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液體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
李虹
小兒支氣管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肺炎。發(fā)展中國家小兒肺炎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發(fā)達國家,病死率和死亡率更高于發(fā)達國家。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相似,小兒肺炎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無論是發(fā)病率還是病死率均居首位。
1.1 按病理形態(tài)的改變分為一般支氣管肺炎和間質性支氣管肺炎兩類。前者多由細菌所致,后者則以病毒為主。臨床常籠統(tǒng)地診斷為支氣管肺炎。
1.2 發(fā)達國家的小兒肺炎以病毒病原為主,發(fā)展中國家小兒肺炎以細菌病原為主。一般支氣管肺炎由細菌所致者,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鏈球菌占細菌性肺炎的60%以上。
2.1 液體療法 對于小兒肺炎的液體療法,按著兒科理論要求,一般患兒可經(jīng)口保持液體入量,不需補液,對不斷進食的患兒,可按生理需要進行靜脈輸液,但總量不宜過多,速度應較慢,嬰幼兒總補液量以60-80 ml/(kg·d)為宜,一般選1/4張溶液,速度應控制在5 m l/(kg·h)以下,如果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靜脈途徑滴注藥物,則一次量以不超過20 m l/(kg·d),主要是用10%葡萄糖液,肺炎如伴有重癥腹演出現(xiàn)脫水和代謝性酸中毒時,可按消化不良的補液原則處理,但液體總量及電解質液量均應較同等脫水者減少約1/4,輸液速度應較慢。
如有時為了抗炎,在加大劑量時,可以適當增加液體,以延續(xù)抗炎為主,這樣可提高療效,及早控制病情,其次是通過分次分別給藥,可降低藥物配伍的濃度,合乎用藥常規(guī)而已,實際患兒根本不需要液體,但這時需特別注意,由于液體量的增加,有可能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有時則又影響不大,因為在輸液的過程中,滴速是相當緩慢的,同時又是在強心藥的控制之下,補液量雖說是增加了一部分,其次是適當而言,患兒的心臟功能是否需要再次糾正,還要慎重考慮強心藥的作用時間及其對心臟的效果如何,必要時可在6~8 h之后,再重復給藥一次,可用維持量來維持。
在抗生素的選擇上,如何組合合理并有效[1]:①要借助理論根據(jù),②要靠臨床實踐來驗證,如:較則重選用頭孢類藥物再與中藥制劑,雙黃連及抗病毒抑制劑,三氮唑核苷注射液相聯(lián)合使用,可以增加療效,因此藥物主要用于耐青霉素全葡菌及敏感性革蘭氏陰性桿菌所致的感染,也可用于病毒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再因副作用也較小,除頭孢類藥物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外,而次見于胃腸道反應。臨床上雖說與青霉素鈉有交叉過敏性,但致過敏反應者甚少,不過在用藥時,為了避免過敏反應的發(fā)生,必須先作青霉素鈉的敏感試驗,并要詢問家長,了解患兒是否有對青霉素及頭孢類用藥過敏史,如無或皮試陰性者,才方可使用。
所以在臨床對癥和加強抗炎過程中,選用頭孢類藥物,主要表現(xiàn)在用時放心,療效較肯定,不僅是治療小兒重癥呼吸道感染的首選藥物,同時也是治療其他重癥感染的主要藥物。就拿治療小兒重癥肺炎來說,例:頭孢唑啉鈉,在必要時,可用至100~200 mg/(kg·d),雙黃連2~4 mg/(kg·d),三氮唑核苷15~30 mg/(kg·d),如果患兒同時伴有發(fā)燒、哮喘及因肺炎而引起的并發(fā)癥發(fā)展的同時,還可適當選用激素類藥物相并用,其抗類效果和緩解全身中毒癥狀會更好,但要慎用,不宜長期應用,在一開始,是為了積極控制病情,可用大劑量,待患兒好轉時,可保持治療量,最后患兒接近恢復期,可用小劑量逐漸去停用,既要保證患兒的用藥安全,又要達到治療目的,將藥物共同溶解在10%葡萄糖和生理鹽水配制成4∶1或5∶1溶液中,因為重癥肺炎患兒,大部分為等滲性脫水,按要求要適當控制輸液量,液體的成份和輸液速度,為不增加心臟負擔,滴數(shù)應控制在8~12滴/mm,同時可隨著患無兒液體量的需要和病情的不同進展,進補一日一次抗炎或一日二次抗炎,有時在極特殊情況下,還可保留血管連續(xù)給藥,去實現(xiàn)全天用藥計劃和持續(xù)緩解全身中毒癥狀等。在控制小兒肺炎心衰常用的強心藥物,多以毒毛旋花子甙k或兩地蘭效果為最佳,因為作用快,毒性較小,適用于急重性心力衰竭的患兒,正常小兒毒毛旋花子甙 k的全效量為0.007~0.01 mg/(kg·次),在給藥時,為了保證安全與療效,認為取最小或中間值比較合適,比如按小兒體重10公斤計算,他的全效量可為0.07~0.1 mg而1支毒毛旋花子甙k的含量是0.25 mg,如果取中間值1/3支即為0.083 mg克,或取最小值1/4支0.063 mg,進補一次給完,對于不足用藥量,可不用補給,因為部分患兒有時對強心藥物的作用敏感性很強,小劑量就可以達到高效能作用,特別對新生兒,未成熟兒童其肝腎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對洋地黃的耐受性也不一樣,必須要因人而異,靈活掌握。同時還要注意酌情補鉀忌鈣以預防和減輕洋地黃中毒的發(fā)生等[2]。
綜上所述,多年來在診治搶救小兒肺炎心衰及合并脫水時,都采用了靜脈補液給藥的辦法,可使許多危重患兒及時得到醫(yī)治和挽救,如不采取靜脈補液給藥來搶救患兒用藥就要受到限制,治療就要失去原則,矛盾就得不到緩解,搶救就難以保證,而通過靜脈補液給藥,搶救患兒是最有效的,不僅能為患兒輸送營養(yǎng),增加抗病的能力,亦可使藥物作用快,用藥全面合理、劑量充分、搶救及時。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09.
[2]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 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248.
150076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