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è)秘密真是太大了,大得讓人膽戰(zhàn)心驚。
那么怎么辦呢?只有防微杜漸,只有從防做起。
這就回到塵,回到“小土”。
但塵幾乎是無法避免的,為此除塵顯得必需。
剩下的事情,就是除塵了。甚至可以說是全部,生命的全部。
塵為什么不能染塵?還是因?yàn)閴m是無分別的,只要是塵,不論你是哪路來的,姓甚名誰,都是一樣的。為此,塵就有機(jī)可乘。因?yàn)榍皦m,后塵得逞;因?yàn)楹髩m,前塵得逞。
這個(gè)天大的掩護(hù),就打到底了。
只要是塵。
在我看來,這個(gè)世界上最可怕的塵垢,可能是不潔的文字。它們不經(jīng)意落入我們心田,積久成垢,再久成巖,洗也難了。
靈魂往往就是這么窒息的。
即使?jié)崈舻奈淖?,假如不能變成水,也是灰塵之一種了。
為此,水性的文字才是地道的文字,善的文字。
而要把文字變成水,或者說讓如水的文字流布人間,需要怎樣的一種心泉?
由此觀之,一直爭(zhēng)論不休的真假文學(xué)之辯,也許就有了依據(jù),同時(shí)也變得明了起來。
而塵是無法避免的,只要我們?cè)跁r(shí)間里。
那么洗就成為生命的必須和必需。
那么水就成為生命的必須和必需。
那么如水的文字就成為生命的必須和必需。
那么生產(chǎn)凈水的人就成為人類的必須和必需。
那么,文學(xué)還會(huì)死嗎?
選自《六盤山》2011第三期 主編:尹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