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印章印文蓋印時間鑒定的實踐研究

      2011-01-16 00:22:16楊旭施少培徐徹卞新偉陳曉紅羅儀文
      中國司法鑒定 2011年4期
      關鍵詞:蓋印印面印文

      楊旭,施少培,徐徹,卞新偉,陳曉紅,羅儀文

      (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 上海市法醫(yī)學重點實驗室,上海200063)

      印章在我國被普遍使用。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之間,在頒布文件、簽訂合同、出具公證及其它經(jīng)濟活動中形成的文件,一般都有加蓋公章或個人名章進行確認的要求。因此,在文書鑒定司法實踐中,印章印文蓋印時間的鑒定往往成為判斷文件真?zhèn)蔚闹饕罁?jù),也是鑒定實踐中急需解決的疑難問題。在印章印文鑒定的實踐中,印章印面使用的材料種類較多,如木材、橡膠、塑料、石材及各類儲墨墊等,不同種類的印面材料其理化特性的穩(wěn)定性不同,加上在使用和保存過程中,由于受使用條件、保存環(huán)境及某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導致印文的某些特征隨著使用時間推移而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變化,這些變化特征我們統(tǒng)稱為印文的階段性特征,特指印章印面在使用、保存、傳遞、蓋印、清洗、修補、注墨等過程中形成的或產(chǎn)生變化的表征印章使用時間的印文特征。其中印章在同一使用階段形成的或產(chǎn)生變化的,能夠客觀反映印文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連續(xù)特性的各類特征統(tǒng)稱為印文同階段特征,其是判斷多枚印文是否一次、同批、同時、相近形成的依據(jù);印章在使用、保存、傳遞等過程中形成的或產(chǎn)生變化的,能夠客觀反映文件各要素隨時間的推移反映出的在時間和空間上變化規(guī)律的各類特征也稱為印文歷時性特征,它是判斷印文蓋印相對時間的具體依據(jù)。

      在對近年來我們受理的印章印文蓋印時間鑒定實際案例系統(tǒng)的研究分析中,根據(jù)印章印文階段性特征的性質(zhì),把判斷印章印文蓋印時間的階段性特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定性變化特征,另一類是定量變化特征。定性特征主要包括印章在使用和保存過程中形成的印文筆畫、線條的磨損、殘缺等形態(tài)變化,印面墨跡分布特點的變化,印面附著物的變化等,這些特征通常難以量化,但它們的出現(xiàn)、變化甚至消失,可以為判斷印章印文蓋印時間提供一方面的定性依據(jù)。定量變化特征主要包括印章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印文規(guī)格變化(如印文寬、高、面積等)、印文蓋印后印油的滲透程度、色料理化特征的變化情況等,這些特征通??梢圆捎眠m當?shù)墓ぞ撸ㄜ浖┗騼x器進行較精確的測量或檢測,從而進一步定量地分析研究這些特征與印文蓋印時間之間關系。我們運用參考文獻[1]中研究建立的印刷圖文特征的測量方法,通過對近年來受理的多起案例的系統(tǒng)研究,初步探討了印文階段性特征中常見定性特征和定量特征的類型及在鑒定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1 印文階段性特征中常見定性特征及其在鑒定實踐中的運用

      印文階段性特征中常見定性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印文筆畫、線條的磨損、殘缺等形態(tài)變化,印面墨跡分布特點的變化,印面附著物的變化等方面。在鑒定實踐中是否能成功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需要盡可能全面收集被鑒定印文的歷時性樣本;另一方面更為關鍵的是要運用適當?shù)臋z驗方法便捷準確地尋找有價值的印文階段性特征,并研究其變化規(guī)律。

      1.1 印面磨損的變化特征

      印章印面由于長期浸染印油、印泥,加上蓋印過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與紙張等載體接觸、摩擦,以及在保存過程中與其他物體的磕碰、摩擦等,會逐步導致出現(xiàn)印面缺損等特征,這些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印面文字筆畫、線條、圖案、邊框的磨損、殘缺、變形等,而且一旦出現(xiàn)是不可逆轉(zhuǎn)的,也無法完全恢復,同時隨著印章的繼續(xù)使用還會持續(xù)不斷地發(fā)生規(guī)律性的變化,這為我們判斷印章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是定性判斷印章印文蓋印時間鑒定的重要依據(jù)。如圖1印文中圈示處即為一印文在使用過程中邊框缺損的變化特征,其為定性判斷檢材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1.2 印面附著物分布的變化特征

      印面附著物特征,是指印章在保存和使用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在印章印面表面吸附某些細小物體,在蓋印時反映在印文圖文或留白的某部位,其出現(xiàn)、變化甚至消失的現(xiàn)象,可以為定性地判斷印章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一方面重要依據(jù)。對于印墨分離的印章,印面附著物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印章,二是來自蓋印“媒質(zhì)”。印章和蓋印“媒質(zhì)”分別在保存過程中其表面容易吸附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細小物質(zhì),如塵埃、毛發(fā)、纖維、紙屑、煙灰等,在蓋印過程中印章和蓋印“媒質(zhì)”表面的接觸又會使這些附著物相互混雜或轉(zhuǎn)移。因此,對于印墨分離的印章,很容易產(chǎn)生印面附著物,其出現(xiàn)的部位、具體形態(tài)、分布等隨機性很強,一般持續(xù)的時間不長,容易發(fā)生變化。對于注墨類印章,附著物產(chǎn)生的情況與印墨分離的印章類似,只是其附著物的來源主要是印章一個方面,因而附著物出現(xiàn)頻率相對較低。如圖2為一印墨分離的蘸墨印章其印面五角星處附著物變化特征,其為定性判斷檢材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1.3 印面墨跡分布的變化特征

      圖1 印文邊框缺損的變化特征

      圖2 印面五角星處附著物變化特征

      印面墨跡分布特征,是指印章印面墨跡的深淺、濃淡、堆積、空白等的分布特點在印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印面墨跡蓋印后在紙張等文件載體上的吸附、滲透、洇散等特點。印章的結(jié)構、章面材質(zhì)、印文材料等特性的不同,以及蓋印條件的變化和印面老化等原因都會形成印面墨跡不同的分布特點。對于滲透性印章、原子印章、光敏印章等注墨類印章,其一次注墨后,往往要使用相當一段時期,由于油墨的持續(xù)使用和不斷的揮發(fā)、氧化等,加上儲墨墊或章面材料滲透孔收縮、阻塞、老化等導致墨跡滲透不均勻現(xiàn)象,其印面油墨分布往往會產(chǎn)生階段性的變化規(guī)律,其總體上反映出從濃到淡、從均勻到分散、從清晰到模糊等特點。如圖3為一注墨印文五角星墨跡分布的變化特征(該圖為對印文五角星進行等比例裁切拼接后整體去除背景干擾形成),圖4為對圖3中三排印文五角星中心區(qū)域墨跡分布(灰度平均值)在相同檢測條件下整體進行動態(tài)測量結(jié)果。從兩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該印文在兩次注墨過程中印面墨跡分布的變化特征,其為判斷檢材(JC)印文(圖3中,最后一枚五角星為檢材印文的五角星)蓋印時間提供了一方面可靠依據(jù)。如圖4所示,盡管印文五角星中心區(qū)域墨跡分布由于受背景干擾不能精確測量,但其灰度的平均值仍然反映出較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特點,在YB1~YB18一個注墨周期內(nèi),其大概可以分為YB1~YB3、YB4~YB9、YB10~YB18三個時間斷。如即蓋印條件好(背景干擾少),該類特征也可以作為定量特征進行進一步分析。

      對于印墨分離的印章,印面油墨的分布變化主要來自蓋印“媒質(zhì)”,通常印墨分離的印章,其蓋印“媒質(zhì)”往往要固定使用相當一段時間,由于來自施于印章的壓力和摩擦,其表面分布會不斷發(fā)生一定規(guī)律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直接反映在蘸取其蓋印的印文上,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為判斷印章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一方面的重要依據(jù)。如圖5圈示處為一印文單字上部墨跡堆積的變化特征,從中可以看出檢材(JC)印文與樣本YB1~YB4印文明顯不同,而與樣本YB1~ YB4印文存在不同程度的吻合,其也可為定性判斷檢材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一方面可靠的依據(jù)。

      1.4 印面暗記特征

      圖3 印文五角星墨跡分布的變化特征(整體去除背景干擾)

      圖4 對圖3中三排印文五角星中心區(qū)域墨跡分布(灰度)的動態(tài)測量圖

      圖5 印文單字處墨跡堆積的變化特征

      圖6 印文邊框白線條暗記的變化特征

      指印章在制作過程中或在使用過程中,為了防偽或其他目的故意在印面上制作的各種記號,常見的印面暗記特征是在印面上形成超細線條或在文字筆畫或線條處形成殘缺特征。與印面缺損特征一樣,這些特征隨著印章的繼續(xù)使用也可能會持續(xù)不斷地發(fā)生規(guī)律性的變化,這為我們判斷印章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也是印文蓋印時間鑒定的重要依據(jù)。如圖6印文邊框左邊白線條暗記的變化特征,從中可以看出檢材(JC)印文與樣本YB1、YB2印文明顯不同。

      此外,印章在清洗、修補或更換印文材料的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痕跡有時也會表現(xiàn)出較明顯的階段性特點,且形成后也會有一個繼續(xù)變化的過程,同樣可以為印章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一方面的重要依據(jù)。

      2 印文階段性特征中常見定量特征及在鑒定實踐中的運用

      如前所述,印文階段性特征中常見的定量變化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印章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印文規(guī)格變化(如印文寬、高、面積等)、印文蓋印后印油的滲透程度、色料理化特征的變化情況等。一方面這些印文階段性特征可以作為定性特征為判斷印文蓋印時間提供一方面可靠依據(jù),但能否作為定量分析特征在實際鑒定中得到很好運用,主要取決于以下幾方面:首先,這些特征是否可以采用適當?shù)墓ぞ撸ㄜ浖┗騼x器進行較精確的測量或檢測;其次,這些特征是否容易受到客觀條件及文件保存環(huán)境的影響,如印文材料和紙張的理化特性、蓋印條件及文件保存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光照等)的明顯影響;再者,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對訓練樣本(通常是樣本印文)的分析或系統(tǒng)的科學實驗,能否建立這些特征與蓋印時間之間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函數(shù)關系,即能否建立某種統(tǒng)計學模型,否則這些特征即便能進行較精確的測量或檢測也只能作為判斷印文蓋印時間的定性依據(jù)。如印文墨跡中油性物質(zhì)在文件紙張上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滲透現(xiàn)象及印文墨跡附著能力等,其變化的程度受到印油的特性、文件載體的特性(紙張物理特性、纖維分布等)、蓋印條件、周圍的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光照等)的影響非常明顯,這些特征很難作為定量特征為判斷印文蓋印時間提供依據(jù)。

      根據(jù)實際案件的系統(tǒng)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印文階段性特征中,印章印文規(guī)格的變化特征在樣本印文較充分的情況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在一定條件下其可以作為判斷印文蓋印時間的主要依據(jù)。經(jīng)分析,我們認為印章印面材料老化是導致印章尺寸、形狀產(chǎn)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印章印面材料老化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印章材料本身的性能;二是由于長期浸染印油、印泥等蓋印“媒質(zhì)”帶來的影響;三是來自保存和使用環(huán)境等外部條件,如溫度、濕度、光照,以及蓋印壓力的作用等帶來的影響。三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不同類型、不同材料、不同使用情況的印章發(fā)生程度不同的老化現(xiàn)象,其老化特征突出地表現(xiàn)在印文的尺寸和形狀的變化上。一般木質(zhì)印章易發(fā)生膨脹變形,變形的程度與木質(zhì)材料的干燥程度、木紋的分布以及外部條件等因素有關;滲透性印章和原子印章,根據(jù)儲墨墊的性能、質(zhì)量的不同以及溫度、外力等使用條件的不同,也容易產(chǎn)生收縮或膨脹變形,導致印文尺寸、形狀的階段性變化,而這種規(guī)格上的變化往往是不均勻的。如表1為實際案件中同一枚印章在不同時間蓋印的樣本(YB)印文,其印文規(guī)格的測量數(shù)據(jù),測量單位為毫米。

      表1 印文規(guī)格的測量結(jié)果 (單位:mm)

      圖7中圖a、b、c為樣本印文根據(jù)表1中的所測寬(width)面積(Area)高(Height)數(shù)據(jù)所作的散點圖,從中可以看出該枚印文規(guī)格的變化并不均勻,其中印文寬度隨時間未反映出明顯的變化趨勢(兩者復相關系數(shù)平方僅為0.057),印文面積隨時間變化呈現(xiàn)一定程度的逐步變小的趨勢(兩者復相關系數(shù)平方為0.539),但不夠明顯,而印文的高度隨時間的變化呈現(xiàn)較明顯的逐步變小的趨勢 (兩者復相關系數(shù)平方為0.794)。圖d為樣本和檢材印文所測高度的散點圖,從中可以看出檢材印文與標稱的落款日期明顯不符,并根據(jù)散點圖能定性地大概估計其可能的蓋印時間區(qū)間。此外,印章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蓋印條件的影響,加上測量誤差,均可能導致每次測量數(shù)據(jù)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其中蓋印條件的影響可以通過詳細地分析檢材和樣本印文墨跡分布,選擇蓋印條件相近的樣本印文進行測量比對。如圖8為實際案件中另一枚印章在不同時間蓋印的樣本印文,根據(jù)其印文規(guī)格(面積)的兩次測量數(shù)據(jù)所作散點圖。其中圖a是對樣本印文進行比較分析后,選擇蓋印條件正常、印面墨跡分布相近的印文進行測量的結(jié)果;圖b是對所有樣本印文進行測量的結(jié)果。從中可以看出該兩次測量的結(jié)果均顯示印文的外框面積隨時間的變化呈現(xiàn)較明顯的逐步變小趨勢,但兩次測量結(jié)果之間由于樣本的量和質(zhì)均不同加上隨機誤差的影響,時間與面積關系反映不完全相同,其中圖a時間與面積的復相關系數(shù)平方達到0.932,而圖b樣本復相關系數(shù)的平方為0.883。

      圖7 圖a、b、c為樣本印文所測寬面積高的散點圖,圖d為加上檢材印文所測高的散點圖

      圖8 印文兩次測量面積與時間散點圖(單位為像素)

      從圖7和圖8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發(fā)現(xiàn),在某些情況下,印章印文規(guī)格中某些指標與蓋印時間確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關系,利用這種關系我們可以直觀地通過檢材與樣本印文重疊比對或散點分布圖的分析定性地判斷檢材印文大概的蓋印時間。但從統(tǒng)計學意義上,如何利用這些階段性特征定量地分析判別印文蓋印時間?這里以圖8為例,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不同時間所蓋的印文的某一指標 (如面積)看成一個隨機變量(可記為Yt),其分布函數(shù)與t有關記為Ft。如果是多個指標,則Ft可理解為聯(lián)合分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給定一個觀察值Y,需要判斷該印文的蓋印時間。用統(tǒng)計學術語來說,對于一個觀測值Y,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規(guī)則,或者說確定一個函數(shù),記為t(Y),用來表示該印文是在時間點t(Y)所蓋。這時候我們關注的問題是這個判斷的準確性是多少?直觀來說,如果Y是時間t0所蓋印文的指標,我們關注Prt0(t(Y)=t0)是多少,這里Prt0中的下標表示Y來自于Ft0。但是在很多常用的合理的假定下,可以說明Prt0(t(Y)=t0)=0,因而這樣定義的準確性的可操作性基本為零。一個自然的修改是,對于一個給定的Y,(tL(Y),tU(Y))確定一個區(qū)間,給出判斷說:該印文在時間區(qū)間內(nèi)所蓋。這時候,有兩個概念:一是精度,二是準確性。(tL(Y),tU(Y))的區(qū)間長短表示精度,區(qū)間越短說明判斷的精度越高,而準確性則是指的概率Prt0(tL(Y)<t0<tU(Y))。通常來說,精度和準確性不能兼顧,因此,統(tǒng)計學的目的是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盡量提高精度或者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準確性。這是問題以及其解的統(tǒng)計學意義。該問題的定義相當于統(tǒng)計學中的單樣本的區(qū)間估計,這個樣本通常稱為判別樣本(通常為樣本印文)。但問題是以上所說的一個基本的假定是:對于每一個時間t,分布函數(shù)Ft是已知的。但是實際問題中,這些Ft往往是未知的,需要估計。如何利用判別樣本(通常為樣本印文)某一指標或多個指標所測數(shù)據(jù)估計時間t的分布函數(shù)Ft,進而建立印文某個(或多個)指標與時間的統(tǒng)計學模型,為定量分析檢材印文的蓋印時間提供科學的依據(jù)是問題的關鍵。由于本文篇幅所限及該問題的專業(yè)性,作者將與有關統(tǒng)計學專家在另文中對該類問題進行較深入的探討。

      [1]楊旭,施少培,徐徹,等.印刷圖文特征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11.(2):21-26.

      猜你喜歡
      蓋印印面印文
      劉易
      藝術家(2023年3期)2023-05-11 00:16:36
      傳統(tǒng)陶印制作技藝及其應用研究
      基于印文印跡特征判別印章類型技術的研究
      法制博覽(2020年19期)2020-07-01 12:12:04
      淺談司法鑒定中手工制作硬質(zhì)印章因蓋印條件不同而形成的差異
      光敏印章印文蓋印變化研究
      Photoshop幾個快捷鍵的使用案例
      關于光敏印章印文鑒定問題的分析
      印章印文檢驗探索
      法制博覽(2015年30期)2015-02-06 20:25:56
      戲春
      參花(下)(2014年8期)2014-12-12 01:03:03
      公文不蓋印問題之我見
      檔案管理(2014年6期)2014-10-30 21:33:25
      靖远县| 社旗县| 镇原县| 长沙县| 新竹县| 宝丰县| 连山| 长泰县| 布尔津县| 莱西市| 郴州市| 灯塔市| 琼中| 磐安县| 金山区| 白山市| 阳新县| 临桂县| 子洲县| 博乐市| 松原市| 广汉市| 吉隆县| 南和县| 苏州市| 公主岭市| 绥中县| 灌云县| 乐都县| 绿春县| 东兰县| 灌阳县| 余干县| 历史| 梁河县| 云梦县| 彰武县| 新干县| 宝兴县| 乐山市|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