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加意
(浙江省蒼南縣林業(yè)局 325800)
馬蹄筍,又名綠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 Keng f.)屬禾本科綠竹屬,是我國南方優(yōu)良筍用叢生竹種之一[1],其筍質脆嫩、鮮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2],是食用筍家族中的上乘精品,深受人們的青睞。
浙江蒼南縣是馬蹄筍自然分布區(qū)域[1],栽培歷史悠久,現(xiàn)有馬蹄筍面積2000多hm2,竹農有著豐富的培育管理經驗,習慣采用尿素與復合肥混合,結合曬扒覆土一次性施入。查閱相關資料,施肥處理對馬蹄筍產量影響曾有過報道[3~5],但肥料成本相同的施肥處理對馬蹄筍產量影響尚未見報道。本文選用生產上常用的肥種開展相關試驗,同時與產區(qū)竹農習慣施肥作比較,以不施肥為對照,探討馬蹄筍的施肥效應。
蒼南縣地處浙江的最南部,與福建省福鼎市毗鄰,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試驗地位于鳳池鄉(xiāng)雙益村(120°22′48E,27°31′25N),海拔47m,年平均氣溫17.9℃,最低月平均氣溫7.8℃,極端最低氣溫-4.0℃。年降水量1768.9mm,初霜期在11月中旬,終霜期為3月中旬,無霜期為216~292d,平均247 d,氣候溫暖濕潤,是綠竹生長的適宜區(qū)。
標準地基本情況:竹叢系統(tǒng)發(fā)育年齡6年,叢母竹8~10株,其中:1年生母竹7~8株,2年生母竹2~3株,竹林土壤為紅壤土,竹園基礎肥力:有機質24.0 g/kg,全氮2.12 g/kg,全磷0.74 g/kg,速氮141 mg/kg,速磷88 mg/k g,速鉀80 mg/kg,pH值5.38。
選竹林結構與生長條件相對一致的竹叢開展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共設計5個區(qū)組,6種處理。施肥方式是在春分后扒曬結束時結合覆土一次性施入。6月初開始挖筍,每次挖筍個數(shù)及重量逐叢進行登記,登記至無筍挖為止。
試驗選用生產上較為常用的肥種為主,兔糞來自本地獺兔養(yǎng)殖場腐熟曬干后的有機肥,竹筍專用肥為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復合肥為芬蘭產進口肥,尿素為國產肥。各肥種的營養(yǎng)含量見表1。
表1 肥料營養(yǎng)元素含量單位:%
6種處理分別是:處理1:對照,不施肥,處理2:兔糞有機肥8.4kg/叢,處理3:竹筍專用肥3 kg/叢,處理4:竹農習慣施用配方肥1.5 kg/叢(復合肥0.9 kg,尿素0.6 kg),處理5:尿素1.9 kg/叢,處理6:復合肥1.3 kg/叢。各處理的肥料施用量是以竹農習慣性施肥肥料成本4.2元與各肥種運到馬蹄筍基地的實際價格來確定。各處理每叢所施肥料成本計算見表2。
表2 各處理每叢施肥量成本計算
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統(tǒng)計,不同肥料處理每叢馬蹄筍產筍數(shù)量見表3
對不同處理的馬蹄筍產筍數(shù)量進行方差分析,從檢驗結果來看,不同處理對馬蹄筍產筍數(shù)量之間存在極顯著的差異[F=20.44>
F0.01(5,24)=3.90]。按出筍數(shù)量的平均值計算,各施肥處理的馬蹄筍出筍數(shù)量較對照多11.8%~55.1%,兔糞有機肥平均叢出筍數(shù)量最多,其次為竹農習慣施用的配方肥,單獨施用尿素、復合肥、竹筍專用肥分別居第3、第4、第5位。
表3 不同處理每叢馬蹄筍產筍數(shù)量單位:個/叢
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兔糞有機肥、竹農習慣施用的配方肥與對照、竹筍專用肥、復合肥,尿素與對照的產筍數(shù)量均值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當q0.01(6,24)=5.37時,臨界值D=9.18]。說明施用兔糞有機肥、竹農習慣施用配方肥、尿素可顯著提高馬蹄筍的出筍數(shù)量,而單一施用竹筍專用肥和復合肥對馬蹄筍出筍數(shù)量影響不顯著。
經整理統(tǒng)計,不同施肥處理每叢馬蹄筍產量見表5。
對不同處理的馬蹄筍產量進行方差分析,從方差分析檢驗結果來看,不同處理對馬蹄筍產量之間存在極顯著的差異[F=39.31>F0.01(5,24)=3.90]。按每叢產量的平均值計算,各施肥處理的馬蹄筍產量較對照高23.3%~161.2%,兔糞有機肥平均叢產量最高,其次依次為竹農習慣施用的配方肥,尿素、復合肥、竹筍專用肥。
表4 不同處理叢產筍個數(shù)多重比較
表5 不同處理每叢馬蹄筍產筍量單位:kg/叢
通過對不同處理馬蹄筍產量的多重比較表明:兔糞有機肥與對照、竹筍專用肥、復合肥,配方肥與對照的馬蹄筍產量均值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當q0.01(6,24)=5.37時,臨界值D=8.96]。兔糞與尿素,配方肥與竹筍專用肥的馬蹄筍產量均值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當q0.05(6,24)=4.37時,臨界值D=7.29]。說明施用兔糞有機肥和配方肥可顯著提高馬蹄筍產量,而單一施用竹筍專用肥、復合肥和尿素對馬蹄筍產量影響不顯著。
表6 不同處理叢產筍量多重比較
試驗用肥各處理的肥料成本為4.2元/叢,按667m2栽竹25叢計算,購買肥料資金為105元/ 667m2,每667m2施肥增加用工80元,即施肥成本為185元/667m2。以施肥處理對馬蹄筍產量有極顯著影響的兔糞有機肥和竹農習慣施用的配方肥來計算667m2筍產量較對照分別提高356.85kg和264kg,竹筍收購價4元/kg,減去施肥成本,實際每667m2收益增加1232.4元和871元;而施用復合肥和竹筍專用肥667m2收益較不施肥實際增加收入僅175.4元和21.4元,相同的施肥成本投入,不同施肥處理經濟效益有顯著差異。
(1)試驗結果表明:施肥處理均可提高馬蹄筍的出筍數(shù)量與產量,且各處理對馬蹄筍出筍數(shù)量和產量之間的影響具有相似的結果,施用兔糞有機肥和竹農習慣施用的配方肥均可極顯著提高出筍數(shù)量與產量,兔糞有機肥對馬蹄筍增產效果最大,竹農習慣施肥方式效果次之。在有機肥來源不足的地方,竹農平時習慣施肥方法還是科學可行的,有條件施用有機肥的地方,以施用有機肥最好。從改善土壤結構,保持竹林可持續(xù)利用考慮,也應多施有機肥。
(2)從經濟效益來看,相同的施肥成本投入,不同肥料處理經濟效益差異顯著,施用兔糞有機肥效益最高,竹農習慣施用配方肥次之,單一施用尿素、復合肥、竹類專用肥效益較差。事實上,施用兔糞有機肥后,馬蹄筍出筍早,筍體大,產量高,品質好,竹筍價格也相應提高,實際收益更好。
1 肖麗霞,胡小松,王貴禧等.綠竹筍用林豐產栽培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5(4):16-18.
2 潘斌.綠竹筍安全無害保鮮劑及氣調貯藏技術研究[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3(8):37-39.
3 繆妙青,林忠平,毛石禧.綠竹不同肥料施肥試驗[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0.27(1):50-52.
4 高瑞龍.綠竹施肥種類、時間效果初步試驗研究[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0.20(3):138-142.
5 王月英,許加意,曾愛平.馬蹄筍栽培管理關鍵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7(10):96-97.
6 兔糞綜合利用 增加養(yǎng)殖效益,兔業(yè)服務網(wǎng),2010,1.
7 兔糞的成分與做飼料的使用方法,中國東兔養(yǎng)兔論壇,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