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 維達
阿拉伯世界的水危機
約翰· 維達
飲。攝影/MOHAMMAD ABU GHOSH/CFP
北非與中東的用水將無以為繼,缺水可能會引發(fā)更加嚴重的動蕩——除非當地政府采取行動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危機。
“未來影響中東地緣政治的主要因素將會是水,而不再是石油。”
對于近期中東與北非的政治動亂,其原因主要被歸咎于貧困、高壓、數十年的不公正與失業(yè)問題。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引起糧價上漲的埃及、突尼斯、埃爾及利亞、也門、約旦和伊朗的動蕩,也與日益嚴重的區(qū)域性水危機有關。
組成阿拉伯世界的這些國家,從大西洋海岸一直到伊拉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資源,這幾乎讓人忘記了他們都處在最干旱地區(qū)的事實。這里河流稀少,人口增長刺激了用水的需求,地下水資源干涸,并且他們幾乎完全依賴于以高價進口的糧食。
世界銀行、聯合國以及許多獨立調查研究都認為,對于這個在40年內人口將翻一番至6億、并且氣候變化將使其氣溫升高的地區(qū)來說,這些結構性問題已經成為政治隱患,并且已經對政權造成影響。
最近的幾篇報道都先后指出,如果這些國家還不開始共享自然資源,或仍不克制其對能源與水的大肆揮霍,那么,過去五年中在北非與中東發(fā)生的三次糧價嚴重飛漲而造成的動亂與示威行動,都可能只是更大災難的前奏。
瑞士外交部長米舍麗娜·卡爾米-雷伊在2月份表示:“未來影響中東地緣政治的主要因素將會是水,而不再是石油。這個情況非常嚴重?!碑敃r她向歐盟提交了一份由瑞士與瑞典政府資助的研究報告。
藍色和平報告對7個國家的長期前景進行了考察,包括土耳其、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地區(qū)以及以色列等。該報告稱,其中5個國家已經開始遭遇嚴重的結構性缺水,并且這整個區(qū)域的水資源都在日益減少,好景不長。
桑迪普·瓦斯勒卡爾說:“除非有重大的技術突破或是奇跡般的新發(fā)現,中東將無法逃脫嚴重缺水的厄運。”他是撰寫該報告的戰(zhàn)略智庫集團的研究員。
掌握著豐富石油資源的獨裁統(tǒng)治者們已經能夠自如地通過控制自然資源來統(tǒng)治民眾,同時還通過從美國等其他國家大量進口糧食,用這種“虛擬”水或稱“內嵌”水的形式補充水資源,以此平息國內的政治動蕩。
但是,位于華盛頓的戰(zhàn)略研究中心CSIS中東項目主任喬恩·阿爾特曼認為,當糧食價格達到創(chuàng)紀錄水平,而人們對水和能源的需求飛速增高時——就像現在這樣——現有的政治關系將會被打破。
他說道:“對于中東各國來說,水是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提供糧食與燃料補貼的同時,還會提供廉價甚至免費的水,以此來穩(wěn)固政權。但是一旦這些補給物資被中斷,社會的不穩(wěn)定就隨之而來?!?/p>
“目前,水在引發(fā)動蕩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對有限,但卻很難擺脫其影響。未來的水資源短缺將比過去的此類情況要持續(xù)得更長,各國政府過去應對水資源短缺的策略已經遠遠不夠了?!?/p>
“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敝袞|的政治分析家與作家維肯·徹特瑞安說道:“阿拉伯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全依賴于其他國家——澳大利亞的洪水與加拿大的冰凍都讓他們緊張,就好像是發(fā)生在阿爾及利亞與埃及本土一樣?!?/p>
徹特瑞安說:“在2008與2009兩年,阿拉伯國家進口糧食花費了300億美元。然后,糧價上漲導致了一連串的動亂,也讓那些數百萬的失業(yè)與貧困人口更加艱難。阿拉伯世界的經濟悖論在于,他們依賴石油價格而生存,但一旦能源價格升高,就使得他們進口的糧食更加昂貴?!币查T是該地區(qū)糧食和水最匱乏的國家,也是阿拉伯世界最貧困的國家,該國居民每年可以支配的用水量平均不到200立方米,遠遠低于國際上1000立方米的貧水線,80%到90%的糧食都依靠進口。
據也門的水與環(huán)境保護機構主席施蒂瓦透露,該國主要的21處蓄水層中有19處已經失去了補給能力,因此政府正在考慮搬遷擁有200萬人口的首都薩那,因為那里預計將在6年之內干枯。
也門,當地的村民用水箱裝河里的水。他們缺水喝。 攝影/Matilde Gattoni/CFP
他說:“缺水問題已導致不同階層間的政治緊張關系加深。我們遇到了大麻煩?!?/p>
也門已經發(fā)生了兩起國內騷亂,2月間首都發(fā)生了暴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也門代表吉安卡洛·希瑞說:“高糧價與(該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有明顯關聯。干旱、人口與缺水等問題都加重了事態(tài)。自然資源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這里不堪重負?!?/p>
希瑞說:“請看最近發(fā)布的(也門)輕武器調查,他們想記錄下他們所謂的社會暴力是如何增長的,而這種暴力由水資源與土地的壓力引發(fā)。社會暴力膨脹,由此造成的死傷情況嚴重。這所有的壓力,是造成南部與北部騷亂中死難者的元兇?!?/p>
其他的阿拉伯國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約旦,其對水的需求量預計將在未來20年內翻一番,而人口增長以及與以色列長期的水資源爭奪戰(zhàn)都使得它正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匱乏。世界銀行稱,該國的人均用水量將在30年內由現在的2億立方米降至9千1百萬立方米。巴勒斯坦正在與以色列如火如荼地爭奪脆弱的水資源。
阿爾及利亞、突尼斯,與阿聯酋的七個酋長國,以及摩洛哥、伊拉克與埃及都面臨著缺水的問題——他們的用水量大大超過從雨雪中得到的降水。只有土耳其有充沛的水源,但它并不會與別國分享。阿布扎比,世界上最浪費水的城市,稱其將在40年內用光古老的原生水資源;利比亞耗費200億美元在沙漠地區(qū)開鑿深井獲取不可再生的水資源,但也不能確定這些資源能用多久。沙特阿拉伯對水的需求在過去25年中激增了5倍,并將在未來20年再翻一番,對電力的需求每年增加10%。
藍色和平報告強調了該地區(qū)許多主要水資源急速干涸的情況。死海水位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降低了46米。而伊拉克的沼澤地已經減少了90%,同時,加利利海(基尼烈湖)正面臨著被其底部的咸水泉眼鹽堿化變?yōu)橄趟奈kU,一旦發(fā)生就無法逆轉。
同時,聯合國稱,由于實施灌溉與密集農作等問題,導致了土地漬水與脫鹽,農田將荒廢,無法再耕作。
一些石油資源富足的阿拉伯國家慢慢陸續(xù)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多年來他們從地下水層抽水來灌溉并不適合在本地生長的作物,并且已經開始淡化海水。在波斯灣與地中海沿岸已經建造了超過1500座海水淡化廠,為北非與中東提供飲用水,這些淡化水占全世界淡化水的三分之二。
這些淡化廠取來咸水或苦咸水,要么加熱、汽化然后將鹽與雜質分開,要么過濾。據環(huán)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透露,這是一種“昂貴的、高能耗的、排放溫室氣體的獲取淡水的方式?!钡请S著該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成本正在降低。
許多小型社區(qū)也在建設太陽能驅動的淡化廠,但卻無法阻止其產生的高濃度的鹽排放物,從水中分解出來的雜質最終還是回流到大?;蚝畬又校瑫⑺篮Q笊?。
直到現在,這些國家才開始看到海水淡化的副作用。海灣某些地區(qū)的鹽含量已經比正常值高出了8倍,這主要都是由許多大型淡化廠濾出的鹽分回流到已經富含鹽分的海水中而導致的。海水中的鹽分過高不僅會降低淡化廠的淡化效率,更將在許多區(qū)域,為海洋生物帶來威脅,影響珊瑚生長,打擊捕魚業(yè)。
海水淡化同時也讓獨裁者與精英階層繼續(xù)肆無忌憚地揮霍用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沙特石油收入的20%都用于使用潔凈水灌溉小麥與其他作物,而這些作物根本就不適合在這些地區(qū)生長。用于灌溉公園、高爾夫球場、路邊綠地與家庭花園的水都是以高成本得來的潔凈飲用水。用于使海灣國家那些并不隔熱的建筑制冷所耗費的能源與水量多得不可思議。
少數的阿拉伯領導人認識到要預防生態(tài)災難就必須控制對水與能源的浪費。阿布扎比酋長國正在修建馬斯達爾城,該城耗費200億美元,將是一座以可再生資源維持運轉的未來之城,環(huán)境部門將發(fā)揮先鋒作用大力推進節(jié)水行動。耗水量大的草坪將被水泥地替代,要求所有建筑采用節(jié)水措施的新法規(guī)也已經出臺。
“我們不能再繼續(xù)免費發(fā)放水與能源。這對誰都沒有好處。”環(huán)境部門的助理部長拉旃·卡利法·阿爾-穆巴拉克說道:“我們必須改變,也一定會改變。我們明白自己必須要找到合適的出路?!?/p>
伊里蘭事務管理部門的宣傳主管塔利布·阿爾-舍希說:“真主不會喜歡那些浪費的人。守衛(wèi)資源與水也是教義中的核心思想?!豆盘m經》認為水是生命的支柱,因此我們必須節(jié)約用水,先知穆罕默德也引導我們這樣做?!?/p>
卡拉·克里斯南,阿布扎比一所大型印度學校中生態(tài)俱樂部的成員,他認為人們對缺水的認識已經明顯得到提高。“當我們?yōu)槿藗冋故境鏊麄円惶煲玫舳嗌偎?,他們都很驚訝。這些水量能讓我們裝滿550瓶容量一升的瓶子,人們都無法相信?,F在各個學校都在你爭我趕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阿布扎比境內超過2千座清真寺都安裝了節(jié)水裝置,能夠每年從禮拜之前人們沐浴清洗用水中節(jié)約出數百萬升水。其他阿聯酋國家也將效仿。
更有力應對水危機的措施是轉移農場并且建立保護區(qū)。沙特阿拉伯在2008年稱其將減少12.5%的國內小麥產量以節(jié)約用水。現在它還補貼農場主在非洲購買土地。自從最近在埃及等北非國家的動亂開始后,沙特稱將增加其小麥儲量至原來的兩倍,也就是140萬噸,以滿足全年的需求。
這些國家現在意識到他們多么脆弱,多么容易發(fā)生動亂。阿布扎比與迪拜所在的阿聯酋,已經開始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庫,能夠儲存2600萬立方米的淡化水。一旦完工,其儲水量可使用90天。這樣說明現今阿聯酋已經完全依靠淡化水生存。
阿聯酋的國家應急管理委員會理事長默罕默德·卡凡·阿爾-魯買提說:“水的問題可能引發(fā)戰(zhàn)爭。”他在阿聯酋國民議會上說:“使用地下水來發(fā)展農業(yè)是在冒險。即使我們暫時能保全自己,但我們的后代難以幸免?!?/p>
他說:“我們正面臨水短缺,我們應該要考慮如何找到保存水資源的方法,而不是將水大肆用于農業(yè)?!?/p>
藍色和平報告總結道,缺水問題已經如此危急,在近幾年內,互相沖突的各方陣營別無選擇,只能互相合作、分享資源,否則將面臨毀滅性的暴亂。報告稱,這樣的話,缺水危機可能并不會成為沖突的潛在推手,反而會為一種新型和平關系的出現提供機會,如果已經有充分的、可持續(xù)的清潔水資源,沒有哪個國家愿意被卷入軍事沖突。這聽起來十分樂觀,但是近來橫掃阿拉伯地區(qū)的要求改變的風潮,讓我看到一切皆有可能。
【鏈接】
中東水問題相關數據
10.7%——2010年埃及糧價上漲幅度
25%——到2020年,沙特對水的需求預計將增加的幅度
2.9%——也門年人口增長率
14立方千米——在過去30年(1980-2010)中死海減少的水量
也門,當地的很多人都買不起水,她們一般走2個小時,去離家最近的那口水井打水。 攝影/Matilde Gattoni/CFP
2006年11月10日,貝達小鎮(zhèn),一名在樹下避難的乍得村婦正在往一口井里舀水喝。 攝影/Marco Di Lauro/Getty Images/CFP
240立方千米——以色列年人均用水量
75立方米——巴勒斯坦西岸地區(qū)年人均用水量
0.53美元——每立方米淡化水的成本
120座——阿聯酋、卡塔爾、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以及伊朗所擁有的海水淡化廠數量
約翰·維達,英國衛(wèi)報記者。)
(編輯/田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