瓶“大輸液”藥品送達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和醫(yī)藥經銷企業(yè)。因此,具有一定規(guī)模、設備完善的規(guī)范化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可以拉動其他相關方面的發(fā)展,為海南帶來額外的經濟和社會效應。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的建立,無疑會對海南醫(yī)療水平產生巨大的推動和提升作用,對醫(yī)療旅游的發(fā)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提供更為完善的條件,從更深層次來講,有利于國際旅游島的多元化發(fā)展,成為國際旅游島大跨步向前的重要推動力。除了為本地快速、便捷地提供充足的塑瓶“大輸液”藥品外,基地更可以面向其他地區(qū)向外輸出,拉動經濟增長,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小覷。另外,基地的建立,必定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對穩(wěn)定社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綜上所述,海南建立自己的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和儲備基地,保障特殊環(huán)境中塑瓶“大輸液”藥品的快捷、足量、安全供應勢在必行。據了解,目前海南唯一一家生產塑瓶“大輸液”藥品的企業(yè)——海南國瑞堂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制藥企業(yè),其塑瓶“大輸液”車間年生產能力為3500萬瓶(約合50噸/天)。但由于人們對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銷售和儲備等方面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加上相關部門缺乏必要的扶持,沒能完全發(fā)揮其對海南塑瓶“大輸液”供應保障的作用。
為了確保海南在突發(fā)臺風等自然災害天氣期間塑瓶“大輸液”藥品生產、供應的安全、足量,為了國際旅游島醫(yī)療康體游的穩(wěn)步發(fā)展,更為了保障海南每一位居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業(yè)內人士建議,可以將海南國瑞堂制藥有限公司這樣有發(fā)展基礎和資本的企業(yè)作為原點,建設海南塑瓶“大輸液”藥品的生產和儲備基地,并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扶持。如將其塑瓶“大輸液”藥品在海南省內進行掛網銷售,對其生產的塑瓶“大輸液”藥品采取類似政府儲備的方式進行儲備等等,從根本上提高海南塑瓶“大輸液”藥品的保障能力,造福全省860多萬人民,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醫(yī)療保障?!?/p>
(作者單位:新華社海南分社)
[編輯:王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