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鴻,曹衛(wèi)平 ,耿光宇朱 華
1.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學院, 桂林541004;
2.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 成都610054
毫米波頻段廣泛應用于衛(wèi)星保密通信、導彈精確制導、雷達、電子對抗等方面,提高發(fā)射機的輸出功率意味著具有更好的通信質量、更大的作用半徑、更強的抗干擾能力,所以提高毫米波電路輸出功率對系統(tǒng)性能至關重要。功率合成在微電子芯片設計中就有提出[1-2],但是在現(xiàn)有的技術水平下,單片毫米波功放芯片(MMIC)的輸出功率是有限的,一般只能達到瓦級,采用功率合成技術是一種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功率合成的實現(xiàn)方式可分為電路合成和空間合成。電路合成具有帶寬寬的優(yōu)點,但是工作頻率較高時,合成效率低下,損耗增大,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開槽波導空間功率合成[3-4]相比電路功率合成相對對帶寬較窄,其結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但因其合成效率與固態(tài)器件數(shù)量無關,而更適合多器件的大功率輸出,再加上其容易散熱、外形小等優(yōu)點,空間功率合成在國內外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徑向波導空間功率合成[5]雖然具有寬帶特性,但是采用的是同軸探針結構耦合能量,不適用于毫米波功率合成。國外對準光學功率合成技術也有多研究[6],本文在綜合了電路合成和波導開槽結構合成的優(yōu)點,設計了一種波導內托盤結構空間功率分配合成網絡,其具有寬帶、較低的插入損耗和足夠大的回波損耗等特點。
波導(BJ320)內空間功率分配合成網絡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采用雙對極鰭線結構實現(xiàn)波導模式與微帶模式的轉換[7]。信號從波導口輸入,通過雙對極鰭線將波導主模-TE10模式轉化為微帶的準TEM模式,實現(xiàn)功率的一分二,也將波導的高阻抗轉換為微帶線的低阻抗-50 Ω,從而與GaAs MMIC金絲互聯(lián)。結構中的雙對極鰭線漸變線采用余弦平方漸變的方式,該漸變線可以提供20 ~25 dB回波損耗。兩路微帶線主要是用來連接GaAs MMIC,為了匹配,兩路微帶線阻抗通過漸變線的過度設為50 Ω。信號通過兩路分別放大后經過鰭線-波導轉換成波導主模-TE10模,經波導輸出。本過度結構相對于文獻[ 10]中的結構,進一步簡化了電路結構,通過調節(jié)其它物理尺寸,在不加抑制諧振的金屬半圓片條件下,同樣達到了抑制諧振點出現(xiàn)的目的。
圖1 功率合成結構圖
雙對極鰭線過度結構圖如圖2所示,黑色部分為軟基片正面金屬層(Rogers RT Duroid5880 εr=2.2,厚度為0.254 mm),虛線部分為反面金屬層。過度弧線采用余弦平方漸變線,公式為:
其中L為過度線長度, b為波導BJ320截面窄邊寬度, W為50 Ω微帶線寬, z為漸變線的縱向坐標。漸變線的長度越長,引入的反射損耗越小,但是其越長同時引入的介質損耗變大,設計的時候必須折中考慮,根據(jù)經驗值一般取(1 ~1.5)λ0,其中λ0為TE10的波長。通過CST優(yōu)化仿真得到的結果如圖3所示,插入損耗小于0.2 dB,回波損耗優(yōu)于-18 dB,并且有足夠大的帶寬,遠大于課題設計要求的頻帶寬度。加工實物圖如圖4所示,測試結果如圖5。
對比測試結果和仿真結果,插入損耗在1.8 dB左右,回波損耗大于10dB,滿足設計要求。
圖2 雙對鰭線過渡結構正面圖
圖3 2×1 S曲線仿真圖
圖4 2×1路實物圖
圖5 2×1路測試結果
為了增加功率分配/合成的路數(shù),在波導寬邊中心鑲入托盤,使合成的路數(shù)由原來的2×1路,變成現(xiàn)在的2×2結構,使得在不改變波導寬邊尺寸的條件下合成路數(shù)擴大一倍。
CST建立模型如圖7,過度段的S參數(shù)特性主要由托盤的厚度決定,通過優(yōu)化托盤的厚度C得到的曲線如圖8所示。結果顯示2×2 結構的功率分配合成,插入損耗非常的小,回波損耗在20 dB以下,性能優(yōu)于2×1結構。
加工實物如圖9,托盤的正反兩面分別貼有一路雙對極鰭線過度微帶板,背靠背貼在托盤中心位置。
測試結果如圖10所示,通帶內插入損耗為2 dB左右,回波損耗大于10 dB。與2×1路對比,駐波特性更好,與仿真結構吻合。
圖6 2×2托盤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7 2×2路仿真模型
圖8 2×2 S曲線仿真圖
圖9 2×2路實物圖
圖10 2×2路測試結果
鑒于波導BJ320的寬邊尺寸長度有限,再增加托盤會給安裝芯片和功放散熱帶來困難。為了進一步增加合成路數(shù),可以加入T型接頭,形成多分枝結構。由于波導T型接頭是無耗三端口網絡,不可能做到三個端口同時完全匹配,但是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調節(jié)部分來改善它的性能。圖11是三種ET形結構,對應的仿真曲線如圖12。
通過對比S參數(shù)曲線圖, E面彎曲結構2 在10 GHz帶寬內的回波損耗大于30 dB,相對于其他的兩種E-T形節(jié)有著更好的駐波特性。
利用E面彎曲結構2構成多分支網路的結構,使得在不增加托盤條件下,使合成的路數(shù)由2×2路擴大到2×4路, CST建模如圖13,仿真結果如圖14仿真的結果顯示高端頻段S11、S21相比2×2路合成網絡有些惡化,這與T型接頭的輸出兩端口的隔離度有關系。但是在設計的頻段內部還是能滿足性能要求,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實物圖和測試結果如圖15和16所示。結果顯示插入損耗有些偏大,這與加工引起的誤差和各個部件之間的鏈接不緊密有很大關系,進一步改善工藝結構有助于損耗降低。
圖11 E面改進型雙圓弧T形結構
圖12 E面改進型T形結構S曲線仿真圖
圖13 2×4路仿真模型
圖14 2×4 S曲線仿真圖
圖15 2×4路實物圖
圖16 2×4路測試結果
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寬帶波導內托盤結構的空間功率分配合成,仿真和實驗測試數(shù)據(jù)顯示應用于毫米波空間功率合成的可行性。隨后提出2×2結構網絡,以及采用E面改進型雙圓弧T形結構的2×4功率分配網絡,大大的增加了合成的路數(shù),仿真數(shù)據(jù)顯示這樣的網絡有充分小的插入損耗和足夠大的回波損耗,為高頻段的大功率合成提供了理論驗證。
[ 1] 曾軒,陳曉娟,劉果果.基于AlGaN/GaN HEMT的X波段內匹配功率合成放大器的設計[J].電子器件, 2008,31(6):1794-1996.
[ 2] 黃清華,劉訓春,郝明麗,等.改進型串聯(lián)諧振回路在寬帶功率合成中的應用[ J] .電子器件, 2007, 30(3): - .
[ 3] Bashirullah R, Mortazawi A.A Slotted Waveguide Quasi-Optical Power Amplifier.Microwave Symposium Digest[ J] .IEEE MTT-S International, 1999:671-674.
[ 4] Bashirullah R, Mortazawi A.A Slotted-Waveguide Power Amplifier for Spatial Power-Combining Applications[ J] .IEEE Trans Mircow Theory Tech, 2000, 48(7):1142-1147.
[ 5] Kaijun Song, Yong Fan, ZongruiHe.Broadband RadialWaveguide Spatial Combiner[ J]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2008, 18(2).
[ 6] Hubert JF, Schoenberg J, Popovic ZB.High-Power Hybrid Quasi-Optical Ka-Band Amplifier Design[ J].IEEE MZT-S, W 3B-1,1995, 1(2):585-588.
[ 7] Jinho Jeon, Youngwoo Kwon.1.6-and 3.3-W Power-Amplifier Modules at 24 GHz Using Waveguide—Based Power-Combining Structures[ J] .IEEE Transactions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20004, 8(12):2700-2708.
[ 8] 喻夢霞,徐軍,薛良金.毫米波微帶波導過度設計[ J]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2003, 22(6):47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