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還在沉沉的夢中,也許雞才叫頭遍,藍瑩瑩的天上還滿是眨巴著眼睛的星星,村里崎嶇的小路上、山中曲折的小徑上,早有早起的人在行進。夜里行走的人是披著星戴著月的,而清晨行走的人則露水盈盈的。
滇北山里人家有句老話,早起的鳥兒有食吃。這些早早就起床的人家,總是因為有急著農活要做完、有要緊的事情要辦完,一日之計在于晨嘛!所以盡管他們白天已起早貪黑忙碌了一整天,可第二天卻不會戀床睡懶覺,總要早早地起來把該料理的事情做完,才會心無掛礙,走起路來才會踏實,說起話來才會爽朗,笑出聲來才會開心。鄉(xiāng)里人家,說話辦事都是這樣,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心里頭有個什么事總要匆匆忙忙辦了,才會心安理得。這一點也不奇怪,一輩子與土地和莊稼打交道,在時間和節(jié)令上可是一點也開不得玩笑,該播種時你偷懶,該施肥時你怠工,該鋤草時你不當一回事,后果就會很嚴重。人勤春早,勤勞人家多富足!豐收的季節(jié)到了,等你揉著惺忪的睡眼出門一看,別人家收獲的是飽滿的糧食,你土里長的是稀蔬的雜草!別人家糧食一年到頭吃不完,你家才吃三五個月米柜子就見底了……
披著露珠的人,或披著蓑扛著鋤,或背著簍帶著刀,或就背著一個包,在沾滿露水的路上走啊走,“滴答”一聲響,不是額頭上的汗珠落地,就是頭頂樹葉尖的露珠墜落,褲角掃過路邊的小草,露水把一整個褲腳都濡濕了??梢稽c也不覺得冷和涼,身上還出著汗呢!心里頭的事還牢牢地壓著呢:那條田埂上的草得抓緊時間割了,青草是牛羊最好的飼料了,那些草再不割,不久就變成田鼠的老窩了,那時田里的稻子可就要被糟蹋了;家里的柴禾快沒了,得到遠山去拾些枯枝,否則冬天來了,全家人的取暖就成問題了;昨天摘下來的一簍梨子,趁著今兒是趕集天,早早地去可以賣個好價錢,再換點肥料回來;前段時間孩子上學和王家村的老王叔家借了點錢,說好今天歸還了,得兌現(xiàn)諾言,莊戶人家可千萬不能失信于人!有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一定得在晌午前還給人家;李家村的四狗要娶新媳婦了,說好要去幫忙的,這時間可是一點也誤不得??;后村的老牛家稻子熟了得抓緊時間收回家,否則雨水一到就麻煩了,他家娃都在城里打工回不來,老頭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不主動請人喊人,左鄰右舍的誰家沒個困難,一定得主動去幫一把……披著露珠的人,腳步邁得越來越大,路走得越來越快!
有時候,兩個披著露珠的人會在路上相遇,會意地道一聲“早”,或互相遞根煙問候一聲,又匆匆地上路了。有時,披著露珠的人走了很久很久,總以為自己是這條路上走得最早的人了,可不經意地低頭一看:早有行人在前頭了!路上的霜花上,早就印上了新踩過的腳印跡了……
披著露珠的人,走著走著,天就亮了,路就明,心里也越來越坦然了。在黎明的暉光里,披著露珠行走的人的臉龐漸漸清晰了:面目坦然,臉色淳樸,像一塊肥沃的田地。目光堅定,神態(tài)平和,散發(fā)著自然的微笑,像山間路邊的野花,燦爛,豐富,陽光。
選自《歲月》2010年9期
原刊責編 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