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雙武
你們雜志起來得很快啊
■文/張雙武
觀照個體命運沉浮,由點及面;記錄當下生活情狀,推己及人。這是我們雜志的基點,也是我們的使命。
如何聯(lián)系我們?
電話:
010-67148585(總機)
010-67166328(直撥)
郵箱:
gaojian@blogweekly.com.cn或blogweekly@yahoo.com.cn
想進一步了解我們,請移步至:
官方網(wǎng)站:
www.blogweekly.com.cn
博客:
blog.sina.com.cn/blogweek
微博:
t.sina.com.cn/blogweekly
豆瓣:
douban.com/host/blogweekly
說人是一種力量與軟弱、光明與盲目、渺小與偉大的復(fù)合物,這并不是責(zé)難人,而是為人下定義。狄德羅的這句話,印在劉再復(fù)的《性格組合論》的扉頁上。在上世紀80年代,這本書刷新了我們對人的看法。
記得當年我連續(xù)花了一星期時間,才啃完這本皇皇40萬言的理論專著,用高爾基那個膾炙人口的比喻來形容,真是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在此之前,我們看待人,習(xí)慣采用非善即惡的兩分法,好就好到白璧無瑕,壞就壞到十惡不赦,要么把他捧上天堂,要么把他踩進地獄。在此之后,我們才學(xué)會直面人性的復(fù)雜,同一個人身上,往往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善惡并舉,互為表里。
樊中黔就是這樣一個現(xiàn)實例證。在討論本期封面選題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劉再復(fù)的“人物性格的二重組合原理”。
貴州省貴陽市原市長助理樊中黔因受賄罪、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緩(詳見本刊38頁)。在法庭上做最后陳述時,他懊悔不已,說:“萬物無罪,禍在人心?!?/p>
樊中黔一案,多有值得深思之處。
其一,一個平日里生活簡樸的官員被查出受賄千萬,在他擁有了這筆錢之后,生活依然和以前一樣簡樸,當他被判死刑之時,這筆巨款幾乎沒有動過。這個人對于金錢的貪欲是源自何處呢?
其二,他不抽煙,不濫喝酒,不打麻將,生活作風(fēng)也還正派,沒有情人。在他50歲生日的時候,只是去了一個中檔飯店,擺了一兩桌。一雙鞋的底子壞了3次,他換了3次。樊中黔的人生,猶如那則著名段子:一人得了重病去看醫(yī)生。醫(yī)生邊檢查邊問:“喝酒嗎?”“不喝。”“抽煙嗎?”“不抽。”“打麻將嗎?”“不打?!贬t(yī)生:“那你回去吧,不用治了。”“為什么?”“你治好了也是個廢人。”
其三,在樊中黔的工作履歷里,全是跟土地在打交道。他當過國土局局長、建委主任、建設(shè)局局長、新區(qū)管委會主任,都涉及到土地開發(fā)。在他任職期間,先后與70多個開發(fā)商發(fā)生金錢關(guān)系。土地、審批、規(guī)劃,貪官、利潤、交易,多少罪惡假汝而行。
其四,樊中黔的父親是個老革命,擔任過貴陽市公安局局長,非常清正廉潔。他們家有5個孩子,他父親吃腸旺面,買不起一人一碗,就只買一碗回來,把其他的面條煮上,把那一碗倒里頭,大家均享一下腸旺面的味道。樊被判刑后說:“我父親清廉肯定上了天堂,我只能下地獄,我們父子再也不能相見了?!边@個時候他倒是想明白了,但已經(jīng)晚了。
觀照像樊中黔一樣的個體命運沉浮,由點及面;記錄當下社會生活情狀,推己及人。這是我們雜志的基點,也是我們的使命。有同行和朋友說,你們雜志起來得很快啊。我說,雜志起來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隊的這一撥年輕人,近兩年來,隨著雜志成長而成長,追逐著我們的追逐,快樂著我們的快樂,這才是我們的福氣和財富啊。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愿景,它們共同組成群體愿景。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朝朝暮暮,我們從尋找選題開始,然后編輯稿件、排版校對、清樣付印,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那個愿景在風(fēng)中作響,如果你愿意聆聽,你會尋到那聲音的方向。
對于我們來說,好好做雜志就是群體愿景,就是一種生活。假如你足夠細心,你是會發(fā)現(xiàn)我們字里行間的態(tài)度的。
聯(lián)系編輯:bcj@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