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侵權法視角下的學校體育傷害

      2010-12-08 15:10:01韓勇
      體育學刊 2010年11期
      關鍵詞:傷害事故義務體育課

      韓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 法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侵權法視角下的學校體育傷害

      韓勇8

      (中國社會科學院 法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

      結合我國侵權法立法,對學校體育傷害的歸責原則、責任構成等重要法律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學校體育傷害應以過錯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過錯推定原則為例外,慎用公平責任原則;學校體育傷害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應堅持4要件說,其中,應為學校的注意義務建立合理的標準以確定學校的過失。最后,結合學校體育傷害的各種典型形態(tài),分別對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代表隊訓練比賽、體育設施傷害、體育活動中學生間傷害的法律責任進行分析。

      體育法;學校體育傷害;法律責任;注意義務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常常發(fā)生,關于學校體育傷害的法律問題的研究亦為數(shù)不少,但目前學校體育傷害中仍然有一些法律問題存在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立法中關于學生傷害的問題也幾經(jīng)討論[1]。擬結合我國侵權法立法的最新成果,對學校體育傷害的歸責原則及典型學校體育傷害責任等若干法律問題進行分析。

      1 學校體育傷害的界定

      本文所指學校體育傷害,如無特殊說明,學生主要指中小學中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發(fā)生的體育傷害法律問題,與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大學生有很大區(qū)別。界定學校體育傷害,應注意學校概念的范圍不能過于擴大,以至于偏離法律確定學校體育傷害的立意。法律確定學生傷害事故概念,其立意不在于保護一般的學生,而是著意保護在校學習的未成年人,以及被在校學習的未成年人侵害權利的其他人[2]。

      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日以規(guī)章的形式及教育部第12號令,正式頒布了《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學生傷害事故做如下界定:學生傷害事故是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它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nèi)發(fā)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3]。學校體育傷害事故和學校事故或?qū)W生傷害事故屬于特殊與一般的關系,有學者分析了此概念: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是指學校組織實施的校內(nèi)外體育活動(包括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課余體育訓練),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體育場館和其他體育設施內(nèi)發(fā)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這一界定不足取,因為“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體育場館和其他體育設施內(nèi)發(fā)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有擴大的嫌疑,在體育場館設施中發(fā)生的傷害可能與體育毫無關系,顯然不應該劃分在學校體育傷害的范疇中。而且,后一部分與前一部分分類邏輯不統(tǒng)一,如果本意是指非學校組織的、學生利用學校體育場館設施自行進行體育活動導致傷害的話,那么這一部分活動可以涵蓋在廣義的“課外體育活動”中。

      因此,學校體育傷害是指中小學校在校學生在學校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體育競賽等各類體育活動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或者死亡事故。

      2 學校體育傷害的歸責原則

      對于學校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大陸法系存在不同的立法例[4]。德國、希臘、葡萄牙、日本等規(guī)定學校承擔過錯推定責任;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規(guī)定學校承擔過錯責任。在英美法系,英國及美國判例法均依據(jù)過錯責任原則審理未成年學生損害賠償案件。筆者認為,認定學校體育傷害民事責任的原則應該是:過錯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為例外,慎用公平責任原則。

      2.1 過錯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

      學校體育傷害的一般歸責原則應為過錯責任原則,學校只對未成年學生遭受的人身損害或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理由在于:首先,與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相符。我國《民法通則》的法律精神和立法體例,民事侵權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適用過錯推定責任、無過錯責任的,應以法律的明確列舉為限?!兑庖姟返?60條也規(guī)定了學校在有過錯時,才對學生傷害事故承擔賠償責任。其次學校不是學生的監(jiān)護人,當學生的合法權益在學校受到侵犯時,不能依據(jù)監(jiān)護人關系要求學校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只有當學校有過錯時,學校才承擔相應責任。最后,過錯推定的責任原則主要適用于雙方力量極不平衡的情形或受害人確實無法證明對方過錯的情形。我國學校本身不以營利為目的,學校與學生之間不存在經(jīng)濟力量、訴訟地位的明顯不平等的情況,因此無需給予學生一方特別保護[5]。

      2.2 過錯推定原則為例外

      學校體育傷害中采用過錯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并不意味著一概排除了其他歸責原則的適用,但應加以嚴格限制。在學校體育傷害中過錯推定歸責原則的適用有兩種情況:

      1)學校體育場館、體育設施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所致的學校體育傷害。根據(jù)《民法通則》、《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guī)定,學校違反安全保障義務導致學校體育傷害,學校體育場館或者體育設施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所致的學校體育傷害,學校應承擔過錯推定責任。即這一事故不是由學生自己的過錯、第三者的過錯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而學校又不能證明自己在這一事故中沒有過錯,就應推定學校作為這些設施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有過錯,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學校籃球架倒塌砸死小學生案的歸責原則為過錯推定原則[6]。

      2)無民事行為能力學生受到體育傷害應當采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是關于學生傷害事故責任的規(guī)定,但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同年齡的未成年學生受到損害,學校是否應當承擔不同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對此做出區(qū)分,第38條、39條分別規(guī)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歸責原則,其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適用過錯推定原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蛘咂渌逃龣C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p>

      學生的年齡在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責任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年齡越小,學校責任越大。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發(fā)生的學校體育傷害,如果讓學生負責舉證,由于受害人年齡幼小,信息不對稱,舉證將非常困難,有失公平。從平衡當事人雙方的責任來看,應當采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但我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以 10歲為界年齡過高,應根據(jù)社會發(fā)展和他國經(jīng)驗,對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重新進行劃分,無民事行為能力以7歲為限更合適。限于篇幅,此處不展開論述。

      2.3 嚴格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在學校體育傷害中嚴格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有兩方面的含義:

      1)學校體育傷害的一般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在各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不能濫用公平責任原則。如前文所述,學校體育傷害中,有時各方均無過錯,受害人訴至法院要求學校承擔責任,法官往往根據(jù)按照公平責任原則要求各方分擔責任。這意味著只要學生在校園內(nèi)發(fā)生傷害事故,無論學校如何盡責,都要承擔賠償責任,必將加重學校壓力。為了減少訴訟或者降低風險,避免支付高額的賠償,學校會盡可能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一些學校會采取一些消極的措施,減少學生的體育活動,這些做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學生傷害事故中,不應適用公平責任,學校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不存在公平分擔責任問題[6]。在各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出現(xiàn)學校體育傷害,也有法院按照風險自擔的原則由受害人自行承擔損害。這種判決不適用公平責任原則,看似不公平,實質(zhì)上是公平的。這種實質(zhì)的公平在于社會利益和個人權利保護的利益沖突中所做出的價值選擇。

      2)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可以適用公平責任原則。這種特殊情況一般是指,學生在校為了學校利益或者共同利益受到損害且雙方都無過錯的情況,如學生代表學校參加體育比賽。適用公平責任原則必須慎重,嚴格按法定條件適用:首先,適用公平責任的前提是當事人既無過錯,又不能推定其過錯,同時也不存在法定的承擔無過錯責任的情況。如果可以適用前述原則之一,就不能適用公平責任原則。其次,學校是否承擔公平責任,要看學校是否因?qū)W生受到損害的行為而得益。有學者認為,為了學校的利益或共同利益的學生行為指學生在學校依法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勤工儉學活動、社會公益活動或者在體育課中受到損害)。例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運動會,學生在比賽中受傷,相關各方均無過錯,此時就可以認為學校是學生參賽的受益者,應酌情對受害人進行補償[7]。研究認為,這樣的界定過于寬泛,各種學校體育活動都可以涵蓋在此范圍內(nèi),則學校還是要為大量的自己無過錯的體育傷害買單,不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關于“學校是否獲益”,可以認定學生代表學校比賽和訓練是學校獲益的行為,如果學生在各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受傷,可以按照公平責任原則受償。比如,2003年柳州市中學生籃球賽中,柳州高中的一名隊員在與市一中隊的比賽中受傷[8],此案各方均無過錯,但學生代表學校參賽是為了學校的利益,因此學校應對傷害承擔責任。再次,當事人如何分擔責任,應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損害事實與各方當事人的經(jīng)濟能力等因素,力求公平,不能簡單地進行分攤。第四,損失補償數(shù)額的確定以受害人的實際損失為標準。最后,適用公平原則必須慎重,防止法官擴大自由裁量權,甚至濫用權力,造成彈性過大的情況和執(zhí)法尺度不一等不公平現(xiàn)象。

      3 學校體育傷害的責任構成

      美國法院在判斷學校對受傷害的學生是否承擔責任時主要依據(jù)以下邏輯:學校是否負有法定的“謹慎的義務”以防止學生受傷?如學校必須履行此義務,該義務是否被履行?如果該法定義務未履行,它是否為造成傷害的近因?即未履行義務的行為與傷害結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如果兩者之間確實存在因果關系,侵權人是否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特權或豁免?如果侵權人必須承擔責任,法律對侵權損害賠償金額是否有所限制?[9]而我國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責任是過錯責任,根據(jù)民法理論,在實行過錯責任原則時,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必須堅持4要件說,即構成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責任,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損害事實的存在。損害事實的存在即學生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發(fā)生了人身傷害事故。應當具備以下要素:(1)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責任的構成,局限在人身傷害事故。人身傷害事故,就是造成人身傷害甚至死亡的事故,不包括財產(chǎn)損害事故。(2)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應當發(fā)生在學生在校進行體育活動中。這里的在校進行體育活動,應當作廣義理解,即不是僅僅指形式意義上的在校期間,而是在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和保護的期間。其基本含義,就是學生確實是在學校的管理之下,脫離學校的管理,學校不再對學生的傷害事故負責。(3)除了在學校組織的校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學校對學生有管理、教育的義務外,學??赡苓€要對學生到達和離開該場所的安全負責。尤其是學生年紀幼小、特殊體質(zhì)、離開和到達由學校組織的時候,學生離開或到達運動場,學校有責任提供合理的監(jiān)督。在美國智障學生運動員訓練結束撞車死亡案中,一名智障學生運動員參加一次例行的在校外體育場館舉行的訓練,在路上被車撞死。法院認為,兩名教師對死者都負有法律責任,因為他們未能提供足夠數(shù)量的監(jiān)督人員,也疏于選擇最安全的行走線路。①

      2)行為的違法性。違法行為可表現(xiàn)為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學校體育傷害案件中一般表現(xiàn)為不作為,即學校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行為違反民法和教育法的規(guī)定,構成學生傷害事故責任的違法性要件。學校的疏于職守行為學校應當承擔責任。學校的教師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其行為疏于執(zhí)行職務,其行為的后果屬于職務行為。當其行為不當,違反法律規(guī)定義務,造成學生傷害或傷害他人,學校應當承擔轉承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學校違反教育法規(guī)定的教育、管理和保護行為與事故發(fā)生有因果關系,學校疏于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的行為,須與學生傷害或者學生傷害他人的損害事實之間有客觀的因果關系。如果學校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只有一種因果聯(lián)系,這樣的行為就是結果發(fā)生的唯一原因,學校就應承擔侵權責任。但往往學校體育傷害由多個行為引起損害結果的發(fā)生,學校行為僅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這時應當認真判斷,學校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應當承擔的那份責任,或者承擔連帶責任。

      4)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錯。行為人在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在校方有過錯的學校體育傷害事故中,校方的過錯以“過失”居多,而較少“故意”。學校承擔學生傷害事故的后果責任,必須具有主觀上的過失,即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卻輕信這種結果不會發(fā)生[10]。如果一個人不遵守他的注意義務,而且從客觀上看,并沒有像“一個合理和謹慎的人”那樣行為,他就是有過失的[11]。如果學校對其職責范圍內(nèi)的事情故意回避或疏于防范,產(chǎn)生損害事實的,即可認定其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如學校的體育設施長年暴露在室外,學校知道或應當知道有危險但沒有及時修理或疏于修理,造成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確定學校過失的標準,是學校的注意義務。學校的注意義務,就是教育法規(guī)定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這種義務的性質(zhì),應當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是一種很高的注意義務,高于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的注意和普通人的注意。但是,也不能把學校“相當注意義務”的標準定得過高,要求學校預見到自身所有行為的后果,甚至要求學校預見到學生所有行為的后果,并對避免這一后果采取完美的措施,并且這些措施能夠不出任何差錯。這樣的要求對于防范學校體育傷害是有利的,但對于學校過于苛刻。

      學校注意義務標準的確立,應考慮以下情況:

      (1)法律規(guī)定。法律是否規(guī)定學校在某一方面負有特定的注意義務。如果法律已經(jīng)規(guī)定了該特定注意義務,則學校不予履行該注意義務是有過錯的。

      (2)行業(yè)慣例。如果一般學校均履行某些特定注意義務,則說明沒有履行該注意義務并致使學生受到傷害的學校是有過錯的。一些日常性或常識性義務,如學校必要的安全防范義務教育警戒義務、秩序管理義務、學生傷害事故發(fā)生后的及時救助義務等,屬于一般的組織對其成員所應盡的義務,屬于“中等標準說”的注意義務范圍,學校當然應當予以履行,否則即可認定學校存在過錯[12]。

      (3)自身承諾。根據(jù)《教育法》的授權,學校有權依照章程自主管理,學校未履行其章程、規(guī)章制度等做出的承諾,也屬于未盡到“相當注意義務”。

      (4)履行能力。學校是否確有能力履行上述義務,如該項義務確實超出學校的能力范圍,則不應苛求學校履行該義務并在學校未能履行時追究其責任。

      (5)具體情況。鑒于參與學校體育活動的未成年人年齡、智力狀況差別較大,在確認學校是否已盡到教育管理職責時,不應簡單地一概而論,還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根據(jù)其知識、智力狀況來判定學校對其應盡的職責,并進一步認定學校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13]。

      綜上所述,至少有下列具體情況需要考慮:學生的人數(shù)、年齡和發(fā)育程度、能力和技巧、對項目的熟悉程度;輔助練習情況、設備情況、有無監(jiān)管;課程性質(zhì)、課堂安排、教師的預見性。

      4 典型學校體育傷害責任

      4.1 體育課中的傷害責任

      1)學校對體育課中的傷害負有較高義務。

      體育課上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和保護義務程度較其他情況下要高。因為體育課是學校體育活動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學生在校方制訂的計劃下,在教師的直接指導監(jiān)督下進行學習,學校及教師有絕對的主動權,學生并沒有選擇的余地,不存在自由參加、自甘風險的問題。因此,學校有義務預見可能發(fā)生在體育課上的危險,并采取合理適當?shù)拇胧┍苊馕kU的發(fā)生。

      實踐中,中小學體育課一般都會分組進行不同的活動,體育教師對一組進行輔導而無教師輔導的一組會出現(xiàn)傷害,法院往往認定學校對傷害存在過錯。在鉛球傷人案中,老師到其他小組指導體育活動,學生違反老師要求的紀律反向投擲鉛球發(fā)生傷害。學校的過錯在于體育教師雖做了投擲要求,但沒有全程監(jiān)督學生投擲,疏于管理防范[14]。不建議同時分組進行體操、投擲等具有危險性的項目,應只安排一組危險性較高的活動且教師應一直在旁指導,不能離開。如果教師離開具有危險性的活動現(xiàn)場后發(fā)生傷害,無論是擅離職守還是離開輔導其他組學生活動,一般學校都會被認定存在過錯而應對學生的傷害承擔責任。

      2)體育的固有風險與學校過錯。

      體育課傷害不能適用自甘風險抗辯,而應該用不存在歸責事由,或雖然存在歸責事由但不存在因果關系來解決,即傷害是體育本身的固有風險造成的,學校已經(jīng)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沒有過錯,對傷害的發(fā)生不承擔責任。美國司法實踐把體育風險分為固有風險和衍生風險,體育活動組織者可以免于固有風險造成人身傷害的責任;而衍生風險是組織者可以控制的,應當具有高度的注意義務,由此給參與者造成的人身傷害不能免責[15]。固有風險指體育運動本身所具有的危險性。在進行抗辯時,可用以排除對所致傷害的人為因素,相當于一般侵權訴訟中的不可抗力。體育課上一些體育活動自身具有固有和難以避免的危險性,學生通過對此類危險的克服才能達到身心發(fā)展的目的。這種情況下學校授課計劃的安排和實施已盡最大可能避免危險的發(fā)生卻仍無法完全避免,則此種危險可以看作是學校教育所無法避免的合理的風險,應當認定學校及其教師已盡到了對學生的注意義務,不構成學校事故責任[16]。

      3)學校在體育課傷害中的責任形態(tài)。

      (1)違反教師指導上的安全關照義務。在授課中,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狀況、能力等因素,事先做好充分的指示和安排,如在體育課上要求學生進行具有一定危險的體操動作之前,應詳盡講解動作的要領、注意事項,提醒學生該動作的風險所在,并進行示范。在學生做動作時,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合理必要的保護措施,避免事故發(fā)生。教師指導上安全保障義務的要求程度,應根據(jù)學生情況的差異而進行安排。

      (2)違反救助和通知義務。事故發(fā)生后及時對學生進行救助非常重要,如能把握救護的黃金時期則可能有效挽回生命,如未能及時反應則會延誤搶救時機。傷害嚴重時,學校應立刻采取相應的緊急救助措施,如撥打急救電話,將學生送往醫(yī)院,并及時通知學生的家長。如在肖涵翻墻摔傷案中,學生摔傷后,學校具有及時提供正規(guī)醫(yī)學診療,避免危險結果出現(xiàn)的義務,但學校不馬上送醫(yī)搶救,而一味地找家長,延誤了救治時間,學校因自己過錯付出了天文數(shù)字的賠償[17]。

      學校的救助責任有兩方面應注意:要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只需要自己或校醫(yī)處理,什么情況需要醫(yī)療急救。例如,一名聾人學生運動員已經(jīng)簽署了緊急醫(yī)療的授權書,在比賽中她眼睛受傷,教練幫她處理并建議她去休息,而沒有建議和幫助她接受及時的專業(yè)醫(yī)療救治,該傷害導致了永久性的眼部損害,顯然學校沒有提供適當?shù)尼t(yī)療幫助,存在疏忽;②在急救人員到達前,學校應對傷害進行正確處理。體育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急救知識,急救訓練可以防止一些不當措施的采取。又如,一名比賽中受傷的高中橄欖球運動員在沒有任何固定結構支撐的情況下被抬出場外,由于脊椎受傷而導致四肢癱瘓,教練沒有等到醫(yī)生允許而移動原告,存在疏忽。③

      4.2 課外體育活動中的傷害責任

      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通過參加各種課外體育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和課余生活,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各種校外體育活動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學校及教師在活動中要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以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如校園內(nèi)供學生消遣或娛樂設施的維護狀況、用于監(jiān)護學生的教師人數(shù)、學生參與活動的特點、學生的年齡和成熟程度、天氣狀況、監(jiān)護環(huán)境的地理狀況等。

      1)學校組織、學生必須參加的體育活動中的事故責任。學校組織、學生必須參加的體育活動,如學校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運動會、戶外活動等。在這些體育活動中學校組織起到主導作用,學生一般被動參加,類似正常授課。學校及教師所負有的注意義務與授課過程中的安全保障義務相同。這類活動的內(nèi)在危險性可能較授課更大,因此學校注意義務的程度甚至比授課時更高。學校事前應對活動的地點、設施、環(huán)境等進行調(diào)查和檢查,對危險進行預防或提醒有關部門預防;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醒、組織、看管;發(fā)生異常情況及時采取適當措施進行救助。

      2)學校組織、學生自由參加的體育活動中的事故責任。學校組織各類體育比賽,由學生自主決定是否報名參加的活動,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具有相對較大的主動權,可以選擇參加也可以選擇不參加。學生如自愿選擇參加,意味著學生自甘風險,即愿意承擔體育本身所包含的不可避免的危險。在英美法體育傷害案件中,被告常常以受害人自甘風險進行抗辯。應當注意的是,即使學生自甘風險,學校及其教師仍然負有一定義務,不能以學生自愿參加為由而不注意對學生的保護以至增加了活動的危險性,因為自甘風險的損害必須是非故意并無重大過失。由于我國法律并無自甘風險的規(guī)定,在學校、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沒有過錯的體育傷害事故中,不同法院在實踐中對于此類案件有不同的判決:(1)認定學校組織的體育比賽雖然采取了措施盡力避免意外,但若出現(xiàn)意外,推定學校有過錯,學校與加害人共同承擔責任。(2)認定體育比賽系對抗性比較強且具有風險性的活動,各方對傷害均無過錯,受害人應風險自擔,但考慮到受害人的損失,應采用公平原則由三方承擔[18]。(3)嚴格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認定受害人自甘風險,自己承擔損害。后兩種裁決在實踐中較為常見。

      對于高危險性的體育活動,可以事前取得家長的同意書。在德國,較長時間的校外旅行或在校外修養(yǎng)教學基地停留過程中,在活動開始之前都建議由家長出具書面的同意書。如果在郊游中要游泳,則一定要事前獲得家長的書面同意[19]。我國臺灣地區(qū)亦如此,游泳等有危險的體育活動的參與都需要家長的同意書,以排除學生有不為學校所知的特異體質(zhì),并告知家長活動的風險。對于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學校要求家長簽署的免責協(xié)議,可以認為:在固有風險的情形下,學校主張一般過失免責協(xié)議是有效的;但是在衍生風險的情形下,學校要承擔嚴格責任。

      3)學生自主組織體育活動中的事故責任。除了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外,學生在校期間還經(jīng)常自主組織一些體育活動。隨著年齡增大和能力提高,學生自主組織的體育活動越來越多。由于此類活動完全由學生自行組織,學校不直接干預和管理,因此其注意義務程度較前述體育活動要低,但學校仍然負有提醒、救助、通知等義務。如果學校已履行了上述義務,并無故意或重大過失,則可以認定受害人自甘風險,學校不承擔賠償責任。

      4)學生課間課后體育活動中的事故責任。與學生自主組織的體育活動相比,學生課間課后體育活動更近似于游戲。課間課后學校對學生的保護較體育課等其他體育活動為低,要求教師隨時隨地陪護學生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學生在課間課后體育活動中受到傷害,學校無過錯不應承擔責任。但并非所有課間課后體育傷害學校都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學校存在下列問題可能被認定存在過失:沒有對學生開展必要的課間安全教育;沒有制定課間管理制度;對具有危險性的游戲不加阻止;接到學生違紀的報告不及時解決;學校體育設施設備存在缺陷??梢詫W生強調(diào)安全紀律,安排值日的教師和學生干部巡視,以避免體育傷害和隨之而來的法律責任。

      5)體育社團活動中的事故責任。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豐富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專長,一些學校會組織體育俱樂部,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參加。由于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體育俱樂部一般由教師進行輔導。在這些活動中,一方面學生起到主導作用,應當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否則無法達到鍛煉學生、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對這些活動有較一般活動更多的指導。

      下列情況下學校存在過錯:(1)學校及教師違反在場看護義務。雖然學生社團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能力,但對于有一定危險性的活動,如游泳協(xié)會、登山隊、武術社團的活動,學校應安排教師在場保護。應安排教師到場指導而沒有安排的,學校應當承擔責任。“危險性”應根據(jù)活動的性質(zhì),參加者的能力、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確定。如某俱樂部活動經(jīng)常秩序混亂,有引發(fā)事故的可能,學校知曉后沒有及時采取措施,發(fā)生事故則學校存在過錯。(2)學校及教師違反直接指導義務。學生社團活動教師不需全部到場指導。但如果根據(jù)活動的情況安排教師在活動現(xiàn)場指導,教師就負有保障學生安全的直接指導義務,應對活動進行合理的指導,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安全保護。

      4.3 學校代表隊訓練、比賽中的傷害責任

      學校體育代表隊訓練、比賽,往往以追求最佳成績?yōu)槟繕耍髤⑴c學生不斷超越自身和超越對手,因此隱含較大風險,學校對于代表隊訓練和比賽承擔的安全保護責任與體育課相同,甚至較一般體育課為高。在訓練中,除了要求學校提供安全的設施設備、給予必要的安全教育、合理分組外,還要求教師和教練在旁保護,不得擅自離開。在學生出現(xiàn)疲勞或傷害后不能要求學生繼續(xù)訓練或比賽,在對抗中出現(xiàn)危險情況應立即叫停比賽,以防止嚴重傷害的發(fā)生。在學生出現(xiàn)傷害事故后,教師、教練應及時做出正確判斷,為受害人提供醫(yī)療救助。在學生代表學校外出比賽時,如果學生出現(xiàn)體育傷害,而各方均無過錯,則學校作為受益人,應按照公平責任原則承擔一定的責任。

      4.4 學校體育設施傷害的責任

      在學校體育傷害中,因體育設施造成的傷害為數(shù)不少,如學生攀爬籃球架被砸傷、在移動球門上做引體向上被砸傷等。學校負有保障各種體育設施完好、安全的義務;應當對陳舊、老化的體育設施及時發(fā)現(xiàn)并修理更換。如體育設施發(fā)生損壞尚未來得及修理更換的,則應當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和提醒學生;對于移動足球門等設施使用完應妥善存放。學校未盡上述義務的,應當承擔責任。學校體育設施造成的體育傷害,應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4.5 體育活動中學生之間傷害的責任

      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由于場地大,學生容易脫離教師視野,加上體育是身體活動,肢體接觸較多,因此很多傷害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頑皮、打鬧引起的,這種事故對行為控制能力和行為后果預見力都較差的未成年人來說很難避免的。學校對此負有一定義務,義務的程度根據(jù)不同的場合而不同。具體的說,可以分為體育課上的學生間傷害和課外活動中的學生間傷害。教師對于體育課上學生間傷害的注意義務較其他體育活動學生間傷害的注意義務要高。

      體育課在室外進行,相對于教室內(nèi)的課堂,學生更容易興奮,教師在這類課程中要盡量不讓學生跑出視野,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提醒、指導;還要維護教學秩序,觀察學生的情況和保護學生安全,對學生的危險行為及時制止。如果課堂秩序混亂,有學生調(diào)皮打鬧,教師也沒有及時制止造成傷害,則學校應當承擔責任。例如在同學捆綁傷害案中,幾名初中生在上體育課時將同學捆綁起來,學生向任課教師匯報后,教師沒有及時制止,學生受傷。本案中,教師得知學生被捆綁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傷害事件的發(fā)生,屬教學過程中疏于管理,故學校應對學生的損害承擔次要責任[20]。但是,教師在授課中不可能隨時監(jiān)督每一個學生,如果教師正在輔導部分學生或正處在指導其他學生無法觀察到的情況下,學生間突然發(fā)生事故,則不能認為教師存在過錯。

      本文是2007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青年專項)《我國中小學運動傷害法律問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師從楊立新教授進行教育部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國內(nèi)訪問學者學習期間完成,特此致謝!

      注釋:

      ① Foster v. Houston General Insurance Company,407 So,2d 759(La. Ct. App.1981)。

      ② Stineman v. Fontbonne Collgeg,664 F. 2d 1082(8th Cir. 1981)。

      ③ Welch v. Dunsmuir Joint Uniton High Scholl District,326 P.2d 633 (Gl Ct. App. 1958)。

      [1] 楊立新. 《侵權責任法草案》應當重點研究的 20個問題[J]. 河北法學,2009(2):1-10.

      [2] 楊立新. 學生傷害事故及其責任研究[J]. 審判叢刊,2002(5):1-8.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S]. 2002-08-21.

      [4] 楊立新. 侵權責任法草案建議稿及說明[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 楊立新. 制定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爭論的若干理論問題——中國民法典制定研討會討論問題輯要及評論(二)[EB/OL].http://www.yanglx.com/dispnews.asp?id=285,2009-05-05.

      [6] 韓勇. 體育法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7] 王松. 論未成年學生損害賠償責任[C]//第三屆“法官與學者對話”民商法論壇——事故責任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2006.

      [8] 陳善富. 對學生體育比賽意外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分析[EB/OL]. 柳州高中陳善富的blog,http://www.doule.cn/user1/541/archives/2007/10968.html,2009-05-15.

      [9] 譚曉玉. 美國法院如何認定校園傷害事故[N]. 人民法院報,2001-08-15(理論版).

      [10] 王利明. 民法新論(上)[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469-470.

      [11] 彼得哈伊[美]. 美國法律概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81.

      [12] 方益權. 學校傷害事故中學校過錯的認定[J]. 教育評論,2003(3):30-34.

      [13] 曹詩權. 未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研究[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342.

      [14] 擲鉛球 正中同學頭部 法院一審判決:原被告三方都要承擔責任[EB/OL]. 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http://gzdsb.gog.com.cn/system/2005/05/19/000811225.s html,2009-05-21.

      [15] 王立武. 體育參賽協(xié)議限制責任條款的法律效力[J]. 體育學刊,2008,15(8):10-15.

      [16] 山田卓生[日]. 新現(xiàn)代損害賠償講座(4) [M]. 日本評論社,1997:322.

      [17] 祝銘山. 學生傷害賠償糾紛[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104-111.

      [18] 梁曉. 在足球比賽中受傷 對手予以合理補償[EB/OL]. 人民法院網(wǎng),http://http//bjg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3719&k_w=體育,2009-05-23.

      [19] 胡勁松. 德國中小學教師對學生的監(jiān)管義務[J].比較教育研究,2006(12):57-62.

      [20] 體育課上學生打鬧被摔傷 有責學生與學校給付賠償[EB/OL]. 北京法院網(wǎng),http://law.smexm.gov.cn/2006-8/20068141710393330.htm,2009-06-20.

      Damages caused b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ort law

      HAN Yong
      (Department of Law,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By means of case analysis, coupled with the legislation of the tort law of China, the author analyzed important legal issues such as the principle for determining the liabilities for damages caused b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iability constitu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damages caused b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ase on the principle of liability for fault as the general principle for liability determination, and the principle for fault determination as an exception, and use the principle of fair liability cautiously; the 4-essential doctrine should be stuck to for the constitution of tort liabilities for damages caused b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 rational standard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the duty of care of schools therei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aults of schools.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legal liabilities for damages caused to students by sports classe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representative team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sports facilities and sports activitie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various typical forms of damages caused b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law;damages caused b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legal liability;duty of care

      G80-05

      A

      1006-7116(2010)11-0039-07

      2010-04-06

      2007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CGA07115)。

      韓勇(1974-),女,副教授,博士,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博士后,研究方向:體育法學。

      猜你喜歡
      傷害事故義務體育課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12
      從陜西省司法案件數(shù)據(jù)看學生傷害事故預防的關鍵點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機械傷害事故案例分析
      機電安全(2020年11期)2020-07-21 01:28:48
      體育課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人大建設(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6
      發(fā)達國家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的經(jīng)驗及啟示
      跟蹤導練(一)(4)
      “良知”的義務
      上好期末三節(jié)體育課
      體育師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nèi)體育課
      岳阳县| 广昌县| 苗栗县| 江安县| 行唐县| 临城县| 安乡县| 枝江市| 东乌| 绥江县| 牙克石市| 安龙县| 福建省| 渝北区| 融水| 桂阳县| 黄陵县| 大港区| 酒泉市| 宁都县| 珲春市| 德清县| 军事| 阿巴嘎旗| 五家渠市| 绵阳市| 临海市| 金阳县| 高平市| 保靖县| 嵊泗县| 美姑县| 桂林市| 麟游县| 尚志市| 深州市| 化州市| 南召县| 宝清县| 科技|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