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發(fā)揮政治思想理論課在高職院校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擺脫困境和偏見。
關鍵詞:政治思想理論課;高等職業(yè)院校;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如何,關系到能否培養(yǎng)出大批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關系黨的事業(yè)能否后繼有人,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能否實現。在高等職業(yè)院校中,學校各門課程都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其他課程所無法比擬的。高職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能不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上。
一、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是前提
要以教學觀念轉變?yōu)橄葘?,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努力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思想實際;要切實調動學生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力求生動活潑,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學效果;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采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避免強行灌輸。例如,在講到“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容時,課內留有一定的時間,鼓勵和激勵學生到講臺上介紹自己,暢談各自的理想、信念。再如,當講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相關內容時,可讓學生自由討論:我心目中的毛澤東;我所知道的鄧小平。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答疑解惑,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情感教育是關鍵
政治理論課概念、原理抽象,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多樣化教學形式和真情實感吸引學生。在教學中旁征博引,樹立民主平等師生觀、教學觀,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氣氛中對枯燥無味的概念、原理感知和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不僅發(fā)展以認知活動為主的智力因素,而且還發(fā)展以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為主的非智力因素。如今學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很快很強,這就要求教師應時刻認清學生的思想實際,充分了解自己學生,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尤其是情理教育是政治理論課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以寬容、認真、民主、愛心、責任感等人格對學生進行影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羞辱學生,損害學生自尊心。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一項特殊要求。善于自制的教師,往往能夠把學生對自己的觸犯當作一種“轉機”,變被動為主動,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任。對學生的熱愛,是教師在履行育人這一崇高職責時對教育對象產生的強烈的情感,是衡量教師職業(yè)道德水準的標志,也是衡量其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高低的一把尺子。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并不矛盾,嚴格是以愛為基礎的,但同時又對愛有所限制,或者說給愛提供了一個“度”,嚴格可以說是一種對學生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深沉的愛。有人認為思想教育、情感交流主要是輔導員的事情,與任課教師關系不大。但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成為一名好的教師,必然注重與學生交流,捕捉學生的感知熱點,相應地調整知識結構,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知道學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根據這些才能上好政治理論課。
三、政治思想教育和美育結合起來是重點
教學過程是一個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探幽尋勝、漸入佳境的過程。無論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多么大的偏差,教師都要牢牢把握本課程的教學任務和目的。否則,就談不上課堂教學成功和課堂效益。政治理論課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詞、成語,這些都具有美育功能。把美育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它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是條件
中央有關文件規(guī)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者,要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做教書育人的表率,做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币虼耍ぷ髟诮虒W第一線的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切實提高自身素質,不辱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首先,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政治理論課教師唯有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真正履行學生思想上的“指路人”的職責,當好學生政治上的向導,幫助他們及早地從思想和行為的誤區(qū)中走出來,逐步樹立遠大理想和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對工作充滿信心,以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為己任,愛工作、樂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帶動和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教師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引導者、心靈發(fā)展的疏導者、生活選擇的參謀者、學生成才的指導者。
再次,要有豐厚的理論業(yè)務素質?!按蜩F需要自身硬”。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就必須不斷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新事物、了解新情況,這樣才能使自己適應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視野開闊、興趣廣泛的特點,才能深刻領會“學生不是一個個需要添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顆需要點燃的火種”,才能找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共同語言”。
五、科學、合理、創(chuàng)新的成績考評是結果
政治理論課成績考核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考評,可以全面了解和衡量學生的思想政治表現,以往政治課考核主要是閉卷考試,學生只死記硬背教師留的復習題或開卷抄書?,F在考評既注重書面考核又注重行為表現。書面考評是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平時行為的考查,把教師考查與學生自評結合起來,激勵學生參與,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做到真實、客觀、公正,并及時和輔導員進行溝通,力求從整體上對學生有全面、正確的認識。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潑好學的青年,他們各有其獨特的生活經歷和個性特征,這種教育對象的復雜性,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就決定了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沒有單一的方法,沒有僵化的模式。在教學規(guī)律指導下,結合自己的情況和特點,教師把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多樣性、靈活性相結合,就構成了教學的藝術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暢通,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