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莉 陳 芳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醫(yī)院血透室,江西 高安 330800
動靜脈內瘺是將尿毒癥患者自身動靜脈通過外科手術吻合后建立的血管通路,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是血流量與良好透析質量的保證。如何護理好患者的動靜脈內瘺,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其并發(fā)癥是血透室護士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現報道如下。
1.1 閉塞 表現為輕觸內瘺搏動減弱或消失,內瘺處疼痛觸痛明顯,局部聽診雜音消失,造瘺處皮溫變低。形成閉塞的原因如下:(1)動脈硬化血管管腔內徑變窄。(2)低血壓,血凝亢進 (3)長時間使用內瘺使血管變細。 (4)內瘺感染致血管狹窄。(5)瘺部受壓使血流緩慢。(6)穿刺失敗異物進入。預防如下:(1)觀察血流情況,在內瘺處上約3—4cm用聽診器檢測,雜音響亮程度或用手指輕觸內瘺處皮膚,感覺細微震顫,吻合口栓塞大多發(fā)生在術后1~3天,內瘺術后患者應靜臥24小時,并密切觀察如發(fā)現吻合口栓塞征象應及早探查[1](2)避免受壓迫,睡眠時應盡量采取非內瘺側臥位,避免擔重物,避免在內瘺側上肢測血壓采血,甚至戴手套。(3)適量加強造瘺側肢體活動,術后4—5天,造瘺肢體適當做握拳動作及腕關節(jié)運動,以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血栓形成,術后一周指導患者開始功能鍛煉,做健瘺操,用內瘺側手臂捏橡皮球3—4次/天,10—15分鐘/次,內瘺至少在術后2—3周才能使用,最好是在4—6周后使用,老年人,糖尿病,及血管條件差,適當延長2—4周[2]。(4)每次透檄變更穿刺點間距>10厘米[3]。動靜脈穿刺不能在靜脈瓣附近,否則容易形成血腫,引起內瘺閉塞[4]。
1.2 感染 表現為穿刺周圍紅腫,內瘺處疼痛,可見膿有分泌物,發(fā)熱。閉塞可導致感染嚴重時發(fā)生敗血癥,原因如下 (1)操作時污染。(2)造瘺肢體外傷 (3)穿刺部位潮濕 (4)全身免疫力下降。預防如下: (1)造瘺處保持清潔,干燥。尿毒癥患者多有皮膚搔癢,告知患者切勿抓撓穿刺處,可做血液灌流。(2)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濕潤或有滲出應局部消毒或應用抗生素軟膏 (3)發(fā)生感染時應固定患肢減少活動,禁止再穿刺感染部位[5],(4)提高機體免疫力。
1.3 出血 透析常規(guī)應用抗素抗凝,增加了透析過程中及透析后的出血傾向。出血可分內出血和外出血。(1)內出血,穿刺失誤或止血的失誤,血透當日宜冷敷,次日出血癥狀消失改為溫敷。(2)外出血,血流狀況很好的內瘺出血可為大量出血,穿刺處壓迫失誤所致出血。
1.4 內瘺成形術的合并癥 (1)靜脈高壓,(2)腫脹手綜合癥,(3)動靜脈瘤。
血透室護士指導血透患者勤換衣,定期洗澡,尤其對內瘺側前臂保持清潔、干燥,每日按摩涂抹喜療妥藥膏2—3次,非透析當日可于溫熱敷后涂藥,每次治療前護士應洗手,嚴格無菌操作,經常更換穿刺部位,治療結束后壓迫的壓力要適當,壓迫時間不出血為止 (一般為30分鐘左右)。及時調整肝素用量,在其它醫(yī)院科室就醫(yī)時,禁止在瘺側肢體量血壓、輸液、采血,瘺側肢體避免受壓迫,持重物戴手表,但要加強手臂鍛煉,使血管擴張,充盈。
[1]金敏,裘小平,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周手術期護理?,F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16(12):1711。
[2]汪海燕,蘇紅,動靜脈內瘺并發(fā)癥防護的研究進展。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71。
[3]唐春苑,馮擇霞,王饒萍等,循征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內瘺中的應用,現代護理,2007,16(12):1711。
[4]李月英,張錫梅。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護理體會?;鶎俞t(yī)學論壇,2007,11(5):458。
[5]陳令嫦,徐桂紅,羅春曉,動靜脈內瘺功能不良患者早期的護理干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1B):13。